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龙凤论坛

隋炀帝陵
隋炀帝陵景区
0
赞数:
隋炀帝陵,现为省级文保单位,位于扬州市邗江区槐泗镇槐二村。隋炀帝杨广(公元569-618年),在位十四年。初殡于江都宫流珠堂,后葬吴公台下,唐平江南后,以帝礼改葬雷塘现址。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大学士阮元为其立碑建石,扬州知府伊秉绶隶书“隋炀帝陵”。2013年4月,扬州市邗江区一处房地产项目施工时发现了两座古墓,其中一座的墓志显示墓主为隋炀帝杨广。
隋炀帝陵景区旅游攻略
  • 门票参考: 20元
  • 开放时间: 8:00~17:00
  • 适宜季节: 全年
  • 建议游玩时间: 1-2小时
  • 所在地/隶属: 江苏省 扬州市邗江区槐泗镇槐二村隋炀西路102号

西湖陵址

发现

2013年4月,扬州市邗江区西湖镇发现疑似隋炀帝陵寝的古墓。2013年4月12日,国家文物局派出刘庆柱、信立祥、林留根三名考古专家现场考察,专家们初步认为墓主人应为隋炀帝杨广。

为配合城市基本建设,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邗江区西湖镇一处房地产项目工地发现了两座残存的古墓。

经抢救性清理,发现两墓为隋末唐初砖室墓,西侧墓中出土一方墓志,铭文中有“随故炀帝墓志”等字样,显示墓主为隋炀帝杨广。在此墓中还出土了鎏金铜铺首、金镶玉腰带等文物。东侧墓发掘刚刚开始。

已发掘出的西侧墓葬南北长4.98米,东西长5.88米,可以说连一般古代有钱人的墓制规格都达不到。

扬州文物部门表示,陵墓先前曾被盗挖破坏。而陵墓被初步认定为“隋炀帝墓”,除了墓志外,还出土了鎏金铜铺首,这个铺首尺寸很大。另外,还出土了金镶玉腰带,这些都证明墓主身份显赫。

考证

束家平称,扬州市文物部门在获得这一发现后,立即向江苏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报告。国家文物局派出的三名考古专家进行现场考察,指导考古工作。在随后由国家文物局、江苏省文物局联合召开的考古工作专题汇报会上,专家们初步认为墓主人应为隋炀帝杨广。

考古现场已采取封闭保护措施,以确保考古工地安全。扬州市文物部门已完善了考古计划,并将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和《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要求,科学有序地进行下一步的考古工作。

这两座墓的占地面积分别只有二三十平方米,远远达不到帝陵所应有的规模和气势,更不符合杨广好大喜功得个性,这主要与他的死因有关。公元618年,隋炀帝巡幸扬州期间,禁卫军发动兵变,推举重臣宇文化及为首领,并缢死了杨广。墓志铭文记载墓主去世时间为“大业十四年”,即公元618年,与史实相符。

史料记载,隋炀帝陵墓曾多次迁移。杨广死后,萧皇后与宫人用漆制床板做成棺材,将他葬于江都宫流珠堂。宇文化及率部离开江都后,镇守江都的大将“陈棱”感念隋炀帝旧恩,为其发丧并改葬于吴公台下。

公元622年,唐高祖李渊下令将隋炀帝陵迁到雷塘。公元648年,萧皇后病死,唐太宗李世民命将其尸骨送至江都与隋炀帝合葬。正是根据上述史料,专家推测另一座墓的墓主应为萧皇后。

误判原因

此前公布的省级文保单位隋炀帝陵,位于邗江区槐泗镇槐二村。这种误判之所以出现,在于唐代以后隋炀帝陵渐渐荒芜,不为人知。清嘉庆年间,大学士阮元经考证认为,今槐二村的一处大土墩为隋炀帝陵,于是出资修复,并嘱托书法家、扬州知府伊秉绶书写墓碑。上世纪80年代以后,该处经过多次整修,成为扬州著名的旅游景点。但此次考古发现,还原了历史真相,确定了隋炀帝陵墓的真正所在。

