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龙凤论坛

浑瑊(736年-800年1月1日),本名日进,铁勒族浑部皋兰州(今宁夏青铜峡南)人。唐朝名将,朔方节度留后浑释之之子。浑瑊早年随父于朔方军征战。安史之乱爆发后,先后为李光弼、郭子仪、仆固怀恩的部将,大小数十战,军功最盛。仆固怀恩叛乱时,吐蕃军十万入侵,浑瑊率二百骑兵冲阵,大破吐蕃。泾原兵变时,浑瑊于奉天力战,大破数万叛军。并率军收复咸阳,出任奉天行营兵马副元帅,封咸宁郡王。
  • 中文名: 浑瑊
  • 别号名称: 浑日进,浑咸宁,浑忠武,浑河中
  • 出生日期: 736年
  • 民族: 铁勒族
  • 出生地: 皋兰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市南)
详细介绍 PROFILE +

人物简介

浑瑊(jiān)(736年-800年1月1日),本名日进,铁勒族浑部皋兰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市南)人。唐朝中期名将,朔方节度留后浑释之之子。

浑瑊早年随父于朔方军征战。安史之乱爆发后,先后为李光弼、郭子仪、仆固怀恩的部将,大小数十战,军功最盛。仆固怀恩叛乱时,吐蕃军十万入侵,浑瑊率二百骑兵冲阵,大破吐蕃,绘像凌烟阁上。泾原兵变时,浑瑊于奉天力战,大破数万叛军。并率军收复咸阳,出任奉天行营兵马副元帅,封咸宁郡王。会同马燧率军讨平李怀光叛乱,再升为检校司空,出镇河中。贞元三年(787年),浑瑊奉命主持唐蕃平凉会盟,但疏于防备,遭吐蕃伏击,浑瑊夺马逃归。此后仍镇河中。次年,加邠、宁、庆副元帅。贞元十二年(796年),升任检校司徒兼中书令。贞元十五年十二月(800年1月),浑瑊去世。获赠太师,谥号“忠武”。元和九年(814年),配飨唐德宗庙廷。

浑瑊精通骑射、武功过人,时人常将其与金日磾相提并论。他生性谦虚谨慎,虽位至将相,但从未有自矜之色,深受唐德宗信任,得以保持功名终生。

主要经历

少年勇将

浑瑊本名日进,出自铁勒九姓中的浑部,世居皋兰州(今宁夏银南黄河河曲两岸),他的高祖浑阿贪支是浑部的大俟利发,于唐太宗贞观(627年-649年)年间内附唐朝,从此以部名为姓氏。唐朝为了安置铁勒诸姓,在今宁夏境内设置了皋兰、祁连等州,浑氏家族世代担任皋兰州都督,根据《旧唐书·地理志》的描述,其州治在鸣沙城,九姓杂居,在此繁衍生息。浑瑊的父亲浑释之武艺高强,投身朔方军中,战功赫赫,一路升迁到开府仪同三司,封宁朔郡王。

天宝五载(746年),十一岁的浑瑊跟着父亲参加例行的防秋,朔方节度使张齐丘开玩笑道:“带乳母来了没有?”但在次年,浑瑊就立了跳荡功(为少年兵设置的军功)。两年后,浑瑊随军击破贺鲁部,参与石堡城之战,收复龙驹岛,“勇冠诸军”,累迁至折冲果毅。后受朔方节度使安思顺的派遣,带领偏师深入葛逻禄部,经狐媚碛,穿越特罗斯山,大破阿布思部。又与众军修筑永清栅、天安军两座城堡。因功升任中郎将。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次年,浑瑊跟随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在河北平叛,在九门之战中,他一箭射死叛军骁将李立节(《旧唐书》作阵斩李立节),以功升任右骁卫将军。唐肃宗在灵武登基后,浑瑊率领所部赶赴行在(灵武)。途经天德军时,适逢吐蕃军入侵,浑瑊率军将其击败。之后,他跟随郭子仪收复两京(长安、洛阳),与安庆绪的叛军在新乡浴血奋战。改任检校太仆卿,被提拔为武锋军使。又跟随仆固怀恩平定史朝义,大小数十战,军功最盛。战后,浑瑊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太常卿之衔,实封食邑两百户。

连破吐蕃

主词条:仆固怀恩叛乱、灵、宜、盐、百之战

广德元年(763年),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因为不满朝廷的某些举措,竟然与回纥、吐蕃勾结,向朝廷反戈一击。当时仆固怀恩派其子仆固瑒与浑瑊率军包围榆次,仆固瑒为朔方兵马使张惟岳等人所杀;浑瑊则率领所部归附了郭子仪,向朝廷表达了忠贞之心。

广德二年(764年),浑瑊的父亲浑释之时任朔方节度留后,镇守灵州,被仆固怀恩的叛军杀死。朝廷当即起复浑瑊原职,任命他为朔方行营左厢兵马使,听从郭子仪的指挥。浑瑊之后随郭子仪于邠州(今陕西省彬县)讨伐吐蕃,以功加御史中丞。回师后,浑瑊又在邠州参与防秋。

