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龙凤论坛

第一次车臣战争
#历史事件# 0 0
第一次车臣战争,发生于1994年12月至1996年8月,是俄罗斯联邦与高加索穆斯林武装分子自称的“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之间的一次军事冲突。此战给俄军带来严重的伤亡代价,死亡或失踪约5700人,最终俄罗斯不得不签订停火条约,并将部队撤出车臣,俄罗斯在实际上输掉了战争,车臣武装则保住了其独立地位。
详细介绍 PROFILE +

第一次车臣战争,发生于1994年12月至1996年8月,是俄罗斯联邦与高加索穆斯林武装分子自称的“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之间的一次军事冲突。

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罗斯于1994年12月11日出兵,在格罗兹尼战役后,车臣武装退入山区,与俄军展开了游击战。在此期间交战双方与车臣当地居民均遭受了惨重伤亡。最终俄罗斯不得不签订停火条约,并将部队撤出车臣,俄罗斯在实际上输掉了战争,车臣武装则保住了其独立地位。

第一次车臣战争给俄军带来严重的伤亡代价,战争亦导致超过10万平民死亡,大量设施遭严重破坏。在此后3年,尽管车臣仍为俄罗斯共同体的其中一员,但实质上却享有事实独立(de facto independence)。

战争背景

苏联建国以后,车臣最初作为山区共和国的一部分一起加入了苏联,1936年斯大林将把车臣-印古什地区分离出来单独建立了一个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二战期间1940—1943年间车臣-印古什共和国曾在德军支持下进行反抗苏联当局的行动。因此在德军被击溃之后,1944年苏联把和德国人合作的车臣人强制迁徙去了中亚地区,这就是扁豆行动。直到1957年赫鲁晓夫才批准车臣人返回故乡。之后车臣-印古什共和国被取消,并入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

斯大林死后,1957年1月9日,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被恢复,此情况一直持续到苏联末期。斯大林在二战之后定下了一个规矩,就是车臣地区的最高地方领导人一定不能由车臣人担任。此情况一直持续到戈尔巴乔夫上台。戈尔巴乔夫允许了之前被迁徙的车臣人返乡,并且第一次车臣产生了车臣人出生的地方最高领导人。然而,与此同时,另一个更加激进的野心家趁机崛起:飞行员出身的、苏联时期的穆斯林车臣将军、在阿富汗战争中亲自驾机进行轰炸立功而荣获苏联英雄称号的杜达耶夫趁机建立了自己的车臣民族代表大会。

苏联解体、叶利钦上台之后,他和亲信还亲自多次来到过车臣会见杜达耶夫,杜达耶夫表示“我们只是要建立自己的民主自治共和国,但没有打算从俄国独立,也没有打算和俄国翻脸,我们打算维持和俄国的和平友谊。”信以为真的叶利钦政府遂置之不理。然而此时车臣-印古什共和国却发生了内部分歧:车臣民族主义者希望从俄国独立,而印古什人民则希望留在俄国。两者之间又爆发了边界问题:杜达耶夫领导的车臣人希望获得更多的土地,却引起印古什人民的不满。两族从沙俄时期已经混住上百年,种族交错很难分出一个准确的国界。

1991年9月6日,杜达耶夫领导的武装力量突袭了正在开会的印古什-车臣最高苏维埃,打死了格罗兹尼书记维塔利·库兹琴科,并宣布独立。在此后的几个月里,杜达耶夫得到了大多数穆斯林车臣人的支持。11月9日,杜达耶夫手抚《古兰经》,单方面宣布成立“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并宣誓就任车臣总统。他随后要求俄罗斯撤出驻车臣的所有部队和政府机构。此时正值苏联解体后的政治动荡时期,莫斯科方面无暇顾及车臣问题。1992年5月25日,杜达耶夫政权与俄罗斯签署了《关于撤军和车臣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分配财产条约》。根据这个条约,俄罗斯联邦一切行政机构全部撤出车臣,变相默认了车臣的独立地位。

1993年,俄国又爆发了差点演变成全面内战的宪政危机。在俄国内乱期间,车臣局势进一步恶化,杜达耶夫加强了对车臣对境内所有非车臣人的种族排斥和驱逐政策。感受到自己强大的杜达耶夫打算向整个高加索地区扩张势力。为此,相邻的达吉斯坦共和国组成了自己的武装民兵对抗车臣。与车臣不同,达吉斯坦人依然认同俄国和俄罗斯人,不希望独立,于是在边境就出现了大规模武装冲突。

