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龙凤论坛

Gilt
#网站# 0 0
Gilt成立于2007年,提供的商品包括服饰、珠宝、家居及旅行等,业务遍布全球一百多个国家;现已支持中文填写邮寄地址,接受支付宝与银联信用卡支付,可由EMS、申通或德邦直邮中国,寄送时间为15-20个工作日。关税不含在价格中,由当地海关控制。现阶段,Gilt的海外市场主要是加拿大、中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
  • 中文名称: 会员制 折扣 奢侈品牌。
  • 外文名称: GILT
  • 创始人: 亚丽克西斯·梅班克,亚历山德拉·维尔克斯·威尔森
  • 官方网址: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美国科技博客TechCrunch周末刊文,回顾了闪购网站Gilt的发展历程。当时,闪购是一个新生行业。包括时尚界在内,许多人都不清楚什么是闪购。Gilt模式其实就是奢侈品在网络上的一种创新营销模式,概括起来,Gilt模式=会员制+折扣+奢侈品牌。

特色功能

Gilt模式由法国的Vente Privee网站演变而来,采用一种非常特殊的模式:会员制的奢侈品折扣模式,来销售那些著名设计师的限量奢侈品或者是从未与大众见面的产品。其网站的创始人亚丽克西斯·梅班克和亚历山德拉·维尔克斯·威尔森希望通过会员制模式来维护奢侈品品牌的形象,只有邀请成为会员后才可以登录网站查询相关信息、进行电子商务交易。

品牌介绍

发展历程

Gilt开创了电子商务网站的多个第一,例如使用每日电子邮件群发来推广优惠活动。该网站正在为IPO(首次公开招股)做准备。

2007年11月,亚历山大-威尔森(Alexandra Wilkis Wilson)走进了知名设计师扎克-珀森(Zac Posen)的展厅。作为闪购网站Gilt的联合创始人,威尔森试图说服珀森及其团队,将他们的库存商品通过尚未上线的Gilt来销售。

威尔森和时任Gilt首席技术官的迈克-布里泽克(Mike Bryzek)参加了会议,演示了模型和相关信息。然而他们很快发现,珀森的办公室没有WiFi网络。因此威尔森携带了纸和笔,画出自己的理念。珀森对此很感兴趣,并于2007年底成为首个通过Gilt销售商品的设计师。

Gilt已从一家尝试全新业务模式的电商创业公司转型为覆盖多个垂直行业的网站,获得了2.4亿美元融资,每年毛营收超过6亿美元。Gilt即将迎来5岁生日,当前估值超过10亿美元。2012年10月,以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这一指标来看,Gilt首次实现了月度盈利。上周该公司宣布,Travelocity前CEO、花旗集团前高管米歇尔-佩鲁索(Michelle Peluso)将于2013年初出任该公司CEO,接替现任CEO、公司联合创始人凯文-瑞恩(Kevin Ryan)。Gilt很可能于2013年实现上市。

从理念到执行

2007年时,闪购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欧洲网站Vente-Privee采购设计师的库存商品,并以折扣价出售给消费者。这样的模式获得了成功。瑞恩曾多次创业,并曾是广告公司DoubleClick的CEO。瑞恩从喜欢购买打折商品的妻子那听说了Vente-Privee,而他的第一反应是:我们为何不在美国推出这样的网站?

他表示:“这一模式具有限时性和稀缺性的特点,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理念。电子商务并不简单,其中的挑战包括营销支出,如何吸引消费者,以及管理库存等。而新的模式解决了所有这些问题。”因此2007年4月,瑞恩决定创立自己的第6家公司:一家闪购网站。

他招聘了技术团队,包括迈克·布里泽克(Mike Bryzek)和阮风(Phong Nguyen,音)。在时尚专业性方面,瑞恩招聘了随后成为公司CEO的阿莱克西斯·梅班克(Alexis Maybank),以及梅班克在哈佛商学院的好友、商业专家亚历山大·威尔森。这是一支梦之队,在工程、产品营销和时尚采购方面实现了很好的平衡。梅班克在eBay积累了丰富经验,而威尔森则曾供职于LVMH和其他多家知名设计公司。