永泰元年(765年)九月,仆固怀恩引回纥、吐蕃、吐谷浑、党项、奴剌数十万人共同进犯。同月十五日,吐蕃十万大军到达奉天,京师一片惶恐。浑瑊与讨击使白元光率先戍守奉天(今陕西省乾县)。吐蕃军刚开始布列阵营,浑瑊便率领二百名勇猛的骑兵冲击敌阵,他身先士卒,吐蕃军惊慌溃败。浑瑊生擒敌军将领一人,跃马而回,随从骑兵没有一人为敌军兵器所击中。城头上的士兵望到这一情景后,士气倍增。次日,吐蕃军又进攻奉天,但伤亡更加惨重。数日后,吐蕃只好收兵回营。浑瑊夜袭吐蕃军营,杀敌一千多人。浑瑊与吐蕃军交战前后达二百多次,共斩杀吐蕃军五千人。战后,浑瑊因功升为太子宾客,率部屯驻奉天。

大历二年(767年)正月,唐代宗密诏郭子仪讨伐同华节度使周智光。郭子仪命浑瑊与李怀光率军在渭水河畔驻军。周智光众叛亲离,于同月为部下所杀。周智光叛乱平定后,朝廷分邠、宁、庆三州隶属于朔方军,由郭子仪兼领。郭子仪命浑瑊先率兵至邠州,于宜禄县参与防秋。一年多后,浑瑊加兼御史大夫。

大历八年(773年)十月,吐蕃军十万入侵泾原、邠州等地,郭子仪派时任朔方兵马使的浑瑊率领步骑五千前往抵御。十八日,双方在宜禄县交战。浑瑊登上黄负原(今陕西长武境)查看敌军阵势,命令部队占据险要地形,布列拒马枪,以防备战马奔突。老将史抗、温儒雅等刚愎自用,不服浑瑊指挥,在战地置酒狂饮。浑瑊征召史抗等出击吐蕃军,史抗等已经大醉,擅自命人撤除拒马枪,强令骑兵冲击吐蕃军阵营不得,撤退时反被吐蕃军尾随,致使唐军大败。吐蕃军又从背后偷袭长武城(今陕西长武西30里),唐军遭遇惨败,士卒死伤十分之七、八,居民被掠走千余人。浑瑊等收残兵拼死突围,幸免于难,副将史籍等三人被杀。

战后,郭子仪召集众将商议,询问计策。浑瑊主动请求戴罪立功,郭子仪遂赦免浑瑊之罪,命他率军奔赴朝那(今甘肃平凉西北)。吐蕃获胜后,想要掳掠汧州、陇州。盐州(治今陕西定边)刺史李国臣闻讯后,率军奔赴秦原,一路击鼓西行,作出尾随吐蕃军的阵势。吐蕃中计,到达百城(今甘肃清水)便撤退。浑瑊率军于关隘要地阻截,夺回了被吐蕃掳掠的俘虏两百余人、百姓七百余人及驼马数百匹。泾原节度使马璘也率精兵夜袭在潘原的吐蕃军辎重,杀数千人,吐蕃被迫退兵。自此之后,浑瑊每年都常在长武城戍守,参与防秋。

大历十一年(776年),浑瑊兼领邠州刺史。同年,吐蕃入侵邠州的方渠、怀安等镇,浑瑊率军将其击退。次年,郭子仪奉诏入朝,命浑瑊担任知邠、宁、庆三州兵马留后。

大历十三年(778年),回纥入侵太原,击败河东节度使鲍防军。朝廷任命浑瑊为石岭关已南诸军都知兵马使,率军为各军掎角,以驱逐回纥。二月,代州都督张光晟于羊武谷击破回纥,回纥引退。同年八月,朝廷加浑瑊为检校工部尚书、单于副都护、振武军使。

大历十四年(779年),唐德宗李适继位,解除了郭子仪的兵权,将其职务一分为三,浑瑊获兼单于大都护,充振武军、东受降城、镇北大都护府、绥银麟胜等军州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使事、管内支度营田等使。同年,德宗又任命崔宁为朔方节度使,统领郭子仪的旧部,征浑瑊入朝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兼左街使。

血战奉天

主词条:泾原兵变

建中四年(783年),叛乱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伪造浑瑊的书信,意图诬陷他参与叛乱,德宗识破了这一反间计,仍然信任浑瑊,更赐他良马、锦币。不久后,德宗又任命普王李谊为荆襄等道行营都元帅,大开幕府,以讨伐李希烈。浑瑊被任命为检校户部尚书、御史大夫,充任中军都虞候(一作元帅都虞候)。

十月,“泾原兵变”爆发,德宗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叛军首领朱泚亲率大军,攻打奉天城。

德宗逃至奉天三日后,浑瑊率宗族子弟及家属来到德宗身边,德宗任命他为行在都虞候、检校兵部尚书、京畿渭北节度观察使。浑瑊威望素著,使人心迅速安定下来。

数日后,邠宁留后韩游瑰、庆州刺史论惟明、监军翟文秀率军三千,在便桥抵御朱泚。三人与朱泚在醴泉遭遇,韩游瑰急忙回军直趋奉天,朱泚也紧随其后,唐军出战失利。叛军争夺奉天城门,打算进城,浑瑊与韩游瑰率军血战整日。城中有几辆草车,浑瑊命虞候高固率领身穿铠甲的战士用长刀砍杀敌人,个个以一当百。又把草车拖过来堵塞在城门口,放火烧车,唐军乘着火势出击,叛军只好退却。入夜后,朱泚在奉天城东三里扎营,击柝的声音与燃起的火堆布满了原野。朱泚让西明寺僧人法坚制造攻城用具,从寺庙中获取木材,制作云梯和冲车。韩游瑰认为只需准备好火种,等着叛军攻城便可。此后朱每天都来攻城,浑瑊等率军昼夜力战。