战争过程

战争起因

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焦头烂额的叶利钦意识到局势已经失控,然后依然对杜达耶夫表示保留信任,希望谈判对话解决。此时,又爆发了印古什-北奥赛梯边境冲突。俄军为了维持当地局面进入了北奥赛梯。这个时候,反对杜达耶夫解散国会和个人独裁的车臣反对派又组成了民兵开始多次攻击车臣首府,但是败在杜达耶夫压倒性的军力下,车臣事实上已经在俄国进入之前就自己已经陷入了内战。

于是杜达耶夫下令开始进行“种族大清洗”,消除所有境内的非车臣人以及“车臣人的叛徒”。根据事后统计,这场种族屠杀总共屠杀了21000名俄罗斯人(不包括战斗中死亡的军民),46000人沦为车臣人的奴隶。不少车臣人也为屠杀所苦,反对杜达耶夫独裁的反对派开始呼吁俄军进入车臣维和。加上宪政危机后的叶利钦实力空前强大,终于有了精力处理车臣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叶利钦政府于1994年12月3日发布《告车臣人民书》,呼吁车臣人民行动起来,推翻杜达耶夫政权,明确表示支持反对派。10月3日,俄军的武装直升机就配合了反对派武装的军事行动,在此之后俄军也开始向反对派提供军事顾问和重武器援助。

不过反对派各部之间协调混乱,内部矛盾重重,最终在11月26日对车臣首府格罗兹尼的进攻中被杜达耶夫的部队击败。11月29日,叶利钦发表措辞强硬的《致车臣共和国武装冲突参加者的呼吁书》,限车臣内战双方48小时内放下武器,否则“就将在车臣全境动用(俄罗斯)国家拥有的全部力量和手段制止流血,保护俄罗斯公民生命、权利和自由,在车臣共和国恢复宪法法制、法规与和平”。反对派自然执行了叶利钦的命令,但是杜达耶夫拒绝执行,并且呼吁所有伊斯兰国家不能对车臣的处境置之不理。尽管多数俄罗斯人民都反对内战,但是俄罗斯与杜达耶夫方面最后的谈判还是在12月5日失败了。

战争伊始

1994年12月11日,俄军发动攻击。俄罗斯国防部长帕维尔·格拉乔夫扬言称战争在12月20日前便可结束。为此次作战专门成立的“联邦联合部队”(俄语:Объединенной группировки федеральных войск,简称俄语:ОВГ,拉丁化简称OVG)主要由来自俄军北高加索军区的摩托化步兵组成。俄军基本上沿用了苏联时期的军事系统,士兵和低级军官全都是兵役只有两年,毫无城市作战和反游击作战经验的新兵。而且俄军采用的是车轮战法——部队在OVG服役一段时间后就会被调走,换上新的部队,导致根本无法积累实战经验。俄军有限的精锐力量还是来自特种部队、空降部队以及内务部队和陆军的近卫部队。在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俄军便开始匆忙地在全国范围内搜刮有城市作战经验的精锐部队,以至于最后甚至连俄罗斯海军陆战队和特别用途机动单位这样本身和正规野战没有关系的部队都被编入了OVG。

车臣空军力量在开战几小时内便被俄罗斯空军歼灭。随后地面部队兵分西、北、东三路向格罗兹尼进攻。俄军原本计划通过一场快速战争迅速平定车臣武装。然而,苏联解体后,因为经济困难,俄军普遍士气低落弹药短缺,加上出发前俄军战备普遍不足,官兵纪律松散,缺乏作战经验。组织领导层也十分混乱,彼此缺乏统一的调度协调。很多部队指挥官反对内战,并拒绝执行命令。俄军副总司令员爱德华·沃罗比约夫大将因不愿“向自己的人民开战”,擅自宣布暂停俄军对车臣的攻势,并随后辞职。受人敬重的阿富汗战争名将,国防部副部长鲍里斯·格罗莫夫也宣布辞职,并在电视上宣称这会是“又一个阿富汗”。

