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龙凤论坛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
#皇帝# 0 0
拓跋珪(371年8月4日—409年11月6日),即北魏道武帝(386年—409年在位),又名拓跋开、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前秦太初元年(386年),十六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在牛川即位为代王,建元登国。又在当年四月改称魏王。北魏皇始三年(398年),拓跋珪正式定国号为“魏”,将国都从盛乐迁到平城,并升格为“皇帝”。拓跋珪即位初年,积极扩张疆土,励精图治。晚年则好酒色,刚愎自用,不团结兄弟,导致在北魏天赐六年(409年)的宫廷政变中被儿子拓跋绍刺杀,终年三十九岁,在位二十四年。
  • 中文名: 拓跋珪
  • 别号名称: 拓跋开、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拓跋涉珪、宣武皇帝、魏烈祖、魏太祖、道武皇帝
  • 出生日期: 0371年08月04日
  • 性别:
  • 国籍: 中国
  • 民族: 鲜卑族
  • 出生地: 参合陂北(今内蒙古凉城东北,一说在今山西阳高)
  • 星座: 狮子座
  • 生肖:
  • 去世日期: 0409年11月06日
  • 职业职位: 皇帝
  • 主要成就: 重建代国、开创北魏、励精图治、参合陂之战击败后燕、燕魏争霸、打败袁纥部 灭西燕、击破刘显、
详细介绍 PROFILE +

生平经历

早年经历

拓跋珪是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嫡孙,献明帝拓跋寔的遗腹子,母献明皇后贺氏,代建国三十四年(371年)七月初七生于参合陂北。

代国建国三十九年(前秦建元十二年、376年),前秦灭代国,六岁的拓跋珪将要被强迁至秦都长安,但代国旧臣燕凤以拓跋珪年幼,力劝前秦天王苻坚让拓跋珪留在部中,称待拓跋珪长大后为首领,会念及苻坚施恩给代国。苻坚同意,拓跋珪得以留下。当时,原代国领地由刘库仁及刘卫辰分掌,拓跋珪母贺氏带拓跋珪、拓跋仪及拓跋觚从贺兰部迁至独孤部,与南部大人长孙嵩等人同属刘库仁统领。刘库仁本也为南部大人,拓跋珪等人到后仍尽忠侍奉他们,并没有因代国灭亡、自己改受前秦官位而变节,又招抚接纳离散的部人,甚有恩信。

复国肇基

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苻坚于淝水之战中战败,其后国中大乱,原先被前秦统一的各部族政权纷纷复国,北方重陷分裂。这时独孤部刘库仁助秦军对抗新立的后燕,但遭慕容文夜袭杀害,其弟刘头眷代领其众。

前秦建元二十一年(385年)刘库仁之子刘显杀头眷自立,又想要杀拓跋珪。刘显弟刘亢埿的妻子是拓跋珪的姑姑,将刘显的意图告诉贺氏。刘显谋主梁六眷是拓跋什翼犍的甥子,也派部人穆崇、奚牧将此事密报拓跋珪。贺氏于是约刘显饮酒,将其灌醉,让拓跋珪与旧臣长孙犍、拓跋他等人乘夜逃至母族贺兰部。不久,刘显部中内乱,贺氏得以到贺兰部与拓跋珪等会合。但其时贺氏弟贺染干忌惮拓跋珪得人心,曾试图杀害他,但都因尉古真告密及贺氏出面而失败。而拓跋珪的堂曾祖父拓跋纥罗及拓跋建就劝贺兰部首领贺讷推拓跋珪为主。

登国元年正月六日(386年2月20日),拓跋珪在贺兰部为首的诸部支持在牛川召开部落大会。宣布即位代王,年号登国。之后拓跋珪任用贤能,励精图治,使拓跋氏复兴。不久移都代国原都盛乐,并推动农业,让人民休养生息。同年四月,改称魏王。五月,拓跋珪车驾游幸陵石。护佛侯部帅侯辰、乙弗部帅代题叛走。诸将前往追赶,拓跋珪说:“侯辰等世修职役,虽有小愆,宜且忍之。当今草创,人情未一,愚近者固应趑趄,不足追也。”

