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龙凤论坛

吴桥杂技是河北省的传统民俗杂技艺术。提到“杂技之乡”人们多以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素称。据有关史料记载,吴桥杂技历史最悠久。相传,吴桥是孙武后代的封地。吴桥姓孙的人也确实不少,以孙姓命名的村就有前孙、后孙、牌坊村等不下十多个村。吴桥古城东南面是一群土丘传说是孙膑与庞涓打仗时摆“迷魂阵”的遗址。土丘南面十里处有个孙公庙村,村东有座孙公庙,庙里供奉的塑像就是孙膑。吴桥人习武练杂技之所以早,据说与此有关。2006年吴桥杂技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Ⅵ-1
  • 申报地区: 河北省
详细介绍 PROFILE +

民俗由来

吴桥人喜爱杂技这与他们过去的生活环境有关。吴桥县位于古黄河下游。西有大运河,东靠四女寺河,纵横河流占去大片土地,且土地盐碱瘠薄,水灾频繁,又是历兵战乱之地,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人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打个跟头,变套戏法,耍耍大刀,玩玩猴子、巴狗之类的小动物,浪迹江湖、卖艺糊口。

吴桥人练杂技的多,会杂技的多。传说,唐代书生纪晓堂两次进京赶考,因不图贿赂,中了进士,又被除名,一气之下,只身云游四海。这天,来至终南山下,正遇杂技之祖吕洞宾,便拜师学艺,学会了三百六十套戏法把戏。出师后,浪迹至吴桥,安居在一座道观里,收徒传艺。从此,师传徒、父传子、人人学,家家练,世代相传,越来越多。吴桥十个乡镇都有杂技艺人,杂技艺人较集中的就有沟店铺、于集、铁城等几个乡镇。据说范屯村仅有三百多户人家,竟有二十多人在异国它乡耍杂技,五十多人在国内省市级杂技团里担任主演和教师,村里还有杂技艺人和会杂技的农民、学生四百多人。象这样的村在吴桥不下五十个。

表演场地

据记载,吴桥人练杂技有古老的传统风俗。吴桥是庙会盛地,过去吴桥境内庙宇林立,庵寺错落,庙会繁多,至今从庙宇命名的村就有张仙庙、霸天庙、双庙王等不下十个,以寺命名的村就有大悟寺、张朝寺、石佛寺等也有十多个,以庵命名的村也有董家庵、牟家庵、大小马家庵等不下十个。

庙会为杂技提供表演的场所,杂技为庙会招徕香客,两者相辅相成,久而久之,便成了吴桥传统风格。据《吴桥县志》载,吴桥还有逢年过节“掌灯三日,放烟火,演杂戏,士女喧阗,官不禁夜”的传统风俗和冬春两间,红白喜事,喜庆丰收时,百姓们涌上街头,或头戴猛兽面具,或身着七色彩衣,竞技献艺,通宵达旦的风俗。

庙会上,除了做法事之外,都要举行娱乐性的表演。其中以扮演奇禽怪兽的马戏最盛,并出现了狮子舞。传说狮子是避邪的神兽,佛教也把它当做护法神看待,百姓也把它做为吉祥的象征。在行香走会中,总让相貌威严的狮子在前面开路,紧随其后的便是马上技艺。

每年秋收之后,八月十五至九月十五在黄镇(现属山东宁津县)有一个月的庙会。庙会期间,杂技、魔术的道具刀、叉、丹环等摆摊出售;狗、猴、蛇、熊任人选购。此时,杂技、魔术、木偶等各路艺人纷纷赶来,或砌磋技艺,或拜师访友,或搭班组棚,庙会专为杂技行业所开,别有风趣。会后,各班各棚四散而去,近则天津、北京;远则闯关东,下江南,单凭一把飞叉或牵着一只巴狗、猴子便远走天涯,漂洋过海,浪迹异国他乡,撂地卖艺,赖以谋生,这一古老风俗一直沿袭到五十年代末。