朱泚乘夜攻打奉天城的东、西、南三面。同月二十日,唐军终于将叛军击退。在此役中,左龙武大将军吕希倩战死。二十五日,德宗加浑瑊为京畿、渭南北、金商节度使。

十一月,灵武留后杜希全、盐州刺史戴休颜、夏州刺史时常春及渭北节度使李建徽等率军一万人入援,按照浑瑊与宰相关播的建议,援军应该从乾陵北面前来,奸臣卢杞却说服德宗,让援军从漠谷前进。结果正如浑瑊所料,叛军占尽地形优势,以大弩、巨石连败四路援军及赶来援救的奉天守军,援军只得退保邠州(一称各自返回本镇)。自此之后,“贼攻城逾急”,并广筑战壕,以期围困奉天。十天后,叛军又攻奉天城东北角,射入城中的箭和石头像下雨一样,昼夜不停,城中伤亡惨重。奉天城外无援兵,城中粮食消耗殆尽,连德宗每天也只有两斛粗米果腹,城中守军只有趁叛军休息时外出采集木头用来防御,人心危迫,德宗与浑瑊相对而泣。

此后,朱泚加紧进攻奉天。他让僧人法坚制造云梯,云梯高有九丈,长宽各有数丈,下装巨轮,外面裹着水浸的湿牛革,周围悬满了水囊,梯上可装兵士五百人。城中的人们望见,都感到忧恐畏惧。德宗询问群臣的意见,浑瑊与侯仲庄向德宗说明了应对之策,云梯大而沉重,重则易陷,只要按照叛军来袭的方向挖掘地道,地道里面堆满木柴、膏油、松脂,就能破解敌人的这一攻势。唐军按照浑瑊的要求做好准备,严阵以待。

十一月十五日,北风呼啸,叛军的云梯车开始攻城。云梯车中的兵士箭发如雨,守城的唐军死伤惨重。云梯车配有轒轀车助攻,贼兵们抱薪负土,填平壕堑,矢石、火炬此时都耐何不了叛军,叛军的云梯上已有不少叛乱登上了城楼,形势危急。德宗拿出千余张空百委任状交给浑瑊,让浑瑊招募死士御敌,授权浑瑊可以按照功劳大小任意填写,如果委任状用完,浑瑊可以直接在将士的身上书写所授官职,事后朝廷一律凭状授职。告别时,德宗说:“现在便与你永别。”浑瑊趴在地上,泪流满面,德宗抚摸着他的后背,抽咽不能自已。

守城的唐军将士饥寒交迫,缺少甲胄和兵器。但在浑瑊的激励下,死战不退。浑瑊身中流箭,随手拔出,血流满衣而面不改色,继续指挥作战,在场的唐军都深受感动,斗志大涨。唐军众志成城、意志如钢,终于感动了上苍,叛军的云梯车陷进了挖好的地道,火油点燃,顺风燃烧,城上的唐军趁机投下苇柴、火炬,云梯车笼罩在火球之中,转瞬之间就化为灰烬,数千攻城叛军不及逃跑,都被活活烧死,散发的焦臭之气,数里以外都可以闻到。唐军士气大振,三面出击,皇太子李诵亲自督战,倚仗将士血战,终于击退了叛军。德宗根据浑瑊的功劳,授他的两个儿子官职。

朱泚心有不甘,半夜又卷土重来,叛军流箭如雨,有的已经射到离德宗三步以内,德宗大惊失色,浑瑊镇定自若,率领唐军坚守城池,这个夜晚方才有惊无险。此时,李怀光的朔方军日夜兼程,前来救驾。兵马使张韶被派往奉天,提前向德宗通风报信。他怀揣蜡书,伪装成难民,被驱赶到奉天城下。张韶趁机大喊:“我是朔方军的军使。”城上的唐军赶紧把他拉上城墙,张韶身中数十箭,九死一生,终于让德宗看到了李怀光的书信。德宗阅信后,喜不自禁,让人抬着张韶绕城一周,向军民宣示朔方军的到来,奉天城内一片欢声雷动。朔方军赶到后,在澧泉(今陕西礼泉北)大败叛军,朱泚抵挡不住,只得退回长安,奉天之围得以解除。

殚力平叛

主词条:武亭川之战、李晟收复长安之战、河中之战

兴元元年(784年)正月,德宗为酬谢浑瑊的功劳,拜他为行在都知兵马使。二月,又加实封食邑封五百户。浑瑊的两个儿子在这之前已被授予官职。

因德宗急躁而不能容物的性格,击败朱泚后不久,他又逼反了救驾有功的李怀光。李怀光在逼走了奸臣卢杞之后,忐忑不安,他在咸阳(今陕西咸阳东)盘桓不进,暗中与朱泚勾结,反叛朝廷。德宗得知消息,在浑瑊的护卫下,逃往梁州(今陕西汉中)。德宗才入谷口,而李怀光的追兵突然抵达,浑瑊命侯仲庄率后军将其击败。