此时北魏四周强敌环伺。北有贺兰部、南有独孤部、东有库莫奚部、西边在河套一带有匈奴铁弗部、阴山以北为柔然和高车部、太行山以东为慕容垂建立的后燕及以西的慕容永统治的西燕。因为叔父拓跋窟咄为了争位与刘显勾结,企图取拓跋珪而代之形成内部不稳,于桓等人意图杀害拓跋珪以响应窟咄,莫题等人亦与窟咄通讯。拓跋珪杀死于桓等五人,赦免莫题等七姓,但都因恐惧内乱而往依贺兰部,借阴山作屏障防守,又派人向后燕求援。

登国元年(386年)十月,拓跋咄窟逼近,部众惶恐不安。慕容垂之子慕容麟带领的后燕援军此时仍未到,于是拓跋珪先让北魏使者安同先回去,让魏人知燕军已在附近,稳定人心。拓跋珪于是领兵会合后燕援军,在高柳大败拓跋窟咄。窟咄带领残兵西逃,依附铁弗部,被铁弗部首领刘卫辰所杀,拓跋珪接收其部众。十二月,后燕加拓跋珪西单于之号,封上谷王,但拓跋珪不受。

登国二年(387年)六月,拓跋珪在马邑南亲征刘显,追至弥泽,大败其军,刘显向南投奔慕容永。八月,拓跋珪凯旋。

登国三年(388年),拓跋珪大破库草奚等部。次年,拓跋珪大破高车等部,登国五年(390年)又西征高车袁纥部,并在鹿浑海大败对方,俘获人口及牲畜共计二十多万。不久更联同慕容麟所率的后燕军进攻贺兰部、纥突邻部及纥奚部,后者向北魏请降。七月,贺兰部遭铁弗部攻击,贺讷于是向北魏投降求援,拓跋珪于是领兵去救援,击退刘卫辰子直力鞮之军,并将贺讷等人迁至东界。

拓跋珪进击高车诸部,唯独柔然不肯降魏,遂于登国六年(391年)十月进攻柔然。柔然率众退避,拓跋珪追击,军粮用尽后以备乘战马作军粮,终在南床山追及,并俘获其一半部众。接着拓跋珪继续派兵追击其余部,逼令其首领缊纥提投降。接着,拓跋珪进兵世仇铁弗部,直攻其都代来城,擒获刘卫辰子直力鞮,卫辰逃亡后为部下所杀。拓跋珪于是尽诛刘卫辰宗族共五千多人,将尸体丢在黄河中。此战后,黄河以南诸部都向北魏投降。北魏至此已击败大部份强邻,国力大增,成为当时中国北方实力最强大的政权之一。为之后不久其入主中原准备了条件。

燕魏争霸

鲜卑慕容部复兴的后燕比北魏早两年复国,时后燕强而北魏弱。两国本为世婚之邦,而拓跋氏复国之初的历次内乱与对外攻伐,后燕大多曾出兵支援,故拓跋珪与后燕结好,每年派使者往来。

登国六年(391年),贺兰部内乱,贺染干和贺讷互相攻击,拓跋珪亦自请为向导,请后燕出兵讨伐。但事实上随着国力日强,雄心勃勃的拓跋珪已开始荫生灭燕之心了;后燕亦想控御住拓跋氏;双方的关系实际上很微妙。而就在拓跋珪自请为向导欲让后燕出兵讨伐贺兰部的同一年,后燕将北魏来使拓跋觚扣留,以向北魏求名马,拓跋珪拒绝。拓跋觚是以一直遭后燕扣留,此后两国关系恶化。北魏转而联结西燕对付后燕。

登国九年(394年)六月后燕帝慕容垂出兵进攻西燕,围攻其都长子,西燕帝慕容永向北魏求援,拓跋珪遂派陈留公拓跋虔及庾岳救援西燕,可是援军尚未赶到,长子就已失陷。慕容永及其公卿大将三十多人都被诛杀,西燕亡。华北一带只剩北魏与后燕两国互相对峙,魏燕之战一触即发。

