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龙凤论坛

乌鳢俗称黑鱼,它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甚至不放过自己的幼鱼。黑鱼还能在陆地上滑行,迁移到其他水域寻找食物,可以离水生活3天之久。乌鳢是水族中的强者,它平时喜欢栖息于水草茂盛或浑浊的水底,当小鱼、小虾等游近时,它便发起突袭将这些小动物吞掉,一条0.5公斤的黑鱼能一口吞下一条二三两重的草鱼或鲤鱼。黑鱼的生命力很强,在淡水鱼类中居首位。
  • 中文学名: 乌鳢
  • 拉丁学名: Ophiocephalus argus Cantor
  • 英文名: Channa argus
  • 别称: 蛇头鱼,黑鱼,乌鱼,乌棒,蛇头鱼,文鱼,才鱼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纲: 辐鳍鱼纲
  • 目: 鲈形目
  • 亚目: 鳢亚目
  • 科: 鳢科
  • 属: 鳢属
  • 种: 乌鳢
详细介绍 PROFILE +

生长与分布

国内分布:乌鳢在我国分布十分普遍,除了西部高原地区之外,从南到北均有分布。其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河川、湖泊和池塘中。

国外分布:乌鳢分布于印度、东南亚至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日本以及各大水系。

形态及特征

体形呈长棒状。头部扁平,头大,口裂大。吻部圆形。口内齿牙丛生。偶鳍皆小,背鳍和臀鳍特长,尾鳍圆形。头部与躯干部皆被有大小相似的鳞片。侧线完整,在胸鳍的后方有个弯曲。头顶部有许多感觉小孔,大鱼其数目较多。体色背部灰绿色,腹部灰白,体侧有作八字形排列的显明黑色条纹。头部有三对向后伸出的条纹。

全长330mm。体长285mm,为头长3.0-3.2倍,为体高5.7-6倍。头长为眼径9倍,为吻长5.8倍,为尾柄高2.5倍。背鳍49-52;臀鳍32-33;胸鳍16;腹鳍6。侧线鳞62-67,7-8/17。

乌鳢的黑龙江亚种主要特征为:背部颜色为深绿黑色,体侧有不规则黑绿色,背鳍和尾鳍与背部同色,胸鳍和臀鳍色浅。

乌鳢与斑鳢的主要差别:乌鳢体较长,斑鳢钵较短;两者头顶部斑纹也有明显差别:乌鳢头顶部有七星状斑纹,斑鳢头顶部则呈近似“一八八”三个字之斑纹;此外,乌鳢的头比较尖长,更似蛇。

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且较为贪食。捕食对象随鱼体大小而异。体长3厘米以下的苗种主食桡足类、枝角类及摇蚊幼虫等,体长3-8厘米以下的苗种以水生昆虫的幼虫、蝌蚪、小虾、仔鱼等为食,体长20厘米以上的商品鱼则以各种小型鱼类和青蛙为捕食对象(小型鱼类主要指鲫鱼、餐条、赤眼鳟、泥鳅及各种幼鱼)。乌鳢的游动速度缓慢,但捕食一般不追赶猎物,而是隐藏于水草或其他隐蔽物附近,并高度注视四周的动静,一旦发现有鱼类等适口活饵游经附近时便迅速出击,一举捕获。乌鳢的摄食量大,往往能吞食其体长一半左右的活饵,胃的最大容量可达其体重的60%左右。据解剖,一条500g重的乌鳢,在较短时间内吞食10厘米长的草鱼种8尾。乌鳢还有自相残杀的习性,能吞食体长为本身2/3以下的同类个体。其食量大小与水温有密切的关系。夏季水温高时相当贪食,摄食量大;当水温低于12℃时即停止摄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当动物性饲料不足时,也能以豆饼、菜饼、鱼粉等人工配合饲料为食。

生活习性

为底栖肉食凶猛性鱼类,平时喜生活在沿岸泥底水草丛生的浅水区,潜伏在水草中等待时机追捕食物,夜间有时在水的上层游动。仔鱼以浮游动物为食;幼鱼以水生昆虫、小虾和小鱼为食;成鱼则捕食其他鱼类。