三月,德宗依照韩信拜将的故事,“临轩授钺”,加浑瑊为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灵州都督、灵盐丰夏等州、定远西城天德军节度等使,仍充任朔方、邠宁、振武等道兼永平军、奉天行营兵马副元帅。

同月,浑瑊率诸军出斜谷,邠宁节度使韩游瑰派部将曹子达率兵三千配合浑瑊军,吐蕃大将论莽罗(《资治通鉴》作论莽罗依)率军两万随从;凤翔节度使李楚琳也派部将石鍠率军七百随军,浑瑊攻占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当朱泚派大将韩旻争夺武功时,石鍠又率部投降叛军。浑瑊作战不利,集结部队于武功城的西原上。适逢曹子达与吐蕃大将论莽罗抵达,大破韩旻于武亭川,斩首一万余级,韩旻“仅以身免”。浑瑊随即进驻奉天,与李晟的神策军东西呼应,形成包围长安、聚歼朱泚主力之势。

五月,李晟率领唐军收复长安。浑瑊也在同时与韩游瑰、戴休颜等西面诸军收复了咸阳县(今陕西咸阳东北),击败叛军三千余人。听闻朱泚、姚令言西逃,浑瑊命诸军分道邀击,叛军溃不成军,纷纷来降。又选精锐骑兵三千追击朱泚,在泾州彭原西域屯(今甘肃镇原东),朱泚被其部将杀死,传首梁州,泾原兵变结束。

六月,德宗将浑瑊晋升为侍中。论收复京城之功,加浑瑊实封食邑八百户。七月,德宗返回长安后,命浑瑊以本职兼任河中尹、河中绛慈隰节度使,仍充任河中同陕虢节度及管内诸军行营兵马副元帅,由楼烦郡王改封为咸宁郡王。九月,德宗在长安的大宁里赐浑瑊豪宅一座、女乐五人。入宅之日,众宰臣、节度使都相送。与李晟平分秋色,享受同样的荣光。

浑瑊与骆元光奉命讨伐李怀光,驻军同州(治今陕西大荔),屡败于李怀光部将徐庭光之手,无法前进。朝廷在如何处置李怀光的问题上,通过多方讨论,朝廷上下取得了一致的意见。浑瑊出任朔方行营副元帅,与奉诚军节度使马燧等一同进讨。不久后,德宗又加浑瑊为朔方行营元帅。

马燧率步骑三万攻拔绛州(治今山西新绛),并分兵攻取闻喜、万泉、虞乡、永乐、猗氏地后,在陶城(今山西永济西北)斩首万余级,与浑瑊军相会合,兵逼李怀光的大本营河中。贞元元年(785年)四月,浑瑊与马燧在长春宫(今山西永济境)南大破李怀光军,并掘堑壕围宫城,李怀光部将相继降唐。朝廷又任命二人为招抚使。

八月,马燧与诸将商议攻打长春宫,并亲自深入宫城下,向守将徐庭光喊话策反,并要求他们坚守不要出击。初十,浑瑊与马燧、韩游瑰三支主力近逼河中焦篱堡(位于河中府河西县西),守将尉硅率七百人投降。这天夜晚,李怀光举火联络,诸营不予响应。马燧亲自招降徐庭光。马燧率诸军到河西(今陕西合阳东),河中军士惊慌,李怀光无法控制局势,自缢身亡,叛乱平息。

浑瑊再升为检校司空,一个儿子加授五品官。同年冬,浑瑊在陪同德宗郊祀昊天上帝后,还镇河中,得到了李怀光所有的部众,朔方军自此分屯邠州与蒲州。

主盟平凉

主词条:平凉劫盟

贞元二年(786年)八月三十日,吐蕃尚结赞帅兵大举入寇泾州(今甘肃泾川)、陇州(今陕西陇县),邠州(今陕西彬县)、宁州(今甘肃宁县),掠人马牲畜,收割庄稼,西部边境骚然,州县各自为守。德宗诏浑瑊帅兵万人,骆元光帅兵八千人屯咸阳以备之。尚结赞旋即受挫于名将李晟,对手下言道,“唐朝的名将,惟有李晟、马燧、浑瑊三人,不除掉他们,终为我们的心腹大患。”退至凤翔境。吐蕃为擒获唐将,多次要求与唐朝会盟。

贞元三年(787年)四月,德宗拟遣浑瑊与吐蕃盟于清水。随后改会盟地于平凉川(今甘肃省平凉市)。五月,浑瑊自咸阳入朝,德宗授浑瑊为平凉盟会使,由兵部尚书崔汉衡担任副手。因李晟一再告诫,德宗乃命骆元光帅兵屯于潘原(今甘肃平凉东)、韩游瑰屯于洛口(今宁夏固原西南),以为浑瑊之援。骆元光认为潘原离平凉过远,一旦有变,难以及时救援。于是与浑瑊连营相进,至平凉外三十余里而止。

