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龙凤论坛

第一山房
邓拓故居
0
赞数:
邓拓故居位于福州市鼓楼区道山路第一山4号,又称“第一山房”。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状元黄朴即生长在此。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少詹事叶观国购为别墅。现有房屋为坐北朝南,宽11米、深9米的三间排双层木构建筑,楼下中为厅堂,左右厢房,邓拓便出生左厢房。房屋以山为屏,三面围墙,庭院内条石铺地,摆设石桌,门头房旁为花圃,依山砌有花台,栽种花木。楼斜侧岩石上有林材镌刻的隶书“第一山房”四个古字。1991年市人民政府挂牌保护,后又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邓拓故居旅游攻略

人物概述

邓拓(1912年2月26日~1966年5月18日),原名邓子健,邓云特(注:另有一说为邓殷洲)。笔名马南邨(不宜简化为马南村)、于遂安、卜无忌等。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竹屿人,家住道山路第一山房。中国

新闻家,政论家。193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在河南大学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任《晋察冀日报》社长、新华通讯社晋察冀总分社社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中共北京市文教书记兼《前线》杂志主编,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撰写过大量社论。为《北京晚报》的《燕山夜话》, 《前线》杂志的《三家村札记》等专栏写的杂文,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深受读者欢迎。文化大革命中与吴晗、廖沫沙一起被诬为“三家村”成员,含冤而死,后获平反。

人物生平

家庭背景

邓拓之父邓鸿予举人出身。民国15年(1926年),邓拓就读于福建省立第一高级中学。民国17年(1928年),和傅衣凌等组织“野草社”,出版自编自印的刊物《野草》。民国18年(1929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社会经济系。翌年(1930年)冬,加入中国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参加中国共产党。翌年秋,转学到上海法政学院,曾任社会科学家联盟和上海反帝大同盟区党团书记,中共法南区委宣传干事、宣传部长和南市区工委书记等职。

参加革命

民国21年(1932年),参加上海纪念“广州暴动”五周年游行时被捕。翌年秋,保释出狱。是年冬,参加“福建事变”,在“人民革命政府”文化委员会、外交部任职。“闽变”失败,逃到上海,转入河南大学社会经济系续学。民国26年6月,出版专著《中国救荒史》。同年夏天,再次被捕。“七七”事变后,获释。9月,进入五台山抗日根据地。先后任晋察冀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晋察冀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新华社晋察冀分社社长、晋察冀文联主席、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组组长等职。邓拓率领新闻队伍,转战太行山,既是总编辑,也是指挥员。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一周年时,邓拓为《晋察冀日报》撰写讨论《纪念七一,全党学习和掌握毛泽东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早系统论述毛泽东思想的论著之一。同年3月,与丁一岚结婚。民国33年(1944年)5月,主持编辑出版5卷本《毛泽东选集》(晋察冀版),是中国革命出版史上第一部《毛泽东选集》 。北平和平解放后,邓拓任中共北京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宣传部长。

取得成绩

1949年秋,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同年冬,受聘为北京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58年,调离人民日报社,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分管思想文化战线工作;主编北京市委理论刊物《前线》。1959年,兼任中国历史博物馆建馆领导小组组长,出版《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1960年,兼任中共华北局书记处候补书记。邓拓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60年代初,邓拓应《北京晚报》之约,撰写《燕山夜话》专栏杂文。不久,与吴晗、廖沫沙合作在《前线》杂志撰写《三家村札记》杂文。“文化大革命”开始,被打成所谓“三家村集团”,身心受到极大摧残。1966年5月18日含冤去世。1979年2月,平反昭雪,恢复名誉。邓拓追悼会1979年9月5日下午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隆重举行。著有《邓拓散文》、 《邓拓文集》 、《邓拓诗词选》等行世。1994年,福州邓拓故居修复,建成“邓拓纪念馆”。

邓拓之死

作者:袁鹰

岂有文章倾社稷,从来奸佞覆乾坤。

——廖沫沙挽邓拓诗

(一)

殉难者

1966年春夏之交,中国上空狂风呼啸,电闪雷鸣,压得人透不过气来。5月18日凌晨,邓拓含冤离世。那年他五十四岁,正是风华正茂的中年,就成为那场延续十年旷世大灾难的第一位殉难者。