梅班克回忆称,她在听说这一理念时完全被其吸引,因为她和威尔森曾尝试过设计师样品销售业务,而瑞恩的公司将该业务搬到了互联网上。以往,设计师通常会在曼哈顿的仓库中举办私人的样品销售会,销售过季的额外库存。如果是Gucci和Prada这样的高端品牌,那么样品销售会的邀请函往往非常抢手。

梅班克表示,当时Vente-Privee估值为10亿美元。问题在于,谁能抢先在美国推出这一模式,而“从我们的角度来看,错失假日购物季将是一个严重错误”。

瑞恩意识到,他需要快速行动。从4月开始,Gilt开始建设网站,通过威尔森发展与时尚界的关系,并尝试吸引第一批用户。他表示,当2007年11月Gilt上线时,Ideeli已上线,Haute已发布,而RueLaLa正计划上线。

瑞恩在最初阶段就意识到,为了使Gilt不同于即将到来的大量竞争对手,他需要一个独特的品牌形象。对Gilt而言,这就是以消费者可承受的价格提供奢侈品。他表示:“在时尚界,降低姿态远比放高姿态更难。但这是一个很有潜力的领域,有着较高的利润率。我们需要认真选择网站上出现的品牌,而照片和设计应当配得上我们的品牌。”

当威尔森联系珀森的团队时,珀森的团队认为,成为Gilt上首个设计师品牌非常符合该品牌的定位。实际上,威尔森曾在此前一个项目中与珀森的团队合作,已经与其建立了不错的关系。不过,尽管威尔森成功推动了Gilt与珀森团队的合作,但如何使设计师重视电子商务渠道仍是一个巨大挑战,因为许多高端设计师都没有自己的在线零售网站。

威尔森表示:“我曾吃过许多闭门羹,我得到的答案通常都是‘不’。不过有些时候答案是‘可能吧’,或者‘6个月后再来找我”。但我喜欢挑战,我也知道所做的一切对时尚界是革命性的。高端时尚品牌最终将接受它。“

说服奢侈品品牌以折扣价销售非常困难。然而正如梅班克所说,许多设计师都希望覆盖20多岁的年轻消费者,这些消费者很少逛商店。

在威尔森联系设计师和服装品牌的同时,梅班克正努力准备网站的秋季上线,并吸引用户在网站上线前注册。梅班克还能回忆起,2007年10月31日,她的团队发出了第一批邀请函。Gilt当时的办公室位于Chelsea市AlleyCorp,而梅班克表示,Gilt团队一直在办公室中待到凌晨5点,关注用户注册情况,直到窗外的万圣节游行已经开始。

需要指出的是,这是电商网站发送电子邮件邀请函的开始。当时,Groupon、Fab和其他类似的通过电子邮件发送优惠信息的网站还不存在。Gilt开创了电子邮件推送的模式,并首次采用通过优惠券推动用户注册,实现病毒式传播的做法。

通过梅班克、威尔森,以及其他联合创始人的好友和家人,Gilt在开始提供服务之前就吸引了1.5万名会员。

几周后,Gilt开始提供Zac Posen品牌的服装。第一批上线的商品一售而空。威尔森表示,通过这一批销售的商品,Gilt赚到了约1.3万美元。这笔钱不算多,但当时来看却是一笔巨额收入。

在Gilt发展的早期,该网站每周开展1项闪购活动,但随后很快增加至每周3至4项。将所有垂直业务累加,Gilt每天都要开展数十项闪购活动。

梅班克表示,通过销售高端设计师的商品,Gilt受益于光环效应。尽管Gilt当时并非知名品牌,但当类似珀森的设计师在该网站上开展业务时,那么其他设计师也受到了吸引。良好的口碑带来了知名珠宝设计师以及华伦天奴这样的品牌。1个月后,威尔森接到了高端鞋类品牌Stuart Weitzman的电话。该公司表示,希望通过Gilt网站销售商品,并咨询Gilt需要提供什么材料。对于一家创业公司而言,这样的成绩令人惊叹。而设计和时尚界的许多品牌都开始考虑利用Gilt。

美国经济的滑坡也推动了Gilt的发展。威尔森表示,许多品牌的库存都高于预期水平,因此希望通过某些方式降低库存量。尽管最初存有疑虑,但设计师很快就看到了Gilt的吸引力,并决定承受这样的风险。