浑瑊至平凉,尚结赞与他约定,各以甲士三千人列于盟坛之东、西面,只准穿常服的四百人到盟坛下。闰五月二十日,即将会盟时,吐蕃以数万伏兵杀擒唐军,而浑瑊等人仍然不知。应尚结赞的要求,浑瑊等人入幕更换礼服。吐蕃擂鼓三声,伏兵蜂拥而上。浑瑊从幕后逃出,夺马而逃。其余自副使崔汉衡以下的人,全都陷入吐蕃人手中。唐军战死五百人,被俘一千余人。浑瑊驰入骆元光营。吐蕃追兵因害怕被韩游瑰所部伏兵截断退路,于是不再追击。骆元光与浑瑊才得以收罗散兵,整军回师奉天。尚结赞先离间李晟,继而以求和为借口欺骗马燧,结盟时欲擒获浑瑊,使三人一同获罪,然后纵兵直攻长安,因浑瑊逃离而作罢。

同年七月,浑瑊回朝向德宗请罪,但德宗并未加以责怪。不久后,吐蕃入侵,德宗命浑瑊出镇奉天。十月,浑瑊还镇河中。

晚年迁升

贞元四年(788年)七月,浑瑊被加为邠、宁、庆副元帅。

贞元九年(793年),浑瑊与灵盐节度使杜希全等人奉命重修被吐蕃军队摧毁的盐州(今宁夏盐池县北)城,他尽心尽力,经两年时间就筑城完毕。此役完工后,史称“由是灵武、银夏、河西稍安,虏不敢深入”。

贞元十二年(796年),浑瑊升任检校司徒兼中书令,其余职位如旧。

倍极哀荣

贞元十五年(799年)冬季,浑瑊卧病。十二月二日(800年1月1日),浑瑊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四岁。德宗得知噩耗,极为悲痛,为他辍朝五日,大哭不已,群臣都前往延英殿奉慰。德宗追赠浑瑊为太师,谥号“忠武”,赠绢布四千匹、米粟三千石。后丧车即将抵京时,德宗又为其辍朝,命京兆尹监护其丧事。爱屋及乌,浑瑊的两个儿子也因为父亲的荫庇,成为当朝达官。

贞元十六年(800年)二月,浑瑊葬于京兆万年县洪固原。下葬之日,德宗又遣使赐绢五百匹。

主要作品

浑瑊喜爱读书,通晓《春秋》、《汉书》,曾仰慕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太史公自序》,自撰了一篇《行纪》,篇中言语全不夸张,且叙事明了。

贡献影响

浑瑊自唐玄宗天宝(742年-756年)初年从军以来,征战五十余年,为维护唐朝的统治立下了卓著的功勋。

转战西北,大破阿布思:浑瑊十二岁时就立下跳荡功。此后随军击破贺鲁部,参与石堡城之战,收复龙驹岛,“勇冠诸军”。还曾带领偏师深入葛逻禄部,大破阿布思。又与众军修筑永清栅、天安军两座城堡。

平定安史之乱、周智光叛乱:安史之乱爆发后,浑瑊先后为李光弼、郭子仪、仆固怀恩的部将,于九门之战中射杀(一作阵斩)叛军骁将李立节,并参与收复两京、讨伐安庆绪、史朝义的战争。大小数十战,军功最盛。大历二年(767年),浑瑊与李怀光率军讨伐同华节度使周智光,驻军渭水河畔。同月,周智光为部下所杀,叛乱平息。

平定仆固怀恩叛乱,屡破吐蕃、回纥:仆固怀恩叛乱时,吐蕃军十万入侵,浑瑊率二百骑兵冲阵,大破吐蕃,斩首五千级。大历八年(773年),吐蕃军十万入侵,浑瑊率军抵御,先败后胜,迫使其退兵。大历十一年(776年),吐蕃入侵邠州,浑瑊将其击退。大历十三年(778年),回纥入侵太原,击败河东节度使鲍防。浑瑊率军为掎角,与代州都督张光晟一同驱逐回纥,保卫北疆。

血战奉天,讨平李怀光叛乱: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爆发,德宗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浑瑊率宗族子弟及家属来到德宗身边,因其威望素著,所以他的到来使人心迅速安定下来。此后,浑瑊血战叛军,并献计烧毁叛军云梯、冲车,使得唐军得以等到朔方军的救援。史称“回天捧日,实赖将军。”兴元元年(784年),李怀光叛乱爆发,浑瑊护卫德宗逃往梁州(今陕西汉中)。三月,浑瑊率诸军出斜谷,并吐蕃大将论莽罗(一作论莽罗依)等大破叛军大将韩旻于武亭川,斩首一万余级。浑瑊随即进驻奉天,与李晟的神策军东西呼应,形成包围长安、聚歼朱泚主力之势。五月,李晟率军收复长安。浑瑊也在同时与西面诸军收复咸阳县(今陕西咸阳东北),击败叛军三千余人。他又命诸军分道邀击逃走的朱泚、姚令言。不久后,朱泚被其部将杀死,泾原兵变结束。同年,浑瑊与奉诚军节度使马燧等一同进讨李怀光。马燧在连续攻取绛州(治今山西新绛)、闻喜、万泉、虞乡、永乐、猗氏、陶城(今山西永济西北)等地后,与浑瑊合军,直逼河中。贞元元年(785年)四月,浑瑊与马燧在长春宫(今山西永济境)南大破李怀光军。八月,浑瑊与马燧等率军至河西(今陕西合阳东),李怀光自缢身亡,叛乱平息。