登国十年(395年)本已年迈不欲征伐的慕容垂在诸子与其弟慕容德的请求下,于同年五月派其太子慕容宝率其诸子弟统步骑九万八千人伐魏。拓跋珪知后燕大军前来,率众到河西避战。燕军于七月到五原后收降魏别部三万多家人,又征收谷物及造船打算渡河进攻。拓跋珪亦进军河边,与燕军对峙。北魏一方面派许谦向后秦请求援兵,一面派兵堵截燕军与后燕都城中山的道路,并抓住取道去前线的燕国使者。因着慕容垂在出兵时已经患病,而堵截道路令慕容宝久久都不知道国内消息,拓跋珪于是逼令抓到的使者向燕军谎称慕容垂的死讯,成功动摇燕军将士的军心。燕魏两军自九月起隔河对峙至十月,燕军终因内乱而被迫烧船撤退。其时黄河河水未结,魏军未能及时渡河追击。但次月大风令河面结冰后,拓跋珪即下令渡河并派二万多魏军精骑追击燕军,在参合陂大败燕军,俘获大量后燕将士及其宗室官员。拓跋珪除了选用有才的如贾闰、贾彝、晁崇等人留下外,打算将其他官员都送回后燕,但之后听从中部大人王建的建议将四万降兵全部坑杀。史称参合陂之战。

登国十一年(396年)三月,燕帝慕容垂为报参合陂之耻,亲率大军再度伐魏,他率军密出中山,命人凿开太行山道,出其不意地攻陷平城,留守平城的魏陈留公拓跋虔战死,守城的三万余家部落皆被俘。接着慕容垂更派慕容宝等进逼拓跋珪。拓跋珪此时十分惊惧,打算离开盛乐避兵,而诸部因骁勇善战的拓跋虔战死,亦有异心,令拓跋珪不知所措。可是慕容垂因见参合陂堆积如山的燕兵尸体而发病,无奈退兵,并病逝于上谷,其子慕容宝回到燕都中山继位。同年七月,拓跋珪建天子旌旗,改元皇始,正式开始准备攻取后燕所占的中原土地。

称雄华北

皇始元年(396年)八月,拓跋珪亲率四十万大军大举伐燕,亲率十万大军南出马邑,越过句注南攻燕并州,同时又命封真率偏师进攻燕幽州。至九月,魏军进至晋阳,守城的后燕辽西王慕容农出战大败。此时晋阳城守将叛燕,逼使慕容农率众东走。长孙肥率众追击,在潞川追上,慕容农妻儿被掳,只率三骑逃回中山。拓跋珪于是攻取并州之地,并置官员治理当地。

随后,拓跋珪命于栗磾及公孙兰等暗中开通昔日韩信在井陉用过的路,并在十月率军取道该路进攻中山城。其时燕军决意婴城自守,打持久战,于是拓跋珪在攻下常山后,其东各郡县的官员不是弃城就是投降,北魏于是轻易地得到中原大部分郡县归附,仅余中山、邺及信都三城仍然拒守。拓跋珪于是兵分三路分攻三城:自攻中山,拓跋仪攻邺及王建、李栗攻信都。然而,拓跋珪在攻中山城时遭燕军力拒,于是暂时放弃进攻中山,改南取其余二城。