珠宝公司Judith Ripka CEO罗恩·伯克(Ron Berk)是最早在Gilt上销售珠宝的人之一。他回忆称,威尔森向他谈论了Gilt的创意,并极具说服力。因此伯克意识到,他应当比别人抢先一步。他认为,Gilt有着良好的时机,因为所有时尚和珠宝设计师都面临着库存量居高不下的问题,并希望以更聪明的方式去清理库存。Gilt不仅是产品销售渠道,也拥有奢侈品品牌,并吸引了年轻消费者。

威尔森在时尚界的一项重要成就在于,吸引了知名鞋类设计师克里斯蒂安·洛伯汀(Christian Louboutin)在Gilt上销售商品。威尔森努力了近一年时间。2008年秋季的某一天,洛伯汀最终表示同意。威尔森表示,他们拿走了洛伯汀愿意提供的每一双鞋,而在几分钟内所有鞋子就销售一空,巨大的流量则导致了Gilt网站的宕机。她表示:“这是时尚界的一件大事,我们没有料到人们会如此兴奋。”

垂直,还是垂直

2007年12月,瑞恩意识到,他可以坚持发展Gilt。Gilt获得了持续增长,大部分商品都全部卖完。在此之前,瑞恩使用自己的资金来发展Gilt,平均每周支出约2.5万美元。这是引入机构投资者的好时机。2007年12月,Gilt获得了投资公司Matrix Partners的500万美元投资。

Matrix Partners当时的合伙人尼克·贝姆(Nick Beim)表示,瑞恩是他长期以来的好友。当时瑞恩找到他,询问他是否愿意投资一家前景不错的创业公司。贝姆想要见见公司团队,并很快被梅班克、威尔森以及核心团队的其他成员所吸引。

他表示:“投资与信念有关。在那次会议上,我建立起了强大的信念。梅班克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威尔森在时尚界的洞察力,以及他们的两名技术专家令我印象深刻。具有如此广度的团队并不多见。”

他同时表示,从技术角度来看,Gilt拥有强大的商业模式,其两方面潜力是风投投资电商网站时很少见的:快速的病毒式增长,以及极高的用户商业化率。贝姆回忆称,Gilt的A轮融资竞争非常激烈,他很荣幸成为Gilt的投资者。他坚定地认为,Gilt将成为一家电子商务巨头,因此在随后两年中花费了40%时间帮助该公司招聘及扩大规模。

在获得新的资金后,瑞恩、梅班克、威尔森以及整个团队开始招聘,并探索新的垂直市场。梅班克表示:“我们一直知道,我们将进入其他垂直市场,而网站设计者最初就意识到我们需要在某些时刻吸引男性消费者。”Gilt这方面的进展比预期中更快。2008年3月,在网站上线仅4个多月之后,该网站的电子邮件列表中就有25%是男性。

几个月之后,Gilt开始进入儿童服装和家居用品等市场。梅班克和威尔森表示,在全面进军某一垂直市场之前,他们总是会测试相关商品。令他们惊讶的是,无论是男士服装、儿童用品,还是家居用品,都获得了用户的热烈欢迎。

Gilt原本预计上线第一年的营收为550万美元,但由于快速扩张,最终达到了3800万美元。

这样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Gilt需要有经验的电子商务和品牌领导者。2008年秋季,Martha Stewart Living Omnimedia前CEO、ABC前高管苏珊·林恩(Susan Lyne)接替梅班克出任公司CEO。林恩与瑞恩之间的接触从2008年夏季就已开始,当时林恩离开了媒体行业,但并未积极寻找新工作。

林恩首次尝试Gilt就立刻在该网站上购买了商品,她发现自己对此着迷。在瑞恩和林恩多次共进午餐,讨论林恩出任Gilt CEO可能性的过程中,瑞恩表示:“我们将在一年内知道,这是否将带来改变。你是否能拿出一年时间给Gilt?”林恩发现,在注册Gilt几周后她已购买了大量商品,因此意识到Gilt具有极大的潜力。

林恩看到了Gilt业务的价值所在,并将其称作“电子商务的第二波发展”。她表示:“这就是以往线下的经验式购物,但在Gilt之前并未被复制到线上。”