很多俄军部队还遭到当地群众阻拦,部分军车甚至遭到抢劫,场面十分尴尬。俄军低劣的质素在战争伊始就已暴露无遗。在车臣武装一连串半游击式的反击面前,俄军居然损失严重。俄军的第一次重大伤亡就发生在当天,北路第106空降师和第56空降旅的部队在到达了距格罗兹尼西北25公里的小镇顿林斯克(俄语:Долинское)后,突然遭到了BM-21“冰雹”火箭炮的覆盖射击,至少有21人死亡,俄军随后立即用飞机轰炸了附近的车臣阵地。由于缺乏训练,俄军炮兵无法有效执行精确打击的任务,不得不依赖于大量使用火箭炮和集束炸弹这样的武器来进行无差别地毯式轰炸。这直接导致了大量平民伤亡。12月29日,俄军空降兵夺取了格罗兹尼附近的军事基地哈卡拉(俄语:Ханкала,车臣语:Хан-ГӀала),车臣武装出动了坦克和装甲车进行反击,但俄军空降兵成功地击退了车臣军队,击毁了7辆战车。次日,俄军便开始进攻格罗兹尼。

重要战役

因为车臣反对派在俄军支持下于11月26日已经对格罗兹尼展开过一次失败的攻势,所以这次战役又被称为第二次格罗兹尼战役。在这次行动中,俄军共投入了38000人的兵力,动用了230辆坦克,454辆步兵战车,388门火炮和迫击炮。俄军在这次战役中还展开了欧洲自二战德累斯顿轰炸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轰炸行动,并使用了白磷弹和燃料空气炸弹,造成大量平民死亡。尽管他“12月20日结束战争”的诺言已经失效,国防部长帕维尔·格拉乔夫又夸下海口道他可以用一个空降团在两小时内解决战斗。

俄军原计划从三路包围城市,将车臣武装逼到城外的荒野中歼灭。但是俄军指挥混乱,部队之间协调极差,只有北面列夫·雅科夫列维奇·罗赫林中将(俄语:Лев Я́ковлевич Ро́хлин)的第8军在指定时间内前进到了预定位置,其它部队都还没能突破车臣在市郊的防御。不过第8军并没有暂停攻势,等待其它部队就位实行包围,而是固执地按原计划在新年夜发动了总攻。由于事先被告知不会有激烈抵抗,第一进攻梯队131摩步旅和81摩步团的车队干脆大摇大摆地就开进了城区,很多士兵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甚至连到底在和谁作战都不清楚。孤军深入的俄军便很快遭到了车臣武装的伏击。

由车臣部队参谋长阿斯兰·马斯哈多夫亲自领导的格罗兹尼守军有着丰富的城市巷战经验,他们分成灵活的战斗小组,用RPG火箭筒和机枪从半地下室和顶楼向排成长串的俄军车队发动攻击。俄军部队彼此之间没有协同,指挥混乱,关键时刻空军和火炮支援却又叫不来。各部队被车臣武装分割包围后完全各自为战。第8军503摩步师姗姗来迟的增援部队却未能突破车臣武装的防线。81摩步团当天便被击溃,超过一半官兵被击毙或被俘。131旅坚持到了1月3日被彻底击溃——孤军挺进到市中心中央火车站的第一营被全歼,全旅共789人阵亡,75人被俘,并几乎丧失了所有的军官;26辆坦克损失20辆,120辆装甲战斗车辆则损失了102辆。与此同时,帕维尔·格拉乔夫却向俄罗斯民众宣布:“市中心和市区的几个地区,以及城市外围都已完全掌握在俄罗斯军队手中。”

131摩步旅一营一名被俘士兵回忆俄军混乱的作战情况:“指挥官也不给我们地图,也没有说明,就是告诉我们,跟着前面的BMP走就对了,但是我们最终还是跟丢了。到了早上,我们完全和部队失去了联系,我问我们的长官这是哪儿,他说他也不知道——反正就是在火车站附近。不,他也没有地图。我们得到命令,加强戒备,但根本没用,车臣人哪儿都是。我们根本没处躲,因为哪儿都是他们。”

在新年攻势中惨败后,俄军终于采取了更加保守的战法。在对格罗兹尼的继续猛烈轰炸的同时,俄军其它部队开始由东、西、北面向格罗兹尼周围集中。车臣武装在1月初试图对城外俄军反攻,最终被击退。在俄军压倒性的物资和人员优势面前,马斯哈多夫批准城内的车臣武装开始逐步向城南撤退。重整之后的俄军对格罗兹尼发动了一次新的并更加小心谨慎的攻势,展开了一场逐街逐屋的巷战,试图从多个方向向格罗兹尼市中心的总统大楼推进。