整整一个春天,邓拓的心情都处在惶惑、愤懑以至震撼的状态中。从前一年冬天姚文元那篇批判吴晗的历史剧《海瑞罢官》文章刮起的狂风,越来越猛,明显地已经不是什么学术问题,而是对着整个思想文化界和北京市委了,不是传来毛泽东主席对北京市委所谓“独立王国”的严厉批评吗?他惶惑不解:北京市委就在中央身边,市委第一书记彭真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书记处书记,怎么可能“水泼不进”?岂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接着,公开点了他的名,拿他的一些杂文随笔开刀,连篇累牍地批判他在《北京晚报》副刊的专栏《燕山夜话》和他与吴晗、廖沫沙合作在市委理论刊物《前线》上的专栏《三家村札记》 ,那种从字里行间断章取义、牵强附会、任意上纲、罗织罪名的卑劣手法,使他这个熟谙历史的人很快就想起明清两代那些令人战栗的文字狱。昨天,报上又有一篇戚某的文章,竟无中生有地诬陷他是“叛徒”,更使他热血上涌,头晕目眩。冷静下来,他不禁认真思索:自己历史上两次被捕经过,组织上早已作结论。这个戚某有什么根据将“叛徒”的帽子强加在他头上?工作的错误可以批评,文章的毛病更可以议论,职务也可以免去,但是,人格不能受侮辱,共产党员的尊严不能受侵犯,“士可杀不可辱”,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的崇高形象经常屹立在面前。他要用自己的生命维护尊严,留下清白。

这天晚上,他决定给党留下一封信。在下笔以前,他先执拗地要妻子丁一岚带着子女先离开家一段时期,说“家里有姐姐照顾我,不要紧”。让心情沉重的妻子先去安睡。然后展纸挥笔,向党倾诉,按自己的认识,认真分析自己被批判文章的背景和不足,不同意那些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的诬陷。

……文章的含意究如何,我希望组织上指定若干人再做一番考核。 《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中,我写的文章合计一百七十一篇,有问题的是多少篇?是什么性质的问题?我相信这是客观存在,一定会搞清楚的。

……我对于所有批评我的人绝无半点怨言。只要对党对革命事业有利,我个人无论经受任何痛苦和牺牲,我都甘心情愿。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永远是这样。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本应该在这一场大革命中经受得起严峻的考验。遗憾的是我近来旧病都发了,再拖下去徒然给党和人民增加负担。但是,我的这一颗心,永远是向着敬爱的党,向着敬爱的毛主席。

我要离开你们的时候,让我们再一次高呼:

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我们敬爱的领袖毛主席万岁!伟大的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在全世界的胜利万岁!

就在他用生命的最后一息虔诚地山呼万岁的时刻,作为那场大风暴标志的“五一六”通知,正以中央文件名义飞向全国,打开了历史上的文字狱的大门。

十三年后,1979年8月,中共北京市委正式决定为“三家村” 冤案彻底平反。决定指出所谓“三家村反党集团”,并强加以叛徒、特务、反革命分子种种罪名,是出于篡党夺权的罪恶目的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制造的大冤案,应予全部推倒。决定下达后,全市人心大快,大家表示,一定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决不能再让林彪、“四人帮”这类的野心家、阴谋家逞凶肆虐,决不能再让“三家村”这样的冤案在社会主义的中国重演。(见1979年8月3日《北京日报》。)9月7日,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兼宣传部长胡耀邦主持,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追悼会,郑重为邓拓平反昭雪。那天,我奉报社领导人之命,起草一副挽联,记得上联是“闽海波涛,长城风雪,三十年笔战生涯,何期奸佞逞凶,千古伤心文字狱”。

文字狱是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统治下的现象。延至当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新的形式、新的手法。邓拓就正好撞到这个枪口上。

工作和品格

邓拓五十年代在《人民日报》时期的主要助手、前《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胡绩伟,在邓拓逝世二十年时写过一篇《平生赢得豪情在》 ,开头一段介绍了邓拓的工作和品格:

邓拓同志知识渊博,熟悉社会,下笔千言,倚马可待。他不是一个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而是一个亲自动手主持编辑、写作和采访工作的实干家。他领导作风民主,平易近人,对干部循循善诱,平等商讨,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有个时期,报社几乎天天都受批评,我们常常出大小差错,但他总是主动承担责任,尽量保护干部的积极性。对于来自某些方面的责难和干扰,他常常一人顶着,独自排解;他忍辱负重,胸怀宽广,处之泰然。他体弱多病,仍坚持带病工作,常常通宵达旦。他在战争中腰椎受伤,经常带一个钢架子;他手脚整天出汗,越用脑子,汗流得越多,几乎一个钟头就换一块湿毛巾。真可谓是艰苦奋斗鞠躬尽瘁的典范。在他领导下,报社工作人员如鱼得水,心情舒畅,都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那时《人民日报》的同志同心协力,全心全意办好报纸而努力。《人民日报》的很多同志都认为,这个时期是《人民日报》历史上令人怀念的欣欣向荣时期。

