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龙凤论坛

蒙古语
#方言# 0 0
蒙古语,属于蒙古语系,主要使用者在中国蒙古族聚居区、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西伯利亚联邦管区。蒙古语产生于9~10世纪,语言学家认为东乡语、保安语等语言同蒙语有亲缘关系。蒙古国使用的蒙古语因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前苏联影响主要使用西里尔字母拼写,俄罗斯的布里亚特语被视为蒙古语的方言,中国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还在使用传统蒙古文。
详细介绍 PROFILE +

蒙古语(西里尔蒙古文:Монгол хэл;传统蒙文:ᠮᠤᠩᠭᠤᠯ ᠬᠡᠯᠡ;英语:Mongolian language),属于蒙古语系,主要使用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蒙古族聚居区、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西伯利亚联邦管区。蒙古国使用的蒙古语因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前苏联影响主要使用西里尔字母拼写,俄罗斯的布里亚特语被视为蒙古语的方言,中国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还在使用传统蒙古文。

语法是黏着语的蒙古语在语音方面有严格的元音和谐律,即按照元音舌位前后或圆唇不圆唇进行和谐,如在一个词里,要么都是后元音(阳性元音),要么都是中元音(阴性元音)。但是前元音(中性元音)与后元音或中元音均可出如今同一个词里。

在形态学方面以词根或词干为基础,后接附加成分派生新词和进行词形变化。名词、代词、形容词、数词、副词、后置词和形动词,都有人称、数或格的语法范畴。动词都有时、体、态、式等语法范畴。

在结构学方面,句里语序有一定的规律。通常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修饰语在被修饰语之前,谓语在宾语之后。

蒙古语产生于9~10世纪,语言学家认为东乡语、保安语等语言同蒙语有亲缘关系。

按地域划分,主要分为中部方言、西部方言(卫拉特语)、北部方言(布里亚特语)和东部方言(科尔沁—喀喇沁)。

地理分布

现蒙古国有以蒙古语为母语的人口达到三百三十万人(除此之外旅居在国外的蒙古国公民还有约15万人)俄罗斯联邦的布里亚特共和国,伊尔库茨克州,赤塔州等地区约有40万人使用布里亚特蒙古语,俄罗斯联邦卡尔梅克共和国的卡尔梅克蒙古人基本使用卡尔梅克蒙古语为母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各省级行政区(内蒙古、新疆、辽宁省、吉林省及黑龙江省,青海省,甘肃省)有约500万人使用蒙古语。

官方地位

蒙古国以蒙古语为官方语言。蒙古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内蒙古自治区和俄罗斯境内布里亚特共和国、卡尔梅克共和国作为国家官方语言外的第二个官方语言。

蒙古国的标准音为乌兰巴托方言为主的喀尔喀蒙古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以内蒙古察哈尔蒙古语为标准音,俄罗斯卡尔梅克共和国的标准音为卫拉特蒙古语,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的标准音为布里亚特蒙古语。

方言

对于蒙古语方言的划分,学术界大致有两种意见。

一是除蒙古国的喀尔喀方言以外,中国蒙古语可分为3个方言:

①内蒙古方言,包括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地区蒙古族所使用的察哈尔、巴林、鄂尔多斯、额济纳—阿拉善、科尔沁、喀喇沁土默特等土语。

②巴尔虎–布里亚特方言,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新巴尔虎、布里亚特等土语。

③卫拉特方言,包括新疆、青海、甘肃等地蒙古族所使用的土尔扈特、额鲁特、察哈尔土语。

第二种意见是把整个蒙古语分为4个方言:

①中部方言,包括喀尔喀、察哈尔、鄂尔多斯等土语。

②东部方言,包括喀沁、科尔沁等土语。

③西部方言,包括杜尔伯特、土尔扈特、额鲁特、明安等土语。

④北部方言,包括布里亚特各土语。另外在4个方言之间还有若干过渡性土语。

语法

犹如如今的方言,在古蒙古语中有元音和谐,同一个词中的元音必须是阳性或者阴性,包括各种语法后缀。

因此,所有的后缀都有阴性和阳性两种形式。

阳性元音:a o u

阴性元音:e ö ü

i是中性元音,可以出现在如今任何阳性和阴性的词中。如今的蒙古国语方言元音和谐的基本原则不完全相同。

舌根/小舌辅音也受到元音属性的影响:在阳性的词中,出现的是小舌音的变体/q/与/γ/(浊擦音),而在阴性的词中,出现的是舌根塞音/k/与/g/。

因此*aka、*eqe之类的词不符合蒙古国语语音系统的规则,不可能存在。由此可见,舌根辅音(k g)和小舌辅音(q γ)处于互补分布,没有分辨音位的价值:实际上,k—q和g—γ分别是同一个音位(只有清浊对立,没有舌根—小舌的对立)。

语序

定语–主语–状语–宾语–谓语

例:mi—ni—aav—na—da—d—no—miog—av—chi—rj—θ—gθv.

