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龙凤论坛

品牌分类   知识分类          
移动端
  • 买购网APP
  • 手机版Maigoo
  

如何锻炼肩膀肌肉 肌肉锻炼的方法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小含百科说 上传提供 评论 0
摘要:很多人在健身道路上最大的阻碍是肩部肌肉训练,这是因为肩部肌肉处在的位置比较特殊,肌肉的覆盖面积也比较小,所以训练的效果多数是微乎其微的,大部分则更愿意把肩部训练的时间留给其他的肌肉训练,但是长此以往肩部肌肉过于薄弱,完全匹配不上其他健硕的肌肉,让身材看上去并不协调。那么,如何才能锻炼肩膀肌肉呢?下面,一起来看看了解下吧!

一、如何锻炼肩膀肌肉

1直立杠铃划船

大部分人会将双手握的很窄,这样做虽然能够很好的刺激到斜方肌,但是对于女生来说就会让你的肩部显得太过饱满,紧实的肩部就足够了。所以宽握距可以满足我们大多数人,首先握好杠铃后将它抬起来,并且手臂自然的下垂在身体前,然后挺起你的胸部。

和哑铃侧平举一样的,手肘主动去引导动作。摆好姿势后将杠铃提到胸部的高度,并且小臂能够达到与地面平行的状态。然后停顿一下再慢慢的放下,接着重复上面的动作,留意你的节奏。

2哑铃侧平举

首先选择一对重量适合你肩膀的哑铃,然后双手分别握住他们,手臂自然的下垂在身体两侧,当你做动作时,手肘永远是微弯曲的。不要把手臂完全伸直,至少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然后挺起你的胸部,利用肩部的力量带动手臂向上抬起。抬到手的高度超过肩部后停顿一下再慢慢放下,然后重复上面的动作。

3、上斜飞鸟

这个动作可以很好的刺激到我们肩部后面的肌肉,首先趴在上斜板上面,双手握住哑铃。然后手肘向外旋,让你的肩部打开。接着利用肩部的力量带动手臂向上抬起。直到肩部后面的计入完全收缩后停顿一秒再缓慢的放下。

4哑铃推举

这个动作肩部肌肉的厚度和整体圆润都很有帮助,当我们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只要把哑铃下放到和耳朵同高即可,而上举时只要手肘达到眼睛的高度就能够让三角肌完全收缩了,再往上就会收缩斜方肌。

二、肌肉锻炼的方法

1、锻炼三角肌前束

(1)直臂前平举

直臂前平举是锻炼三角肌前束的基本动作,一般采用站姿容易发力和保持平衡,当然也有斜躺靠椅的前平举,器材可以选用杠铃哑铃

(2)哑铃交替前举

哑铃交替前平举是锻炼三角肌前束基本而经典动作,它可以冲击大重量。

(3)拉力器前平举

拉力器前平举也是针对三角肌前束的,只能举起中小重量,多用来刻画前束的肌肉线条。

(4)杠铃立正划船

类型多样,偏向练大肌肉,对三角肌的前部、中部和斜方肌均有效。

(5)阿诺德推举

因阿诺德.施瓦辛格而得名,这个练习兼有推举和侧平举两个练习的作用,可同时刺激三角肌前束、中束。

2、锻炼三角肌中束

(1)肩上推举

肩上推举动作,是专门锻炼我们三角肌中束的动作,锻炼时候首先肩部下沉,锁死肩关节,不要耸肩,不要要提肩,最好越下面越好。锻炼时候注意腰背挺直,如果你想要同时锻炼手臂,让手臂更加修长和有力,手臂最高点伸直,这样可以同时锻炼我们肱三头肌。

(2)哑铃侧平举

锻炼肩部口诀很好记,肩部三头肌分为三角肌前束、中束和后束,前束锻炼前平举动作,中束锻炼侧平举动作,后束则是锻炼俯身侧平举动作。

(3)拉力器侧平拉

同哑铃相比,此动作可以可以让你肩部三角肌自始至终都保持恒定的阻力,这也是拉力器最为常见的优点。同时哑铃如果你前倾,很容易让身体摇晃,同时让其他肌肉代偿发力。而此动作,单手做侧平拉,另一手和双脚可以很有效的保证我们身体稳定,更有效的锻炼我们三角肌中束。

3、锻炼三角肌后束

(1)反向飞鸟

采用俯卧斜板或俯身姿势,双手持哑铃位于身体前方,保持躯干稳定,脊柱自然排列三角肌后束发力向后带动肩关节做水平外展的动作,双臂抬至和身体同一平面,然后停留一秒,慢慢返回起始位置!

(2)拉力器俯身侧平举

在绳索机上模仿哑铃俯立侧平举,也是三角肌后束训练较好的方法。

(3)杠铃颈后推举

它是一项综合性肌肉练习,参与的肌肉包括肩和背,因此作为三角肌后束的专项练习的补充动作较为合适,而不应作为主要练习。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发表评论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