自加入Gilt以来,林恩表示她从未怀疑过Gilt的模式。她同意瑞恩对垂直市场的看法,并指出当Gilt开始投资垂直行业时,就迎来了业务的关键转折点。

旅行和Gilt City

2008年末,瑞恩开始考虑将Gilt的模式拓展至旅行市场,突出奢华酒店及其体验。他发现,旅行行业有许多奢侈品牌,包括丽丝卡尔顿和喜达屋等,但从未有人尝试利用这些酒店的空房。这些高端酒店需要一个合适的平台,同时不会影响酒店自身的品牌。

瑞恩表示:“人们认为我疯了,因为从未有人在一家网站上同时销售服装和旅行服务。”因此,瑞恩建立了一家独立的公司Jetsetter,该公司拥有独立的期权池和品牌名称。Jetsetter于2009年上线,其CEO是Kayak前营销副总裁德鲁·帕特森(Drew Patterson)。

旅行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瑞恩也很快看到了管理旅行业务时的挑战。利润率很低,现金流水平与此前不同,而与酒店打交道本身就是一个新问题。他表示,过去几年中,Jetsetter的营收稳定增长,每年的毛订单额达到7000万至8000万美元,占Gilt整体业务的超过30%。

与此同时,瑞恩决定进行更多的融资,为开拓垂直市场提供资金支持。2009年,Gilt获得了Matrix Partners和私募股权公司General Atlantic的4300万美元投资,并在9个月后再次获得了这两家投资方的3500万美元投资。

可以看见,瑞恩、梅班克以及整个团队对于尝试新的模式和垂直领域非常乐观。但尽管男士服装、儿童用品和家居用品的销售获得了成功,Gilt在某些垂直领域却遭遇了失败。

Gilt尝试以Fuse品牌进军平价女装市场,但在该网站上,许多年轻的消费者仅仅只是浏览而不购买。Gilt原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该网站缺少足够的廉价商品。但根据梅班克和瑞恩的说法,实际原因仅仅只是Fuse中的商品门类太多。某些垂直业务失败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许多年轻消费者在获得收入后往往直接通过主站购买。

Gilt还曾尝试通过Park & Bond网站开展正价零售业务,主要销售男装和配饰。但最终,正价服装的销售情况不是很好,Gilt已将Park & Bond与男士用品垂直业务合并。瑞恩表示,专注于精美食品的网站Gilt Taste的表现也未达预期,Gilt只有4名员工工作在这一垂直网站。

不过,团购服务Gilt City则有着不同的命运。

2009年底,Gilt开始借Groupon刮起的团购旋风,与本地商户合作推出每日团购活动。不过,Gilt希望以更周到的方式来开展这一业务,同时仍专注于奢侈品牌。2010年4月,Gilt在纽约推出了Gilt City,这就像一个更专注奢侈品的Groupon。例如,Gilt City的团购中包括曼哈顿的独家奢华SPA,而价格也更高。Gilt还有意识地避免同时启动过多团购活动。

瑞恩表示,Gilt City实现了稳定的增长,因此Gilt决定向该业务进行更多投资,覆盖更多城市。2011年,Gilt收购了团购网站BuyWithMe,以进军更多城市。瑞恩表示:“BuyWithMe覆盖了一些我们没有覆盖的城市。我们收购该公司的原因是为了获得该公司的邮件列表。”但不幸的是,瑞恩很快发现,进军其他城市并不是Gilt City的最佳战略,因此被迫在收购完成后不久就裁减了多名BuyWithMe员工。

许多人认为,这一裁员表明Gilt的团购网站存在明显的弱点,但瑞恩却坚称,Gilt City是Gilt增长最快的垂直业务,2012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了84%,而“网络星期一”当天营收则同比增长了89%。2012年春季,威尔森加入了 Gilt City团队,协助确定类型合适的团购活动并负责采购。

瑞恩表示,通过专注于少数城市,并加大对一些奢侈品需求较高的大城市的投入力度,Gilt City重新回到了增长模式,并带来了可观的营收。威尔森则表示,在购买过某一品牌商品的用户中,有70%会再次购买同一品牌商品。Gilt City的55%用户还会购买除团购活动外的其他商品。Gilt City仍继续在美国7大城市提供服务,而Gilt将在未来6个月内重新评估战略。

