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龙凤论坛

肛肠外科常见疾病有哪些 肛肠外科护理要点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小含百科说 上传提供 评论 0
摘要:肛肠外科是以手术为主要方法治疗发生于肛门和大肠部位的肿瘤、外伤及其他疾病的临床学科,肛肠疾病以发生在肛门直肠肠段最多见。肛肠外科护理要注意大便通畅、肛周清洁干燥等。下面一起来看肛肠外科的疾病以及护理要点。

肛肠外科常见疾病有哪些

肛肠疾病是指发生于肛门和大肠部位的疾病,其中发生在肛门直肠肠段最多。常见肛门部疾病有痔疮、肛裂、肛痿、肛周脓肿、肛乳头瘤、肛隐窝炎、化脓性大汗腺炎、肛门狭窄、肛门失禁、肛门湿疣、肛门湿疹、肛门瘙痒症、肛门周围神经性皮炎、肛门接触性皮炎、肛门白化斑、肛门癣、肛门闭锁、肛管炎、耻骨直肠肌综合症、骶尾部畸胎瘤、肛门良性和恶性肿瘤、肛管皮肤缺损、直肠尿道痿、蛲虫病、直肠癌、直肠类癌、直肠息肉、脱肛、直肠前突、直肠炎(溃疡性、放射性、淋菌性、非淋菌性、非特异性等)、克隆氏病、直肠阴道痿、直肠内套叠、肛门直肠损伤和异物、粪嵌塞、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症等匹十余种。

肛肠科常见的几种疾病

一、痔

痔的传统概念是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及肛缘皮下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而现在的主要认识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瘀滞而形成的团块。按照表现及位置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种。

1、内痔:是肛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病理性改变和移位。

内痔的主要表现为便血和包块脱出,可以合并血栓形成、嵌顿、排便困难等。根据内痔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4期:

I期内痔主要表现为便时带血或滴血,便后血止,没有脱出。

II期内痔主要表现为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核脱出,便后可以自己回缩。

III期内痔主要表现为可以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及咳嗽、劳累、负重时有痔核脱出,不能自己回缩,需要用手帮助回纳。

IV其内痔便血少,痔核持续脱出不能回缩,有时表现为嵌顿。

2、外痔是齿线远侧皮下血管丛扩张、血流瘀滞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根据组织病理的不同特点,外痔分为结缔组织性、血栓性、静脉曲张性和炎性外痔四种。

结缔组织性外痔:主要表现为肛门异物感或便后肛门不易清洁,分泌物多时可能有肛门潮湿、瘙痒。

静脉曲张性外痔:主要表现为肛门肿胀不适,排便时明显,肛缘处可见到皮色暗紫的不规则肿物隆起,摸起来比较软。

血栓性外痔:一般表现为排便用力后肛缘突起圆形的肿块,疼痛剧烈,可以见到肛缘暗紫色的包块,摸起来比较硬、疼痛。

炎性外痔:主要表现为肛门灼痛、潮湿、瘙痒,排便或活动时明显。

3、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的外痔血管丛相互融合形成的整体。主要表现兼有内痔和外痔的症状,严重的混合痔可以表现为环状的痔核脱出。

二、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是由于肛腺感染化脓蔓延到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形成的脓肿。发病率占肛门直肠疾病的25%,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肛周脓肿的主要表现有肛门疼痛,排便困难,常伴有全身症状如寒战、发热等。局部可以见红肿,按之有波动感。

肛周脓肿一旦成脓,应该及时切开排脓,防止脓肿进一步发展扩大。

三、肛瘘

肛门直肠瘘简称肛瘘,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破溃后形成的后遗疾病,表现为直肠内和肛门外有相互连通的管道,两端有疮口,称为瘘,直肠内的疮口为内口,肛门外为外口。肛瘘的发病率占肛门直肠疾病的1.67-3.6%,青壮年多见,婴幼儿也不少见。

肛瘘约95%是由肛周脓肿发展而来的,肛周脓肿是有效肛隐窝感染所致,肛周脓肿破溃后形成肛瘘,两者可以说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

