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龙凤论坛

品牌分类   知识分类          
移动端
  • 买购网APP
  • 手机版Maigoo
  
白纹伊蚊
#蚊子# 0 0
白纹伊蚊,为昆虫纲、双翅目、蚊科、伊蚊属昆虫,别称黑白蚊子、花蚊子等,起源于东南亚,现已扩散分布到全球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白纹伊蚊不仅讨厌而且危险,它们是东南亚传播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病的次要媒介,是中国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中国曾在该种蚊虫中分离到乙型脑炎病毒,可能是有些地区的乙型脑炎传播媒介之一。中国国外进行的实验感染证明,其还能传播黄热、西马脑炎、委内瑞拉马脑炎等病毒病。因此,白纹伊蚊是世界上重点防制的对象之一。
  • 中文学名: 白纹伊蚊
  • 拉丁学名: Aedes albopictus
  • 别称: 亚洲虎蚊,花斑蚊,花蚊子
  • 界: 动物界
  • 门: 节肢动物门
  • 亚门: 六足亚门
  • 纲: 昆虫纲
  • 亚纲: 有翅亚纲
  • 目: 双翅目
  • 亚目: 长角亚目
  • 科: 蚊科
  • 亚科: 库蚊亚科
  • 属: 伊蚊属
  • 亚属: 覆蚊亚属
  • 种: 白纹伊蚊
  • 分布区域: 全球广泛分布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白纹伊蚊是双翅目蚊科伊蚊属昆虫,别称黑白蚊子、花蚊子等。雌蚊体型中等,黑色;中胸盾片有一白色纵条,通常后部逐渐细削,并在小盾片前区分叉;盾片两侧翅基前有一簇宽白鳞,盾角无鳞簇;前胸后背片及翅前、翅上鳞簇不连成一纵线,中胸腹侧板和后侧片的鳞簇明显分开;足的跗节有基白环,跗节5全部或大部白色;小盾片3叶被白鳞;腹节2-6背板具基白带。雄纹腹节9背板呈山峰状,中央有一突起。

白纹伊蚊起源于东南亚,现已扩散分布到全球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在中国广泛分布,辽宁以南、陕西以东的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现。雌蚊吸食脊椎动物的血液和植物的汁液、花蜜。雄蚊只取食植物的汁液、花蜜。幼虫为腐食性。实验室条件(28℃)下,从卵孵化到成蚊仅需一个星期左右。

白纹伊蚊是东南亚传播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病的次要媒介,是中国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中国曾在该种蚊虫中分离到乙型脑炎病毒,可能是有些地区的乙型脑炎传播媒介之一。中国国外进行的实验感染证明,其还能传播黄热、西马脑炎、委内瑞拉马脑炎等病毒病。因此,白纹伊蚊是世界上重点防制的对象之一。

常见种类

动物学史

分布区域改变

白纹伊蚊起源于亚洲,后由起源地扩散至全球70多个国家。

欧洲:白纹伊蚊在欧洲最早的记录是1979年,于阿尔巴尼亚第一次发现白纹伊蚊,其后在欧洲多数国家都有出现,其中包括法国、德国、意大利、摩纳哥、瑞士、西班牙、荷兰、希腊等。2012年的研究显示,白纹伊蚊首次在俄罗斯境内被发现。截止2013年,未发现白纹伊蚊的欧洲国家有奥地利和葡萄牙。

美洲:1985年8月2日,美国的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地区的哈里斯蚊虫控制区发现白纹伊蚊,这是第一次在美国境内发现该蚊种,也是整个美洲境内首次发现白纹伊蚊。此后,该蚊迅速向美国东部地区扩张。到1999年,美国有25个州已确认有白纹伊蚊种群。相反,白纹伊蚊向美国西部和北部的扩张却相对缓慢,一方面是由于北方气候较冷,不适宜白纹伊蚊生存;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西部地区气候比较干燥,也不适宜该蚊生存。截止到2012年,白纹伊蚊已从其起源地德克萨斯州南部扩散到新泽西州和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约跨越纬度14°。