原件首次亮相

2014年9月2日,为满足游客需求,扬州文物部门对隋炀帝墓出土文物重新布展。除此前展出文物再度亮相外,此次布展还增加了一些新文物,其中,能证明隋炀帝墓主人的“铁证”墓志原件首次亮相。

槐泗陵址

槐泗镇陵址,为清代误认陵址,现为省级文保单位,位于邗江区槐泗镇槐二村。大业十四年,江都兵变,叛军司马德勘等煽动兵变,推宇文化及为首缢弑隋炀帝。

杨广死后,萧后与宫人用漆板床板做成棺材,殡于江都宫西院流珠堂内,后陈棱集众缟素,为炀帝发丧,备仪卫,改葬于吴公台下,衰杖送丧,恸感行路。唐武德五年(622)又以帝礼移葬于雷塘之北。

由于年深日久,隋炀帝陵渐渐荒芜,已不为人知。直到清嘉庆十二年(1807),才被住在雷塘附近的扬州学者阮元发现,遂加以整修。隋炀帝陵前,有阮元修陵时立的石碑。碑文题“隋炀帝陵”四字,是当时的书法家、扬州知府伊秉绶书写。右侧为“大清嘉庆十二年在籍前浙江巡抚阮元建石”,左侧为“扬州府知府伊秉绶题”。陵的南边,有块石护坡,游人可拾级而上。陵四周则植以松柏。1983年后陆续修葺,修复了神道和陵台。周围林木葱郁,多为松柏、石楠和女贞。

历史沿革

“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隋炀帝陵位于扬州城北4公里的雷塘,邗江区槐泗镇隋炀帝东路。大业14年(618),初殡于宫内流珠堂,后改葬于城西北的吴公台下,唐武德三年(620),唐高祖以帝礼葬于雷塘今址,其墓年久荒芜。

雷塘,又称为“雷坡”,传吴王曾经在这里建造钓鱼台。南朝的时候,这里山水园林,楼榭亭台,为江南胜迹。宋代以后,这里湮灭无存,只剩孤冢一座,百姓称为“皇墓墩”。后世扬州文人宗元鼎作诗讽刺隋炀帝说:帝业兴亡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 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

清嘉庆十二年(1807),学者阮元发现后,重立陵碑,上镌隶体“隋炀帝陵”四字,由清书法家、扬州知府伊秉绶书。1983年后陆续修葺,修复了墓道和墓台。周围林木葱郁,多为松柏、石楠和女贞。

陵区一览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半亩田。

作为千古一帝,统一中国,平定边疆,开运河、修驰道、筑长城、建洛阳、修榆林的隋炀帝的陵墓却非常小。一进门就可以看到坟包了。但是面积虽小,却也不失隋唐帝王陵墓的霸气。

进入陵区,高大的石碑楼横梁上书写着“隋炀帝陵”斗大的四个正楷字。陵门气势恢宏,宽敞的正门配以两个偏堂,左偏堂为隋炀帝生平图片

展览,陈列了数十幅图画,图文并茂地简略介绍了隋炀帝功过并存的一生。右偏堂为书画成列室,悬挂了江苏省和扬州市知名书画家的作品。其中,尤以扬州文坛宿将、长篇历史小说《隋炀帝》的作者丁家桐所书长轴最吸引人:“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帝陵占地3万平方米,有石牌楼、陵门、城垣、石阙、侧殿、陵冢等组成。整个帝陵形制独特、气势雄伟,城垣、石阙、陵冢是世界上罕见的帝王的葬式,是典型的隋唐建筑风格。

墓前立有巨型墓碑,底座为阶梯式,上部为片状云,中部左上方刻有“大清嘉庆十三年在籍前浙江巡抚阮元建石”;正中刻“隋炀帝陵”,每个字为脸盆大小;右下方刻有“扬州府知府汀州伊秉绶题”。

