爱上海龙凤论坛

慕容姓
#姓氏# 0 0
慕容氏,中国复姓之一,原为鲜卑部落名,后以部落名为姓。西晋时期慕容廆占领了燕北、辽东一带广大地区,自称鲜卑大单于,慕容廆之子慕容皝创建了前燕国,从此正式以慕容为姓氏,隋唐以后慕容氏族人多有省文简改为单性慕氏、容氏者,皆世代相传。在东晋十六国时期,慕容氏家族在北方地区先后建立了四大燕国,即前燕国、后燕国、西燕国、南燕国,持续辉煌了七十余年的历史。如今慕容姓氏遍布在全国多个城市中。
详细介绍 PROFILE +

慕容姓《三国志·鲜卑传》中提到,汉桓帝时,鲜卑分为中、东、西三部,中部大夫柯最阙,居慕容寺。历史上的鲜卑族在今内蒙西拉木伦河与洮儿河之间。慕容氏的发源地和老家便在这里。

历史发展

姓氏渊源

第一个

源于鲜卑族,出自汉朝时期鲜卑中部大人慕容,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传说,在东汉桓帝执政时期,鲜卑民族分为中、东、西三部,其中部首领大人叫柯最阙,居慕容寺,后因以为姓氏,称慕容氏。

第二个

出自秦汉时期鲜卑族慕容,属于以部落首领名号称谓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慕容氏出自中古时期,世代居于东北地区,秦、汉之际被称作“东北夷”。这个“东北夷”是古代东胡民族中的一个分支,在汉高祖刘邦元年(公元前206年)秦、汉之际,东胡被匈奴击散,之后该支族人迁徙栖息于以鲜卑山为核心的一带地区,即今内蒙自治区的西拉木伦河与吉林省的洮儿河之间,该部族首领在东汉时期建立了一个“鲜卑国”,因此号称鲜卑族。传说,这位鲜卑国主自称是“慕二仪之道,继三光之容”,因此以“慕容”为称号,称慕容单于,其鲜卑国在后来被称作鲜卑慕容部,部族人等因称慕容氏,此后世代相传。

慕容氏的发源地就在斯地,故慕容氏族人皆尊奉慕容单于为得姓始祖。

第三个

源于鲜卑族,出自三国时期鲜卑慕容,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在三国时期,鲜卑慕容部的首领莫护跋率领族人迁居辽西地区,后来曾追随司马懿征讨在辽东地区割据的公孙渊,立下战功,被封为率义王。后莫护跋在荆城北部(今河北昌黎)建立起一个部落联盟。据说,当时北方的汉族人流行戴步摇冠(一种带有悬垂装饰物的帽子),莫护跋见了很是喜欢,也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部落里的鲜卑族人见了他这种打扮,都称他为“步摇”。因当地语言“步摇”同“慕容”读音相近,所以传到后来就成了“慕容”,之后莫护跋的族人们便干脆以此称谓作为部落的名称,并以此为部落王族世家的姓氏。到了西晋时期,莫护跋的后代慕容廆占领了燕北、辽东一带广大地区,自称鲜卑大单于。慕容廆的儿子叫慕容皝,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他创建了前燕国,从此正式以慕容为姓氏,隋唐以后,慕容氏族人多有省文简改为单性慕氏、容氏者,皆世代相传。

在东晋十六国时期,慕容氏家族在北方地区先后建立了四大燕国,即前燕国、后燕国、西燕国、南燕国,持续辉煌了七十余年的历史。

得姓始祖

慕容单于、莫护跋、慕容廆。据《三国志·鲜卑传》中记载,汉桓帝时,鲜卑分为中、东、西三部,中部大夫柯最阙,居慕容寺。历史上的鲜卑族发源于今内蒙自治区西拉木伦河与洮儿河之间,慕容氏的发源地也在那里,故慕容氏后人奉单于为慕容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传播

慕容复姓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不过,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三十六位,在复姓中排序为第二十八位。