1995年1月7日,东正教圣诞节,俄军开始向格罗兹尼的车臣总统府大楼发动总攻。这座宏伟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在苏联时期曾是车臣的共产党总部大楼,在其地下还有一个完整的防爆掩体。阿斯兰·马斯哈多夫亲自率领大约350名车臣士兵和150名志愿者民兵守卫。俄军在1月7日、10日,和18日分别对大楼发动了三次攻击,每一次都是以猛烈的榴弹炮和火箭弹轰炸作为开始。在1月7日的第一次攻击中,俄军少将维克托·沃罗比约夫被一枚迫击炮弹破片击中身亡,成为俄军在车臣阵亡的俄第一位将军。

在1月18日俄军最终的攻击中,俄军使用苏-25战斗机向大楼投放了两枚KAB-1500L-Pr-E激光制导炸弹,该型炸弹装备了侵彻弹头,可以击穿厚达2-3米的混凝土工事。两枚炸弹都穿透了大楼楼顶和11层楼板,一直射入地下防爆工事中。据说其中一枚就落在马斯哈多夫20米之外,但是居然奇迹般地没有爆炸。当晚,弹尽粮绝的车臣守军开始分散突围。马斯哈多夫不得不放弃城北,将全部车臣力量集中在城南,沿孙扎河一线拉起防御。在接下来的两天里,俄军肃清了格罗兹尼的主要城区。整个过程中俄军大量使用火炮对城市进行无差别轰炸,在摧毁城市的同时还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

此次战役中军事人员伤亡不得而知,但双方的伤亡至少都是要以千为单位计算的。按照俄罗斯官方公布的消息,俄军有1376人阵亡,408人失踪。但是西方和俄罗斯人权组织都怀疑其数据的真实性。杜达耶夫则宣称俄军在新年攻势中就损失超过4000人。相比之下,平民伤亡则更大。俄罗斯官方公布的数据中至少有27000名格罗兹尼平民死亡,其中大多数还是俄罗斯人(城内的车臣人因为在乡下有亲属,大都已经逃离格罗兹尼)。

欧安组织称格罗兹尼战役为一场“不可想象的灾难”,然而这仅仅是开始——格罗兹尼战役后,车臣战况逐渐演变成了游击战。战争对双方士兵的心理压力都越来越大,违法国际法的战争罪行也越来越多。1995年4月7日,“处于醉酒和吸毒的亢奋状态”中的俄军内务部队和特警部队在车臣与印古什边境的萨马斯基屠杀了近百名平民。6月14日,车臣武装更是对俄罗斯南部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的布琼诺夫斯克市发动恐怖袭击,事件一直到20日才以俄方妥协结束,整个过程中车臣恐怖分子总共杀害了126名人质,另有200余名人质受伤。

战争后期

俄军在长达两周的巷战后最终攻克格罗兹尼。俄军继续以空袭方法进占车臣南部其他乡镇。在不断撤退之同时,车臣武装分子将策略转移到绑架和恐怖袭击,谋求引起民众压力逼使俄军撤离。1996年8月6日,车臣武装发动第三次格罗兹尼战役,对驻守城市的俄军内务部队发动突然袭击,并于20日彻底击退前来增援的俄军,重新夺回了格罗兹尼。8月31日,在国内压力和大选逼近下,鲍里斯·叶利钦和车臣签署停火协定。第一次车臣战争正式结束。

战争结果

第一次车臣战争最终以俄罗斯惨败而告终。根据官方数字,俄军死亡人数为3826人,伤者17892人,另有1906人失踪。此外,此次战争亦导致超过10万平民死亡,大量设施遭严重破坏。俄罗斯军官损失惨重,俄罗斯最终却未能镇压车臣武装。在此后3年,尽管车臣仍为俄罗斯共同体的其中一员,但实质上却享有独立。不过俄罗斯于1998年发动第二次车臣战争,终于获得胜利,重新掌握了对车臣地区的控制权。车臣分离主义势力此后也基本上被粉碎。