鸟鳢喜欢柄息于水草茂盛或浑浊的水底,当小鱼、小虾等游近时,它便发起突袭将这些小动物吞掉,一条0.5kg的黑鱼能吞下一条150g重的草鱼或鲤鱼。乌鳢还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氧,它凭借这一“特异功能”,当久旱无雨,湖水即将干枯时,它能像某些动物冬眠一样,即呈蛰伏状态,这时它尾部朝下把身体坐进泥里,只留嘴巴露在泥面以上,俗称乌鳢“坐橛”或“坐遁”,这就是乌鳢的“旱眠”。这时它处于麻木状态,可持续数周,等再次来水时便恢复正常生活。冬眠时钻到稀泥里。温暖的季节,乌鳢在水中活动一段时间后,往往需要将头部露出水面,藉以辅助呼吸。乌鳢的生存水温为0-41℃,最适水温为16-30。C。

乌鳢是营底栖性鱼类,通常栖息于水草丛生、底泥细软的静水或微流水中,遍布于湖泊、江河、水库、池塘等水域内。时常潜于水底层,以摆动其胸鳍来维持身体平衡。

乌鳢对水体中环境因子的变化适应性强,尤其对缺氧、水温和不良水质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当水体缺氧时,它可以不将头露出水面。借助在鳃腔内由第一鳃弓背面的上鳃骨和舌颌骨伸展出的骨片组成的鳃上器,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因此即使在少水和无水的潮湿地带,也能生存相当长时间。乌鱼的生存水温为0-41℃,最适水温为16-30℃。当春季水温达到8℃以上时,常在水体中上层活动;夏令季节活动于水体的上层;秋季水温下降到6℃以下时,游动缓慢,常潜伏于水深处;冬季水温接近0℃时,则蛰居在水底泥中停食不动。

乌鳢具有很强的跳跃能力。当天气闷热、下雨涨水时,乌鱼往往会跃出水面,沿塘堤岸逃逸;在有流水冲击时也会激起鱼跃而逃跑。若其生活的池塘饵料不足时,亦会向他池转移,转移时其身体似蛇形,缓缓向前移动。

淡水底层鱼类。栖息于水草丛中,淤泥底的混浊水中。喜在水底潜行,发现捕食对象猛烈追捕。冬季到浅海区,埋入淤泥中越冬。

繁殖方式

性成熟年龄

乌鳢的性成熟年龄,因不同地区的气候而差异较大。华南地区只需1冬龄性腺可以发育成熟,江、浙一带需达到2冬龄才能产卵,黑龙江流域的乌鳢则需3冬龄以上。

季节水温

乌鳢的产卵季节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而异。在华南地区为4月中旬至9月中旬,5、6月最盛;中地区为5-7月,以6月较为集中。繁殖水温为18-30℃,最适水温为20-25℃。

产卵环境

乌鳢对产卵环境要求不严,在湖泊、河流、池塘及水库等水域内均可自然繁殖,产卵场般选择在水草茂盛的浅水区,便于筑巢产卵。

怀卵量

乌鳢的怀卵量、产卵量与个体大小有关,通常每kg雌鱼可怀卵2万粒左右,卵子一次成熟,分批产出,产卵一次约5000-10000粒。受精卵为鲜黄色,卵径2mm左右,卵膜内有一油球因而能浮于水面。

产卵方式

乌鳢有筑巢产卵的习性。产卵巢多分布在水流平缓、水草茂盛的水域,外观呈圆形,直径一般为0.5-1米左右。筑巢时,雌雄亲鱼共同用口衔取水草和植物碎片,以唾液作黏合剂,筑成漂浮于水面的环状鱼巢。乌鳢有护卵的性。产卵后,亲鱼轮流守候在鱼巢下面,驱赶敌害以保护鱼卵安全,并及时维护因风浪受损的鱼巢。