人物评价

总评

浑瑊精通骑射、武功过人。在当时,他总是与汉朝的金日磾相提并论,浑瑊生性谦虚谨慎,虽然自己位至将相高位,但从未流露过骄矜自大的神色。每当进献物品时,他一定要亲自过目验看,接受赏赐时,就像在德宗面前那样恭谨。饶是德宗一向猜忌功臣,对他也是另眼相看,信任有加。

自“泾原兵变”后,德宗常恐藩镇生事,往往姑息养奸,惟独对浑瑊的奏论“不尽从可”,浑瑊反而为此沾沾自喜,因为这说明德宗对他没有疑心。浑瑊在河中十六年,“猜间不能入”,使功劳与声名保持终生。成为历史上君臣相得的典范,为后世所称道。

历代评价

尚结赞:去三人(浑瑊、李晟、马燧),则唐可图也。(《资治通鉴》)

赵元一:高祖困于彭城,而用陈平之策,汉祚兴焉。晋武得谢安石,晋室无替。古之君子,亦有是夫!(《奉天录》)

权德舆:①斯太师所以宣力四代,稽谟七德,辉曜威灵,勤身濯行,霆击风行,乃缉熙於光明。故雕戈淑旗,以严师律;黄旒元衮,以正台曜。湛露彤弓,以觉报宴,纳书追命,以荣恤礼。蕃锡始终,如公之功。(《赠太师忠武浑公神道碑铭》)②北戴斗极,阴方尚武。元金朱(阙),锡命都府。太师间代,感会云雨。四征庇人,九合尊主。昔未成童,则能肆勤。卓行深入,致果忘身。弱冠摧锋,环列南军。中兴之后,书社策勋。援枹两河,转战三秦。灵朔郇邠,所居必闻。出统蕃卫,入司徼巡。时丁厄难,节冠群伦。逋诛煽结,狂秽宫阙。西平鞠旅,公亦授钺。既临延秋,如火烈烈。休士退舍,时惟不伐。祲沴蒙蒙,蒲津未通。北平释位,公实抚封。胥命长春,克成厥功。开壁劳军,靡有不公。以律则臧,在和而克。时惟太师,有严有翼。乃敷仁泽,乃布条职。时惟太师,有功有德。三公二府,是奖是陟。禭印易名,以奠以饰。材官介士,卤簿凄恻。大隧鲜原,终南之北。万邦作宪,永代是式。追琢馨香,与唐无极。(《赠太师忠武浑公神道碑铭》)

李纯:赠太师瑊,钟秀诞灵,逢时翼圣,铭镂金石,带砺山河。绩既著于先朝,业宜光于后裔,俾之陪祀,用光遗勋。(《命浑瑊配享德宗庙庭诏》)

李商隐:九庙无尘八马回,奉天城垒长春苔。咸阳原上英雄骨,半向君家养马来。(《浑河中》)

罗隐:子仪不起浑瑊亡,西幸谁人从武皇?四海为家虽未远,九州多事竟难防。已闻旰食思真将,会待畋游致假王。(《中元甲子以辛丑驾幸蜀四首》)

郑畋:昔曹沫三败,终复鲁雠;孟明再奔,竟雪秦耻。近代汾阳尚父,咸宁太师,亦曾不利鼓鼙,寻则功成钟鼎。(《切责高骈诏》

刘昫:①马司徒之方略,浑咸宁之忠荩,各奋节义,为时名臣。然元城之师,失策于田悦;平凉之会,几陷于吐蕃,此亦术有所不至也。缅思建中之乱,四海波腾,贼泚窃发之辰,宗祀不绝如线,苟非忠臣致命,化危为安,则李氏之宗社倾矣。(《旧唐书》)②北平之勋,排难解纷。咸宁蹈义,感慨匡君。再隆基构,克殄昏氛。回天捧日,实赖将军。(《旧唐书》)

宋祁:①至浑瑊、趯跌、光颜辈,烈垂无穷,惟其谅有余故也。(《新唐书》)②瑊亲与结赞盟,不能料虏诈,但以如诏为恭,殆有猛志而无英才乎?李晟谓虏不可与盟,则燧、瑊固出晟下远甚。功名大小,信其然乎!(《新唐书》)

司马光:①德宗愤积世之弊,悯唐室之卑,南面之初,赫然有拨乱之志,而识度暗浅,资性猜愎,亲信多非其人,举措不由其道,赋敛烦重,果于诛杀,故关外之寇未平而京城之盗先起,于是困辱于兴元,播迁于山南,公卿拜于贼庭,锋镝集于黄屋,尚赖陆贽尽心于内,李晟浑瑊输力于外,故能诛夷元凶,还奉宗社。(《历代名贤确论》)②瑊性谦谨,虽位穷将相,无自矜大之色,每贡物必躬自阅视,受赐如在上前,由是为上所亲爱。上还自兴元,虽一州一镇有兵者,皆务姑息。瑊每奏事,不过,辄私喜曰:“上不疑我。”故能以功名终。(《资治通鉴》)

苏轼:秦之由余,汉之金日磾,唐之李光弼、浑瑊之流,皆蕃种也,何负于中国哉?(《东坡志林》)

辛宁:噫!奉天之难,阖城待死,其危如俎上肉然。邑民父子,得不屠灭者,皆公之德也。(《唐浑忠武王祠碑记》)