皇始二年(397年)正月,拓跋珪加入进攻信都,终于逼得后燕守将宜都王慕容凤弃城出走,但其时后燕重臣范阳王慕容德却成功离间进攻邺城的拓跋仪及贺赖卢,令他们退兵,并乘机从后追击,大破魏军。三月,燕帝慕容宝向拓跋珪求和,并说要送还拓跋觚,并割让常山以西土地。拓跋珪已答允,但慕容宝却反悔,拓跋珪于是进围中山。最终慕容宝等人弃中山城出走,拓跋珪原本打算在该晚入城,王建则以士兵会乘夜盗取城中财宝为由劝阻,拓跋珪于是等到日出才入城。可是慕容详却趁机自立为主,闭门拒守,拓跋珪试图强攻但攻了几日都不果,于是试图劝降,可是城中军民却表示担心会有昔日在参合陂被杀的燕降卒一样的下场,所以坚守到最后。拓跋珪想起当日劝他杀俘的正是王建,导致难取中山,于是向其吐口水。至五月,拓跋珪撤围,到河间补充军粮。在围攻中山的同时,拓跋珪派庾岳率兵讨平国内反叛的贺兰部、纥邻部及纥奚部,成功解决内乱。九月,时据中山的慕容麟因饥荒而出据新市,拓跋珪于是主动进攻,并在次月于义台大破慕容麟。慕容麟出走后,拓跋珪入据中山。次年,邺城也因慕容德弃守而落入魏军手中,拓跋珪于邺置行台后回到中山,并打算回盛乐,于是修治由望都至代的直道,设中山行台以防变乱,又下令强迁山东六郡官民和外族人士到代郡充实人口。

皇始三年(398年)六月,拓跋珪正式裁定国号为“魏”,七月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营建宫殿、宗庙、社稷。同年十二月二日,改元天兴,即皇帝位。

魏秦争战

拓跋珪曾派贺狄干向后秦献马一千匹并请结婚姻,不过其时拓跋珪已立慕容氏为皇后,故此后秦君主姚兴拒绝了婚姻要求并扣留贺狄干。魏军又攻击后秦高平公没弈干、属部黜弗及素古延,两国嫌隙于是愈来愈大,拓跋珪于是在天兴七年(402年)阅兵,又命并州各郡送谷物到平阳郡的乾壁储存以防备秦军进攻。但随后魏平阳太守貮尘进攻秦河东之地,震动长安,关中各城白天都闭着城门,这令后秦准备讨伐北魏。

天兴七年(402年)六月,后秦派军进攻北魏,攻陷了乾壁。拓跋珪则派毗陵王拓跋顺及豫州刺史长孙肥为前锋迎击,自率大军在后。八月,拓跋珪至永安(今山西霍县东北),秦将姚平派二百精骑视察魏军但尽数被擒,于是撤走,但在柴壁遭拓跋珪追上,于是据守柴壁。拓跋珪围困柴壁,而姚兴则率军来救援姚平,并要据天渡运粮给姚平。

拓跋珪接着增厚包围圈,防止姚平突围或姚兴强攻,另又听从安同所言,筑浮桥渡汾河,并在西岸筑围拒秦军,引秦军走汾东的蒙坑。姚兴到后果走蒙坑,遭拓跋珪击败。拓跋珪又派兵各据险要,阻止秦军接近柴壁。至十月,姚平粮尽突围但失败,于是率部投水自杀,拓跋珪更派擅长游泳的人下水打捞自杀者,又生擒狄伯支等四十多名后秦官员,二万多名士兵亦束手就擒。姚兴虽然能够与姚平遥相呼应,但无力救援,柴壁败后多次派人请和,但拓跋珪不准,反而要进攻蒲阪,只是当时姚绪坚守不战,且早于登国九年(394年)背魏再兴的柔然汗国要攻魏,逼使拓跋珪撤兵。

不得善终

拓跋珪晚年因服食寒食散,刚愎自用、猜忌多疑,更常因想起昔日的些许不满就要诛杀大臣。大臣们大都惶恐度日,影响办事能力,以致偷窃等行为十分猖獗。

天赐四年(407年)至天赐六年(409年)间,拓跋珪先后诛杀了司空庾岳、北部大人贺狄干兄弟及高邑公莫题父子。往日曾与穆崇共谋刺杀拓跋珪的拓跋仪虽然因拓跋珪念其功勋而没被追究,但眼见拓跋珪杀害大臣,于是自疑逃亡,但还是被追兵抓住,并被赐死。