慕容本是鲜卑族的一个部落名称,三国时首领莫护跋率族人迁至辽西建国,号鲜卑,在涉归做单于时自云:“慕二仪(古指天地)之德,继三光(日月星)之容”,因此以慕容为姓。

在汉桓帝时,鲜卑分而治之,分地中,东,西三区,中部由柯最阙统治,他居住在慕容寺,故更姓为慕容。相传莫护跋在棘城北建国时,很喜欢北方汉人当时很流行的步摇冠(带有坠饰的帽子),也叫人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鲜卑人因此戏称之“步摇”。而由于语音与慕容相似,后即讹传为慕容。他的后人就将错就错,将部落改称慕容。

西晋时期,慕容氏族人建立了燕国,正式以慕容为姓氏。在东晋到十六国时期,燕国曾鼎盛一时,在北方建有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等国,慕容姓氏得到了很广泛地流传。

人口分布

今江苏省的苏州市,河南省的焦作市温县、开封市、叶县、许昌市、南阳市镇平县、平顶山市、中牟县,广东省的广州市、高要市、新会区、台山市、中山市、珠海市、东莞市、高州市、吴川市、信宜市、化州市、电白市、阳江市、南海市、番禺市、顺德市,辽宁省的沈阳市、朝阳市、营口市、丹东市凤城区,山东省的龙口市、烟台市栖霞县、荣成市、蓬莱市、莒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龙川县,甘肃省的庆阳市,陕西省的西安市、吴堡县、绥德县,湖南省的邵阳市绥宁县、浏阳市,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鹤岗市,河北省的涿州市、邯郸市,安徽省的蒙城市、利辛县,云南省的大理白族自治州,贵州省的六枝市,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乌海市,四川省的成都市,山西省的太原市,湖南省邵阳市,吉林省的吉林市,重庆市的江津县,北京市,上海市,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新加坡等地,均有慕容氏族人分布。

2022年1月24日,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全国姓名报告。根据报告,慕容姓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广东(70.94%)。

传统文化

郡望堂号

郡望

敦煌郡:西汉朝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刘彻将敦煌郡从酒泉郡分出来置郡,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其时下辖敦煌县、龙勒县、效谷县、广至县、渊泉县、冥安县等六个县,是为敦煌设治之始。敦煌郡据有阳关、玉门关,与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并称河西四郡。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连结东西方的“丝绸之路”,敦煌成为商旅必经的丝路重镇和通往西方的三条线路的交汇点,并以此奠定了敦煌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

雁门郡:战国时期赵国赵武灵王置郡,秦朝、汉朝沿用,治所在善无(今山西右玉),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河曲、五寨、宁武、代县一带。东汉时期移治到阴馆(今山西代县),此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雁门关之称,始自唐朝初期,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朝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改为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末地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辛酉~壬午,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堂号

敦煌堂:以望立堂。

雁门堂:以望立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慕容廆占领燕北、辽东一带,自称鲜卑大单于,归属于晋朝。晋朝太兴初年封他为“辽东公”,慕容氏因以“辽东”为堂号。

家谱文献

山东荣成慕容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威海市人大主任马世和处。

广东高要慕容氏大宗族谱,(现代)慕容遇益始修,慕容瑞湖续修,白粗布手写版。现被收藏在广东省高要市白土镇慕村村委会、三燕文化研究会的孟昭凯处。注:据说该支慕容氏为慕容绍奕嫡系后裔。

甘肃庆阳、西峰、镇原慕容氏合谱,(现代)阖族编修,2005年计算机排印本。现被收藏在甘肃省图书馆。

字辈排行

山东荣成慕容氏字辈:“德善光家国恩荣庆世昌”。

山东莒县慕容氏字辈:“成宏光振德庆礼尧春希”。

陕西吴堡慕容氏字辈:“天希文中锡汝生明建浩学海春云问吉成”。

吉林梅河口慕容氏字辈:“明宏东有成本士常全宗德继文嘉俊学海咏苑功。

宗祠通联

四言通用联

双楠居士;三品中书:上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慕容晖,曾与苏轼有过交往,嗜酒而喜欢吟诗,他家有两株楠木,被人称为双楠居士。下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太原人慕容延钊,字化龙,后周时,官北面行营马步军都虞,与赵匡胤关系很好。赵建北宋,命他以重兵镇守北方,后任殿前都检点、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建隆年间出任湖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平定湖南周保权、荆南高继冲等人的叛乱,加检讨太尉。