瑞恩表示,管理所有这些垂直业务非常复杂,这已经成为一门艺术。在幕后,由于Gilt City推动了Gilt的销售,因此Gilt在某些情况下的营销成本较低。

现状与未来

2011年5月,Gilt获得了一轮1.38亿美元投资。此轮融资由软银牵头,参与投资的公司则包括高盛、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Draper Fisher Jurvetson Growth、Pinnacle Ventures、TriplePoint Capital、Eastward Capital、General Atlantic和Matrix Partners。Gilt除现金外估值当时达到10亿美元。那么Gilt为何要通过融资来扩充弹药库?瑞恩当时表示,这是为了收购及开拓新的垂直市场。

瑞恩专注于开拓国际业务。Gilt已经进军日本,但该公司并未做出决定,是否在美国以外国家建立本地化的业务。瑞恩表示,Gilt曾考虑是否进军巴西。尽管巴西的电子商务市场正在发展,但从头开始发展这样一个业务需要2000万至3000万美元投资。这样的资金可以得到更好地利用,即进行收购。他表示:“我们很可能在两年内启动国际业务。”

Gilt的另一大机遇在于,为高端设计师和品牌管理电子商务渠道。瑞恩表示,许多公司都曾联系过Gilt,希望Gilt帮助它们管理电子商务的运营,因为Gilt拥有仓库、设计师和技术基础设施。瑞恩已开始研究这类业务的可能性。

Gilt也从公司的角度来考虑这一问题。该公司最终可能会为设计师和零售商进行后端管理。Gilt可以提供仓库储存商品,提供客户支持和技术服务等。瑞恩表示,Gilt可以对设计师和零售商的营收收取10%的费用。对Gilt来说,这意味着用较少的投资获得高额收益,因为成本巨大的基础设施已经就位。

瑞恩表示,Gilt的年毛营收超过6亿美元。2012年10月,Gilt的营收同比增长近40%。以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这一指标来看,Gilt已经盈利。2012年感恩节期间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60%,而11月的毛营收达到7000万美元,创下新的月度营收记录。他表示,当Gilt2011年以10亿美元完成一轮融资时,该公司大约年亏损5000万美元。该公司已经盈利,创下新的营收记录,而估值必将受到推动。

瑞恩希望一年后Gilt成为以利润率来看,最具盈利能力的公司。然后,Gilt将面临IPO(首次公开招股)的问题。

上市后前景

关于Gilt即将IPO的传闻是真实的。Gilt希望成为一家上市公司,但瑞恩并不急于推动公司的上市,并希望在IPO之前做好万全的准备。他预计 Gilt将于2013年底IPO,但表示该公司需要进一步提升营收,即使营收比DoubleClick 1998年IPO时高4倍。当然对科技公司来说,当前的情况与1998年时有很大不同,公司的盈利能力已不那么重要。

他表示:“这不仅是时间问题,你也要思考这是否有利于公司。我们是否想在未来9个月内花费很大一部分时间,专注于上市,或者说我们想要打造一个业务?”瑞恩并不认为,从到上市这段时间内,Gilt将进行更多的融资,但如果Gilt计划进行大规模收购,那么他将重新考虑计划。

贝姆表示,Gilt当前的主要挑战在于,“从专注于增长转向专注于盈利能力,以及财务业绩的可预见性,因为这对上市公司来说很重要”。他指出,Gilt的优势在于已经拥有很大的规模。

此外瑞恩即将离开Gilt。对于在Gilt的工作,瑞恩非常坦率地表示,他一直计划回归董事长的角色。他指出,Gilt需要一名不同的领导者,即一名能全心全意专注于Gilt的CEO,而不是像他一样需要在多个项目之间分配时间的人。“我每周只能在Gilt上花4天时间。”

瑞恩还在协助另一家公司10gen的发展。该公司提供企业数据库服务,估值为5亿美元。

他表示:“我们需要曾经培育过大品牌的有经验人士,并且善于运营,能够管理物流和采购。这名高管还要精通财务,在讨论季度业绩时能聪明地与机构投资者交流。”

佩鲁索过去几年中一直担任Gilt董事会成员,瑞恩认为她符合一切要求。自2009年以来,佩鲁索一直是花旗集团全球消费类市场首席营销及互联网主管。2003年至2009年,她曾担任Travelocity的CEO,此前还曾历任该公司首席运营官和产品战略及发布高级副总裁等职位。佩鲁索在Travelocity收购旅行网站Site59的交易中加入了该公司,她本人则是Site59的创始人。佩鲁索还曾担任白宫幕僚,以及美国劳工部长阿莱克西斯·赫尔曼(Alexis Herman)的高级顾问,并在纽约和伦敦担任过波士顿咨询集团的案例主管。