张预:孙子曰:“守则不足。”瑊设枪垒以自营。又曰:“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瑊趋秦原而吐蕃去,诸军掎角而回纥遁。又曰:“守而必固。”瑊守奉天而拒朱泚是也。(《十七史百将传》)

脱脱:又诏前代功臣、烈士,详其勋业优劣以闻。有司言:“齐孙膑、晏婴,晋程婴、公孙杵臼,燕乐毅,汉曹参、陈平、韩信、周亚夫、卫青、霍去病、霍光,蜀昭烈帝、关羽、张飞、诸葛亮、唐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李靖、李勣、尉迟恭、浑瑊、段秀实等,皆勋德高迈,为当时之冠。”(《宋史》)

黄道周:浑瑊本来,铁勒九姓。光弼掌兵,河北从定。郭复两京,庆绪曾胜。其余战争,皆捷于令。史抗败名,再诈以正。李诈瑊书,帝不疑听。朱泚薄城,危如悬磬。惟帝与瑊,相倚为命。血战不休,号天相应。烧抵云梁,隐填地阱。天未绝唐,火返贼净。吐蕃图京,请瑊讲竞。迫陷多人,惟瑊保甑。释镇奉天,卒于忠敬。(《广名将传》)

王夫之:德宗抑有李晟、浑瑊、马燧之赤心为用,故李怀光虽叛,不敢逼上而屏迹于河中。(《读通鉴论》)

朱轼:浑瑊,贤将也。功烈可嘉,其学问不可及也。最爱其忠诚谨慎,贡奉受赐,若在帝前。论奏不从,独喜见信。功愈高而志益下,此岂武夫勋人能之乎?为将者,诚不可不知学哉!(《史传三编》)

程梦星:德宗避难奉天,浑瑊有童奴曰黄苓者,力战有功,即封渤海郡王。可见当日浑公部下,不知几许立功者。(《李义山诗集笺注》)

蔡东藩:①此三误,至于叛兵犯顺,围攻行在,倘非浑瑊等之血战,及李怀光等之赴援,奉天尚能苦守乎?(《唐史演义》)②若夫李晟、浑瑊、马燧,为唐德宗时三大名将,晟知吐蕃之难信,不宜与和,而瑊与燧皆未曾料及,是晟之智烛几先,固非二人所可逮者。(《唐史演义》)

范紫东:较郭汾阳之却吐蕃,浑忠武之破朱泚,厥功尤伟。皆本境所当俎豆千秋者也。(《乾县新志》)

其他信息

轶事典故

勤侍子仪

浑瑊年少时侍奉名将郭子仪,不辞辛苦。一次在军中,浑瑊于夜间饮酒,“溺器必温”。郭子仪询问原因,浑瑊回答说:“我向来带着它来就寝。”郭子仪心中暗道:“此人可以教导。”于是将兵法传授给他。

足掌黑子

郭子仪足掌中有黑痣。一天,郭子仪让浑瑊帮他洗脚。浑瑊将郭子仪的脚捧玩许久,郭子仪询问原因,浑瑊回答说:“我的脚上也有。”郭子仪让浑瑊脱下鞋袜后看他的脚,讥笑他说:“比不上我。”认为浑瑊只能到中寿。

后世地位

广德元年(763年),唐代宗下诏将浑瑊等人的画像悬挂于凌烟阁上。

元和九年(814年),唐宪宗下诏以浑瑊配飨德宗庙廷。

在北宋时期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浑瑊位列其中。而明代黄道周编篡《广名将传》,亦收录浑瑊于其中。

史料记载

《赠太师忠武浑公神道碑铭》

《旧唐书·卷一百三十四·列传第八十四》

《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五·列传第八十》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七·唐纪三十三》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二十三·唐纪三十九》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二十七·唐纪四十三》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三十二·唐纪四十八》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三十三·唐纪四十九》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三十五·唐纪五十一》

《藏书·卷五十六·武臣传·贤将》

《史传三编·卷二十六·名臣传十八》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列传五十二》

后世纪念

墓址

据清乾隆《临潼县志》记载:“(浑瑊)墓在县西南十五里,邵平店东。”清康熙《临潼县志》云:“瑊从郭子仪复两京,讨平安庆绪、史朝义,肃宗临轩授钺,方志汉金日磾,封咸宁郡王,赠太师,谥忠武”。今邵平店东确有一墓,是否是浑瑊之墓,尚无证据确指。