总体评价

仓促应战,准备不足。俄军参战部队涉及四大军种、五大军区、三个舰队。但动用如此大规模的兵力,事前却没有充分准备,参战部队战前准备不足三天,60%的参战部队是在开进途中临时编组的,不少新兵甚至连枪都不会用。

俄军长时间养尊处优,战斗力大大下降。战争爆发前几天,每天伤亡即已超过100人。俄军的重型装备在车臣村落和乡间小道上,成了挨炸的目标。

由于处理不当造成车臣问题国际化。俄政府给予车臣共和国超越民族自治的外交特许权和宪法立法权,这是导致车臣从根本上独立的重要法律基础。

对恐怖分子不应手软,战则必胜。第一次车臣战争不仅没有给予车臣非法武装迎头痛击,反而给叛匪一种错觉,认为自己的力量完全能与俄联邦军队抗衡,从而更加肆无忌惮,故敢于公开与俄联邦决裂,宣布独立。第一次车臣战争期间俄军唯一打了一次漂亮的信息战,就是猎杀杜达耶夫。

举棋不定,自食苦果

从作战决策看,俄罗斯高层举棋不定,优柔寡断。杜达耶夫领导的非法武装抵制中央政府,成立国中之国长达3年之久,俄当局迟迟不下决心,军队也未做任何准备。待其严重威胁国家统一、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仍在打与谈之间犹豫不决。

1994年11月29日,叶利钦总统发布命令,要求杜达耶夫与反对派48小时内停止战斗,否则中央政府将采取断然措施。但期限过后,政府没有言出必行,而是一拖再拖,不仅助长了反叛武装的气焰,也影响了部队行动的决心。战前,俄军虽然也认识到,车臣作战只有速战速决,才可能尽快稳定局势,然而,俄军从一开始,就偏离了这一原则。作战中,俄军行动迟疑,打打停停,一直试图以压求和,结果导致第一次车臣战争未能取得军事上的胜利,而是以政治解决宣告结束。

仓促用兵,出师不利

从作战准备看,俄军准备不充分是军事失利的原因之一,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思想不统一,将帅意见分歧大。俄军大举进兵后,军方高层仍存在尖锐分歧,国防部3名副部长因反战而辞职;11名将军联名致函国家杜马,要求讨论出兵车臣的合法性;5名前线高级指挥官因贻误战机而被撤职。整个部队军心浮动,厌战情绪强烈。

二是负责联合作战集团指挥的北高加索军区司令部未能及时转入战时工作体制,没有预先拟制作战方案,即便是后来使用的战役计划也是在小范围内临时制定的,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

三是俄军队、内卫部队、边防军反恐联合作战演习少,协同能力弱。

四是人员和物质准备不足。车臣危机持续3年之久,而俄军的战前准备却严重不足,60%的参战部队是在开进途中临时编组的,计划中的装甲车辆五分之一没能按时到位,物资短缺,保障不力,严重影响了部队后来的推进速度。

协同失调,各自为战

从指挥协同看,车臣联合作战集团只是表面上的联合,谈不上行动上的联合。作战中,俄国防部长、内务部长、边防军司令同时给所属部队提要求、做指示,严重干扰了战场指挥员的指挥,增大了各部队间的协调难度,对整个作战行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当时俄军强攻格罗兹尼,预定由4个军队集群从北、西、东三个方向协同进攻,但东方集群进攻受阻后,竟擅自撤回到出发地域,预定实施空降的部队按兵不动,内卫部队也没有完成预定的协同任务就停止了攻击,结果按时进抵预定地域的北方集群的131摩步旅和西方集群的81摩步团就成了孤军,损失极为惨重,81摩步团最后只剩下1名军官和10名士兵。

战法不当,损兵格城

从作战方法看,俄军过分地按照正规作战的规则来采取军事行动,而车臣非法武装善打游击战,基本上打了就跑。俄军在战术上对车臣非法武装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法,根本没有有效的应对之策。当时俄军还过分强调运用坦克装甲部队进行快速突击,而这并不是进行城市游击战的有效战法。俄军的装甲部队进入格罗兹尼后,被藏身于街道两旁建筑物内的车臣非法武装用反坦克兵器将一头一尾的坦克打掉,中间的坦克动弹不得,只有挨打的份了。俄军某旅进城的26辆坦克中有22辆被摧毁,116辆步战车中撤出城外的只有21辆。由于战法不当,贸然强攻,使部队遭受了重大损失。