—我—的—爸爸—(给)—我—(把)书—拿—来—了。

—(定语)—(主语)—(状语)—(宾语)—(谓语)

或者

定语—主语—宾语—状语—谓语

例:mi—ni—aav—no—miig—na—da—d—av—chi—rj—θ—gθv.

—我—的—爸爸—(把)书—(给)我—拿—来—了。

语法基础

1.蒙语七个格

(1)主格(无形式):Bagxi irejei,老师来了。

(2)定格(in—ni):(bagxi老师in),(ang猎in),(sonin报ni)

(3)向位格(du—tu):(aha哥du),(dvv弟du)

(4)宾格(igi):(hota城市igi),(ajilqin工人igi)

(5)凭借格(ber—?yer):(usu水ber),(erdem知识yer)

(6)从比格(eqe):(aha哥eqe)

(7)和同格(tai):(arad人民tai),(biden我们tai)

2.蒙古语领属分为人称领属和反身领属等两种。

(1)人称领属:

第一人称 mini— Bagxi mini irele.

第二人称 qini—Bagxi qini irele.

第三人称 ni— Bagxi ni irele.

(2)反身领属:ben—yen— Usu ben abqai. Urtu ber yen gurban tohoi。

3. 疑问语气词:yu,boi,yum,xiv,ba,bije,bixvv(bixi yu)。例如:

Ta sain yu?您好吗?

Sain yu?好吗?

Qai uu.喝茶。

Sain baina yu?好吗?

格范畴

根据元音属性的不同和韵尾的有无,名词的格的构造方式可以概括如下:

蒙古文名词变格

格 房子(阴性—收韵尾)手(阳性—收韵尾)哥哥(阳性—无韵尾)母亲(阴性—无韵尾)树

主格 ger ɣar aqa eke modu

属格 ger—ün ɣar—un aqa—yin eke—yin modu—n—u

宾格 ger—i ɣar—i aqa—yi eke—yi modu—n—i/modu—yi

与格 ger—e /ger—tür ɣar—a/ɣar—tur aqa—dur eke—dür modu—n—dur/modu—n—a

离格 ger—ece ɣar—aca aqa—aca eke—ece modu—n—aca

工具格 ger—iyer ɣar—iyar aqa—bar eke—ber modu—n—iyar/modu—bar

伴随格 ger—lüge ɣar—luɣa aqa—luɣa eke—lüge modu—n—luɣa

modu—n之类的名词有“隐形”的—n,这个后缀不出现如今中,但出现如今格中。

人称代词有不规则的形态变化:

人称代词变格

格 我 你 我们 你们

主格 bi chi bid ta

属格 minii chinii manai tanar

宾格 naimaig chamaig bidner tani

与格 nadruu chamruu mandur tandur

离格 nadas chamaas manaca tanaca

工具格 nadaar chamaar maniyar taniyar

伴随格 nadaluɣa simaluɣa manluɣa tanluɣa

辅音系统

犹如突厥语和满语一样,蒙古语中没有词首复辅音。

古蒙古文的辅音音位可以概括如下:

蒙古文的辅音音位

送气清塞音 不送气清塞音 鼻音 擦音 半元音 边音 颤音

唇音 b m v p (只出如今借词中)

舌尖音 t d n s l r

舌面音 c j sh y

舌根音 k g ng

小舌音 q γ

和突厥语一样,蒙古语本族词不能以l—,r—开头。

与突厥语不同的是,n—可以出如今蒙古文本族词开头。

蒙古文中的塞音韵尾必须是不送气清塞音,t、k、q不能当韵尾。

基本辅音:

蒙古语–汉语对照表

b—bi我 p—pipa琵琶

d—duu歌 t—ta您 tanar你们

z—zam路 s—sain好 uneenii svv牛奶

ch—chi你 sh—shine新

h—hamt一起 Hebei河北 g—gal火

m—margash明天 n—nar太阳

l—lasa拉萨 r—rashaan(读作arshaan)矿泉 ri日 er尔

y—yav走 w—wang王

n—unshih读 -

十七个基本辅音。

在蒙语的十七个基本辅音中,有一个基本辅音(n)采用了双字母形式。

借词辅音:

f—f夫

k—kino电影

z—ze则

c—cai才

元音系统

阳性元音:a o u

阴性元音:e ö ü

i是中性元音,可以出如今任何阳性和阴性的词中。

如今的蒙古语方言元音和谐的基本原则不完全相同。因此*aka、*eqe之类的词不符合蒙古语语音系统的规则,不可能存在。

由此可见,舌根辅音(k g)和小舌辅音(q γ)处于互补分布,没有分辨音位的价值:实际上,k—q 和 g—γ分别是同一个音位(只有清浊对立,没有舌根—小舌的对立)。

基本元音:基本元音也叫短元音。

a—arad人民 ta您 anggi班 anda兄弟

e—eej母亲

i—ireh来

o—odoo如今

u—us水

ve—undur高

v—minii我的 chinii你的 svv奶 vher牛等七个短元音。短元音也叫基本元音。在蒙语的七个短元音中,有一个短元音(ve)采用了双字母形式。(ve)是一个短元音,书写时用两个字母来表示它,蒙文没有(ve)这样的双元音。

蒙古文字

现蒙古国使用的西里尔蒙古字。蒙文共有二十四个基本字母和七个借词辅音(胡都木体同等的拉丁体)。

文字演变

蒙古文字是经过腓尼基字母–阿拉马字母–粟特字母–畏兀儿字母这样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的。它从上到下连写(一个单词为一个单位),从左到右移行。

文字优点

1、纯粹的拼音文字

2、笔划简单(以音位和音节为单位与其他拼音文字比较)

3、字形的上中下变化有助于词的定型化,便于速写

4、超方言特点,能使不同方言土语的人同样比较能接受

5、社会基础相当深厚

6、蒙古族历史文化遗产

文字特殊性

1、竖写文字,难以横向排版

2、同形异读现象

3、正字法保留不太科学的习惯写法,书写体系上有脱离口语的地方

4、字体特殊性大,数字化程度低

其它文字书写

以往蒙古文字有胡都木蒙文和拉丁蒙文两种。拉丁蒙文又叫新蒙文。

胡都木蒙文是拼音文字,拉丁化只是用《拉丁蒙文字母》对胡都木蒙文的短元音、双元音、长元音和辅音符号注音而已。换句话说,胡都木蒙文不分手写体和印刷体,只有一种胡都木体。蒙古文字的拉丁化只是蒙古文字增加了一种拉丁体而已。

写拉丁蒙文的基本原则:

1、短元音和辅音的写法:用拉丁字母的短元音、辅音对胡都木体蒙文的短元音、辅音注音。例如:monggol蒙古。

2、双元音的写法:用拉丁字母的双元音对胡都木体蒙文的双元音注音。蒙语有ai—ei—oi—ui—üi等双元音。例如:neigem(社会)。

3、蒙语双元音,在胡都木蒙文的少数词当中用短元音和辅音的组合来表示,但拉丁蒙文当中双元音来表示。例如:aimar可怕、guilta申请、güihü跑步等。这些词当中ai、ui、üi等复元音在胡都木蒙文当中元音和辅音的组合来表示。

4、蒙语里借词少,在胡都木蒙文借词当中有些复元用短元音和辅音的组合来表示,但拉丁蒙文当中复元音来表示。例如:beijing北京 xinjiang新疆 xian县等这些词当中ei、ia等复元音在胡都木蒙文当中短元音和辅音的组合来表示。

5、长元音的写法:胡都木蒙文当中没有标记长元音的特殊字母。总结起来说有两中形式:

⑴胡都木蒙文当中有些长元音用短元音表示,拉丁蒙文当中只用一个短元音字母的重写方法来表示。如:父亲(aabu)母亲(eeji)天气(agaar),这些词中的[aa]或[ee]在口语中都要读成长元音。