她指出,很少有电子商务公司能引起用户感情上的依赖,而Gilt是少数几家这样的公司之一。她表示:“尽管我们放弃了一些业务,但业务整体仍非常成功。过去6个月中,高管团队对于我们应当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达成了一致的目标。”

佩鲁索很可能于2013年带领Gilt上市。她正专注于确保Gilt实现盈利,通过适当的商业化方式继续增长,并保持较高的运营效率。瑞恩表示,由于多方面原因,佩鲁索是他理想的选择,他相信佩鲁索知道如何运营一家大规模的公司。

最后一个问题是,Jetsetter是否应当成为Gilt的一部分。Jetsetter并未像Gilt的其他部分业务一样走向失败,但有传闻称该公司内部已出现混乱。例如2012年早些时候,帕特森被要求辞去公司CEO一职,同时该公司出现了员工离职潮。

瑞恩表示,当他启动Jetsetter时,就已经意识到存在出售网站或为其寻找合作伙伴的可能性。这也是他将旅行业务分离为一家独立公司,提供单独期权计划的原因。如果瑞恩想要出售Jetsetter,那么他可以很容易地剥离该公司。Gilt正寻求出售Jetsetter,价格为3000万至5000万美元。瑞恩表示:“没有明确的途径能够使营收翻番或翻两番。而相对于我,这一资产对其他人可能更有价值。”

2012年9月15日,Gilt已聘请一家银行,正式将Jetsetter挂牌出售。Gilt已经收到了多份非约束性报价。瑞恩表示,Gilt将于2013年1月份做出决定,将Jetsetter出售给哪家公司,以及如何安排相关事宜。瑞恩并不清楚这对Jetsetter是否有意义。他认为,交叉营销仍有利于该网站的发展。

在技术方面,梅班克表示,Gilt正在加强移动业务和个性化。她表示,Gilt当前的35%营收来自移动设备,未来这一比例预计还将增长。而个性化是“Gilt面临的最大挑战和机遇之一”,该网站正在寻找新方式,确保消费者不会被网站上过度的闪购活动信息所困扰。

Gilt已开始利用用户数据,决定用户在该网站上首先看到哪些商品,而每日邮件中的商品顺序也会出现变化。实际上,Gilt每天会向该网站的上千万用户发送约3000个版本的邮件。梅班克表示,Gilt主站及垂直网站未来将提供更多的推荐和个性化功能。

2012年12月中旬,Gilt发布了新版iPad应用,这是两年多以来该网站iPad应用的首次重要升级。应用经过了重新设计,目标是创造“沉浸式”的购物体验,并为iPad上的休闲购物活动提供支持。Gilt的新应用采用了全新外观,提供更新的品牌,以及新的交互功能。应用中的每一屏内容都经过改进,而Gilt City也被加入其中。消费者可以使用过滤器来缩小闪购活动的范围,而过滤选项包括规模、品牌、类型和颜色等。

用户还可以根据门类进行购物,预览即将开始的闪购活动,设置及接收日程表提醒,以及查看处于等待状态的列表条目等。

总结

这是一条崎岖不平的道路,但Gilt似乎正顺利地走向上市。林恩很坦率地表示,Gilt高管团队2012年完成了一项艰难的工作,确保所有人赞同公司的决策和战略。她表示:“让所有人都站在一起,就我们需要做什么和不要做什么达成一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即使对表现很好的科技公司来说,当前的IPO市场仍充满艰险。Gilt已经历过一些重要挑战,包括裁员、高管更替,以及整合垂直市场业务等。尽管如此,Gilt仍然继续增长,营收创下新纪录,并成功留住了早期员工。