我就是在那个“令人怀念的”时期踏进报社大门,迄今已有五十余年了。

1953年元旦才过两天,报社人事科通知我们四个刚从上海《解放日报》调来北京的人,说邓拓同志晚上要同我们谈工作。我们听了有点惊讶,几个普通编辑记者,只须人事科通知到分配的部门报到上班就是,何用总编辑亲自谈话?晚上,不免惴惴不安地走进他的办公室。邓拓给我们的第一个印象,是一位温文儒雅的学者。他让我们坐下,开口就为年前因工作忙未能在我们到北京第二天就见面表示歉意,接着就用商量的口吻一一征询我们对工作岗位的意见。总编辑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对我这样初到中央机关工作的人,尤其感受到一阵暖意,把窗外的严寒忘得一干二净。这件小事,至今还历历在目,想起当年同时去见总编辑的刘时平、钦本立、顾小岚三位,都已先后去世,不禁凄然。

我分配在文艺部(那时称文艺组)担任编辑,分工主管的副总编是林淡秋。五十年代初报社在王府井大街前《华北日报》旧址,京城的平房大院,各部办公室分散,因而很少见到邓拓,不过常常从一些老同事口中听到对这位总编辑人品、风格和才华的赞美。他肩负重任,辛苦勤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与报社同事相处中,坦诚恳切,毫无领导架子,即使要公务员、通信员办点事,也总说“请你帮我”如何如何。报社从副总编辑到司机、公务员,一律称他“老邓”,少数刚来的称“邓拓同志”(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末,对领导人都以“老×”或同志相称,从来不称职位)。1954年盖了四层楼,编辑部办公室都集中在楼上,才有机会常见到他。有时在楼梯上相遇,他必定客气地打招呼问好,起初有些年轻同事不好意思,慢慢地也习以为常。有一回还闹过将两位身材矮胖的中年女同志名字弄错的小误会,成为善意的笑谈。

邓拓从抗日战争一开始就在晋察冀根据地编报纸,但他一直不脱文人本色,具有中国正直学者的品格和本色。他不好虚名,淡泊权位。五十年代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刚成立时,要他担任主席,这本来只是个名义并非实职,但是他认真地一再坚辞,要让具有更多新闻工作经验的老同志担任,后来只是由于中央决定,并以苏联记协主席历来由《真理报》总编辑兼任为例,才定下来。1956年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原来已安排他为中央委员候选人,他得知后一再给中央领导同志打报告,恳切要求换掉他的名字,让给别人。这样的品德和风范,现在哪里还能见到?这是他的品德和素养使然,绝不是故意作秀、矫揉造作。那些年,报社大楼里确实是一片融洽相处、团结和谐的气氛,虽然也有过几次全党全国统一部署的政治运动,但还比较和风细雨,不似后来丁酉“反右派”斗争那样剑拔弩张,伤害同志,这同作为报社领导人邓拓的稳重平和有关,老同事们如今回想当年都依然不胜神往。

忠贞勤恳 鞠躬尽瘁

就是这样一位忠贞勤恳、鞠躬尽瘁的邓拓,1957年春天猝逢厄运。毛泽东主席忽然大发雷霆,以“按兵不动、不积极贯彻中央精神”为名,当众斥责他“书生办报”、“死人办报”,“同中央唱反调”等等,忽而挪揄他是汉元帝,忽而辱骂他“占着茅坑不拉屎”,忽而又鼓动部下造他的反。态度之严峻,措辞之凌厉,确是闻所未闻,也是《人民日报》创刊以来从未遇到过的大事。而实际情况只是他对当时所谓“引蛇出洞”的阳谋不甚理解或者不无反感,因而行动上有所踟蹰,不料竟遭到如此严厉的训斥。一时报社大楼里人心惶惶,仿佛春天里刮来一阵寒风。这位对党对革命从来忠贞不二的老共产党员,为了顾全大局,只得忍气吞声,再三作违心的检讨,并且请求辞职。但未被批准,仅由代表中央主管《人民日报》的胡乔木来报社在一次小型会议上顺便宣布“《人民日报》实行社长制,邓拓同志担任社长,吴冷西同志担任总编辑”。