⑵胡都木蒙文当中有些长元音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元音和辅音字母的组合来表示。

拉丁蒙文当中只用一个短元音字母的重写方法来表示。如:doora(下)、uul(原来)、uula(山),这些词中的[oo]或[uu]在口语中都要读成长元音。蒙语有aa—ee—ii—oo—uu—üee—üü等七个长元音。七个长元音中只有第六个长元音形式是(üe)双字母形式的第二个符号重写(üee)。

在过去蒙古语还未有文字的年代,要记录蒙古语就要采用汉字来标音或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字。其他民族学习蒙古语时,也都曾经用各自的文字为蒙古语注音。

这些注音文献有很多保存下来。如用汉字标音的《至元译语》、《蒙古秘史》、《华夷译语》,阿拉伯字母标音的《穆卡迪玛特字典》(Muqaddimat adab)、《伊斯坦布尔蒙古语词汇》等等。其中最有名的,自然是明初音写翻译的《蒙古秘史》。

13世纪成文的《蒙古秘史》(mongγol—un niγuca tobciyan)是传世最古老的蒙文文献之一。由于战乱原因,用汉字标音、翻译的《蒙古秘史》得以保存下来,但蒙古语原版的《蒙古秘史》全本已失传,仅在《蒙古黄金史》等著作中保存下部分段落。

这里是该文献的开头和蒙古文转写、中文注解对照:

成吉思(中)合罕讷 忽扎兀儿

cinggis qaγan—u ijaγur

[成吉思可汗—属格 来源]

成吉思汗的根源

迭(上)额(舌)列 腾格(舌)里 额扯 扎牙阿秃 脱(舌)列[克]先 孛儿帖 赤那 阿主兀

deger—e tngri—ece jayaγa—tu törü—gsen börte cinua a—juγu

[来源—与格天—离格 指定—名物化 出生—过去孛儿帖赤那是—过去]

奉天命而生的孛儿帖赤那(苍白狼),

格尔该 亦讷 (中)豁埃 马(舌)兰[勒] 阿只埃gergei inu qoγa maral a—jiγai

[妻子 他的 豁埃马兰勒 是—过去]

他的妻子是豁埃马兰勒。

为了区分蒙古语的前列辅音k/g与后列辅音q/γ,使用了上标圆括号中的“上、中”等字(原文标在该字后一字右侧)。如“(上)额”代表ge(前列音),“(中)豁”代表qo(后列音)。为区别蒙古语的颤音r和边音l,在带有颤音的音节前面附加一个上标“舌”字。如“(舌)列”读作re。

历史上蒙古语曾采用以下若干种文字:

回鹘式蒙古文(胡都木蒙古文、旧蒙文)

改良自回鹘文字的传统蒙古文字。

13世纪至16世纪末期的蒙古字为回鹘式蒙古文。

1204年蒙古人灭乃蛮部,俘虏乃蛮国师,畏兀儿人塔塔统阿。因他深通回鹘文字,铁木真(成吉思汗)遂命令他创造蒙古文字。早期的蒙古文字与回鹘文非常相像,正字法中的部分原则也直接来自回鹘文,故如今学术界也常称之为“回鹘式蒙文”。

16–17世纪这种文字经过改革,形成近代蒙古文,即今天通行的传统蒙文(胡都木蒙文)直接前身。

传统蒙古文字使用蒙古文字母书写,属拼音文字类型,脱胎自粟特–回鹘字母系统,初创于成吉思汗时代。

中国的蒙古族使用的蒙古文有29个字母,在回鹘文字母基础上创制,蒙古文字母表示元音的5个,表示辅音的24个,拼写时以词为单位上下连书,行款从左向右。

传统蒙文文献丰富。现存最早的回鹘体蒙古文,见于约刻于成吉思汗二十年(1225年)的也松格碑(成吉思汗石碑)。

八思巴文(方字、元国字、蒙古国字、蒙古字)

元朝忽必烈时代1268年被创造,由当时的蒙元帝师,吐蕃人佛教萨迦派领袖八思巴所创立的八思巴字,这种文字脱胎于藏文字母,忽必烈之所以要新创一种文字,目的在于创造与庞大统一的蒙元帝国“相匹配”的统一文字,用它书写帝国内一切语言。现已发现用八思巴字母书写的语言有蒙古语、汉语、藏语、回鹘语、梵语、波斯语等。但事实证明这种努力没有成功。因为这些语言彼此差别非常大,同一种文字很难确切地表示每一种语言。所以元朝统治被推翻后,这种文字也逐渐消灭。