天赐六年十月十三日(409年11月6日),皇次子拓跋绍母贺夫人有过失,拓跋珪幽禁她于宫中,准备处死。到黄昏时仍未决。贺氏秘密向拓跋绍求救。拓跋绍与宫中守兵及宦官串通,当晚带人翻墙入宫,刺杀拓跋珪。拓跋珪在拓跋绍来到时惊醒,试图找武器反击但不果,终为其所杀,时年三十九岁。葬于云中金陵,具体地点不详。

其长子拓跋嗣诛杀拓跋绍一伙并即位后,于永兴二年(410年)谥拓跋珪为宣武皇帝,庙号烈祖,泰常五年(420年)改谥号为道武皇帝,太和十五年(491年)改庙号为太祖。

为政举措

皇始元年(396年),拓跋珪乘后燕武成帝慕容垂去世,进兵中原,占据了今山西、河北之地。为了便于控制,拓跋珪下决心迁都平城,徙民耕田,经营平城,使平城周围有了大片的沃土。然后,拓跋珪迁都平城,即帝位。并且营修宫室,建立宗庙,设有社稷,又命人标明道里,平定权衡,审计度量,不久又仿汉制,完善职官制度。为加强封建化,拓跋珪听从崔宏的建议,下令强制解散血缘关系的各部落组织,重新按居住地组织编制,成为国家的编户。

北魏天兴元年(398年)拓跋珪称帝时,命令朝野皆束发加帽。

北魏天兴二年(399年),拓跋珪又始置五经博士,增加国子太学生员共三千人,并命郡县大索书籍,汇集平城。

北魏天赐元年(404年),拓跋珪又设王、公、侯、伯四等爵,并置散官五等,品级自第五到第九。后又命宗室置宗师,八国置大师小师,州郡也置师,以辨宗党,举人才。

历史评价

刘库仁:“帝有高天下之志,兴复洪业,光扬祖宗者,必此主也。”

崔浩:“太祖用漠北醇朴之人,南入中地,变风易俗,化洽四海,自与羲农齐列。”

魏收《魏书》:①“晋氏崩离,戎羯乘衅,僭伪纷纠,犲狼竞驰。太祖显晦安危之中,屈伸潜跃之际,驱率遗黎,奋其灵武,克剪方难,遂启中原,朝拱人神,显登皇极。虽冠履不暇,栖遑外土,而制作经谟,咸存长世。所谓大人利见,百姓与能,抑不世之神武也。而屯厄有期,祸生非虑,将人事不足,岂天实为之。呜呼!”;②“帝虽冲幼,而嶷然不群。”

李延寿《北史》:“道武显晦安危之中,屈申潜跃之际。驱率遗黎,奋其灵武。克翦方难,遂启中原。垂拱人神,显登皇极。虽冠履不暇,栖遑外土,而制作经谟,咸出长久,所谓大人利见,百姓与能,抑不世之神武也。而屯厄有期,祸生非虑,将人事不足,岂天实为之乎?”

虞世南:“太祖、太武,俱有异人之姿,故能辟土擒敌,窥觎江外。然善战好杀,暴桀雄武,禀崆峒之气焉。至于安忍诛残,石季龙之俦也。”

吕祖谦:“道武以来,战胜攻取,未尝少挫,几并天下。”

徐钧:“立储去母岂良规,创业英名顾尔为。事变无穷难预料,身亡又兆国亡基。”