产卵过程

鳢属鱼类的产卵过程基本相同。营巢后,亲鱼即在巢的附近游动,并保持活跃状态。在巢下伏窝数日,多数个体在营巢后2天,即在巢上开始产卵。起初由雌鱼在巢下游动,徘徊数次,产卵时,雌鱼先游至巢下近水面处,腹部朝天,成仰卧状态,身体缓缓摆动,有规律地将卵徐徐产出。随后,雄鱼以同样仰卧状态,靠近雌鱼,射出精液,在水中完成受精,此时,可见在鱼巢上有成串珠状分离、晶莹的金黄色卵粒附着。产出的卵密集地浮在水草所围绕的巢的空隙或草垫表面,即使被风吹或水流所激动,也不致四散,卵块分散成不规则的圆形,其直径为15-50厘米,一般与巢径相似。产卵时,亲鱼十分灵敏,遇到外界惊扰或与人接近,立即中止产卵。产卵活动正常持续15-45分钟。

孵化、发育

乌鳢的卵金黄色,有油球,为浮性卵,卵径2mm左右。鳢黑龙江亚种卵径略小,约1.5mm。精卵的孵化时间与水温有关:水温较低时,孵化化时间较长;水温较高,则孵化时间短些.刚孵出的鱼苗全长3.8-4.3mm,体遍布黑色素细胞,胸鳍原基出现,油球和卵黄囊使体部明显膨大,外形象蝌蚪,常侧卧漂浮于近水面,运动能差,依靠吸收卵黄而生。苗全长达6.1-6.2mm时,胸鳍、鳃裂和口均已出现,卵黄内油球位置移至腹部,常呈仰卧状态于水面,并能向下作短程垂直运动.开始摄食,亲鱼随群保护.全长达7.4-7.5mm时,全身黑色,卵黄囊消失,集群游动,开始摄食,亲鱼随群保护.全长达15.5mm时,体呈黄色,奇鳍末端呈黑色,背鳍、胸鳍和臀鳍已具鳍条,腹鳍则始现鳍条,开始分散游动。

护卵与护幼

产卵结束后,成对的亲鱼或仅雄亲鱼,潜伏在巢的下面或巢的附近巡游,守护鱼卵和保护仔、幼鱼。待仔鱼孵出、离巢,一直到幼苗自由游泳与营独立摄食时为止。

护卵护幼,可防止蛙、蛇及其他鱼类等敌害生物侵袭鱼卵与仔、幼鱼。同时亲鱼在守护时巡游巢边,还能起到促进水的流动、交流氧气、清新水质和促进受精发育的作用。

亲鱼在护巢时,当发现有其他敌害动物接近鱼巢,亲鱼即从水底上浮,凶猛地突然袭击,起初是用头部或嘴尖驱除,如来敌仍袭击如故,亲鱼便用猛烈的姿势噬啮。如人为故意将附近的水草搅乱,或搅动巢内的卵,亲鱼感到危险时,可用口含的方法,将巢内的卵或仔鱼,全部移至其他场所。如亲鱼被人惊散逃走,过半小时或1-2小时又会返回。如雄鱼被捕捉,只要含卵的鱼巢未被破坏,雌鱼仍有可能回巢,只有当巢被破坏,卵粒星散,亲鱼才不再返回守护。

仔鱼孵出后不久,密集成群地聚在有水草的浅水处的水面或水下层游动,亲鱼在其附近保护。当仔鱼长大,离开鱼巢成群摄食时,亲鱼仍不断地尾随在鱼群后面,此时防护活动更为加强,如有其他敌害对仔、幼鱼侵袭时,亲鱼将全力以赴进行驱赶。当幼鱼长到4-6厘米,能独立生活,开始分散活动,并逐渐散去时,亲鱼才离开幼鱼群,结束护幼工作。

亲鱼在守巢护幼期间,一般不主动摄食,但当有小鱼、蛙类等动物接近时,亲鱼也会凶猛吞食。在停止护幼后,如环境中饵料不足时,会发生亲鱼吃食仔鱼的现象。

生长特性

乌鱼生长迅速,由于鱼体生长的环境不同,个体差异甚大,一般当年孵化的幼鱼,年底平均体长可达15厘米、体重50g左右。根据长江水产研究所在太湖采集的乌鳢测定,每年龄组的体长和体重为:1冬龄鱼体长14.2-19.2厘米,体重115-428g;2冬龄鱼体长24.0-28.0厘米,体重350-760g;3冬龄鱼体长32。9-38.0厘米,体重600-1000g。渔获物中,体重500g左右的居多,最大个体可达5000g乌鳢生长速度相当快,但不同地域、不同的环境中,乌鳢与斑鳢的生长速度不尽相同。