现存的八思巴字蒙古文献主要是元代的诏令。不过这种文字后来在藏族地区比蒙古地区保持了更长时间,并由藏族学者进一步改造,作为一种花体字,用于西藏地方公文、印章装饰。

1648年冬由卫拉特和硕特部高僧咱雅班迪达(zaya bandida namhaijamsu)创制,用于卫拉特部族中。“托忒”todo意为“明了”。这种文字区别了胡都木蒙文中不能分别的o和u,ö和ü,t和d等音,规范化、口语化了一些写法。但由于这些改革多是以卫拉特方言为基础的,导致文字无法推广到其他方言地区。于是托忒文成为卫拉特方言文字,并沿用。新疆蒙古族地区仍然有沿用。

苏永布文字(借鉴梵文字母创立)

1686年由喀尔喀高僧,一世咱那巴咱尔创制。这种文字源自梵文兰札体字母,主要用于宗教和装饰目的。由于字体繁难,并未在民间流行。现如今见于蒙古国国旗上的国徽。

瓦金达拉文字(借鉴托忒文字)

1905年由布里亚特喇嘛阿旺多吉(德尔智)创制。这种文字主要反映布里亚特方言,有一百多个字母,主要用于寺庙宗教领域。创制后未推广。

西里尔蒙古字(斯拉夫蒙古文、新蒙文)

现蒙古国使用的基立尔字母蒙古文字,蒙古国法律规定废除使用西里尔蒙古文,将把传统蒙古文作为蒙古国官方使用文字。中国又习称“新蒙文”,与传统蒙文即“老蒙文”相区别。

1930至1940年代,蒙古人民共和国尝试改革蒙古文。在苏联的影响下,起初试图创立拉丁字母蒙古文字,并已确定了文字方案,1942年起开始试用,于1946年正式使用。但随着苏联把文字拉丁化方针改为斯拉夫化,蒙古也不得不转向。拉丁字母方案公布两个月后就被收回,重新颁布法令,改用基立尔字母拼写国内最主要的蒙古语喀尔喀方言,作为国家法定语文,老蒙文则退出日常使用。除了将俄文所有字母一概借入以外,还加入了Ө和Ү两个字母来表示俄语中所没有的元音ö和ü。传统蒙文有几个音使用相同的字母,如7个元音只用5个字母,o和u,ö和ü,都分别使用同一个字母表示;t和d也没有完全区别开。一些字母连写后容易混淆。部分写法必须死记,给学习、认读造成不便。基立尔字母文字能够清楚地区别这些音,基本做到了“怎么说就怎么写”,且字母形体区别较大,各个分开,不易误读。从左向右横写,方便排版和科技文献。但同时也没有了传统蒙文书写迅速、兼顾各地方言等优势。至于原苏联境内的布里亚特和卡尔梅克两个共和国,也经历了类似的文字改革,二三十年代短暂的拉丁化实验后,四十年代迅速改用基立尔字母拼写当地语言。

阿里嘎里文字

16世纪时期,为正确传播黄教名词,宗教用于等而创造的文字,阿尤西故西喇嘛借鉴藏文梵文创造的。不是独立的文字。

辅音构拟

送气与不送气

多数学者认为,原始蒙古语的塞辅音和塞擦辅音是清浊两位对比。但是,这只是基于突厥语族语言辅音系统之上的一种假设,它既不能合理地说明蒙古语族语言的歧异,又不符合蒙古语族语言语音演变的规律。蒙古语族语言的比较研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蒙古语语音声学分析证明,现代蒙古语的塞辅音、塞擦辅音是送气和不送气的对立。九种蒙古语族语言中,除莫戈勒语的塞辅音和塞擦辅音是清浊两位对比、保安语是清送气半浊不送气两位对比之外,其余七种语言都是送气不送气两位对比。对中世纪蒙古语语音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从浊音已经清化的声母系统看,用不送气清音标注蒙古语不送气音,用送气清音标注蒙古语送气音。我们知道,浊音清化后,浊塞音和浊塞擦音在平声时,并入相应的送气音,在仄声时,并入相应的不送气音。