推命世器;授冠将军:上联典指前燕朝时期的慕容廆谒张华,华异之曰:“命世器也。”下联典指后燕朝时期的慕容垂投奔苻坚,坚待以国土,授冠将军,封宾都侯。

器堪名世;志在凌霄:上联典指前燕朝时期的慕容廆。下联典指后燕朝时期的慕容垂被苻坚重用,后苻坚败于晋,慕容垂遂叛秦称帝于中山,国号后燕。

姓氏名人

慕容恪(公元?~366年),鲜卑族,字玄恭,前燕主慕容皝之子;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著名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燕政治家、军事家。慕容恪是前燕王慕容皝的第四子,慕容恪“幼而谨厚,沈深有大度”。因其母高氏不被宠爱,所以一直不为慕容皝所注意。

慕容隆(公元?~397年),鲜卑族;昌黎棘城人(今辽宁义县)。著名十六国时期后燕将领。

慕容三藏(公元544~611年待考),燕人。著名隋朝大臣。慕容三藏的父亲是慕容绍宗,《北史》第五十三卷中有传。慕容绍宗承袭祖、父而任职于北魏,封索卢侯,任北魏后期权臣尔朱兆的长史,朱兆失败后转投北齐高氏。先后掌管府库、图籍诸事,任青州刺史、御史中丞、徐州刺史、尚书左仆射、东南道行台(为击讨侯景而设)、南道行台(为抗击西魏王思政设)等职。慕容三藏的后人,史籍中只提到其孙慕容知廉,任唐雍州泾阳县尉。慕容知廉之父是否就是上文中的慕容遐,不好断言,因为慕容遐只是慕容三藏的儿子之一,慕容知廉与慕容遐的关系是父子还是叔侄,现有的材料还不能确定。

慕容延钊(公元908~964年),字化龙;山西太原人。著名五代、宋初将领。慕容延钊出身将门,他的父亲慕容章官至襄州马步军都校,领开州刺史。慕容延钊在少年时代就以勇敢干练闻声,后汉时他为枢密使郭威的部下。郭威代汉建周后,他被补为西头供奉官,历尚食副使、铁骑都虞候,后周世宗继位后,改任殿前散指挥使都校、领溪州刺史。慕容延钊戎马一生,他善于攻伐,南征北战,以军事统帅的身份参加了后周和北宋几次主要的统一战争,并立下显赫战功。

慕容彦超(生卒年待考),五代时后周将军,曾任兖州(今山东滋阳)节度使,后叛周兵败自杀。

慕容农(公元?~398年),鲜卑族;昌黎棘城人(今辽宁义县)。著名十六国时期后燕将领。慕容农是后燕开国皇帝慕容垂之子,他与慕容隆一样,是慕容垂的爱姬所生。

慕容翰(公元?~344年),鲜卑族,字元邕;昌黎棘城人(今辽宁义县)。著名十六国时期前燕将领。慕容翰为鲜卑族领袖慕容廆的长子,慕容翰“性雄豪,多权略,猿臂工射,膂力过人。”慕容廆甚是惊奇,遂委以重任。

慕容楚强:生于一八九四年十月二十七日,家中五兄弟排行老大,从小聪颖好学,能文善武,刚正不阿,常为人打抱不平,伸张正义,被誉为“翻天印”。

慕容浩然: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初小毕业后在家务农。1930年在家乡参加农民赤卫军。后因斗争环境极其险恶,被组织送到湘乡县城一家织布厂学织布,并改姓罗。1938年,辞职回到家乡浏阳高田慕家冲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高田乡党支部书记。常利用自己的织布手艺,走乡串村,秘密从事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工作。1945年在平江参加王震领导的南下支队(后改名国民革命军湖南抗日救国军)。为扩大抗日力量,自告奋勇返回浏阳动员青年参军。途中,曾一度被国民党军队扣留,遭受毒打,始终严守机密。被保释回家后,仍积极设法完成任务,并顺利返回部队。不久,被安排到湖北夏陵军政学校学习。后回原部队任侦察员。曾多次深入敌占区侦察情况,参加捣毁伪军驻点,袭击日军辎重车辆等战斗。同年9月,随部北上途中在河南光山县分别与两股拒降的日军展开激战时,左手和右腿先后中弹负伤,遂被留在当地农民家养伤。不久,被国民党军队搜查出逮捕,杀害于光山县郊。

