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龙凤论坛

晋南威风锣鼓是诞生和流行于山西临汾一带的民间传统打击乐,第一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它击奏多姿、威武雄壮,故称“威风锣鼓”。每逢过年过节、喜庆丰收、集会游行,便会出现在民间。威风锣鼓是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这种锣鼓演奏形式开始于尧、舜时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威风锣鼓古朴典雅、纯正健美,蕴藏着强烈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是中国鼓乐的经典,具有形态、音响、乐曲、表演四方面的美学特征。2006年05月20日,晋南威风锣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Ⅱ-56
  • 申报地区: 山西省
详细介绍 PROFILE +

历史渊源

起源

威风锣鼓演奏始于尧、舜时代,帝尧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许配给舜作妻子,从二女便以夫舜所在万安村为婆家,以父尧所在羊獬村为娘家。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娥皇、女英回娘家时,万安村部落民敲锣打鼓送行,羊獬村部落民敲锣打鼓迎接。这种仪式经过数千年流传,演变成今天的威风锣鼓。在临汾地区,大的村子几乎都有威风锣鼓队,大的锣鼓队多达上百人。

晋南威风锣鼓临汾市古为尧都,世称平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威风锣鼓作为传统锣鼓艺术的一个品类,在临汾市不仅有长远的历史渊源,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威风锣鼓最早的名称为“锣鼓”,俗称“家伙”,发源地是汾霍洪三县交界的下团柏村,主要分布在临汾市区及霍州、洪洞、汾西等县。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威风锣鼓汲取不同时代的艺术精华,使自身渐趋完美。威风锣鼓的表演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挎鼓表演,平阳大多地方都由鼓手挎一面圆形大鼓敲打表演;另一种表演形式是架子鼓,这种形式主要盛行于浮山县,表演时队形变化较少,行进中边走边打。由于传承的变化和地域的差异,威风锣鼓形成了河东、河西两个流派。 

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威风锣鼓有了很大发展,演奏人数增加到数十人甚至数百人,乐器配置仍是锣最多,鼓次之,钹又次之,铙最少,大体为14、8、6、4之比例。演奏形式基本是锣与铙、钹的相互交替,鼓从中起联结作用。表演时,演奏队伍列成方阵、圆阵或梅花阵等图形,鼓手身挎扁鼓,两只鼓槌头上嵌红综,在击铰的空隙可使出“单挽花”、“双挽花”、“交替挽花”和“抛鼓槌”的绝技。锣手则紧握中间和两头均嵌有红综毛的木槌,绕槌或抛槌击锣。到高潮时,拍钹者便将钹举过头项,相击后翻腕45度,再击再翻腕,使钹不停转动。钹碗后所饰红、黄绸布不断飘飞,与嵌红缨的锣槌、鼓槌紧相呼应,甚为壮观。所穿服装不追求细小装饰,而注重大片色彩,以形成总体队伍的块状组合。

1988年霍县(今霍州市)300人的威风锣鼓队在北京为首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开幕式进行了精彩表演。

1989年临汾地区的威风锣鼓队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国庆40周年文艺表演——中央电视台组织的大型文艺节目《我爱你,中国》的拍摄。

1990年由410人组成的威风锣鼓队,在北京举行的亚洲运动会开幕式上首先登场献艺。它阵容宏伟,队列整齐,成风凛凛,气势磅礴,展示了中华儿女顶天立地、威武雄壮、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民族性格。

艺术特征

威风锣鼓突出表现在一个“威”字上。演奏起来,气势磅礴,慷慨激昂,粗犷豪放,威武雄壮。音响刚柔相济。跌宕起伏,时而缠绵婉转,曲折悠扬,象山间小溪,潺潺流水;时而紧锣密鼓,搅地荡天,似虎啸雷鸣,声震长空。曲牌结构,严谨流畅,悦耳动听,雅俗共赏。乐器音域宽广。声若洪钟,深沉浑厚,刚中有柔。表演击奏多姿,形体健美,队形变化,繁而不乱,各种技巧交替施展。再加槌缨、钹饰和鲜艳夺目的服装,呈现着花团锦簇、五彩缤纷的诱人景色。这个特点,概括为:“融服饰、舞姿、音响、技巧、队形于一体,集粗犷、剽悍、倔强、好胜、风度于一身。”