《蒙古秘史》注音汉字正是反映的这种语音变化。如“琴、腾、途、池、陈……”等字在保存浊音的声母系统里,读浊声母平声,在《蒙古秘史》里,和现代蒙古语一样,标注的是一个清送气音。可见《蒙古秘中》注音汉字所用的是浊音清化的声母系统,所以,《蒙古秘史》语言的塞辅音、塞擦辅音是送气不送气两位对立。

从八思巴字看,塞音、塞擦音清浊对比的形式是:是浊,也就是清、次清、浊三位对比。在八思巴字蒙文文献里,虽然有送气辅音和不送气辅音之间的混用,但绝大多数情况下,用清音转写了蒙古语的不送气辅音,用次清音转写了蒙古语的送气辅音。比如:qamuq(整个),dojid(和尚),bas(又)。可见,八思巴蒙古语的塞辅音、塞擦辅音也是送气不送气两位对立。

根据以上事实,完全有理由说,中世纪蒙古语的塞辅音、塞擦辅音是送气不送气两位对立。如果接受原始蒙古语的塞辅音、塞擦辅音是清浊两位对立的假设的话,就必须回答一个问题:原始蒙古语的清浊两位对立是如何演变成中世纪蒙古语的送气不送气两位对立的?不赞同清浊两位对立说的观点。

根据现有语言材料,把原始蒙古语的塞辅音、塞擦辅音拟测为送气不送气两位对立是有一定的根据的。

关于音位

兰司铁认为,阿尔泰语言都曾有过清唇音[*]p—或与它接近的清音,这个音在前蒙古语和前突厥语中是作为[*]p—、f、x和h而走向消失的。它在通古斯语言中也以常见的普遍的语音演变规律而存在。

后来,伯希和重新研究了这个问题。他认为,这个清辅音不是擦音,而是塞音,并认为兰司铁的例证里,最有说服力的是:

蒙古语oroi“顶”,通古斯语horon,满语foron,奥尔恰语poro,义同前;

蒙古语αluqu“锤子”,满语folgo,鄂伦春语xαluqα,果尔特语pαlū,义同前;

蒙古语ünür“气味”,ünüs—“嗅”,满语funsun“气味、香味”,鄂伦春语xunke“香味”,奥尔恰语xunke“嗅”,等等。这就是阿尔泰学有名的“兰司铁—伯希和定律”。定律把[*]p—的历史演变分成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p→f→h→0(零)

各个阶段语音在阿尔泰语系诸语族语言里的分布:

在蒙古语中,中世纪蒙古语为h,达斡尔语为x,土族语为近代蒙古语为0(极少数情况为p)。

在满–通语族语里,满语为f,果尔特语为p,鄂温克语为h。

在突厥语族语中,按照波谱的说法,前突厥语为h,原始突厥语为h,东南群和西南群语言为h,其他为0。

3.关于[*]g音位。

蒙古书面语的q、k、、g在中世纪蒙古语里是q、k、g,而且有k和g混用现象。

以此为根据,有人认为,蒙古书面语的q、k、、g是由q、k演变而来的。也有人认为,q、k、、g是由一个q演变而来的。但是,我们可以确定曾经有过与[*]k对应的[*]g音位。

语言亲缘

蒙古史研究证明,鲜卑语同蒙古语有共同祖源。

唐代地理书《元和郡县图志》记:“纥真山,县东三十里。虏语纥真,汉言三十里。”“纥真”和蒙古书面语(三十)为同源词。

《广韵》:纥,下没切,入没匣。真,职邻切,平真张。应构拟为。

契丹语言文字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从已考释出的语言材料看,契丹语和蒙古语之间有相当近的关系。契丹文字研究证明,51号字的读音为标记的是契丹语的[*]g音位。

有些学者把原始蒙古语的舌根塞辅音构拟为四个。

按照音位理论,[[*]q]和[[*]k]处于互补关系当中,是同一个音位的两个变体。这个音位写成/[*]q/或者写成/[*]k/都无不可,不过,选择比较常用的音标,写成/[*]k/。同理,也把[[*]g]归成音位/[*]g/。

语言借词

古籍《蒙古语》,一卷,清佚名辑,清朱格满文抄本,一册。开本15.7cm×10cm。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是书收录了满蒙合璧日常用语话条,蒙语译词由满文字母转写。清代皇帝召见蒙藏族喇嘛,日常问候用语要用蒙语交流,该书收录了会话所需的短语、语句。全书分为“西藏堪布进京呈递丹书克召见时问此”、“问呼图克图话条”等内容,其中有很多蒙语口语。