邓拓虽然处在名义上是社长、却无编报大权的位子上,依然一贯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每天来上班,认真工作。就在社会上响应中共中央开展整风号召到处“大鸣大放”的5月初,给我们副刊拿来一篇杂文《废弃“庸人政治”》,他以某县给农民下命令把全县的棉花在同一天打尖和机关人事工作的官僚主义为例,批评“我们有的同志,不知为什么,天天忙忙碌碌,做出一些大可不必做的事情,他们不管对什么都不肯放手,都要抓,而且抓得死死的”。他说:假若一定要把这些都说成政治的话,那么,这只能说是“庸人政治”。“凡是凭着主观愿望,追求表面好看,贪大喜功,缺乏实际效果的政治活动,在实质上都可以说是‘庸人政治’。这种庸人政治除了让那些真正没出息的庸人自我陶醉以外,到底有什么用处呢?”文字朴素,语气平和,不似那些日子其他杂文慷慨激越、尖锐犀利。可惜在滔滔者天下到处可见庸人、庸官的时代,“一士谔谔”的逆耳忠言,有多少人能听得进去?

这是邓拓给《人民日报》副刊的第一篇杂文。到了“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三年困难年代,又写了一篇《从借书谈起》,借清初学者袁枚的《黄生借书说》一文中说到贫寒文士读书之难,皇家和富贵之家藏书无数,“然天子读书者有几?富贵人读书者有几?”从而引出一个真理:占有得多不等于利用得多,许多几乎一无所有的人常是用心最勤的人。“为了优越的条件而自满,而骄傲,结果只能引导到失败。胜利是永远属于那些在困难中不但不低头、反而发愤图强的人们。”

邓拓学识渊博,是位历史学家,对明清以后的历史更有专长,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他说过新闻工作就是治当代史,希望报社编辑记者都应该研究历史,更应该以史为鉴。我自己就曾不止一次受到这种教诲和要求,他说,你不要只关心文艺,更要多读历史,能有计划地读完《二十四史》 。很惭愧,我虽然对近现代史有兴趣,但从未认真钻研,读书也是兴之所至,胡乱翻阅,到现在也未能完成邓拓同志的要求,深负他的期望。1958年他到我们文艺部来蹲点,用当时的说法是“种试验田”,参加文艺部的工作会议时,很少谈文艺,除了关心杂文外,也不管具体选题,而是鼓励大家博览群书,利用报纸工作的条件,多读书,多充实自己,说这是副刊编辑的起码要求。同时要开阔视野,同各方面人士交朋友,依靠各方面专家办好报纸。勤恳真诚、推心置腹的言谈,文艺部一些老同事至今还记得很清楚。

诗人

邓拓是历史学家、新闻家、杂文家、书法家,但我以为他的气质仍是一位诗人。从青少年时代直到去世前几个月,三四十年间写了大量诗词,有的潇洒飘逸,有的浑厚深沉,但都是一往情深,真挚感人。比如当年《晋察冀日报》社有位来自武汉年轻有为的记者司马军城,也是一位有才华的青年诗人。1942年随报社一批同志到冀东工作,在长城以南、滦河两岸游击区办报。邓拓同他情谊很深,在司马去冀东前,曾写诗为他送行,有“山中学道飘青鬓,火里抟金见至情。离乱旅途天野阔,轩昂战纛日边明”之句。1943年,司马军城给邓拓来过一封信。青年诗人从滦水边向西遥望燕山深处,意气风发地写道:“你看,朝晖起处,即我在也。”信到不久,就传来了他在敌人包围中壮烈牺牲的噩耗。邓拓展阅来信,夜不成眠,含泪写了一首挽诗:

朝晖起处君何在?千里王孙去不回。

塞外征魂心上血,沙场诗骨雪中灰。

鹃啼汉水闻滦水,肠断燕台作吊台。

莫怨风尘多扰攘,死生继往即开来。

这首挽诗,既有忧伤,又有怀念;既有哀悼,又有誓言;如怨如诉,可歌可泣,通篇都倾注着革命者对战友的深厚情谊,至今读了还是感人至深。

1948年6月,《晋察冀日报》奉命终刊,同晋冀鲁豫边区的党报合并为《人民日报》时,邓拓作为《晋察冀日报》负责人写过一首诗:

毛锥十载写纵横,不尽边疆血火情。

故国当年危累卵,义旗直北控长城。

山林肉满胡蹄过,子弟刀环空巷迎。

战史编成三千页,仰看恒岳共峥嵘。

战争年代,邓拓是党报负责人,十年间“战史编成三千页”,他的诗也都是“昂扬士气,激励民心”的战鼓。即使是写给丁一岚的情诗里,也一样能听到金戈铁马的鼓声和革命战士的心盟:

忆自滹沱河畔游,鹣鹣形影共春秋。

平生足慰齐眉意,苦志学为孺子牛。

久历艰危多刚介,自空尘俗倍温柔。

六年血火情深处,山海风波定白头。

建国以后,他的诗情更如春潮汹涌。大量诗篇,都是忠实地记录党率领人民进军的步伐,记录时代的进程,为新生事物唱赞歌。祖国的山川风物,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千年文物,一代新人,都进入了他的诗句。报纸工作繁杂,他不大有空暇经常到外地去,但只要有机会,就一定会让我们读到新作。他好似一位行吟诗人,一路走,一路唱,写的是亲身所见所闻,是人民喜怒哀乐。五六十年代的一些重大决策和措施,现在看来,未必成熟,甚至是走了弯路。但在当时,确实是撼人心魄的。而诗人邓拓,在短暂的旅途上,总是热情洋溢地赞美壮丽的山河和群众的力量,讴歌出土的春苗。诗篇中常常出现普通劳动者和基层干部的名字。他同这些同志素昧平生,但是听到他们的事迹,就毫不犹豫地挥动诗笔。

我还记得,1958年2月中旬的一个晚上,我在办公室接到邓拓的电话,他几乎是哽咽着低声说:“黄敬同志去世了,我正在写一首诗,你请收发室来取吧。”收发室同志到他家时,他正好撂下笔。这首同样真挚感人的挽诗,第三天在《人民日报》副刊上发表了:

千里飞魂入梦惊,寒窗猛忆故人情。

五台烽火连天壮,四野战歌匝地鸣。

往事廿年归史传,心香一瓣吊忠贞。

新潮今日方高涨,革命长征又一程。

这首挽诗,对老战友的哀悼痛惜之情,溢于言表。回顾当年,瞻望未来,又充满了对革命事业取得更大发展的信心。他怀念战友,也正是为了并肩作战,像几十年来的风雨历程那样,跨上新的征程。如今捧读此诗,不能不沉痛地感到后面几句恰是我们此刻缅怀作者本人的心情。

作为一名文艺编辑,我至今念念不忘的,是他那许多由于报纸宣传需要而写出来的急就章。一个重大的政治事件,一些重要的节日,报纸往往需要组织相应的版面,包括文艺副刊。这类约稿,时间紧急,常常不容作者反复推敲。因此有些作者视为畏途,也不愿意或不屑于撰写这类诗文。但也有不少作者是满腔热情地、诚心诚意地支持报纸的宣传,乐于写“遵命文学”的。邓拓离开报社去北京市委以后,我们还保持着经常的联系,有什么要求,写封短简,或者打个电话,一般都是有求必应,按期交稿。元旦或春节的副刊版面,要登一首词,而且最好用《庆春泽》、《东风第一枝》、《春风袅娜》这类不常用的词牌(纯粹因为词牌这个“春”字),按说实在有点违反常情,不符合文艺创作规律。但是邓拓理解我们当副刊编辑的用心,总是欣然命笔。他的这些诗词未必首首都是艺术珍品、不朽杰作,但作者饱满旺盛的政治热情和火热的诗心,是我们经常感动和赞许的,到今天也依然值得大大发扬。急就章必定是粗糙的?未必。邓拓的这些“急就章”大都收在他的选集里,读者和评论家们可以自己来细细鉴评。精雕细刻出来然而苍白无力、缺乏生命力的作品,不也比比皆是吗?时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就是对鼓手和歌手的召唤。

《留别人民日报诸同志》

我要以特别浓重的伤感提到邓拓全部诗作中有非常意义、也让报社许多老同事至今难忘的一首诗:《留别 人民日报诸同志》。

1959年初,他正式调离报社去北京市委担任书记处书记。2月的一个下午,报社举行全体工作人员大会。他在讲话时念了一首诗:

笔走龙蛇二十年,分明非梦亦非烟。

文章满纸书生累,风雨同舟战友贤。

屈指当知功与过,关心最是后争先。

平生赢得豪情在,举国高潮望接天。

他一句一句念着,有的略加解释,如念到第三句时,他说前几天还有位老同志说他“书生意气未能无”,语气间有点自责,也有点自信,却一字不提两三年前那个“书生办报”的斥责。他在台上神态安详,感情真切,一如十年来多次在这讲台上作报告时一样,只是声调中略带着一点惆怅情味。我们坐在台下,静静地聆听着,却是心事如麻,感慨万千。我反复吟咏、咀嚼这首诗,尤其是“文章满纸书生累”这七个字,感到五味俱陈,这不是一般的应酬诗作,很有点像前人评诗中用过的“深情绵邈,寄托遥深”八个字。

欢送会刚散,报社内部小报《编辑部生活》的编辑就追到二楼邓拓办公室,他立即挥毫把那首诗写下来。两天后,小报登了这首诗,手迹也制了版,好心的编辑还将它印了许多单幅,许多同志将它压在自己办公桌玻璃板下,朝夕相对。几年后,狂飚骤起,大量的污水泼向邓拓的时候,林彪、江青一伙的党羽中有一名刀笔吏不知从哪里看到这首从未公开发表的诗,喜出望外,立即作为重要罪证引入文中,说它通篇都散发“反党情绪”。不少同志含着眼泪把这珍贵的手迹烧掉,也有个别人跟在文痞后边向它吐唾沫,但它却更深地留在许多同志的心头。一想到它,邓拓同志那清癯文雅的书生姿影,就来到我们面前;那略带福建口音的娓娓声调,就响在我们耳边,跟着也就会有一阵揪心的悲痛。

七十年代末,报社从车水马龙的王府井大街搬到东郊金台西路原北京机械学院旧址,是个占地三百亩的大院。办公场所顿时屋敞窗明、阳光充足,社长、总编辑的办公室自然比原来更加宽大。每天在大院树荫下来来去去,我常想要是邓拓活到雨过天晴、全民奋起的新时期,还不到七十岁,每天徜徉在绿树红花的大院里,坐在绿满窗前的书案前,读书撰稿、审阅大样,闲时挥毫泼墨,会平添多少灵感和诗情啊!抚今追昔,大家感慨良多。有些同志建议在编辑部楼前草坪上建一块邓拓的诗碑,镌刻他那首《留别人民日报诸同志》的诗,老记者陈勇进同志特别热心,四处张罗,并且具体找到了石料和石工,我也是竭力赞同的。可惜后来不知为了什么原因,终于未能实现,实在是件憾事。但是,他的丰碑立在所有《人民日报》老编辑、老记者、老工作人员心里,立在所有熟悉他、热爱他、仰慕他的正直善良的人民心里。2002年3月出版的五大本《邓拓全集》,凝聚了他毕生心血,不正是一块永放光辉的丰碑吗?“文字狱”的教训,更让我们刻骨铭心,那是由邓拓和成千上万忠诚正直的知识分子的生命、智慧和才华凝成的啊!

就在那次欢送会的当晚,在报社食堂举行一次小型会餐饯别。尽管他并没有远行,北京市委的办公楼同报社不过一箭之遥,但大家想到他不再能同我们朝夕相处,总是有点依依不舍。我端着酒杯走到他身边敬酒,邓拓从座位上站起来,握住酒杯笑着说:“我不会喝酒,你写一首诗给我吧。”我嘴里答应“好,我一定写”,心里也的确想写,而且步他的原韵,可是一直没有写出来。这一蹉跎就是二十年,二十年后写出来,却成了一首挽诗,再也不可能送到邓拓桌上请他“阅正”了。

血海冤沉不记年,星霜历历付云烟。

峥嵘气节追高范,锦绣才华迪后贤。

劲骨遭残宁愿折,蛾眉见嫉敢争先?