仔鱼培育

刚孵出的鱼苗十分幼弱,个体发育尚不完全,活动力不强,所以该阶段宜在原孵化器中待鱼苗开口摄食后驯养数日,再进一步扩大水体培育,这样可增强鱼苗对养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鱼苗摄食能力提高成活率。该培育阶段是将孵出鱼苗体长3-4mm培育成12-15mm仔鱼;该阶段仔鱼体色也从头部开始转变为黄棕色;在水体中能上下自主活动,捕食能力增强。

鱼苗的引食与投饲

鱼苗出膜后的第五天开始投喂小型的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或其幼体,浮游动物规格控制在200微米以下,捕得的浮游动物预先通过60目网片过滤,用滤后的滤液投喂。浮游动物应预先培育获得。如果是在污水中捕得,在滤液中以0.2mg/L暂养半小时后再使用。开始驯食时按少投喂多分次原则,一般按4个小时1次,经3-4天后,改为6个小时一次,适当增加投喂量,连投3-4天后,随鱼苗长大,饲料便不需要再过滤了,按8小时投喂一次,即每天3次在动物饲料不足的情况下,可以添加少量蛋黄液、豆浆等作补充。蛋黄液制取的方法是用鸡蛋或鸭蛋除去蛋清后,加一倍的水,充分搅匀使用。

每天3次。在动物饲料不足的情况下,可以添加少量蛋黄液、豆浆等作补充。蛋黄液制取的方法是用鸡蛋或鸭蛋除去蛋清后,加一倍的水,充分搅匀使用。

及时驱散集群

防止缺氧出膜后1-7天,鱼苗有强烈集群现象,随着鱼苗生长,需氧量提高,集群栖息很容易缺氧伤苗。所以,当出现集群栖息时,应及时采用捞海、面盆等工具轻轻搅动水体驱散,以防局部缺氧。

水质管理

总的应保证水体的清新、富氧。该阶段主要工作是清除未受精卵、太阳子和死苗,防止这些物质的腐变和释放出油滴引起油封造成鱼苗缺氧死亡,同时必须清除残佴和鱼体的排泄物。水泥池培育可用虹吸排污,如是网箱不仅要虹吸,还需每天刷箱,保持网箱内外水流畅通;适时换入新水,换水时水温温差不宜超过2℃,早期换水量60%-70%,2周后减少到30%-50%,水泥池培育时,可以采用球阀控制喷水增氧进水,并通过溢水口排出。进水要缓,流速不宜过快,以防鱼苗被粘在网绢和池边。定时增氧,改善底部环境。保持良好的幼苗培育环境。

防病

该阶段,体表没有鳞片保护,很容易受损伤,受水霉和原生动物侵害。所以鱼苗完全出膜、捞除卵膜之后,可用15mg/L的福尔马林进行预防。换入新水应先在贮水池中用5-25g/m3的生石灰或氯制剂消毒药物消毒,一周待药效消失后,将水培育成嫩绿色后,再用于育苗池换水。每隔10-15天,施用一次有益微生物制剂,改良水体环境。

及时分养

经过1周的驯化培育,鱼苗长至1.2-1.5厘米,体色从头部开始转为黄棕色,机体各器官发育更完善活动能力更强,在水体中能上下自由活动,正常捕食。随着个体发育长大、相对密度提高,鱼苗个体大小分化,水质也容易恶化,发病率便会相应增高,这时必须及时过筛,按规格大小,降低密度分养到鱼种培育池。

池塘养殖

1.池塘要求

乌鳢的池塘健康养殖,应根据其生态和生活习性创造适宜的养殖环境,选择和投放种质纯正、规格适当的苗种,采取合理的养殖模式、养殖密度,通过科学管水、科学投饵、科学使用鱼药防治病害,促进乌鳢健康、快速生长。每池面积达2670平方米、水深2米。实践表明,适当扩大池塘面积与深度,能增加水体体积,为乌鳢生长、活动提供更加开阔、宽松与舒适的生态环境。同时,根据乌鳢的生活习性,每年4月上中旬在池塘四周浅水区种植苦草、轮叶黑藻、水葫芦等水草,水草生长后的覆盖面积为池塘水面的30%左右,以供乌鳢隐蔽栖息,并有利于改善水质和高温季节降低水温。