该书对满蒙语的互译具有一定的价值。

最新研究

2021年11月,来自英国、中国、捷克、法国、德国、日本、新西兰、韩国、俄罗斯、荷兰和美国的研究人员联合公布的一项综合了语言、基因和考古学证据的研究,发布在《自然》期刊上,包括蒙古语在内的泛欧亚语系98种语言的250种词汇概念的数据组显示,这一语系的源头可以追溯到9181年前住在西辽河流域的种植谷子的农民。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6665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词条所在榜单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语言语种】世界通用语言_最难的语言_中国十大方言_地方方言特色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沟通的基本方式,是融入社会的最基础的技能,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语言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却大相径庭,不同国家甚至不同省、市之间都有各自的通用语言和方言。每个地方的方言都是代表当地的一种文化传承,承载了很多文化底蕴。下面MAIGOO网编就来盘点一下世界通用语言。最难懂语言、中国方言和国内各地方言特色,感兴趣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国十大方言排行榜 汉语七大方言有哪些 这些地方话你知道几种
中国地域广阔,汉语与少数民族语的方言众多,比较复杂。知道中国方言有哪些吗?汉语七大方言包括哪些呢?本文盘点了中国十大方言排行榜,分别包括官话方言、吴方言、闽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粤方言、晋语、徽州方言等,这些地方话你知道几种呢?下面请看详细介绍。
中国十大最难懂方言排名 全国最难听懂的地方话 最难听的方言
我国人口较多,各个地方的方言更多,北方的方言大多和普通话类似,而南方的方言很多甚至有自己的一套语言系统,你觉得中国最难懂的方言是什么话呢?Maigoo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 中国十大最难懂方言排名,如:海南话、福州话、温州话、客家话、莆田话、江山话、雷州话等,一起来看看吧。
南方十大方言排名 南方方言有哪些 南方方言种类大全
我国南方地区包括:苏、皖、沪、浙、闽、粤、琼、鄂、湘、赣、川、渝、黔、滇、桂等省份,相比于北方方言,南方的方言种类多且更加复杂难懂,你知道南方的方言有哪些吗?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南方十大方言排名,如:西南官话、粤语、吴语、闽语、江淮官话、客家话、赣语等,一起来看看吧。
北方十大常用方言 北方方言有哪些 北方代表方言盘点
北方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部分、河南大部分、江苏北部、山东、安徽北部、甘肃部分、内蒙古部分、黑龙江、吉林、辽宁、青海小部分、宁夏大部分,不同于晦涩的南方方言,北方方言大多通俗易懂,你知道北方方言有哪些吗?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北方十大常用方言,如中原官话、东北官话、冀鲁官话、晋语、胶辽官话、兰银官话、北京官话等,一起来看看吧。
华南十大方言排名 华南地区方言有哪些 华南方言种类大全
华南指广东、广西、香港、澳门、海南省及临近海岛,整体上这一地区使用的语言包括粤方言系、闽方言系、客家方言系,你知道华南地区方言有哪些吗?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华南十大方言排名,如广州话、潮汕话、雷州话、海南话、惠阳话、西南官话、梅州话等,一起来了解下吧。
华东十大方言排名 华东地区方言有哪些 华东方言种类大全
华东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与台湾共七省一市,是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口音上也五花八门,你知道华东地区方言有哪些吗?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华东十大方言排名,如吴语、江淮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冀鲁官话、赣语、闽语等,一起来了解下吧。
安徽人方言口头禅 安徽地方话大盘点 你都听的懂吗
安徽方言是由安徽省内各种不同的方言组成,有官话区和非官话区之分。身在异乡的你是否会因为听到一句家乡话而倍感温暖呢?“搞哼个”各位大大知道这是哪儿的方言吗?在座的安徽小伙伴们听到时可能已经捂着嘴巴在笑了吧,今天小编为大家盘点了安徽人方言口头禅,其中包括我滴乖来、胡吊扯、搞哼个、歇吧、马就到、再眯一会、真得味、能豆子等等地方话,你都听的懂吗?
河南话怎么说 河南方言形成原因 河南方言介绍
河南方言,属北方方言,即官话方言,是中国最大的方言。河南方言实际上就是古代的官话,也就是古代的普通话。主要是指流行于河南及河南周边地区。由于河南人口众多,历来的战争、运动、经济活动和其他原因,人口的流动性使得全国其他地区也有以河南话为主的群体。下面本文将详细介绍河南方言,现在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东莞方言介绍 东莞本土方言特点 东莞方言你了解吗