非洲:非洲于1991年在南非的开普敦首次发现活的白纹伊蚊幼虫,该幼虫从日本进口的旧轮胎中发现,而且据推测在非洲很多地方可能已经存在白纹伊蚊但未被发现。同年在尼日利亚Delta州黄热病大流行,在对相关疾病媒介的调查中发现,白纹伊蚊已在非洲境内繁殖。2001年11月,在西非的赤道几内亚比奥科岛上于人工器皿中发现白纹伊蚊生境。2007年3月在一项疟疾传播调查中显示,白纹伊蚊在加蓬的Libreville、Estuaire省有发现。

生长与分布

栖息环境

白纹伊蚊作为半家栖的蚊种,可滋生于多种生境,主要在人工、植物容器和积集雨水的石穴、石臼、石槽、水泥地等。人工容器包括室内外和住屋周围的家庭用品或废弃物,如缸、罐、盆、泡菜坛、花瓶、破瓶、罐头盒、废旧轮胎等。植物容器主要是指竹筒、叶腋、树洞、椰子壳等积水。在中国南方一些地区,竹林中的竹筒积水是白纹伊蚊比较普通的卵生场所。

白纹伊蚊通常在孳生地周围栖息。常喜栖息在阴暗、避风区域,像室内的卧室、客厅、厨房水池、碗橱处和悬挂汗污的衣物上,住房周围的草丛、竹林、葡萄架、缸罐内壁和猪栏等处,野外的防空洞、树洞、灌木丛和草丛等隐蔽的地方,建筑工地的水池、水槽近水面内壁、阴暗存放物等场所;在竹林、树洞等野外孳生地,白纹伊蚊多栖息在附近的草丛和植物叶子下面。这些场所的温湿度及光照等条件较适合白纹伊蚊吸血后完成生殖营养周期。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白纹伊蚊主要分布在东洋界,延至分布到古北界,奥州界和非州界。分布界限为,东到夏威夷群岛,南到澳大利亚,西到法属索马利兰和马达加期加岛,北抵中国东北和日本。分布路线是,自日本东京经朝鲜,中国东北辽宁斜向不丹、尼泊尔,向西达印度、巴基斯坦,再斜向非洲东北角的法属索马利兰,经南面马达加斯加和毛里求斯,然后折向东,经澳大利亚再转向东北经新几内亚,最后达夏威夷群岛。

2022年5月,据《巴黎人报》报道,虎蚊又名白纹伊蚊,源于东南亚,于2004年登陆法国,现已越来越适应法国的气候。根据法国国家食品、环境及劳动卫生署的报告,法国67个省份发现虎蚊,随着气温回升呈现蔓延趋势。该机构协调员艾尔莎·奎勒里介绍说,虎蚊不断向法国北部地区扩散,在巴黎大区周边、罗讷河谷和大西洋沿岸越来越密集。

中国分布

白纹伊蚊在中国的分布是,北至沈阳、大连,西至陇县和宝鸡,西南至西藏,向东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分布的走向大至为,自沈阳向西南,斜向河北宣化,经山西,陕西省的韩城、铜川、陇县、宝鸡和阳平关,至四川雅安、九龙、盐边,折向西至西藏的察隅、墨脱,直接连到不丹、尼泊尔两国。

其中,白纹伊蚊的适生区主要集中在中国南方地区,最适宜的分布区是北纬30°以南,即海南、台湾、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湖南、贵州、重庆和云南等省;西北边界延伸至四川的东南部和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四省的南部、以及甘肃和西藏的局部地区。