张大龄《晋五胡指掌》:“太祖珪窜伏流离,濒死不死,是天之所兴也者。殄灭大燕,尽有中原,规模措置,何逊于两汉哉!”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7063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 国内历朝历代皇帝顺序 中国十大皇帝排行榜
皇帝一词起源于秦始皇,在从秦始皇称帝到清宣统帝溥仪下台的2100多年时间里,中国一共产生了大大小小406位皇帝。但在这数百位皇帝中真正堪称英明神武、雄才大略,外能开疆拓土、内能富国安民的明君却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那么,你知道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是谁吗?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又是谁呢?接下来MAIGOO网编辑就给大家带来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这份中国历朝历代皇帝顺序大全请你收藏好!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十个皇帝 古代十位最伟大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排名
在中国古代,皇帝是一国之主,是九五之尊,他们在享受至高权力、享受荣华富贵的同时也背负着勤政爱民、治国强国的重大责任。虽然说,不可能有一个十全十美的皇帝,但功大于过的皇帝还是很多的,下面本文盘点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十个皇帝,在悠久的历史中,谁才是你心目中最伟大的帝王呢?
世界历史十大帝王 世界历史上最厉害的帝王 亚力山大大帝位列第一
世界历史上有名的帝王有哪些?亚历山大大帝、秦始皇、成吉思汗、拿破仑、伊丽莎白一世、隋文帝等是世界最著名的帝王。其中,历山大大帝,即亚历山大三世,马其顿帝国国王,亚历山大帝国皇帝,是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本文为大家盘点世界历史十大帝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十大开国皇帝 中国十大最强开国皇帝 中国历史开国皇帝排名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他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2232年的皇帝制度时期。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那么,你知道中国还有哪些开国皇帝吗?下面本文盘点了中国十大开国皇帝,一起去了解下吧!
中国历史上十大盛世皇帝 中国历史上十位创立过盛世局面的皇帝 古代盛世皇帝盘点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创立过盛世局面的皇帝?盛世治世,指中国历史上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即国家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时期。盛世治世一般表现为社会稳定、经济发达、政治清明、科技进步、文化昌盛等等。本文盘点了中国历史上十大盛世皇帝,以下排名不分先后,来看看这篇文章了解下吧!
中国十大最出名的皇帝 中国的皇帝有哪些 中国最有名的皇帝
中国最出名的皇帝有哪些?皇帝,是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是政教合一的领袖。皇帝拥有法律制定权,行政决策权和军事指挥权。“皇帝”这个名称,在中国,是秦始皇最先确定,也是他最先使用的。皇帝,取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之意。本文盘点了中国十大最出名的皇帝,快来看看中国最有名的皇帝有哪些吧!
世界十大传奇帝王 世界著名的10大帝王 影响世界的帝王盘点
帝王是皇帝和各种君王的统称,世界历史上封建帝统的君主时代出现很多著名的君王,这些君主在自己的时代书写着他们的传奇。这些影响世界的帝王有哪些呢?本文整理了世界十大传奇帝王,其中包括拉美西斯二世、大流士一世、亚历山大大帝、彼得一世、查理曼大帝、伊丽莎白一世、凯撒大帝、拿破仑·波拿巴、维多利亚女王、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等,下面一起来看看这些帝王都有哪些传奇故事留存至今吧。
中国各朝末代帝王列表 盘点中国历代王朝亡国之君 中国历代亡国皇帝有哪些
中国各个朝代最后一位帝王是谁?秦朝建立后嬴政自称始皇帝,宣布后继者代代相承以至万世。此后朝代更迭,周而复始产生了大大小小60多个王朝政权,每一个朝代国家有开国之主,也有亡国之君。从秦朝秦三世子婴,到清朝宣统帝溥仪,一共有位48位末代皇帝见证了自己王朝帝业的崩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国历史朝代末代帝王表,一起来了解下吧!
唐朝历代帝王顺序表 唐朝历代国君一览表 唐朝有几代帝王
唐朝皇帝顺序是怎样的?唐朝从618年由李渊建国至907年,国祚289年,历十四世,传二十一代皇帝;除了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君主,更出了一个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因唐朝皇室姓李,故又称李唐,唐朝又与隋朝一脉相承,史学家称之为“隋唐”。那么,你知道唐朝历代皇帝分别是谁吗?下面本文为大家介绍唐朝各位皇帝,一起去看看吧!
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十位皇帝 中国十大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帝王在位时间排行
中国有着5000年的历史,其中更换了多少王朝,经历无数的帝王,在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帝王肯定要数康熙了,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那么,你知道历史上还有哪些皇帝在位时间比较久的吗?本文盘点了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十位皇帝,一起去了解下吧!