姓氏帝王

慕容廆(公元269年~333年),燕国实际缔造者,西晋时,慕容廆被封为鲜卑都督,是晋国的一个军官,他率本部人马居辽东境,与段鲜卑和宇文鲜卑为邻。慕容廆与段鲜卑结为婚姻,同时大破宇文鲜卑,声势曰益壮大。八王之乱时,自称大单于,由于中原大乱,许多晋朝官民前去辽东,慕容廆设立郡县,开办学校,教以农桑,使世子慕容皝等入学读书。孙慕容俊称帝后,追尊慕容廆为武宣皇帝。

慕容皝(公元297~348年),鲜卑族,字元真,小字万年,鲜卑族领袖慕容炅第三子;昌黎棘城人(今辽宁义县)。著名十六国时期前燕开国皇帝,军事统帅,前燕太祖文明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337~348年为期十二年,终年五十二岁。

慕容俊(公元317~360年),鲜卑族,字宣英,慕容皝第二子;昌黎棘城人(今辽宁义县)。著名十六国时期前燕第二位皇帝,前燕烈祖景昭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348~360年为期十三年,终年四十三岁。

慕容暐(公元350年—384年),鲜卑族,慕容俊第三子;昌黎棘城人(今辽宁义县)。著名十六国时期前燕第二位皇帝,前燕烈幽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360~370年为期十一年,终年三十四岁。慕容俊立以为皇太子,后嗣位,公元370年11月苻坚攻入邺城,慕容暐外逃被俘,前燕国灭亡。

慕容垂(公元326~396年),鲜卑族,昌黎棘城人(今辽宁义县)。十六国时期后燕创建者,后燕世祖成武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384~396年为期十三年,终年七十一岁。慕容垂原为前秦大将,苻坚惨败于淝水之战后,慕容垂即图恢复燕国,于公

元384年称燕王,两年后称帝,定都于中山。

慕容熙(公元385~408年),鲜卑族,字道文,一字长生,慕容垂少子;昌黎棘城人(今辽宁义县)。十六国时期后燕创建者,后燕昭文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401~408年为期七年,终年二十三岁。

慕容德(公元335~405年),鲜卑族,字名备德,字玄明,前燕皇帝慕容皝之少子,后燕皇帝慕容垂之弟;昌黎棘城人(今辽宁义县)。十六国时期南燕创建者,南燕世宗献武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398~405年为期八年,终年七十岁。

慕容超(公元385~410年),鲜卑族,慕容德之兄,北海王慕容纳之子;昌黎棘城人(今辽宁义县)。十六国时期南燕末位皇帝,南燕末帝。在位时间从公元405~410年为期六年,终年二十六岁。慕容德立以为太子,慕容德逝世后嗣位,公元410年为东晋刘裕所败,俘送于建康而杀之,南燕国灭亡。

慕容冲(公元359~386年),鲜卑族,小字凤皇,前燕帝慕容俊之子,慕容暐之弟。著名十六国时期西燕国皇帝,西燕威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385~386年为期一年,终年二十七岁。