形态及特征

鉴别特征:白纹伊蚊成虫盾片有中央银白纵条,翅基前有一银白宽鳞簇。幼虫栉齿基部具细繸;尾鞍不完全;腹毛1-Ⅶ通常分4枝,2-Ⅶ通常单枝。

成虫

雌蚊

小型到中型蚊虫。头鳞典型。喙比前股略长,暗褐色。触须约为喙的1/5长,黑色,末段背面银白色。前胸前背片和后背片都具有银白宽鳞,后背片上方并有褐色窄鳞。中胸盾片上有一条银白窄鳞形成的中央纵条,前端后伸而略为细削,并在小盾片前区分叉,有的在分叉前中断,叉枝两侧有一对白色亚短中线。翅基上有一些白色窄鳞,小盾片覆盖银白宽鳞,中叶末端有黑宽鳞。侧背片平覆白宽鳞。有亚气门鳞簇,无气门后和气门下鳞簇。翅鳞一致深褐色,仅前缘脉基端有一白点。平衡棒结节具黑鳞。足深褐到黑色,各足股节都有明显膝白斑,前股和中股的腹面和后面有不同程度的白色区,后股前面基部3/4有宽白纵条,愈向基部愈宽,后面的白色区较短,通常约占全节的基部一半。后足跗节1—4有基白环,跗节5全白或大部白色。前胫腹面有淡色纵条;中胫后面具淡色鳞。前跗节1—2有基白环或白斑;后跗节1—4有宽基白环,节5全白。背板黑色,节Ⅰ侧背片覆盖白鳞;节Ⅱ—Ⅶ有基白带和侧白斑,基带两端加宽,但不和侧斑相连。节Ⅱ—Ⅲ腹板全部或大部白色;节Ⅵ—Ⅴ腹板黑色而有宽基白带;节Ⅵ腹板有亚基白带;节Ⅶ腹板黑色而仅有少数侧白鳞。

雄蚊

触须比喙略长,节2—5都有基白环或白斑。腹节Ⅱ和Ⅶ背板仅有侧斑而无基白带,有的节Ⅱ背板基部中央有白鳞,节Ⅷ腹板大部白色。腹节Ⅸ背板山峰状,有一不同程度的中央突起,侧叶远离,各具4—8根刚毛;节Ⅸ腹板长而宽,弓形,无特殊刚毛。抱肢基节长约为宽的2.5倍,背基内区有一片10多根刚毛。抱肢端节比基节略短,末端略为膨大,有少数细刚毛;指爪位于末端。小抱器发达,膨大部分具很多刚毛,腹面的宽,端角的最长,末端弯曲。

幼虫

触角不到头的1/2长;1-A位近中央。头毛1-C细弯,4-C细小而分很多枝,5-C通常单枝,偶有分叉的;6-C单枝或远离基部分叉,偶也有3分叉的;7-C分2—3枝;这三毛通常有稀疏的细侧芒。

胸毛和腹毛发达程度,包括分枝和长短,有较大个体变异,有的部分刚毛粗壮而近似星毛状。腹毛1-Ⅶ通常分3—4枝,不超过5-Ⅶ的2.5倍长;2-Ⅶ通常单(1—3)枝。栉齿仅基部有细缝,6—10个,排列成整齐的单行。呼吸管无管基突,指数2.0—2.5,长为基宽的2.2—2.6倍,为尾鞍长的2.8—3.3倍;梳齿5—16个,通常8—12个,多数具2侧牙;1-S位近管中央,分2—4枝。尾鞍不完全;腹毛1-X分2—3枝,有细羽状侧枝;2-X分2枝,其中一枝略短;3-X单枝;4-X8株,都位于栅区。肛鳃明显比尾鞍长,腊肠状。

生活习性

白纹伊蚊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即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卵、幼虫和蛹都在水中生长发育,成虫在陆上生活。

吸血习性

雌蚊偏吸人血,多在户外侵袭人体,但也有在室内叮咬吸血者。

白纹伊蚊全天都有吸血现象,活动高峰多出现在早晨日出前1—2小时和日落前2—3小时,通常后一个时段高峰较前一个时段高峰明显。此外,这种蚊还具有多次吸血特性,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多次吸血率增高,这种生物学特性,对登革热病毒传播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美国曾对白纹伊蚊吸血习性进行过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蚊主要吸食哺乳动物和鸟类动物血液,宿主动物范围很广;野外捕获蚊虫的血液来源鉴定表明:64.0%为哺乳动物血,16.9%为鸟类血,15.7%为兔血,人血仅为5.2%,但也有研究认为白纹伊蚊对动物的吸血习性与宿主提供情况有关。这些都说明,登革热病毒完全有可能在人与这些动物之间传播。