陵墓维修

1986年初步整修,1995年对其进一步整修保护,占地3万平方米,存雷塘、祭台、陵冢三历史遗迹。1999年再次整修,增建石牌坊、大门、石桥等建筑。进行隋炀帝陵二期工程的建设,使之成为扬州北郊重要的旅游区。

隋炀帝陵整修后对外开放。

整修过的隋炀帝陵,在古城扬州正式对中外游客开放。

隋炀帝陵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市北郊的槐泗镇境内的雷塘北侧,始建于唐武德5年(公元622年),为隋朝第二代皇帝杨广与皇后萧氏的合葬墓。

隋炀帝陵占地3万平方米,由石牌坊、陵门、石桥、祭台、神道、城垣、石阙、侧殿、陵冢等组成,除石牌坊、陵门为后建外,其余均为历史遗留文物。

整修恢复后的隋炀帝陵,形式独特,气势雄伟,其墓冢为十分整齐的平顶金字塔形,高12米,四边均为规则的等腰梯形,上下边长分别为8米和29米,城垣、石阙、陵冢是罕见的隋朝帝王葬式,具有典型的隋唐建筑风格。

真墓确定

2013年年3月,考古部门在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中星海上紫郡”房地产建设项目中发现两座砖室墓。

2013年4月中旬,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一号墓出土了一合墓志,志文中有“随故炀帝墓志”等文字。随后南京博物院、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苏州市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开展考古发掘工作。昨天的论证会上,此次考古发掘领队、扬州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汇报了扬州曹庄隋唐墓葬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情况。

专家称墓内两颗牙齿鉴定为50岁左右的男性个体,结合文献记载,隋炀帝杨广生于公元569年,卒于公元618年,年龄和“牙齿年龄”吻合,确认一号墓主人是隋炀帝杨广。二号墓内保存有部分人骨遗骸,经南京大学体质人类学专家鉴定为大于56岁、身高约1.5米的女性遗骸。二号墓虽无文字信息,但根据墓葬形制、墓内出土高等级随葬品和对人骨遗骸的鉴定,结合文献记载,判明墓主人正是隋炀帝萧后。

陕西遗址

陵墓简介

陕西武功隋炀帝陵,位于陕西咸阳城西50公里处武功县武功镇西塬上,洛阳村东,曾树有清乾隆时状元及第、兵部侍郎、兼副都御使、清乾隆陕西巡抚毕沅书“隋炀帝之陵”石碑,现已不存。陕西省政府1957年公布其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县志记载:隋炀帝杨广,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被反贼宇文化及等缢弑于扬州。唐朝建立后,唐高祖李渊于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八月,令其子李世民迁葬炀帝于此,与隋文帝泰陵构成一脉之穴,遥遥相望。

历史现状

据说早期隋炀帝陵陵冢高大、石雕林立,并建有享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荼毒、灾害频发再加上人为的破坏,这些早已荡然无存,只留下这一冢、一碑。

隋炀帝陵陵冢为圆丘形,底部周长22米,高约3米。但与众不同的是,墓门和石刻是向北的。墓门和石刻之所以向北,是因为隋文帝泰陵在南,炀帝亡国无颜面对文帝,故而背对着泰陵。由于隋炀帝是亡国之君,因而他的陵墓没有得到较好的保护。就连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书“隋炀帝陵”碑也被毁坏。如今,其陵园已被垦为耕地,陵冢严重剥蚀,仅余下一个小土丘。

据《隋书》载: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隋炀帝在南巡中,被禁军将领司马德戡和宇文化及发动兵变缢弑于江都宫,萧皇后与宫人用漆板床板做成棺材,殡于江都宫西院流珠堂内。