2.鱼种放养技术

提高鱼种规格、降低养殖密度,保持池塘合理的载鱼量,平衡生态环境,实现健康养殖。一般在三四月份每亩投放体重120g左右的乌鳢鱼种2200尾,并搭配体重50-100g的鲢、鳙鱼种100尾(二者比例为4:1)、大规格银鲫鱼鱼种50尾,让其调节水质和摄食部分残饵。鱼种放养前用3%-4%食盐水浸洗10分钟。要求鱼种体表光洁、肌肉丰满、无伤无病、游动活泼、规格整齐。

3.乌鳢的饵料投喂

乌鳢的饵料来源较广,可投喂新鲜或冰冻的鲢鱼、鲤鱼、鲫鱼等鱼块和小杂鱼、虾。以冰鲜鱼为饵料,要将饵料鱼切成适口大小,通过制造响声驯食,每天上下午各喂1次,每次投喂30分钟左右,日投喂量为池中乌鳢体重的6%-10%,随着鱼体长大投喂量可逐渐下降到4%-5%。投饲要坚持“四定”方法,将饵料鱼定点撒抛在投饲区内,并视鱼摄食、水温、水质及天气等具体情况予以增减。坚持每天早晚巡塘,观察和掌握鱼的摄食、生长、活动及水质等环境变化情况,及时清除残饵、污物。

4.水质管理

许多人认为,乌鳢耐低氧,不太重视活水养鱼。其实,乌鳢的池塘精养,残饵和排泄物较多,常产生硫化氢、甲烷等还原性气体使池水恶化,影响乌鳢健康生长,导致病害发生,因此要合理调节水质。养殖前期与后期,每5-7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3;7-9月高温期,将池水加深至最高水位,并每隔三四天换水1次,7-10天大换水1次,换去池水的2/5,具体根据天气、水质和鱼的活动情况灵活掌握。每20-30天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20g化水全池泼洒1次,定期使用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和底质。遇恶劣天气或鱼浮头等情况,要及时开增氧机增氧,始终保持池水pH值7-8,透明度30-35厘米。

5.病害防治

切实加强病害防治,鱼种下塘前10天,要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然后每亩用生石灰100kg彻底消毒。每月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g或强氯精0.3g或硫酸铜0.7g化水交替全池泼洒1次。发病季节,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及维生素(按说明书操作)连喂3-5天。发生鱼病时,及时诊断,对症下药治疗。

价值及其他

养殖价值

乌鳢个体大、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由于鳃上器可耐低氧,因此此鱼便于运输。除天然水域捕捞外,还应分地散养。在不放养鲢、鳙、草鱼水库,应对乌鳢进行敏殖保护,并适当加强成鱼捕捞,从而提高产量。

食用价值

乌鳢骨刺少,含肉率高,而且营养丰富,比鸡肉、牛肉所含的蛋白质高。乌鳢作为药用具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等功效,外科手术后,食用黑鱼具有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具有非常丰富的营养价值。此外黑鱼肉中含蛋白质、脂肪、18种氨基酸等,还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