第一,音响威风。看威风锣鼓,在未见其形时,早闻其声厂,而且如雷贯耳,非同凡响。其实它所使用的乐器很单纯,只有鼓、锣、铙、钹四件。传统配置比例是鼓2锣8铙4钹2。现今人数扩大,加大了鼓和锣的比例,使音响更加突出。演奏方法是鼓指挥,锣主奏,铙和钹分成两个声部,交替对奏。乐句处理多以“句句双”出现。上百面鼓,几百面锣,成百付铙钹,共鸣齐奏,音响如天地轰鸣,使人感受到当年李世民领兵征战的威风。由于节奏变化多样,有2/4 3/4 4/4, 还有 3/8 5/8出现,因而呈现多种色彩,让人感觉到趣味无穷,宏亮而不单调,刚劲而含有柔美。

第二,曲式威风。威风锣鼓的曲牌,既独立成章,又联缀成套。其多段体套曲一般分“帽头”“主体”“收尾”三个部份。曲式、句式、节奏多为行进式;曲牌名称亦大多从军事而来:“单刀赴会”、“三战吕布”、“四面埋伏”、“五马破曹”、“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等,演奏多从“擂鼓”开始,起伏相间,张弛结合,但又不离气势雄宏的主题,造成一种刀光剑影,兵刃相交的战场意境。

第三,场面威风。威风锣鼓的演奏多到几百人,一律古代士卒装束,摆开一个接一个的战阵,前后进退,左右开合;一忽而风卷残云,一忽而雨打枯叶;分开的象八卦,云集阴阳双合。那场面实在惊人,也着实感人。

第四,舞姿威风,队员在表演时,结合鼓点节奏场面变化,作出种种舞姿身段。鼓手有“左右开弓”、“马步冲击”、“穿插对打”、“开合斗打”;锣手有“反扣前冲”、“回扣后弓”;铙钹手有“大镲高翻”、“胸前空翻”,还有“单翻”、“双翻”、“斜叉”、“正叉”等,鼓锣镲在这里也变成刀枪剑,演奏员已成为将尉卒,威武雄壮,一股杀气,“舞”成了“武”。演奏中又巧妙自如地运用了“鼓花”、“锣花”、“铙花”,加之棰腕上的彩带装饰,整个场面又显得五彩缤纷,给予人以悦目舒畅之感,“武”又成了“舞”。

传承意义

晋南威风锣鼓被誉为“ 天下第一鼓” ,在得到众人青睐的同时兼具多种社会功能,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特点,气势磅礴,慷慨激昂,粗犷豪放,威武雄壮。曲牌演奏所表现的主题大多为借物言志、托物寄情的歌颂人民生活的片段,富有巧思的演奏者把群众生活中所熟悉的景物、事象、声音以及当下的情趣通过锣鼓表演艺术通俗形象的记录下来,奏响了人们的心声,引发了高度的共鸣。作为传统民间艺术的佼佼者,威风锣鼓融音乐、舞蹈、技艺于一体,具有极高的审美性和艺术价值。

时代赋于威风锣鼓以幸运,在本世纪八十年代末,短短几年内,多次参加全省、全国性和世界性的重大表演。大大促进了威风锣鼓的改革与发展,达到了质的飞跃,演进成今日的崭新面貌。它三次进京表演,名声大噪。一次是1988年在全国首届农民运动会上,一次是1989年在天安门广场,庆祝国庆四十周年专题文艺晚会《我爱你——中国》的录相表演,再一次,则是1990年,在举世瞩目的第十一届亚运会上。三次表演,震惊了首都,震惊了全国和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威风锣鼓一举成为代表中华民族声威的艺术形式。中外文化名人和新闻工作者纷纷撰稿评论,赞誉威风锣鼓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遗产”,是“古今中外首屈一指的民族鼓乐”,是“黄河之魂”、“惊世之宝”、“中华第一鼓”、“天下第一鼓”。 

威风锣鼓融音乐节奏、舞蹈、技巧于一体,表演者强悍矫健的身姿、粗犷豪放的风格、朝气蓬勃的气势,体现了黄土高原北方汉子豪迈奔放的性格。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精品,多次在国内外大型庆典活动中亮相获奖,震撼了世界。威风锣鼓的历史传承、表现内容和表演形式,是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美学等学科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其历史演变的轨迹折射出中华民族传统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的发展历程;其艺术形式的发展,反映了北方民族的性格特征和团结和谐的理想追求。