季节消长

白纹伊蚊幼虫和成虫的季节消长,与各地的气温和降雨量有密切关系。由于中国南北气温和降雨量的差异,让这种蚊早春出现的时间和季节消长不相同:

北京5月上旬出现幼虫、中旬发现成虫;

长江流域的成都和上海市3月发现幼虫、4月下旬出现成虫;

亚热带地区的福建省幼虫终年可以孳生,3月下旬出现成虫;

热带地区的海南岛成幼虫终年可以孳生或繁殖。

由此可见,随着纬度的增高,气温的下降,白纹伊蚊幼虫和成虫出现的时间也随之而推迟。

越冬习性

中国横跨4个气候带,南北温差很大,因此白纹伊蚊因气候差异在各地的越冬方式有所不同。

按照幼虫存活情况划分:

北纬30°以北和北纬22°以北30°以南地区以卵的形式越冬,亚热带和热带交界地区以卵和幼虫越冬;

在热带地区,白纹伊蚊全年可以孳生发育,无滞育卵越冬现象。

按照纬度划分:

北纬25°以南为无越冬区,仅成虫的生殖营养环和幼虫的发育期略长;

北纬26°—30°为半越冬区,其生殖营养环失调;

北纬32°以北为全越冬区,呈生殖营养环分解状态。

繁殖方式

白纹伊蚊一般喜在黑色和棕色的容器、位置粗糙的表面、较低位置的容器内产卵。其中,以白天产卵为主,光照对产卵有一定影响。此外,气温也影响白纹伊蚊的产卵,研究发现白纹伊蚊幼虫在6月和9月为高峰期,此后数量逐渐下降,说明温度对产卵具有重要影响。

雌蚊产卵数由数粒至300-400粒不等。卵期1-4天。

病害防治

物种危害

白纹伊蚊既是一种攻击性很强的蚊子,也是一种重要的病毒媒介,它可以传播很多的病原体。白纹伊蚊是登革热的第二大媒介,仅次于埃及伊蚊,实验证明,白纹伊蚊能够传播7种甲病毒(如东马脑炎和罗斯河病毒),8种布尼亚病毒(如克罗斯脑炎病毒和裂谷热病毒)。它还能传播3种黄病毒给人(日本脑炎、西尼罗河和黄热病),并能过经卵传播登革热和上述3种黄病毒。

当雌性白纹伊蚊叮咬了带有病毒血症的病人和猴类后,病毒在蚊体内增殖,经过8-10天的潜伏期后,再将病毒传播给健康人,白纹伊蚊感染后无症状,但可终生携带和传播病毒,并可经蚊卵传递给后代。雄性白纹伊蚊虽不吸血,但可通过与雌性伊蚊交配将登革病毒传递给雌性伊蚊。雌性白纹伊蚊偏吸人血,是非常活跃凶猛的刺吸血者,所以它不仅是登革热的重要媒介,而且吸血骚扰性很大。

防治方法

蚊虫的综合治理方法包括环境治理、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法规防治和遗传防治等。针对白纹伊蚊的防治主要采取以孳生地治理为主的环境防治,当暴发登革热疫情时,采取化学防治和环境治理并重的措施。