诗魂今日应无憾,泪溢银河注九天。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8991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世界著名文人故居 文人墨客的故居你想一探究竟吗
世界著名的大文豪都是对后世文学产生巨大影响,其作品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和艺术价值。这些著名的文学家中最知名的有莎士比亚,但丁,歌德,托尔斯泰,耶夫斯基,乔伊斯,卡夫卡,曹雪芹等等。下面本文为大家盘点了世界十大文豪故居,一起走进文学的世界吧。
世界著名明星故居盘点 看看爱豆们曾经住在什么样的地方
世界名人明星众多,其中有不少在历史的进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他们在全球都有巨大影响力。其中比较知名的有迈克尔·杰克逊,卓别林,猫王,李小龙,玛丽莲·梦露,施瓦辛格,奥黛丽·赫本,罗温·艾金森等等,值得我们敬仰。接下来本文盘点了世界著名明星故居,一起探寻他们曾经的居住地。
世界著名艺术家故居 这些顶级艺术家的家你造访过吗
在世界历史上出现过很多伟大的艺术家,其璀璨的艺术作品千古流传,他们艺术上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对后世艺术产生很大的影响。值得我们祭奠和敬仰,他们曾经的居住地亦是我们珍贵的宝物。其中最著名的有达芬奇故居,毕加索故居,贝多芬故居,莫扎特故居,梵高故居,米开朗基罗故居等,下面本文就盘点了世界著名艺术家故居,一起探寻艺术的气息。
世界名将故里 战争名人故居盘点 看看这些著名军事将领曾经住在哪
世界历史上拥有许多杰出人物,世界著名、杰出、卓越的军事将领数不胜数、各有千秋,其中最知名的有成吉思汗,亚历山大,拿破仑,汉尼拔,凯撒大帝,韩信,白起,朱可夫等等,他们有的足以影响世界的进程。那么这些名将都来自什么地方呢?下面本文就为大家盘点了世界十大名将故里,一起探寻世界著名将领的出生地。
世界著名科学家故居 这些闻名世界的科学家曾经住过的地方
世界著名科学家们都在其各自的领域为我们做出重大的贡献,其中比较知名的有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麦克斯韦、法拉第,爱迪生等等,值得我们去铭记和瞻仰,那么他们的故居都在哪里呢,下面本文盘点了世界十大科学家故居,一起感受科学的气息。
世界著名领导人故居 世界各国最高领导人故居 涨眼界
在人类历史上,涌现了许多伟大的人物,对我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都受世人怀念。那么他们曾经的故居都在哪?本文盘点了其中知名的有毛泽东故居,列宁故居,孙中山故居,林肯故居,丘吉尔故居,戴高乐故居等,下面一起看看吧。
【中国近现代名人故居】元帅故居_文人故居_烈士故居_富豪故居_领导人故居_明星故居
从近代到21世纪这些年来,有着许多的伟人、英雄、文人,而他们的故居故里也成为了人们怀缅的地方。我们可以去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故居缅怀伟人风采,可以去鲁迅、巴金、老舍的故居故里感受人文精神,可以去张自忠、李宗仁、杜聿明、叶挺等抗日英雄或革命烈士故居感受家国情怀,还可以去明星、企业家故里看看这些名人曾经生活的地方……下面为您盘点国家领导人、近代文人艺术家、抗日英雄、革命烈士、科学家、企业家、明星、武术家等故居故里,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古代名人故居】名将故里_状元故里_皇后故里_英雄故里_美人故里_大臣故里
中华大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而在这些名人故居或名人故里,我们还可以更深地感受到这些人的生平事迹和人文精神。古代名人故居有哪些?在国内有孙子、吴起、韩信的著名将军故里,也有西施、昭君里、杨贵妃等古代美女故里,也有屈原故里、东坡故里、王羲之故里等文人艺术家故里,还有古代的皇后和大臣等故里。下面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名人故里盘点。
中国著名名人故居有哪些 中国各地名人生前居住过的地方
名人故居的意义不仅是作为后人了解名人生前生活环境的地方,是承载着重要历史研究价值及文化传播使命的建筑,还是感受这些名人影响世人的精神与时代审美的地方。那么中国有哪些名人故居呢?中国著名的名人故居包括鲁迅故居、宋庆龄故居、李鸿章故居、王羲之故居等等。下面MAIGOO编辑就为您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名人故居、中国现代名人故居、世界著名名人故居、国内各省市著名名人故居名单,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名人居住过的地方吧!
中国十大古代将军故里 历史著名将领故居在哪里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上,出现过无数优秀的将军和大臣。他们拥有许多轰轰烈烈的英勇事迹,他们中有的被人遗忘,有的却被人永远铭记。他们的故里比较知名的有孙子故里,吴起故里,韩信故里,项王故里,白起故里,岳飞故里,卫青故里,李靖故居等。下面本文盘点了各大朝代英雄故里排行,中国古代著名将军故里在哪里?
中国十大状元府邸-状元故居 古代著名的状元故居有哪些