信息不灵,处处被动

从信息战看,俄军信息不灵,没能准确掌握车臣非法武装实力的真实情况以及当地的政治形势、民众态度,导致俄军判断敌情有误,在作战中处处陷于被动,损失惨重。

俄军一开始判断车臣非法武装不过数千人,且未经正规训练,缺少装备,不堪一击。事实上,杜达耶夫的常备军有1.5万人,后备力量有4万人,另外还有6000多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雇佣军。这些部队装备齐全,补给充足,并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加上当地民众的支持,作战能力远比俄军想像得强。

战争开始后,俄军的侦察系统对杜达耶夫非法武装的明碉暗堡、地雷场、巴萨耶夫领导下的车臣非法武装分子反坦克火力配系、地下机动通道等均未查明,对杜达耶夫及其指挥系统的情况掌握更少。交战期间,俄军战场情报保障工作也同样软弱无力。用于军事目的的侦察卫星因经费不足早已关闭,致使前线指挥作战的军官得不到一张车臣地区的航空照片。俄军围攻格罗兹尼的作战计划,是在1:10万和1:5万的地图上制定的,巷战中无法使用。在格罗兹尼城区作战中,前线指挥员根本找不到1:2.5万的地图,由于地形不熟,部队到处挨黑枪。

忽视心理战,效果不佳

战争中,俄军动用了6万多兵力,可谓大兵压境,声势浩大。但由于其忽视了心理战的作用,不注重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未能对车臣的电视、广播、通信进行引导。

相反,杜达耶夫却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他把分裂行径说成是圣战,迷惑百姓,混淆视听,其不仅得到了周边国家的支持,大批志愿者、雇佣军和大量武器弹药、物资涌入车臣;而且还得到周边国家的同情。另一方面,西方新闻媒体大量报道了俄军使用飞机、大炮轰炸平民,屠杀无辜百姓。很多原来持中立态度的车臣群众,纷纷倒向杜达耶夫一边,这使俄军原有 的军事优势大打折扣。