艺术特色

在吴桥,杂技艺术俗称“耍玩艺儿”。民谣说:“上至九十九,下至才会走,吴桥耍玩艺儿,人人有一手”。吴桥人对杂技有着特殊的爱好,无论在街头巷尾,还是田间麦场,甚至在饭桌前和土炕上,他们随时都会翻一串跟斗,叠几组罗汉,打几趟拳跤,变几套戏法魔术。有的孩子去商店粮站打油买醋把装满油和醋的瓶子置在小拇指上托着走,点滴不洒。下雨天一群群小学生将雨伞顶在鼻子尖上冒雨行走。洞房花烛夜更是妙趣横生,吃糕点,信手拈来,喝喜酒,立等可取,新娘子空手一伸颗颗喜糖满屋飞,新郎官空中击掌支支香烟飞进手。

保护状况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吴桥杂技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河北省吴桥县的王保合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相关词条推荐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巧笑倩兮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河北国家级非遗传统体育 河北游艺非遗有哪些 河北非遗杂技名单
河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河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独具特色的燕赵遗风、京畿神韵、太行风骨,充分彰显了河北...
河北国家级非遗民间文学名单 河北省民间文学非遗名录
河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拥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拥有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独具特色的燕...
河北传统技艺非遗有哪些 河北国家级非遗传统技艺名单公布
河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拥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拥有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燕赵儿女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
河北国家级非遗民俗名单公布 河北民俗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河北省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丰富、独特的文化,成为名符其实的文化资源大省。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河北省民...
河北国家级非遗传统美术名录名单 河北传统美术非遗有哪些
河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河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独具特色的燕赵遗风、京畿神韵、太行风骨,充分彰显了河北...
河北传统医药非遗有哪些 河北国家级非遗传统医药名录
河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河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独具特色的燕赵遗风、京畿神韵、太行风骨,充分彰显了河北...
河北传统舞蹈国家级非遗名录 河北国家级非遗传统舞蹈名单
河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河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独具特色的燕赵遗风、京畿神韵、太行风骨,充分彰显了河北...
河北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录大全 河北曲艺非遗有哪些项目
曲艺历史悠久、魅力独特,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门类。曲艺是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通常一个演员模仿多种人物,以“一人多角”的...
河北传统音乐非遗有哪些 河北国家级非遗传统音乐名单公布
河北是内蒙古、北京、河南、山东和东北的接壤之地,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多文化多民族聚集地,让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在这里交融和生根发芽。其中上榜国...
河北国家级非遗传统戏剧名录 河北传统戏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河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独具特色的燕赵遗风、京畿神韵、太行风骨,充分彰显了河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体育、游艺、杂技项目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
中国十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非遗项目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涵括了民族体育与竞技、游艺及杂技表演、竞技表演多种形式,有很多传统体育、游艺、杂技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广西传统体育国家级非遗名录 广西游艺与杂技非遗有哪些
广西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2个世居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文化遗产绚丽璀璨。广西的传统音乐...
安徽国家级非遗传统体育名单 安徽游艺与杂技非遗项目有哪些
走过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道动人的风景,传承着原生态的文化基因,保留着具有当地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化精髓。安徽,是名副其实的非物质文化遗...
陕西国家级非遗名录查询 有哪些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
陕西,一个历史璀璨而厚重的文化大省,这片土地见证了无数优秀非遗文化的诞生与流传,非遗文化积淀深厚而丰富。在新时代背景下,非遗文化和现代文化碰...
MAIGOO原创 非物质文化遗产 体育 亚洲
1159
新疆传统体育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新疆游艺与杂技非遗项目名单
新疆占祖国六分之一土地面积,民族众多,又是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中外文化与各民族文化在此并汇,形成了众多的文化现象。新疆自古就是多民族共有的家...
山东传统体育国家级非遗项目 山东游艺与杂技非遗名录
山东省地处齐鲁大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礼仪之邦,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智慧、勤劳的齐鲁儿女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
山西国家级非遗名录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有哪些
中国的文化纷繁多样,因此非遗项目的种类也多种多样。山西是全国最厉害的“角儿”。作为中国戏曲的摇篮。“山乡庙会流水板整日不息,村镇戏场梆子腔至...
MAIGOO原创 非物质文化遗产 体育 亚洲
1292
河南国家级非遗名录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别哪些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文化底蕴丰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项目众多。河南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文化形态多样,不...
广东传统体育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广东游艺与杂技非遗项目名单
广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岭南人文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遗产的空间分布是以广州、佛山、中山、江门、东莞和深圳等地为中心,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