Gilt的团队已经抵御了风暴,并准备好系统地迎接IPO带来的飓风。毫无疑问,对Gilt而言,2013年将是巨变的一年。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0846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十大俄罗斯网站排名 俄罗斯主流网站有哪些 俄罗斯常用网站盘点
当今世界是互联网时代,许多国家的生活和社会发展,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不可或缺。本文中MaiGoo编辑立足俄罗斯互联网行业,带大家了解下俄罗斯知名网站、俄罗斯常用网站有哪些,例如Yandex、俄罗斯塔斯社、Ozon,以及Mail.Ru、Wildberries、Rambler.ru等,都具有一定代表性。下面一起来看看俄罗斯主流网站名单。
十大美国网站排名 美国最有名的网站 美国常用网站有哪些
美国是比较早兴起互联网的国家,目前世界上许多知名的网站都出自美国,诸如全球搜索引擎巨头“谷歌”、世界知名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全球知名社交服务网站“Facebook”等等,那么除了这些,美国著名网站还有哪些呢?别急,下面买购小编就为大家盘点美国十大网站排名,一起来看看那些美国常用的网站。
印度十大最火的网站 印度主流网站排名 印度人常用的网站盘点
印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生活习俗、文化等方面,与中国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本文中maigoo小编整理了一批印度常用网站,包括Flipkart、Gaana、印度时报,以及Disney+Hotstar、CarDekho、Zomato、Bookmyshow、JioSaavn、Commonfloor等。这些印度主流网站各有特点,能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一起来详细了解下。
十大新加坡网站排名 新加坡主流网站有哪些 新加坡常用网站盘点
当今世界是互联网时代,许多国家的生活和社会发展,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本文中MaiGoo小编立足新加坡互联网市场,带大家了解下新加坡主流网站、新加坡常用网站有哪些,例如Lazada、亚洲新闻台网站、Qoo10,以及联合早报网、Carousell、商业时报、新传媒8频道、Shopee等,都具有一定代表性。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十大泰国网站排名 泰国主流网站有哪些 泰国人常用的网站盘点
泰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与中国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本文中maigoo小编整理了一批泰国主流网站,包括Sanook、Wong Nai、Easybook,以及Thai Ticket Major、暹罗早报、Mthai、Central Online、HomePro、Advice等。这些泰国常用网站各有特点,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要。一起详细了解下。
十大澳大利亚网站 澳大利亚用得最多的网站 澳洲常用网站推荐
澳大利亚是位于南半球的发达国家,被称作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本文中maigoo小编整理了一批澳洲本土网站,包括Woolworths、Seek、Catch,以及Kogan、Real Estate、Scoopon、悉尼晨锋报、The Ticket Merchant、澳大利亚人报等澳洲常用网站。这些澳大利亚知名网站各有特点,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要。一起详细了解下。
十大加拿大网站 加拿大最有名的网站 加拿大常用网站有哪些
加拿大常用网站有哪些?加拿大是北美洲的发达国家,是北美洲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本文中Maigoo小编盘点了加拿大十大网站,名列其中的有Kijiji、Canadian Tire、Job Bank,以及加拿大税务局官网、Hudson's Bay、CBC News、加拿大移民局官网等。这些加拿大知名网站各有特点,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一起来详细了解下。
十大意大利网站 意大利最有名的网站 意大利常用网站有哪些
意大利是欧洲的发达国家,是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你知道意大利本土网站、意大利常用网站有哪些吗?本文中maigoo小编整理了一批意大利主流网站,包括ePRICE、Trenitalia、Unieuro,以及Subito、Esselunga、Farmae、Corriere della Sera晚邮报等。这些网站各有特点,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一起来详细了解下。
十大英国网站排名 英国最有名的网站 英国常用网站有哪些
英国人的生活与中国是不同的,进入英国后,我们要懂得入乡随俗,这样才能更好的融入到集体中。本文中maigoo小编整理了一批英国常用网站,包括BBC、路透社、Tesco,以及QS世界大学排名、卫报、Sainsbury's、TotalJobs、泰晤士报等。这些英国本土网站各有特点,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一起详细了解下。
十大马来西亚网站 马来西亚常用网站有哪些 马来西亚网站大全
马来西亚主流网站有哪些?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民族多元,文化多元。本文中Maigoo小编带来了一份马来西亚十大网站榜单,名列前茅的有Lelong、星洲日报、Carsome,以及RiceBowl、iProperty、星报、PG Mall、当今大马、Hermo等。这些马来西亚常用网站,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一起来了解下。