东莞话属粤语莞宝片,以莞城话为标准。东莞话也是莞宝粤语的代表方言之一。东莞话与广州话在词汇上区别不大,在韵母发音上有差别,且有规律可循。很多广州人听不明白东莞话,而很少接触粤语的东莞老人也很难跟广州人沟通。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东莞方言,快来了解一下吧!
广东方言分类 广东方言有哪些特点 广东主要方言介绍
广东随着经济的发展,慢慢在国内已经成为了经济大省。随着广东省的外来人口的增加,广东的方言也受到了许多人的重视。在广东省外的人来说,广东的方言可谓真的是“外星语”。其中不算广东的一些的小地方的地方语,主要有粤方言、客家方言、潮汕方言三大方言,3种方言保留了丰富的古汉语特点、又各有特色的汉语方言。由于外省籍人口大量涌入广东居住,普遍话成为一些新兴城市如经济特区深圳等地居民的主要使用语言。下面本文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以上的三大方言,一起来了解一下富有广东特色的地方言文化吧!
搞笑歇后语大全100个 一秒笑喷的歇后语 幽默有趣的歇后语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一些搞笑风格的歇后语总是能让人会心一笑,把对话变的幽默,本文就为大家带来了搞笑歇后语大全100个,你知道几个呢?
绕口令100首 经典绕口令盘点 最难的普通话绕口令
绕口令是一种民间传统的语言游戏,一般是将若干双声、叠韵词或发音相同、相近的语、词有意集中在一起,组成简单、有趣的语韵,要求快速念出,对于需要练习普通话的朋友来说,说绕口令是非常好的锻炼,Maigoo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绕口令100首,一起来试着读一读吧。
100句怼死人的歇后语 拐弯骂人的歇后语 歇后语骂人大全
歇后语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而一些阴阳怪气的骂人歇后语更是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受欢迎,本文就为大家带来了100句怼死人的歇后语,一起来学习下吧。
字谜大全及答案100个 猜字谜语大全及答案 有趣的汉字谜语
猜字谜是汉字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游戏,主要根据汉字笔画繁复、偏旁相对独立,结构组合多变的特点,运用离合、增损、象形、会意等多种方式创造设制,显得既有趣味,又有知识内涵,Maigoo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字谜大全及答案100个,朋友们一起来猜猜吧。
谜语大全及答案100个 100个简单的谜语 猜谜语问题及答案
谜格产生于明代,当时,由于灯谜的不断发展,通常使用的制谜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人们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迷格,借助它们来制作谜语,发展到现在,谜语已经形成了各种类型,其中一些儿童谜语更是兼具益智作用和趣味性,Maigoo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谜语大全及答案100个,一起来猜猜吧。
世界十大最容易学的语言 世界上最好学的语言排行榜
很多人都对语言的学习充满兴趣,那相对来说哪些语言更容易上手呢?Maigoo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世界十大最容易学的语言,包括世界语、英语、弗里西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瑞典语、葡萄牙语、南非语等,我们可以从本文中了解到一些相关的语言知识,来看看好学的外语还有哪些吧。
常用歇后语大全100个 生活常见歇后语精选 实用歇后语100条
歇后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一些常用的歇后语更是早就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交流中,本文就为大家带来了常用歇后语大全100个,你知道的常见的歇后语有哪些呢?
世界十大最多人使用的语言 最多人使用的语言排行 哪门语言用的人最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报告显示,全球已知的语言约有7000余种,其中只有4%得到广泛使用,90%在本世纪末可能面临消亡问题。纵观全球,如今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语言,分别是汉语、英语、西班牙语、印地语、阿拉伯语、马来语、法语等。在买购网编辑看来,这些人类使用最多的语言是地球文明史上的重要成果,代表着不同民族的思想、文化、历史。
动物趣味谜语100个 关于动物的谜语 猜动物谜语大全及答案
谜语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发展、完善才形成现今的体系格局,而对于小孩子老说,谜语更是开发脑力的好助手,一些有趣的动物谜语更是大受欢迎,本文就为大家带来了动物趣味谜语100个,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