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龙凤论坛

【哈尔滨概况】哈尔滨天气 行政区域 历史文化 资源特点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互联网说 上传提供 ★★ 评论 0
摘要: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省会,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26°38′,北纬45°45′,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也是全国省会城市中面积最大的城市。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炎热,春、秋季气温升降变化快,属于过渡季节,时间较短......更多哈尔滨城市详情,尽在下文。

城市概况

哈尔滨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是黑龙江省省会,是中国东北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全市土地面积5.31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198平方公里,辖9区9县(市)。哈尔滨市拥有45个少数民族,汇集多种宗教文化,是全国唯一的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东正教并存的城市。

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哈尔滨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全年平均降水量 569.1毫米。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有“冰城”之称。

哈尔滨铁路主要有哈大、滨绥、滨州、滨北、拉滨五条铁路连通国内。哈尔滨水运航线遍及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嫩江,并与俄罗斯远东部分港口相通,经过水路江海联运线,东出鞑靼海峡,船舶可直达日本、朝鲜、韩国和东南亚地区。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进出港旅客达到 443.7万人次/年,已有23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在哈尔滨机场投入运营,开通国内、国际航线82条,通航城市47个。已初步形成了以哈尔滨为中心,辐射国内重要城市,连接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和欧洲、美洲主要国家的空中交通网络,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已成为东北亚重要的航空港。

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地理位置造就哈尔滨这座具有异国情调的美丽城市,不仅荟萃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融合了中西文化,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有“文化之都”、“音乐之都”的美誉,还有“冰城”、“天鹅项下的珍珠”以及“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美称。

行政区划

1996年,国务院批准松花江地区与哈尔滨市合并组成新的哈尔滨市。哈尔滨市辖七区十二县(市),行政区划面积5.3万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948.3万人。

2004年2月4日,国务院批准了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调整后的哈尔滨市辖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动力、平房、松北和呼兰 8个区和宾县、巴彦、依兰、延寿、木兰、通河、方正7个县,代管五常、双城、阿城、尚志等4个县级市。全市总面积 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272平方公里;人口974.84万人,其中市区人口398.96万人。

2006年8月15日,国务院批准哈尔滨市对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即:撤销动力区、香坊区,组建新的香坊 区;撤销阿城市,设立阿城区;将阿城市永源镇、巨源镇划归道外区管辖。调整后的哈尔滨市辖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平房、松北、呼兰、阿城 8个区和宾县、巴彦、依兰、延寿、木兰、通河、方正7个县,五常、双城、尚志3个县级市,全市总面积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086平方公里,市区人口464.24万人。

2014年5月2日,国务院批准哈尔滨市对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同意撤销县级双城市,设立哈尔滨市双城区,以原双城市的行政区域为双城区的行政区域。

截至2023年末,哈尔滨市下辖9个市辖区(道里区、南岗区、道外区、平房区、松北区、香坊区、呼兰区、阿城区、双城区)和7个县(依兰县、方正县、宾县、巴彦县、木兰县、通河县、延寿县),代管2个县级市(尚志市、五常市),市政府驻松北区世纪大道1号。

历史沿革

哈尔滨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早在22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大约5000年前,哈尔滨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尔滨进入青铜时代,属于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白金宝文化的分布区域。

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在“一五”时期,哈尔滨是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工程,有13项设在哈尔滨,成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并迅速由一个消费城市转变为新兴工业城市。1958年至1965年,哈尔滨经历了“大跃进”和经济调整的曲折发展过程。“文化大革命”期间,哈尔滨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挫折,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重大成就。

近年来,哈尔滨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城市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十强,旅游业跻身全国旅游业城市竞争力前20名,位列“中国幸福城市”第三名,全球避暑名城前20强。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城”,被国家授予“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大美湿地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最具竞争力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刑事案件万人发案率连续四年保持省会城市最低。随着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哈尔滨正由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城市转变为综合性、多功能的现代化城市。

资源概况

地形

哈尔滨市区及双城区、呼兰区地域平坦、低洼,东部县(市)多山及丘陵地。东南临张广才岭支脉丘陵,北部为小兴安岭山区,中部有松花江通过,山势不高,河流纵横,平原辽阔。哈尔滨市区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三级阶地上:第一级阶地海拔在132~140米之间,主要包括道里区和道外区,地面平坦;第二级阶地海拔145~175米,由第一级阶地逐步过渡,无明显界限,主要包括南岗区和香坊区的部分地区,面积较大,长期流水浸蚀,略有起伏,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是哈尔滨市重要农业区;第三级阶地海拔180~200米,主要分布在荒山嘴子和平房区南部等地,再往东南则逐渐过渡到张广才岭余脉,为丘陵地区。