十大法国网站排名 法国常用网站有哪些 法国人喜欢的网站盘点
法国是欧洲的发达国家,是全球的重要经济体。你知道法国本土网站、法国常用网站有哪些吗?本文中maigoo小编整理了一份法国主流网站名单,包括Cdiscount、Leboncoin、Doctolib,以及La Poste、Deezer、SensCritique、Vente privée、PagesJaunes、Allocine等。这些网站各有特点,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一起来详细了解下。
十大巴西网站排名 巴西主流网站有哪些 巴西人常用的网站盘点
巴西常用网站有哪些?巴西是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是南美洲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本文中Maigoo小编盘点了巴西十大网站,名列其中的有Globo、Americanas、圣保罗页报,以及Magazine Luiza、Terra、Casas Bahia、圣保罗州报、Netshoes、环球报等。这些巴西本土网站各有特点,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一起来详细了解下。
十大墨西哥网站 墨西哥最有名的网站 墨西哥常用网站有哪些
墨西哥常用网站有哪些?近年来,墨西哥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各种类型的网站也不断涌现,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本文中Maigoo小编盘点了墨西哥十大网站,名列前茅的有Liverpool、Excélsior、Coppel,以及El Financiero、Mercado Libre、El Universal、Amazon México等。这些墨西哥主流网站你都听说过吗?一起来详细了解下。
十大德国网站排名 德国主流网站有哪些 德国人常用的网站盘点
德国人的生活与中国是不同的,进入德国后,我们要懂得入乡随俗,这样才能更好的融入到集体中。本文中maigoo小编整理了一批德国主流网站,包括明镜周刊、Deutsche Bahn、ImmoScout24,以及kleinanzeigen、Mytheresa、Deutsche Post、Lieferando等。这些德国常用网站各有特点,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一起详细了解下。
十大荷兰网站排名 荷兰最著名的网站 荷兰常用网站有哪些
荷兰常用网站有哪些?荷兰是欧洲的发达国家,有着独具特色的产业和民族风情。本文中Maigoo小编盘点了荷兰十大网站,名列其中的有Bol.com、Videoland、De Telegraaf,以及Funda、Indeed.nl、Coolblue、NLZiet、De Volkskrant、Werk.nl等。这些荷兰主流网站各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一起来详细了解下。
十大瑞士网站排名 瑞士主流网站有哪些 瑞士人常用的网站盘点
瑞士是欧洲的发达国家,也是全球最稳定的经济体之一。你知道瑞士本土网站、瑞士常用网站有哪些吗?本文中Maigoo小编整理了一份瑞士主流网站名单,包括Swissinfo、Digitec、瑞士联邦铁路SBB,以及Swisscare、Galaxus、每日导报、Sunrise、Ricardo等。这些网站各有特点,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一起来详细了解下。
十大瑞典网站排名 瑞典主流网站有哪些 瑞典人常用的网站盘点
瑞典常用网站有哪些?瑞典是北欧的发达国家,是北欧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本文中Maigoo小编盘点了瑞典十大网站,名列其中的有Apotea、Aftonbladet、SJ,以及Hemnet、SL、Flygbussarna、Ahlens、瑞典移民局、Dagens Nyheter等。这些瑞典主流网站各有特点,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一起来详细了解下。
十大新西兰网站 新西兰最有名的网站 新西兰常用网站有哪些
新西兰常用网站有哪些?新西兰是大洋洲的发达国家,是大洋洲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本文中Maigoo小编盘点了新西兰十大网站,名列其中的有Stuff、Trade Me、新西兰税务局官网,以及新西兰先驱报、Grab One、新西兰移民局官网、Seek等。这些新西兰本土网站各有特点,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一起来详细了解下。
十大希腊网站排名 希腊主流网站有哪些 希腊人常用的网站盘点
希腊常用网站有哪些?希腊是经济中等发达国家,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本文中Maigoo小编盘点了希腊十大网站,名列其中的有Skroutz、Kathimerini、OASA,以及Jumbo、Apergia.gr、Spitogatos、e-Fresh.gr、Hondos Center、Testdriver等。这些希腊主流网站各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一起来详细了解下。
十大西班牙网站 西班牙最有名的网站 西班牙常用网站有哪些
西班牙本土网站有哪些?西班牙是欧洲的发达国家,是世界重要的经济体之一。本文中Maigoo小编带来了一份西班牙十大网站榜单,名列前茅的有英格列斯百货、Idealista、世界报,以及伊比利亚航空、PcComponentes、Renfe、Wallapop、PromoFarma、Fotocasa等。这些西班牙常用网站你都听说过吗?一起来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