科举考试,是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人仕的唯一途径,而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更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中国历代产生许多状元,其中现存的故里和故居遗址比较知名的有赵以炯状元故居·青岩古镇、沈坤状元府·河下古镇、韩城状元府博物馆、秦大士故居秦状元府、清晖园、石屏古城·状元故居、苏州雕花楼状元府第等等,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十大最美伟人故居 著名党和国家领导人_革命领导人故居排行榜
现代的幸福生活是因为有着伟大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带领千万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这些伟大的革命领袖和领导人的故居,是文物,也是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值得我们去瞻仰和缅怀。你知道中国伟人故居有哪些吗?下面MAIgoO旅游编辑将盘点一下中国十大领袖故居,包括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刘少奇故居、邓小平故居、周恩来故居、宋庆龄故居、孙中山故里等,一起来了解一下。
中国十大名臣故居景区 国内大臣-功臣-古代官员故居
在中国数千年的古代文明史中,历朝历代都是名臣辈出。不论其奸忠,这些古代官员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现存的故居也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去前去探访。本期,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下中国十大大臣故居,包括和珅故居、刘伯温故里、曾国藩故里旅游区、李鸿章故居陈列馆等,带你了解中国十大古代大臣故居。
中国十大著名抗战英雄故居 国内有名的革命烈士故居
抗日战争、无产阶级斗争、抗美援朝战争、解放战争等,在历次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和作出杰出贡献是英雄们,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他们的故居是我们缅怀和祭奠的地方,其中有彭湃烈士故居、蔡锷故里景区、江姐故里景区、康有为故居纪念馆、梁启超故里、江津陈独秀旧居等等,下面maigoo小编为大家盘点了中国著名抗战英雄故居都在哪,让我们共同缅怀和致敬。
名人故居_历史名人故里_现代名人旧居_世界名人故居_房屋风水_修房
古往今来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的名人,经过历史的沉淀,他们的故事代代相传,他们精的故居故里也成为我们缅怀的场所。名人故居有哪些?国内有孙子、吴起、屈原故里、苏东坡故里、王羲之故居等古代状元大臣文人等故居故里,也有毛泽东、周恩来、鲁迅、巴金、叶挺、齐白石等伟人文学家艺术家故居,世界上还有列宁故居、林肯故居、亚历山大故里、拿破仑故里、牛顿故居等等故居。下面一起来看看中国和世界的名人故居有哪些吧!
中国十大皇后故里-皇后故居景区 中国古代皇后故里有哪些
皇后的权利在封建社会当中也是极大的。那么我们各个朝代这么多位皇后,其中著名的有叶赫那拉、武则天、慈禧,赵飞燕,婉容,萧绰等,那你知道这些古代皇后的故居都在哪里?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盘点了中国古代著名皇后故居,分别有叶赫那拉皇后故里、孝庄故居·达尔罕王府、武则天故里、长孙皇后故里·孙家村、明孝贞纯皇后故里等等,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近代十大文人故居 走进文人故里感受文化气息
中国近代著名文人故居有哪些?中国近代文人众多,其作品流传于世,有的被人遗忘,有的却被人永远铭记。回首中华文明浩浩五千年的历史,出现有许多千古留名的文人,近代对现在有深远影响的也有很多,他们的故居都在哪里?比较知名的有鲁迅故居,巴金故居,老舍故居,茅盾故居,曹禺故居,郭沫若故居,胡适故居,沈从文故居等。下面本文盘点了我国近代文人故里,中国近代著名文人故居在哪里?
中国十大科学家故居 著名院士旧居盘点
我国科学家们都在其各自的领域为我们做出重大的贡献,其中比较知名的有钱学森、李四光、邓稼先、袁隆平、华罗庚等等,值得我们去铭记和瞻仰,那么他们的故居都在哪里呢,下面本文盘点了中国十大科学家故居,一起感受科学的气息。
中国十大古代艺术家故里 这些文化名人故居都在哪
中国古代著名艺术家故里在哪里,中华文明浩浩五千年的历史中,诞生了许多伟大的艺术家,其璀璨的艺术作品千古流传,他们艺术上都有着很深的造诣 对社会产生很大影响的,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这些知名的艺术家的故里有屈原故里,东坡故里,王羲之故居,颜真卿故里,关汉卿故居,米芾故居,张芝故里,欧阳修故居等。下面本文盘点了中国古代著名艺术家故里,这些文化名人故居都在哪?
中国著名企业家故里盘点 国内富豪故里 你知道几个
历来成功的企业家有许多,在复杂的商业发展环境中长袖善舞,独领风骚,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著名企业家有马云,马化腾,任正非,刘强东,雷军,郁亮,许家印,王健林等等,那么你知道这些杰出企业家的出生地在哪吗?下面本文为大家盘点了中国十大著名企业家故里,一起走进商业巨头成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