气候

哈尔滨位于最北端,是中国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大城市。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而夏季则显得短暂凉爽。春、秋季气温升降变化快,属于过渡季节,时间较短。

哈尔滨的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全年平均降水量569.1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0%,集中降雪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1月。四季分明,冬季1月平均气温约零下19度;夏季7月的平均气温约23度。

4-6月份为春季,易发生春旱和大风,气温回升快而且变化无常,升温或降温一次可达10℃左右。气温月际变化强烈,一般在8~10℃左右。

7-8月份为夏季,气候温热湿润多雨,7月份平均气温19-23℃,最高气温达38℃。平均降水量占全年的60%-70%,气温月际差异很小,为各季之最。

9-10月份为秋季,降雨明显减少,昼夜温差变幅较大,9月份平均气温为10℃,10月份北部地区已到0℃,南部地区2-4℃。

11-次年3月份为冬季,漫长而寒冷干燥,有时也会出现暴雪天气。1月平均气温零下15℃-零下30℃,最低气温曾达零下37.7℃(1985年1月26日)。

水文

哈尔滨市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主要有松花江、呼兰河、阿什河、拉林河、牤牛河、蚂蜒河、东亮珠河、泥河、漂河、蜚克图河、少陵河、五岳河、倭肯河等。松花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其干流由西向东贯穿哈尔滨市地区中部,是全市灌溉量最大的河道。一年中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解放以来,全市最大水利工程——西泉眼水库工程,1996年已经合龙蓄水,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151平方公里,库面面积40.86平方公里。水库建成后,新增灌溉面积15133.3公顷。哈尔滨水资源特点是自产水偏少,过境水较丰,时空分布不均,表征为东富西贫。

土壤

受地形、气候、植物等自然因素及人为活动的影响,全市土壤类型较多,共有9个土类、21个亚类、25个土种。黑土,是郊区及12县(市)的主要土壤,也是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土壤类型。黑土在全市分为2个亚类(黑土和草甸黑土)、3个土属(粘质黑土、砂质黑土、草甸黑土),共7个土种。黑土土壤养分含量比较丰富,适于各种农作物生长。黑钙土,是全市主要耕作土壤,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川地和岗平地上,在全市分为3个亚类:黑钙土、淋溶黑钙土、草甸黑钙土,共8个土种。黑钙土养分含量仅次于黑土,适于作物栽培。草甸土也是全市主要耕作土壤,多数分布在沿江河低洼淋溶地带和松花江台地漫滩地带。草甸土在全市分为6个亚类:草甸土、碱化草甸土、泛滥地草甸土、盐化草甸土、潜育草甸土、硫酸盐草甸土,共10个土种。草甸土大部分宜耕性较差,宜发展草场和栽植薪炭林。砂土及沼泽土,主要分布于江河两岸河滩和低洼地块,适于发展渔业、牧业。

矿产

哈尔滨市有各类矿产63种,已探明可供工业利用的25种。其中煤炭、天然气、铜、锌、钨、钼、硫铁矿、熔炼水晶、蛇纹岩、砷、建筑用石、矿泉水等20种矿产在黑龙江省占有重要地位。在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中,居全省第一位的矿种有:硫铁矿占55.8%,熔炼水晶占61.2%,蛇纹岩占43.3%,砷占49%,以及石棉、硅石、饰面用大理岩、稀散元素碲等8种。

林产

哈尔滨市林业用地包括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防护林等。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区,张广才岭西北麓,小兴安岭南坡。主要树种有红松、落叶松、樟子松、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以及柞、椴、榆、杨、桦等。其中红松以材质优良享誉国内外,水曲柳以花纹美丽驰名。此外,还有黄太平、大秋果、苹果、葡萄等温带果木林,以及特种经济林、黑豆果等。野生果树资源中经济价值较大的有豆淀果、悬钩子、刺玫瑰、猕猴桃、五味子、东方草莓等。野生薇果产量较多,已成为重要出口资源。