环境治理:环境治理主要是清除蚊虫孳生地,它不仅减少蚊虫产卵环境控制其成蚊密度,且具有环保、不产生抗药性等诸多优点。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通过对孳生地投药,对白纹伊蚊的成蚊直接喷洒起到了较好作用,但是在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化学药物的应用也使蚊虫产生抗药性。防蚊闸的应用只需一次性投入可长久受益,在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又保护了环境,对蚊虫防治工作起到观念性的转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卫生意识逐渐提高,政府应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促进蚊虫防治工作可持续性发展。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知识小玲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世界上最毒的10种蚊子 蚊子毒性排名 毒性最强的蚊子盘点
蚊子无疑是最讨厌的昆虫之一,除叮咬吸血、骚扰人体外,还会传播疾病,传播的疾病达80多种之多,那什么蚊子毒性最强呢?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
中国十大常见的毒虫 中国毒虫排名前十 中国最毒的虫子盘点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种动物也分布广泛,其中不乏一些有毒的虫类,你知道的中国毒虫有哪些呢?Maigoo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中国十大常见的毒...
MAIGOO原创 昆虫节肢 动物 神奇自然
1622
十种对人类有益的昆虫 对人类有益的昆虫 什么虫子对人类有益
关于益虫你知道多少呢?本文maigoo编辑就为大家盘点了下十种对人类有益的昆虫,上榜的分别有蜜蜂、桑蚕、七星瓢虫、螳螂、蚯蚓、屎壳螂、食蚜蝇...
MAIGOO原创 昆虫节肢 动物 自然地理
1.7万+
世界上最恐怖的10种毒虫 世界十大毒虫排名 世界上最毒的虫子盘点
世界上几乎任何角落几乎都有昆虫栖息,它们是动物世界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群体,但很多虫子都对人类很不友好,含有毒性或者传播疾病,你知道世界上哪些虫...
MAIGOO原创 昆虫节肢 动物 神奇自然
1158
世界上最毒的10种蚂蚁 十大毒蚂蚁排名 什么蚂蚁的毒性最强
蚂蚁几乎遍布陆地上的各个角落,虽然长得小,但是它们经常群居,以量取胜,有些品种甚至还有毒性,你知道什么蚂蚁的毒性最强吗?Maigoo小编就为...
MAIGOO原创 动物 神奇自然 世界国家
1486
世界十大最名贵蟋蟀 蟋蟀哪个品种最值钱 最贵蛐蛐品种TOP10
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还是在古代和现代玩斗的对象,尤其在我国古代风行一时,但你知道蟋蟀哪个品种最值钱吗?Maigo...
MAIGOO原创 动物 昆虫节肢 最贵
371
世界上最凶猛的10种螳螂 螳螂战斗力排行前十 最强螳螂品种盘点
螳螂是种有名的肉食性昆虫,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看上去威风凛凛,那什么螳螂最厉害呢?Maigoo小编为大家...
MAIGOO原创 动物 昆虫节肢 自然/生物
222
世界上最毒的10种蝴蝶 剧毒蝴蝶排名 毒性最强的蝴蝶盘点
蝴蝶被誉为“会飞的花朵”,是一类非常美丽的昆虫,但越美丽的外表通常意味着越强的毒性,你知道有毒的蝴蝶有哪些吗?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世...
MAIGOO原创 动物 世界十大 自然/生物
582
世界十大最珍稀蜻蜓 罕见的蜻蜓有哪些 珍贵蜻蜓品种TOP10
蜻蜓是生活在地球上资历最老的动物之一,有“空中骄子”的美称,其身体修长,色彩艳丽,体态优雅,飞行灵活敏捷,是人们喜爱的观赏昆虫之一,MAIG...
MAIGOO原创 动物 昆虫节肢 自然/生物
300
世界上最可怕的10种蝗虫 哪种蝗虫危害最大 最厉害蝗虫品种盘点
蝗灾是世界性的灾变,而且源远流长,属于世界性难题,发生后常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那哪种蝗虫最厉害呢?Maigoo小编为...
世界上最漂亮的10种飞蛾 最美飞蛾品种排名 哪种飞蛾最好看
说到漂亮的昆虫,几乎所有人都会想到蝴蝶,其实作为蝴蝶的近亲,许多飞蛾的颜值完全不输蝴蝶,MAIgoo小编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了世界上最漂亮的10...
MAIGOO原创 动物 昆虫节肢 最好看
44
世界上最恶心的10种蝇虫 哪种苍蝇危害最大 最可怕苍蝇品种盘点
蝇为四害之一,除骚扰人、污染食物和吸血蝇的叮刺吸血外,更重要的是传播多种疾病和引起蝇蛆病,那哪种苍蝇危害最大呢?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
世界上叮咬人最痛的10种昆虫 蜇人最疼的昆虫大盘点
昆虫叮咬令人痛苦不堪,在叮咬目标时,一些昆虫还会释放信息素,召唤其他昆虫,让受害者遭受更多袭击。你觉得什么昆虫咬人最疼呢?Maigoo小编就...
MAIGOO原创 动物 神奇自然 世界十大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