长期以来,“威风锣鼓”在当地都大受欢迎,它的使用范围也由过去仅限于本族内祭祀、怀念先祖的活动,扩展到日常生活的婚嫁、节日庆典中,有时冬闲下来,人们也要兴高采烈地打起锣敲起鼓,以庆丰收。因此,“威风锣鼓”成为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重要的群众文化形式,不仅本村本屯,有时外乡外埠也来邀请参加喜庆、礼俗活动,对该村(屯)乃至柳州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 人民群众的素质,促进人们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将产生重要的作用。1988年以来,山西的威风锣鼓从农运会到亚运会,从省城的民间艺术节到天安门广场的四十周年大庆,真正打出了山西民间艺术的威风,誉享全国,声闻世界

相关词条推荐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巧笑倩兮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山西传统音乐国家级非遗名录 山西省非遗传统音乐有哪些
民俗活动是山西省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作为民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俗音乐是一种流行在山西的民间吹打乐,它广泛地参与当地群众的人生礼俗中...
山西国家级非遗民俗名录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有哪些
山西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明,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其中既有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又有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
山西非遗传统技艺有哪些 山西传统技艺国家级非遗名录名单
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山西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
山西国家级非遗传统戏剧名单表 山西传统戏剧非遗有哪些
山西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明,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山西是戏曲艺术的摇篮,是中国戏曲的发源地之一。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西省传统...
山西曲艺国家级非遗名单公布 山西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录大全
山西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文化遗传更是数不数胜。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用灵巧的手工艺品,比如剪纸等,通过社会生产...
山西国家级非遗传统医药名录 山西传统医药国家级非遗有哪些项目
山西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明,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既有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又有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十分...
山西国家级非遗传统舞蹈名录 山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传统舞蹈是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门类中的其中一种,是山西人民在历史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具有山西文化特质的艺术形态,是能够体现山西人文风貌和民...
山西国家级非遗之传统美术名单 山西传统美术非遗有哪些项目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三晋大地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
山西国家级非遗名录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有哪些
中国的文化纷繁多样,因此非遗项目的种类也多种多样。山西是全国最厉害的“角儿”。作为中国戏曲的摇篮。“山乡庙会流水板整日不息,村镇戏场梆子腔至...
山西民间文学国家级非遗名录 山西省非遗民间文学有哪些
山西是非遗大省,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的脚印,是不同时代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是民族发展千百年的智慧沉淀,也是人类文明中...
【中国非遗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音乐项目
在当今的中国音乐中,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同时也有着丰富的民间传统资源。这些历史的、民间的音乐是活着的传统,它们吸引着中外学者们的兴趣。为...
上海国家级非遗传统音乐名单公布 上海传统音乐非遗名录
上海以其在贸易进出口,和经济方面的强大实力成为我国经贸重点城市,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也是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
黑龙江传统音乐非遗有哪些 黑龙江国家级非遗传统音乐名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
广东传统音乐非遗有哪些 广东国家级非遗之传统音乐名单公布
世界遗产是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广东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
山东传统音乐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山东非遗传统音乐名录大全
山东历史悠久,遗产丰富,享有书山曲海之美誉,为全国民间说唱艺术较为兴盛发达的省份之一。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东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就...
新疆传统音乐国家级非遗名录 新疆国家级非遗传统音乐名单
新疆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口耳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浩瀚历史的沉淀是岁月刻下的印记,是人类留下的珍贵财富,它与物质文化...
四川非遗传统音乐有哪些 四川传统音乐国家级非遗名录
在当今的中国音乐中,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同时也有着丰富的民间传统资源。这些历史的、民间的音乐是活着的传统,它们吸引着中外学者们的兴趣。其...
重庆传统音乐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重庆非遗传统音乐名录表
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除向西接盆地腹地外,北、东、南等方向多为盆周山地环绕,历史以来形成了相对封闭和独立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巴渝文化的独特性和...
安徽传统音乐国家级非遗名录 安徽省非遗传统音乐有哪些
民歌,人民之歌。从古至今,无论东西南北,每一时代、地域、民族、国家;在不同的地理、气候、语言、文化、宗教的影响下,都不其然会产生一类人类自娱...
陕西传统音乐国家级非遗名录 陕西非遗传统音乐有哪些
陕西地方音乐种类丰富多样,按区域划分可分为陕北、关中、陕南三个区域,从种类划分又可分为民歌、歌舞、说唱、戏曲、器乐等。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