后陈棱集众缟素,为炀帝发丧,备仪卫,改葬于吴公台下。

唐军平定江南之后,又以帝礼改葬于雷塘。

唐朝统一以后,唐高祖李渊令李世民于武德五年将其迁葬在武功西原上,使其能与其父隋文帝之陵遥遥相望。

明代嘉靖年间,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前七子”之一的康海修编《武功县志》时,订正《唐高祖本纪》,认定隋炀帝葬在陕西武功落杨村。

清乾隆42年(1777年)秋季,时任陕西巡抚的毕沅拜谒隋文帝和隋炀帝陵墓,并分别书写了碑名。

1957年5月31日隋炀帝陵被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树立了保护标志碑。

1992年4月20日陕西省政府公布保护范围:其重点保护区位陵冢周围外延10米,一般保护区外延60米。

相关传说

关于隋炀帝的安葬地还有一段传说,据传唐高祖李渊准备将隋炀帝从雷塘迁往武功的隋文帝泰陵附近重葬,当行至行进到距泰陵不远处的陕西省武功县西塬上(距隋文帝泰陵10公里)一村庄附近,突然电闪雷鸣,大雨瓢泼,道路泥泞,几根轿杆猛然断裂,轿绳滑落,灵柩无法行进。

有人说文帝嫌炀帝荒淫无道,不愿自己的不肖的儿子和自己葬在一起,因此显灵断了绳索,抬灵柩的杂役也嫌要过后河,路远、太累,因此便就地掩埋,并在陵前列置了石人、石马、石狮兽。

公元648年,唐太宗李世民路过隋炀帝陵,问起以往的蹊跷怪事,术士袁天罡破解此中秘密,因为隋文帝杨坚愤恨不屑之子葬送了江山,实在不愿意让他靠近自己的陵地,才出了这样的怪事。“落炀村”由此得名,时间久了,就演化成了“洛阳村”。

争议事件

武功到底埋的谁 专家观点不一

既然扬州已经确定发现了隋炀帝墓葬,那么,陕西省武功县的隋炀帝陵到底是谁的墓呢?专家说法不一。

观点1:或埋隋炀帝骨骸

戴世宗认为,武功县的隋炀帝陵才是其真墓。杨广在扬州被杀后,只是草草安葬,唐高祖李渊念其旧情(两人是表兄弟),又为了拉拢人心,将其迁葬到武功早已营造好的墓里。在明代状元康海纂修的《陕西省武功县志》记载:“隋炀帝墓在县西原。武德五年八月辛亥,唐高祖葬帝于此。”

此外,扬州被确定为隋炀帝的墓葬中,仅发现了2颗牙齿,遗骸却没有了。我省一位考古专家说,这也不能排除当时将隋炀帝的骨骸迁葬回到武功。

观点2:是衣冠冢

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建林说,武功的隋炀帝陵可能是衣冠冢。由于没有进行考古勘探,也不确定其地下有没有墓道。

也有专家认为,在历史上,某人死后多地出现其墓葬的情况并不稀奇。隋炀帝死前,李渊已占据关中,并拥立隋炀帝的孙子杨侑为皇帝,隋炀帝为太上皇。隋炀帝死亡后,也不排除修一座衣冠冢来寄托哀思。

观点3:是座假墓

在采访中,不少专家认为,扬州的隋炀帝墓经专家考证确定为真,武功县的应该是假墓,但是谁的墓,需要经过考古发掘才能确认。

观点4:应为唐殇帝墓

十多年前,武功县志办组织人员编写的武功县志称,武功镇罗家堡西的墓为唐殇帝陵,人们讹传为隋炀帝之墓。编撰者的依据是《新唐书》介绍武功时云:“西原,殇帝所葬”。

据史书记载,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唐中宗被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杀,立其第四子李重茂为少帝。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七月,李重茂死,追册曰殇帝,十一月葬于武功西原。