慕容永(公元?~394年待考),鲜卑族,字叔明,慕容部首领慕容廆其弟慕容运之孙(一说为其子),前燕建立者慕容皝之堂侄。著名十六国时期西燕国末位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385~394年,终年岁数待考。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0504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词条所在榜单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中国十大最稀有的姓氏 什么姓氏的人最少 稀有姓氏排行榜
什么姓氏的人最少?说起姓氏人们最常想起的就是百家姓,在《中华姓氏大辞典》中收录的姓氏多达一万多个,百家姓只是最常见的一些,还有许多少见的姓氏分布在大江南北,本文就为大家带来了中国十大最稀有的姓氏 ,如贶姓、酱姓、难姓、死姓等等,你在生活中有遇到过这些稀有姓氏排行榜上有名的朋友么?
笔画最多的十个姓氏 中国最复杂的姓氏 最多笔画的姓有哪些
姓氏对于我国文化传统来说至关重要,是代表家族血缘的一种符号,在各种姓氏中有些姓的书写可以说非常复杂,你知道的最多笔画的姓有哪些呢?Maigoo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笔画最多的十个姓氏,包括:爨姓、矗姓、鬻姓、囊姓、夔姓、赣姓、露姓等,一起来了解下吧。
笔画最少的十个姓氏 中国最简单的姓氏 最少笔画的姓有哪些
相信许多从学生时代走过的人都吐槽过名字笔画太多这件事,都希望自己的姓名简单一些,那最少笔画的姓有哪些呢?Maigoo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笔画最少的十个姓氏,它们是一姓、丨姓、乙姓、二姓、丁姓、卜姓、刁姓等,一起来了解下吧。
中国最稀少的十个复姓 人口最少的复姓是哪个 罕见的复姓盘点
据《中华姓府》统计,中国复姓有2498个,而如今仅存80几个,比较有名的欧阳、上官、皇甫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常见,一些罕见复姓更是难得一遇,你知道人口最少的复姓是哪个吗?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中国最稀少的十个复姓,包括:大狐姓、秃发姓、即墨姓、公冶姓、独孤姓、公西姓、第五姓等,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古代十大复姓 史上最著名的复姓 中国出名的复姓盘点
复姓的来源很多,有源自官名的,有以居住地为名的,还有是从职业中来的,如今现存复姓仅剩81个,在你印象中有名的复姓都有哪些呢?Maigoo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中国古代十大复姓,包括:欧阳姓、司马姓、诸葛姓、公孙姓、宇文姓、独孤姓、上官姓等,一起来看看吧。
人口最多的十个复姓 中国复姓人数排名 中国常见复姓有哪些
我国姓名中的姓氏,大部分都是一个字,但也有少量的两字姓氏,称之为复姓,来源于官名、居住地、职业等,几千年这些独特的姓氏延续至今,你知道中国常见复姓有哪些吗?Maigoo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人口最多的十个复姓,它们是:欧阳姓、上官姓、皇甫姓、令狐姓、诸葛姓、司徒姓、司马姓等,一起来了解下吧。
2023中国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 中国姓氏人口最新排名2023
我国的姓氏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一直以来是我们生活生存最重要的符号,其中很多姓氏发扬光大,人口众多,MAIgoo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2023中国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包括:王姓、李姓、张姓、刘姓、陈姓、杨姓、黄姓等,其中有你的姓氏吗?
盘点中华上古八大姓 中国最古老的八大姓氏是什么
流传最广的上古姓氏有八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古八大姓。而这些姓氏在华夏大地已经具有将近五千年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就有了姓氏。中华上古八大姓有姬姓、姜姓、姒姓、嬴姓、妘姓、妫姓、姚姓、妊姓。下面一起来看看这些古老的姓氏的源头与演变吧。
姓氏 古代 八大
2.3万+
满洲八大姓 满族八大姓氏排名 最正宗的满族姓氏
满洲八大姓是指大清王朝时满族的八个显赫的姓氏,但满族八大姓氏排名中并没有大家最熟悉的爱新觉罗氏,因为在满族的姓氏中,爱新觉罗虽然是皇室姓氏但只是个小姓,取而代之的则是: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钮祜禄氏这八大姓氏。
佛山前十大姓氏揭秘 看看你家排第几