相对于战场上的失利,第一次车臣战争后,俄罗斯在政治与战略上的损失更大。杜达耶夫之后的车臣当局,一方面利用和平协议不断向联邦政府索要财政资助和能源,一方面纵容非法武装频频骚扰毗邻地区,制造各种恐怖事件,并且勾结国外宗教极端势力插手介入,车臣局面更加混乱。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知识小玲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词条所在榜单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_历朝代大事件_世界重大历史事件_历史专业院校
纵观古代,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政权经历兴衰治乱都是往复循环呈现的。而在各个、朝代和世纪中,总会发生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在很...
MAIGOO原创 历史文化 奇闻趣事 历史
2.9万+
二十世纪世界十大历史事件 20世纪重大国际事件 20世纪发生的世界大事
20世纪应该是人类史上最精彩的一个世纪,血雨腥风的两次世界大战,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整个世界仿佛都按了快进键,你能说出哪些20世纪发生的世界...
MAIGOO原创 历史文化 世界十大 历史十大
3.3万+
十九世纪世界十大历史事件 19世纪世界大事盘点
19世纪最显著的是西欧与北美因工业革命促成的技术与经济上的进步,而且工业国家的人们开始全面探索世界的每个角落与各个部落,貌似一切多为着20世...
MAIGOO原创 历史文化 世界十大 历史十大
1.9万+
十八世纪世界十大历史事件 18世纪重大事件盘点 影响世界进程的大事
18世纪是人们对自然探索的萌芽期,多数的王权国家正处于全盛时期,但民主思潮却逐渐燃起,那18世纪重大事件中又有哪些影响世界进程的大事呢?本文...
MAIGOO原创 历史文化 历史十大 历史事件
1.4万+
夏朝时期十大事件 夏朝重大事件盘点 夏朝历史发生的主要事件有哪些
夏朝是中国历史中的第一个朝代,许多夏朝重大历史事件在现在看来都有染上了一层神话色彩,你知道夏朝历史发生的主要事件有哪些吗?夏朝有哪些重大事件...
MAIGOO原创 历史文化 古代 历史十大
2.9万+
商朝时期十大事件 商朝主要事件盘点 商朝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
因为《封神演义》的缘故,商朝是我们相对熟悉的朝代,尤其是对于商末的历史,但你知道商朝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吗?又是哪些事件让商朝历史发生了...
MAIGOO原创 历史文化 古代 历史十大
1.5万+
周朝时期十大事件 周朝重大事件盘点 西周历史著名事件有哪些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朝代,又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社会生产力比之商代更加提高,而到了东周则开始了春秋战国的混战不休...
MAIGOO原创 历史文化 古代 历史十大
2.1万+
秦朝时期十大事件 秦国历史大事件盘点 秦朝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秦朝是中国历史中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多民族国家,秦始皇更是公认的千古一帝,虽然秦朝历史只有短短14年,但影响深远的秦朝重大历史事件却一点...
MAIGOO原创 历史文化 古代 历史十大
2.6万+
汉朝时期十大事件 汉代重大历史事件盘点 汉朝有哪些著名历史事件
汉朝是中国历史中最强大的朝代之一,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国土面积约达609万平方公里,甚至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但你对汉朝历...
MAIGOO原创 历史文化 古代 历史十大
2.1万+
三国时期十大事件 三国时期重要事件盘点 三国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
三国是大家最熟悉的历史时期之一,无数影视作品都以这个时期为题材,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更是比比皆是,你觉得三国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哪些事件影响了...
MAIGOO原创 历史文化 三国 古代
1.3万+
晋朝时期十大事件 晋朝重大历史事件盘点 晋朝发生过哪些大事
晋朝共155年,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
MAIGOO原创 历史文化 古代 历史十大
1万+
南北朝时期十大事件 南北朝著名历史事件盘点 南北朝时期发生的大事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各朝代中最混乱的时期之一,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分裂割据、战乱不止,许多人对这一时期的历史都不是很熟悉,你知道哪些南北朝...
MAIGOO原创 历史文化 古代 历史十大
1.1万+
隋朝时期十大事件 隋朝时期重大事件盘点 隋朝发生的重要事件有哪些
隋朝在历史上只有短暂的38年,在中国各个朝代中算是“短命朝代”的代表之一,但是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的改善与举措对后世发...
MAIGOO原创 历史文化 古代 历史十大
1.5万+
唐朝时期十大事件 唐朝发生的重大事件盘点 唐朝重要历史事件有哪些
唐朝是中国各个历史朝代中最辉煌的时期,在当时也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对于唐代历史耳熟能详的朋友更是比比皆是,那你知道唐朝时期发生了哪些大...
MAIGOO原创 历史文化 古代 历史十大
3.7万+
宋朝时期十大事件 宋朝发生的重大事件盘点 宋朝重要历史事件有哪些
宋朝是中国历史中唯一不是亡于内乱而是被外族灭亡的朝代,但同时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宋朝时期发生的哪些...
MAIGOO原创 历史文化 古代 历史十大
3.1万+
元朝时期十大事件 元朝历史大事件盘点 元朝有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说到元朝大家都会想到忽必烈、成吉思汗以及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但是对于元朝的历史又有多少了解呢?元朝有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呢?本文就为大家带来...
MAIGOO原创 历史文化 古代 历史十大
1.4万+
明朝时期十大事件 明朝重大历史事件盘点 明代历史大事件有哪些
明朝是在中国历史中人们最熟悉的朝代之一,276年间一直充满了戏剧性,相关的影视作品更是充斥了我们当今的生活,那你能说出的明代历史大事件有哪些...
清朝时期十大事件 清朝历史事件排名 清朝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
清朝是距离我们当今最近的封建王朝,也是大家最熟悉的古代朝代,不论是书本中的近代史还是各种娱乐产业相关作品都有着大量的清朝历史背景产物,那你能...
MAIGOO原创 历史文化 清朝 古代
2.5万+
民国时期十大事件 民国大事件盘点 民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
大家想到民国时期脑中大多都会跳出灯红酒绿的老上海,其实整个民国要一直到1949年的解放战争才结束,民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中似乎每一件都改变着历史...
西夏时期十大事件 西夏历史大事件盘点 西夏发生过哪些重大事件
西夏是和宋辽三分天下,与宋金三足鼎立的王朝,但因为在史书中缺席留下了重重谜团,大多数人对于西夏的历史更是所知甚少,你知道西夏发生过哪些重大事...
MAIGOO原创 历史文化 古代 历史十大
8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