清朝十二帝顺序 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 清朝最后一位帝王是谁
清朝皇帝顺序是怎样的?清朝一共有多少位皇帝呢?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清王朝自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金国,到1912年宣统帝退位,共历经12位皇帝,统治长达268年。无论是一代圣君康熙帝,还是短命的同治帝,都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推进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为大家介绍清朝各位皇帝,一起来看看吧!
周朝历代帝王一览表 周王朝历代君王名单大全 周朝天子列表
周朝皇帝顺序是怎样的?周朝君主,周朝时期的最高统治者,姬姓,黄帝后裔,又称周天子,如周武王、周平王。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建周,行分封制,周天子为天下之主,共传30代37王,后期周天子大权旁落,但仍为名义上的华夏最高统治者。那么,你知道周朝历代皇帝分别是谁吗?下面本文为大家介绍周朝各位皇帝,一起去看看吧!
盘点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同性恋皇帝 中国古代十大同性恋的帝王 中国历史同性恋皇帝有哪些
如今同性恋被已经被视为合法的爱情了,因此越来越多人可以接受这种倾向的人。在古代封建社会里,必定也有同性恋的存在。而却有不少身为一国之主的皇帝也染上了“同性恋”的瘾,并与对方编织爱的故事,流传至今。本文盘点了中国古代十大同性恋的皇帝,一起去看看吧!
4.9万+
秦朝历代大王列表 秦朝帝王排序 秦国历代帝王一览表
秦朝皇帝顺序是怎样的?秦国原为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到秦始皇继位后,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后攻灭关东六国,完成华夏大一统,后北击匈奴、南并百越,建立了国土空前辽阔的王朝。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与赵高合谋篡改秦法导致秦末农民起义。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那么,你知道秦朝历代皇帝分别是谁吗?下面本文为大家介绍秦朝各位皇帝,一起来看看吧!
商朝31位帝王一览表 商朝有多少代帝王 商朝第一个君王是谁
商朝君主顺序是怎样的?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称殷商,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原夏之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建立。经历17代31王,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那么,你知道商朝历代君主分别是谁吗?下面本文为大家介绍商朝各位君主,一起来看看吧!
明朝历代帝王简历 明朝历代国君一览表 明朝有几代帝王
明朝皇帝顺序是怎样的?明朝一共有多少位皇帝呢?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自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作为继汉唐之后黄金时期,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本文为大家介绍清朝各位皇帝,一起去看看吧!
宋朝历代国君一览表 北宋历代帝王列表 南宋的帝王列表
宋朝皇帝顺序是怎样的?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缘外患,是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那么,你知道宋朝历代皇帝分别是谁吗?下面本文为大家介绍宋朝各位皇帝,一起去看看吧!
汉朝历代帝王一览表 东汉历代帝王表 西汉历代帝王有哪些
汉朝皇帝顺序是怎样的?汉朝是一个强大的帝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和之后的唐朝合称为“强汉盛唐”。汉朝时期,民族融合空前发展,对外交流频繁,国力和经济较为强盛。且文化的统一,为中华民族两千年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汉朝共历400多年。220年禅位于魏王曹丕,东汉结束。那么,你知道汉朝历代皇帝分别是谁吗?下面本文为大家介绍汉朝各位皇帝,一起去看看吧!
西夏历代帝王一览表 盘点西夏历代君主 西夏王朝有几代国君
西夏皇帝顺序是怎样的?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始于景宗李元昊,终于夏末帝,共10帝。西夏是由党项民族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朝代,自称邦泥定国或大白高国,首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西夏是在宋,辽两大王朝之间诞生的,所以从建国起,就与宋、辽发生战争,但最终被蒙古所灭。本文为大家介绍西夏各位皇帝,一起去看看吧!
魏晋南北朝历代君主列表 南朝历代帝王表 北朝历代帝王名单
南北朝皇帝顺序是怎样的?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中国南方和北方处于分裂状态,自东晋十六国至隋朝,始于420年刘裕建立南朝宋,止于589年隋灭南朝陈。南朝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朝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那么,你知道南北朝历代皇帝分别是谁吗?下面本文为大家介绍南北朝各位皇帝,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