佛山姓氏排名前十的是哪些呢?据2016年佛山户籍姓氏统计数据,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佛山前十大姓氏,其中,陈、梁、李、黄四姓人数均超过了20万,为佛山“四大姓”,四姓氏的总人数占比超26%,佛山十大姓氏排名中还有何姓、刘姓、吴姓、张姓、罗姓、周姓,一起来看看佛山姓氏排名吧。
五姓七望排名 五姓七望都有哪些 五姓七望谁的地位最高
五姓七望是什么意思?五姓七望是一个针对中国隋唐时期世家大族的统称。五姓即李、崔、卢、郑、王五个姓氏。七望即这五个姓氏下面的七个家族群体,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这五姓七族你以前都听说过吗,对他们了解多少?下面跟随Maigoo小编来认识下吧!
盘点关陇八大世家 关陇门阀八大姓 关陇八大家都有哪些
关陇门阀都是谁?关陇八大世家即指“兴起于关中与陇右地区,对社会具有深厚影响力”的八个世家大族。这些家族凭借深厚的家学传承、强大的势力,对当时的国家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中Maigoo小编就带大家详细了解下陇西李氏、太原王氏、琅琊王氏、陈郡谢氏、清河崔氏、兰陵萧氏、赵郡李氏等关陇八大姓。
客家十大姓氏排名 客家人最多的姓氏 客家常见姓氏盘点
客家常见的姓氏有哪些?客家是汉族民系之一,遍布全国多地,他们的姓氏虽然各不相同,但追根溯源,历史都很悠久。本文中Maigoo小编就带大家看看客家人最多的姓氏是哪几个,例如李姓、王姓、张姓,以及刘姓、吴姓、杨姓、陈姓、黄姓、赵姓等,都分布广泛。下面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南方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 南方大姓比例及排行 典型的南方姓氏
南方姓什么的人最多?南方地区人口众多,姓氏各不相同,有的姓氏历史悠久、十分常见,有的则鲜为人知。本文中Maigoo小编就带大家看看南方十大姓氏。例如陈姓、李姓、黄姓,以及林姓、张姓、刘姓、梁姓、吴姓、杨姓等,都分布广泛,堪称南方人口最多的姓氏。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北方姓氏人口排名前十 北方什么姓最多 北方主要姓氏盘点
北方什么姓最多?毫无疑问是王姓,紧随其后的还有张、李、刘以及赵、杨等姓氏,这些姓氏在北方同样拥有庞大的族群和深远的影响力。除此之外,北方常见的姓氏还有哪些呢?下文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北方姓氏人口排名前十的名单,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盘点关中六大郡姓 关中士族大姓排名 关中大族有哪些
关中郡姓,是中国中古时期家族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现如今提到的关中六大郡姓,即京兆韦氏、河东柳氏、河东裴氏,以及河东薛氏、京兆杜氏、弘农杨氏。这些关中士族大姓你以前都听说过吗,对他们了解多少?下面跟随Maigoo小编一起看看吧!
两广十大姓氏排名 两广人口最多的姓氏 两广常见姓氏盘点
两广常见姓氏有哪些?广东广西两地人口众多,姓氏各不相同,有的姓氏历史悠久、十分常见,有的则鲜为人知。本文中Maigoo小编就带大家看看两广十大姓氏,例如黄姓、陈姓、李姓,以及张姓、梁姓、林姓、刘姓、吴姓、杨姓等,都分布广泛,是两广地区人口最多的姓氏。下面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广东十大姓氏排行榜 广东姓氏人口数量表 广东省哪个姓最多
广东独特的岭南文化中,姓氏文化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那么广东十大姓氏排行榜详情如何?陈姓,是广东第一大姓,广东人口最多的姓氏。黄姓、李姓、张姓、林姓、刘姓、梁姓等姓氏,分列二到七位。下面请随MAIGOO小编一起来查看完整的榜单,了解这些姓氏在广东的故事的发展历程。
中国台湾姓氏人口排行榜 台湾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 台湾什么姓氏最多
很多人都发现在台湾姓陈、林的人特别多,而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台湾省俗谚说“陈林满天下”,另有一说“陈林李许蔡,天下占一半”,maiGOO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中国台湾姓氏人口排行榜,分别是:陈姓、林姓、黄姓、张姓、李姓、王姓、吴姓等,一起来了解下吧。
四川省十大姓氏排名 四川姓氏人数前十 四川十大姓排名
四川省十大姓氏排名如何?四川省与全国姓氏排名趋势相近,目前四川省共4183个姓氏,截至2018年有8341万人口。在这4千多个姓氏里,有哪十个姓氏是使用人数最多的呢?下面就跟着MAIGOO小编一起来看看四川十大姓氏排名,看你排在第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