河南遗址

河南省的隋炀帝陵墓位于河南省洛宁县东宋乡郭村东南之柏山(又名荞麦仁山),当地人直呼其“杨广墓”。明嘉靖三十四年《河南通志》载:“(隋)炀帝陵在永宁县(今河南省洛宁县)东北,炀帝崩于江都,唐太宗迁葬于此。”除此,另多有志书记载隋炀帝陵在永宁。柏山上原有圣水寺,炀帝陵迁此后,唐太宗敕圣水寺僧人务要看守好该陵,“以胜隋事”。民国三年《河南通志》卷四十九《陵墓》篇和民国十八年《河南新志》卷十七《古迹·陵墓》篇中均载:“炀帝陵在永宁县城东北,炀帝崩于江都,唐太宗迁葬于此。”民国六年《洛宁县志》卷七《艺文》篇张论《金门山赋》曰:“维西则阳虚开文学之鼻祖,龟窝呈理数之渊源,长水浩淼,隋陵亘绵,高门嵯峨。”也说明隋炀帝陵在洛宁县境。而今,洛宁县城东北十公里锦阳川西部,渡阳河南岸,有一独立的山峰,呈不规则的三棱椎形,如同龙首冲天而起,雄视北方。这座独特的小

山当是地方志所记的隋炀帝陵,因为它不载于史书,所以不能为外人所知。在洛宁县很多人都知道“隋炀帝死于江南迁葬锦阳”的事,当地群众都把这座锥形山峰叫做“香炉山”,专为隋炀帝杨广供奉香火而设,说那个圆形山包就是杨广的墓顶,香炉山西圣水寺僧人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看守杨广墓,寺内原有石碑十余通,其中明成化年间的石碑对杨广墓曾有记载。

扬州陵址

发现考证

2013年3月,在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一房地产建设项目中发现两座砖室墓,出土了铜制的衔环铺首以及金镶玉腰带,墓志清楚写着“随故炀帝墓志”等字样。考古专家推测,该墓志表明墓主为隋炀帝杨广。

2013年11月16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和中国考古学会在扬州组织召开扬州曹庄隋唐墓葬考古发掘成果论证会,中国考古界权威专家黄景略、徐光翼、王巍、赵辉、刘庆柱、信立祥、焦南峰、付清远、王学荣等10余人参加了论证会,专家一致确认,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墓,是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

王巍说:“从考古意义上来说,其发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2013年重大考古成果。”

2013年11月16日下午在江苏扬州召开的隋炀帝墓考古发掘成果新闻发布会宣布,此前在该市发现的疑似隋炀帝陵经过考古发掘论证,确认为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埋葬之地。墓葬中不仅出土大量随葬品,还发现了两颗男性牙齿和女性人骨遗骸。

考古发掘

一号墓出土两颗男性牙齿

据介绍,截至目前,联合考古队完成勘探面积109000平方米,

勘探出墓葬迹象136座、夯土2处、沟2条、砖基1处、井5口、坑(塘)29个。其中一号墓为方形砖室墓,由主墓室、东西耳室、甬道、墓道五部分组成。墓葬通长24.48米,东西连耳室宽8.22米,残高2.76米。墓室用砖与隋代江都宫城用砖一致。

除墓志外,墓中还出土了玉器、铜器、陶器、漆器等珍贵文物100余件(套)。其中一套蹀躞金玉带,不仅是目前国内出土的唯一一套最完整的十三环蹀躞带,也是古代带具系统最高等级的实物。四件铜铺首通体鎏金,兽面直径26厘米,与唐大明宫遗址出土的铜铺首大小相近。墓内两颗牙齿鉴定为50岁左右的男性个体。根据出土的“随故炀帝墓志”、十三环蹀躞金玉带、鎏金铜铺首及大量文官俑、武士俑、骑马俑等高规格随葬品,结合文献的记载,确认一号墓主人是隋炀帝杨广。