夜来香煲黑鱼

取夜来香200g、胡萝卜1根(约150g)、马蹄6个、黑鱼1条(约500g)、生姜3片。先将胡萝卜、马蹄分别削皮,洗净,切薄片;夜来香去除硬梗,洗净。黑鱼宰杀,去鱼鳞、鳃及内脏,洗净,切成片,用适量花生油、淀粉、盐及姜丝拌腌。头、尾切块,放进加有生姜片的油锅中煎香(煎时洒点白酒),加入清水2升,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10分钟,加入备好的夜来香、胡萝卜、马蹄,煮沸5分钟后,放进腌好的鱼肉片,再煮2分钟,精盐、鸡精调味即可。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1173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词条所在榜单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中国十大最贵的淡水鱼 中国最贵的淡水鱼品种 曾经卖出天价
中国十大最贵的淡水鱼有哪些?有野生军鱼、大理裂腹鱼、泰山赤鳞鱼、长江刀鱼、淮王鱼、长江鲥鱼、松江鲈鱼、抗浪鱼、黄河鲤鱼、抚远鳇鱼等等,这些鱼...
MAIGOO原创 鱼虾蟹 动物 淡水鱼品种
10万+
淡水河中的十大巨型鱼排行 世界十大巨型淡水鱼 体型最大的鱼类
淡水河中的十大巨型鱼有哪些?淡水鱼是生活中最常见和食用最多的鱼类,但平日见到的都是小型鱼,湄公河巨鲶、鳄雀鳝、 亚马逊鲇鱼、哲罗鲑、中华鲟、...
MAIGOO原创 鱼虾蟹 动物 淡水鱼品种
3.3万+
盘点世界十大凶猛的淡水鱼 淡水鱼也可以非常凶猛
近日,南海丹灶一名市民在仙湖里钓起了一条长达1.58米,重约90斤的巨型“鱼怪”。经过丹灶农林渔业局工作人员的鉴定,这条“鱼怪”原来是鳄雀鳝...
MAIGOO原创 鱼虾蟹 动物 淡水鱼品种
1.2万+
十大最好养的小型观赏鱼种类 最容易养的十种小型观赏鱼排行榜
十大最好养的小型观赏鱼有哪些?小型观赏鱼以小巧体形、美丽外表获得了无数人喜爱,很多人想要饲养却不知从何下手,本文盘点了孔雀鱼、吻鲈、狗头鱼、...
MAIGOO原创 观赏鱼 宠物 鱼虾蟹
17万+
世界上十大最贵的海鱼 世界十大名贵海鱼排名 最贵海鱼大盘点
世界上十大最贵的海鱼有哪些?海鱼的种类有很多,各自体型习性不同,价值不同。蓝鳍金枪鱼、黄唇鱼、野生大黄鱼、红薄荷神仙、刀锋鳍士、黄金狐、海王...
MAIGOO原创 鱼虾蟹 动物 世界十大
8.4万+
世界十大最可怕的鲨鱼 世界上最凶猛的鲨鱼排行榜
鲨鱼,生活在海洋中,是海洋中的鱼类。鲨鱼早在恐龙出现前三亿年前就已经存在地球上,至今已超过五亿年,它们在近一亿年来几乎没有改变。鲨鱼,在古代...
MAIGOO原创 鲨鱼 动物 世界十大
10万+
世界十大最好养的大型观赏鱼排行榜 最好养的大型观赏鱼种类盘点
世界十大最好养的大型观赏鱼有哪些?市面上大型观赏鱼的品种有许多,不下几千种,本文为大家盘点了地图鱼、七星刀鱼、罗汉鱼、招财鱼、血鹦鹉鱼、银龙...
MAIGOO原创 观赏鱼 鱼虾蟹 动物
8万+
十大常见冷水观赏鱼 常见冷水观赏鱼的种类 冷水观赏鱼盘点
十大常见的冷水观赏鱼有哪些?现在市面上的观赏鱼一般以热带鱼为主,因为热带鱼的品种多,选择性丰富,而冷水鱼的存在感就没这么强了。而本文专门盘点...
MAIGOO原创 观赏鱼 宠物角 神奇自然
10万+
最具营养的十种鱼类 十大营养价值最高的鱼 不同鱼类营养排名
其实吃鱼本身就是一件十分有营养的事,但鱼种类之多,哪种鱼的营养价值更丰富更突出呢?最具营养的十种鱼类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