祠碑

北宋大臣游师雄曾于今陕西乾县建浑瑊祠堂。其中有《唐浑忠武王祠碑记》,碑断为二,为知临真县辛宁撰、安宜之书,今已失。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知识小玲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中国古代十大猛将盘点 10位古代出色的将领 古代猛将有哪些
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曾出现过很多出色的将领。这些将领各有各的擅长。那么你们知道有哪些将领是属于猛将呢?你们知道古代猛将有哪些吗?你们知道10位...
世界十大不败将军排行 世界历史十大著名将军 战场上的不败之神
世界十大不败将军有哪些?亚历山大、凯撒大帝、汉尼拔、拿破仑、白起、隆美尔、朱可夫、苏沃洛夫、瓦立德、李舜臣,这些古今中外改变了战争进程的人物...
中国古代十大常胜将军 戎马一生未尝败绩
历史上众多战争中,可谓豪杰群起,人才辈出。但在那么多的将领统帅中,没打过败仗的可谓少之又少。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盘点中国十大不败名将,他们有:...
MAIGOO原创 中国名人 古代 中国十大
2.6万+
中国古代十大女将军 国内历史上著名的女将有哪些
战场向来都是男人的天下,骑马持枪冲锋为男人的浪漫。但是你有所不知,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些巾帼英雄,她们的军功有可能比大多数男人都高,那么国内史上...
MAIGOO原创 历史人物 女性/女士 中国名人
7.3万+
三国武将排行榜 三国十大名将排名 三国最牛武将排名
最广泛流传的三国武将排名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凡好三国者,读三国必不下三遍,凡读三国过三遍者,心中难免会将其中武...
秦国十大名将排名 秦国十大将军 秦国武力猛将排行榜
秦国能扫平六国,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拥有许多骁勇善战、智勇双全的猛将。下面MAIGOO小编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大秦帝国十大名...
MAIGOO原创 历史人物 军武人物 历史十大
2.4万+
中国历史三十大名将 中国历史名将盘点 你都认识他们吗
纵观中国古代战争史,可以说是谋臣如云,名将如雨,英武一世的将领如繁星般点缀。他们有的出将入相、智勇双全,有的武力冠绝,胆识过人。下面小编将为...
宋朝名将排名TOP10 宋朝厉害的武将 宋朝有名的将军排名
大宋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名相名将层出不穷,尤其是宋朝的将领们有许多名垂青史的人物,你知道宋朝著名将军有哪些吗?Maigoo小编为大...
MAIGOO原创 军武人物 历史人物 历史十大
1.5万+
三国演义十大武将 三国演义十大猛将排名 三国前十名大将是谁
《三国演义》作为家喻户晓的历史演义小说,里面描写了不少三国武将,个个都是力能扛鼎、勇武绝伦的英雄人物。民间更是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
MAIGOO原创 三国 聚焦人物 历史人物
1万+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将 中国古代名将有哪些 名垂青史的将领
中国古代名将有哪些?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有不少将领都留下了名字,在众多古代名将中哪些给你的印象最为深刻?本文就为大家带来了中国历史上的十大...
战国四大名将 千古第一猛将 细数战国时期的将军
战国是一个硝烟弥漫的时代,也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好战。你知道战国著名的将领有哪些吗?本文为大家盘点了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
中国十大将军县 中国将军县排名 中国将军最多的一个县
我国十大将军县,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开始的陆海空三军大授衔的总共1614名将帅中,原籍县份人数较多的前10位。而且这十大将军县,基本...
MAIGOO原创 省份/地区 名人故居 中国十大
5.6万+
中国十大将军省 中国哪个省出的将军最多 中国将军第一省是哪里
曾经有这样一批人,他们在党的带领下,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和贡献。在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授予军衔,其中江西省走出了327位将...
MAIGOO原创 省份/地区 名人故居 中国十大
2.8万+
中国十大古代将军故里 历史著名将领故居在哪里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上,出现过无数优秀的将军和大臣。他们拥有许多轰轰烈烈的英勇事迹,他们中有的被人遗忘,有的却被人永远铭记。他们的故里比较知名的...
MAIGOO原创 古代 景区景点 中国
5269
【宁夏景点】宁夏旅游景点大全 宁夏著名景点 宁夏景点地图
宁夏回族自治区历史上是“丝绸之路”的要道,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那么宁夏的旅游景点有哪些呢?鬼斧神工的大自然造就了宁夏的高山、平原、大漠、...
MAIGOO原创 宁夏景点 宁夏 西北旅游
7010
宁夏名人汇总 宁夏名流 宁夏明星 宁夏富豪 宁夏企业家【宁夏名人】
宁夏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环境,造就和涌现出许多的历史名人。他们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或者为社会的安定和经济发展,或者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
MAIGOO原创 宁夏名人 宁夏 地区城市名人
1.2万+
宁夏十大品牌 宁夏著名品牌大全 宁夏名牌 宁夏名企 宁夏百强企业名单【宁夏品牌】
宁夏是辐射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甘肃东部的区域化中心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宁夏经济社会的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城市化率大百分之五十以上,年生产总...
MAIGOO原创 宁夏品牌 宁夏 中华老字号
1.1万+
看宁夏传统习俗文化知识大全 做泥塑 学剪纸 赏社火 识宁夏
宁夏是一个历史悠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社会的发展及独特的地理位置特点,就形成了宁夏特有的民俗文化。下面本文maigoo编辑从...
MAIGOO原创 宁夏文化 宁夏 泥塑
1.4万+
宁夏GDP排名 宁夏人口 宁夏房价 宁夏在全国排第几【宁夏大数据】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位于祖国西北部的黄河中上游地区,东邻陕西省,西部、北部接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与甘肃省相连,总面积为6.64万平方千米。...
MAIGOO原创 宁夏数据 宁夏 城市聚焦
1.8万+
宁夏最全美食攻略指南 著名宁夏菜 宁夏特产 宁夏小吃盘点
宁夏美食以回族风味菜为主体,也有部分汉族菜肴。美食结合了中原传统和穆斯林风味,以食大米和春小麦磨制的面粉为主,崇尚清真、实在,尤擅长牛羊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