二号墓骸骨为1.5米高女性

二号墓为腰鼓形砖室墓,由主墓室、东西耳室、甬道、墓道五部分组成。出土玉器、铜器、铁器、陶瓷器、木漆器等200余件(套)。其中玉器有白玉璋1件,质地莹润;铜器有编钟、编磬、铜灯、铜豆等,成套的编钟16件、编磬20件,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出土的隋唐时期的编钟编磬实物,填补了中国音乐考古史上的一项空白。墓内保存有部分人骨遗骸,经南京大学体质人类学专家鉴定为大约56岁、身高约1.5米的女性遗骸。根据墓葬形制、墓内出土高等级随葬品和对人骨遗骸的鉴定,结合文献记载,判明墓主人是隋炀帝萧后。

135件文物首亮相

2014年4月10日,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4月16日,扬州曹庄隋炀帝墓中出土的135件/套文物,在扬州双博馆展出。

据了解,曹庄隋炀帝墓发现后,考古人员先后在两墓中发掘出400余件/套文物。此次扬州双博馆展出的文物来自曹庄隋炀帝、萧后两座墓。包括“鎏金铜铺首”、“编钟编磬”、“十三环蹀躞金玉带”等在内的135件/套文物对外公开展出。为了让参观者直观了解墓葬全貌,整个展区按照墓葬的结构排布,先是甬道,然后是耳室最后进入主墓室。