MAIGOO原创 鱼虾蟹 动物 淡水鱼品种
5.4万+
世界十大最凶猛观赏鱼排行榜 最凶悍的观赏鱼类有哪些
十大最凶猛的观赏鱼有哪些?观赏鱼虽然是供人观看欣赏的,但并不代表它性情温顺,本文盘点了道氏火口、黑色食人鱼、电鳗、斑马狗头、招财鱼、反天刀、...
MAIGOO原创 观赏鱼 动物 鱼虾蟹
4.2万+
十大养不死的热带鱼排名 十大养不死的热带观赏鱼盘点
十大养不死的热带鱼有哪些?热带鱼分布广泛,东南亚、中美洲、南美洲和非洲等地区均有产出,是许多爱鱼者的养殖首选,本文盘点了月光鱼、金三角灯、四...
MAIGOO原创 观赏鱼 动物 鱼虾蟹
6.5万+
世界十大最贵的观赏鱼 十大观赏鱼价格排行 最贵观赏鱼盘点
世界十大最贵观赏鱼有哪些?有的观赏鱼属于名贵品种,有的则很稀有,其价格与普通鱼类相比差异巨大。本文盘点了锦鲤楼兰、血红龙、淡水圆点魟、白金龙...
MAIGOO原创 观赏鱼 动物 鱼虾蟹
5.4万+
十大最漂亮的观赏鱼排行榜 最漂亮观赏鱼有哪些 十大最美观赏鱼盘点
十大最漂亮的观赏鱼有哪些?观赏鱼分布在世界各地,品类不下千种,有的生存于淡水,有的生存于海水,本文盘点了孔雀鱼、锦鲤、金鱼、鹦鹉鱼、龙鱼、小...
MAIGOO原创 观赏鱼 动物 鱼虾蟹
4.3万+
世界上最大的鲨鱼排行榜 现存十大最大的鲨鱼 大白鲨排在第三
鲨鱼属于脊椎动物门软骨纲板鳃亚纲,海生,少数种类进入淡水,是一群游速快的中大型海洋鱼类。那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鲨鱼有哪些吗?本篇文章maigo...
MAIGOO原创 鲨鱼 鱼虾蟹 动物
5.5万+
世界十大最珍稀鱼类盘点 世界十大最稀有的鱼 珍稀鱼类数量排名
世界十大最珍稀鱼类有哪些,世界十大稀有鱼是哪几种?魔鳉(沙漠鱼)、野生胭脂鱼、野生中华鲟、欧洲鳗鲡、马耳他鳐、蓝鳍金枪鱼、湄公河巨型鲶鱼、稀...
MAIGOO原创 鱼虾蟹 动物 淡水鱼品种
2万+
中国十种常见的食用鱼 中国人最常吃的鱼 家常食用鱼有哪些
鱼是中国最常见的食物之一,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有着好的寓意,尤其是过年之类的节日餐桌上如果没有鱼是不完整的。食用鱼的种类有很多,那中国人...
MAIGOO原创 鱼虾蟹 食物 淡水鱼品种
5.1万+
十大最受欢迎的观赏鱼 最值得一看的观赏鱼排名 十大热门观赏鱼盘点
十大最受欢迎的观赏鱼有哪些?观赏鱼的种类有许多,每种各不相同,各具审美特色,本文盘点了金鱼、孔雀鱼、龙鱼、锦鲤、鹦鹉鱼、地图鱼、罗汉鱼、七彩...
MAIGOO原创 观赏鱼 动物 鱼虾蟹
4.2万+
世界十大鱼类速度排名 世界十大游泳最快的鱼 各大鱼类时速排行
世界十大游泳最快的鱼有哪些?旗鱼、剑鱼、灰鲭鲨、蓝鳍金枪鱼、尖吻鲭鲨、黄鳍金枪鱼、大白鲨、飞鱼、北梭鱼、大海鲢,这些鱼能凭借自己的身体,达到...
MAIGOO原创 鱼虾蟹 动物 淡水鱼品种
2.2万+
世界上最大的十种鱼类 世界上十大体型最大的鱼 世界鱼类大小排名
世界上最大的十种鱼类有哪些?世界上鱼类数量丰富众多,数不胜数,体型最大的十种鱼有哪些呢?鲸鲨、姥鲨、蝠鲼、大白鲨、高首鲟、澳大利亚虎鲨、中华...
MAIGOO原创 鱼虾蟹 动物 海洋动物
4.7万+
世界十大最美鱼类盘点 世界十大最好看的鱼排行 世上最漂亮的鱼
世界十大最美鱼类有哪些?世界上目前已知的鱼类共有两千余万种,每种形态不一,生活习性各有差别,有哪些是长得最美的呢?神仙鱼、小丑鱼、狮子鱼、小...
MAIGOO原创 鱼虾蟹 动物 淡水鱼品种
1.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