植物

哈尔滨市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包括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分布集中、经济价值高。

药用植物中,名贵药材有山参、黄柏、地龙、苦参、狼毒、黄芪、五味子、刺五加、党参、茯苓、满山红(红萍)等。

草原植物以“东北三宝”之一的小叶樟和饲用碱草为主。

野生食用植物有蕨菜、薇菜、猴腿菜、管伸菜、刺嫩芽、明叶菜、枪头菜、猫爪等10余种,还有大量的猴头蘑、榛蘑、元蘑、木耳等食用菌。

野生油料有松子、榛子。野生花卉有130余种,其中具有观赏价值的有小细叶百合、渥丹百合、山丹百合、燕子花、紫花鸢尾、长瓣舍莲等20余种。

水生植物主要有芡实(鸡头米)、睡莲、东北金鱼藻、菱角、菖蒲、芦苇、乌拉草。山野果子有杏、李子、山桃、梨、山葡萄等。

文化旅游

哈尔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多元文化荟萃、中西文化交融、欧陆风情浓重,以正气的红色文化、灵气的金源文化、神气的冰雪文化、雅气的音乐文化、洋气的欧陆文化闻名于世;是一座红色基因赓续、具有优良革命传统,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传播最早、东北地区党组织建立最早、党领导抗日武装最早、全国解放最早的城市;是一座欧陆风情浓郁的城市,市区保留了巴洛克式、拜占庭式、哥特式等一大批历史建筑,被誉为“东方莫斯科”,“万国建筑博物城”;是享誉中外的冰雪艺术之都,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发展成为融文化、体育、旅游、经贸、科技等多领城活动为一体的冰雪盛会,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第1名;是我国传承现代音乐艺术最早的城市,诞生了国内第一支交响乐团、第一所音乐教育学校,被联合国授予亚洲唯一的“世界音乐之城”,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是中国三大音乐节之一;是我国啤酒产业的发源地,被中国酒业协会授予“中国啤酒之都·哈尔滨” 称号。

代表植物

市花

1988年4月12日,哈尔滨市第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丁香花为哈尔滨市花的决定》,确立哈尔滨市花为丁香花。丁香寓意“家中人丁皆有好名声,如花之香”。哈尔滨的春季短,丁香花恰在春夏之交绽放,令春困的冰城人嗅到馥郁花香,看到烂漫如祥云般的花团,顿时神清气爽。哈尔滨市徽图案的圆心即以5颗心形盛开的丁香花组成,标志着具有多元文化的哈尔滨改革开放、海纳百川的浪漫气质与博大情怀。


市区编码

哈尔滨市邮政编码是150000;电话区号:0451;地区编码:230100。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哈尔滨必去的十大景点 哈尔滨最值得去的地方盘点
去哈尔滨旅游必去的地方有哪些?要知道哈尔滨的景点可是很多的,比如哈尔滨明珠——太阳岛,中国十大气候性景观——金龙山、哈尔滨冰雪旅游代表景点—...
哈尔滨景点 哈尔滨市 ★★★
7.2万+ 43
哈尔滨十大景点排行榜 哈尔滨十大著名景点 哈尔滨必去旅游胜地
哈尔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国际著名的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城市,素有“东方莫斯科”和“东方小巴黎”之称。那你知道哈尔滨有哪些著名景点吗?下面...
哈尔滨景点 哈尔滨市 ★★★
6.6万+ 149
【哈尔滨产业园】哈尔滨国家级开发区 哈尔滨高新技术企业名单
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城市,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形成了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石化四大主导产业,哈药集团、哈飞集团、三大动...
哈尔滨市 黑龙江产业 ★★★★
3665 79
哈尔滨十大火车站 哈尔滨火车站排行 哈尔滨有几个火车站
哈尔滨火车站,有哈尔滨站、哈尔滨西站、哈尔滨东站、哈尔滨北站、香坊站、哈尔滨南站……其中,哈尔滨站,为特等站,设有5站台9线,总建筑面积22...
哈尔滨二日游最佳路线 冰城2天自由行攻略 哈尔滨两日游去什么地方好
哈尔滨,素有“东方小莫斯科”之美誉。特殊的历史记忆,边境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这座充满异国情调的美丽都市。下面为你推荐哈尔滨两日游最佳路线,人均...
哈尔滨旅游 哈尔滨市 ★★★★
7803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