在展览现场,隋炀帝墓内两颗出土牙齿引来不少人围观,据了解,这两颗牙齿出土于墓内靠近东耳室处,属于同一个体,一颗为右侧上颌第三臼齿,一颗为右侧下颌第二臼齿。根据牙齿磨耗判断的齿龄为50岁左右,与隋炀帝被弑杀时的年龄相符。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探寻城市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扬州十大著名景点 扬州著名旅游景点排行榜 扬州有名的景区
扬州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城市,境内有大铜山、小铜山、捺山等,湖泊有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等,河流有京杭大运河、宝射河、大潼河等,而且人文景观也...
MAIGOO原创 著名景点 扬州市 旅游榜
5.2万+
2023年扬州十大人气餐馆排行 扬州好吃的特色餐馆 扬州必吃的淮扬菜餐厅推荐
扬州,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城市,其淮扬菜享誉全国,曾多次作为国宴代表菜,那么,扬州淮扬菜哪里好吃又正宗?MAIGOO小编为你盘点了扬州十大人...
扬州十大最好玩的地方 扬州哪里好玩 看看这些景点你去过哪些
扬州的景点比较多,那么扬州好玩的地方有哪些地方呢?扬州好玩的地方包括有四季皆宜、必去的扬州地标景点——瘦西湖,有东关街、茱萸湾、宝应湖、马可...
MAIGOO原创 扬州景点 扬州市 最好玩景点
7.8万+
扬州十大小吃 扬州特色小吃排行 扬州有什么名小吃
扬州风味小吃是扬州菜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扬州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美食之都”称号,是继成都、顺德、澳门后第四座入选的城...
MAIGOO原创 扬州美食 扬州市 小吃
6.2万+
扬州十大著名佛寺 扬州香火最旺的十大寺院 扬州佛教寺院排行
寺庙文化它完整地保存了我国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物,在国家公布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中,寺庙及相关设施约占一半,谓之“历史文物的保险库”,乃当之不愧。...
扬州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扬州最值得去的地方推荐
作为“中国运河第一城”、具有传统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扬州有着许多的著名的景点,比如瘦西湖、个园、何园等,那么扬州值得去的景点有哪些呢?扬州必...
MAIGOO原创 扬州景点 扬州市 江苏旅游
3.2万+
2022年扬州各区县GDP排行榜 扬州各区县经济数据 扬州市历年gdp
2022年扬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04.98亿元,增长4.3%。在2022年中,扬州邗江区GDP总量最高,为1976.87亿元;江都区GD...
MAIGOO原创 GDP 城市聚焦 亚洲
1955
2021年扬州各区县市GDP排行榜 扬州的GDP是多少 看看扬州哪个地区最有钱
2021年扬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96.4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4%。其中江都区完成GDP1220.54亿元,继续保持全市首位,增...
MAIGOO原创 GDP 各地GDP 城市聚焦
4万+
扬州富豪排行榜2020 扬州首富是谁 扬州前5位最有钱的人
根据2020胡润百富榜显示,扬州首富为拥有82亿元的梁勤、王毅,首度上榜就以62亿元位居第二的傅和亮、Wu Jindi,排在第三位的蒋茂远财...
扬州十大周边游玩景点 扬州周边好玩的地方 扬州附近城市哪里好玩
扬州周边旅游景点,均在与扬州市接壤的5个城市(镇江、南京、泰州、盐城、淮安)的著名景点当中选取,入选的景点均与扬州市政府驾车最短距离(百度地...
MAIGOO原创 扬州景点 扬州市 江苏旅游
3.3万+
10种最有名的扬州土特产盘点 到江苏扬州必买的十大特产推荐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素有“烟花三月下扬州”的美誉,是世界美食之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具有传统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吸引了大批海内外的游客,...
MAIGOO原创 扬州特产 扬州市 江苏特产
2958
2022年扬州各区县人口排行榜 扬州人口有多少 扬州市哪个区县人口最多
2022年扬州市有多少人口?据统计,2022年末,扬州市常住人口458.29万人,户籍人口448.46万人,人口位居江苏省第十。其中,城镇地...
MAIGOO原创 人口 城市聚焦 各地人口
675
扬州市十大律师事务所排行榜 扬州市律师所哪家比较好
扬州有哪些靠谱的律师事务所?很多不了解的用户会在网上参考各类扬州律师事务所,一般选择本土知名律所和全国连锁的大所会更好。本文根据系统算法统计...
扬州十大顶级豪宅 扬州豪宅别墅排名 扬州最豪华的别墅盘点
扬州豪宅市场历经多年发展,已越来越成熟,产品的品质档次不断提高。许多人在扬州买房时只要预算充足,就会优先选择豪宅楼盘。那么,你知道扬州顶级豪...
MAIGOO原创 别墅豪宅 建筑楼盘 亚洲
6169
2021年扬州人口有多少 扬州市哪个区县人口最多 2021扬州各区县人口排行
扬州,是世界遗产城市、世界美食之都、世界运河之都,下辖3个区、1个县和2个县级市,那么,2021年扬州市有多少人口?据统计,至2021年末,...
MAIGOO原创 人口 各地人口 城市聚焦
1万+
十大有名的特色淮扬菜 扬州名菜排行榜前十名
扬州历史悠久、文化昌盛,是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的美景与美食俱佳,扬州菜又称淮扬菜、维扬菜,其选材讲究、制作精细、口味南北皆宜...
2020年扬州人口是多少 扬州哪个区县人口最多 扬州各区人口排行榜
扬州,别称广陵,江苏省地级市,是世界遗产城市、世界美食之都、世界运河之都、东亚文化之都,那么,扬州人口总数是多少呢?依据《扬州市第七次全国人...
扬州十大最美的旅游景点 来扬州不能错过的10个最美地方
说起扬州,大家肯定都不会感到陌生,自古扬州就是我国风景优美的城市之一,曾吸引过大量的文人骚客到此观光,即便是放到如今的发达社会里,扬州依然是...
MAIGOO原创 扬州景点 扬州市 最美景点
9195
2021年扬州江都区人口有多少 江都区哪个镇人口多 江都区各镇人口排行
江都区位于扬州市东部,南濒长江,面积1332.54平方千米,下辖13个镇,是扬州市辖区。那么,2021年扬州江都区有多少人口?据统计,截至2...
MAIGOO原创 人口 城市聚焦 江苏数据
2340
扬州十大园林 扬州最美园林盘点 扬州有哪些园林
扬州,一座非常幽静、有烟火气的千年古城,清代扬州曾有“园林甲天下”之誉,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优秀的古典园林,大大小小的园林各有千秋,那扬州十大园...
MAIGOO原创 古典园林 扬州市 园林景观
7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