肛瘘的分类有单纯性肛瘘、复杂性肛瘘,根据病变位置可分为低位肛瘘和高位肛瘘。

需要注意的是,肛瘘一旦形成,基本没有自愈的可能,只有通过手术才能治愈,且术后要坚持正确的换药方法,防止假性愈合。

四、肛裂

肛裂是肛管皮肤慢性非特异性纵行感染性溃疡,创面呈梭型或椭圆形,长约0.5-25px,是常见病,发病率占肛门直肠疾病的20%,是仅次于痔疮的。青壮年多发。

早期的肛裂伤口新鲜,裂口边缘整齐,底浅,呈红色并有弹性,慢性肛裂因为创面反复感染,肉芽不新鲜,创缘硬结,呈灰白色,常伴有肛乳头肥大、哨兵痔和皮下瘘形成。

肛裂的主要表现为肛门周期性的疼痛、便血、便秘。肛裂疼痛呈周期性,排便时疼痛,便后数分钟可有缓解,之后有产生剧烈疼痛,可持续数小时,一般在肛管后部多见,其次是前部。肛裂便血可表现为滴血,或粪便上有血丝,手纸带血,色鲜红,量较少。便秘是因疼痛而恐惧排便,使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吸收,形成硬便,而便秘又会导致肛裂的形成,形成恶性循环。

肛裂的治疗原则是止痛和促进溃疡愈合为目的,早期肛裂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如保持排便通畅、局部用药、扩肛及注射等。而慢性陈旧性肛裂应进行手术治疗。

五、肛窦炎(肛隐窝炎):是肛门瓣、肛窦及肛门腺内发生的急慢性炎症性疾病,常合并肛乳头炎、肛乳头状纤维瘤,是肛门直肠疾病中非常重要的潜在感染病灶,约85% 恶肛门直肠病变与肛窦感染有关。主要表现肛门有紧缩感,肛隐窝发生炎症处有压痛、肛隐窝加深。检查可见充血水肿,有分泌物。

六、肛乳头炎是人体慢性炎症性增生性病变,伴或不伴纤维化,常伴发肛窦炎,是肛裂、肛瘘等的常见并发症,也可单独存在。

七、肛乳头状纤维瘤检肛乳头瘤,是肛乳头因粪便刺激和慢性炎症的的长期刺激,重度纤维化增殖二增大变硬,是肛门部一种常见良性肿瘤,有恶变倾向,主张早期切除。

八、直肠息肉

息肉是泛指一切的空腔脏器向腔内突出和隆起的病变。

大肠息肉是笼统的诊断名词,是大肠粘膜隆起性病变的总称。根据息肉形态可分为广基型、亚蒂型和有蒂型。根据息肉的数目,单个为单发息肉,是最多见的。多个息肉为多发性息肉,超过一百个的是息肉病。

息肉是有恶变倾向的,对于发现的息肉,应即行摘除,并根据组织学明确类型后决定最终的治疗方案。

九、大肠癌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整个大肠中,肿瘤好发部位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和横结肠。其中直肠、乙状结肠癌约占60%以上。

直肠癌是发生在齿线至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之间的癌,直肠癌的发病是比较隐蔽的,早期的症状不明显,缺乏特异性,随着肿瘤的生长才逐渐出现相应的症状,早期主要表现为便血或者排便习惯改变,比如有便意频繁、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等,中期时可表现腹痛、腹胀、大便变细、甚至出现排便困难,晚期因为肿瘤侵犯到周围前列腺、阴道等器官后出现尿频、尿急、血尿、骶尾部坠胀疼痛等。

关于直肠癌的治疗原则,手术切除仍是最主要的方法,辅佐以放疗、化疗或免疫治疗,以及中医药等提高治疗效果。

疾病症状

1、便血:可发生在便前或便后.或单纯便血或与粪便混杂而下。

2、肛门直肠疼痛:由于肛门部神经丰富,感觉敏锐,受刺激后易发生疼痛或剧烈疼痛.如表现为刺痛、胀痛,灼痛、坠痛等,可发生在便时、便后或其他时间。

3、肛门直肠坠胀:它是由直肠病损刺激局部引起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轻者仅见局部胀满下坠;重者则为里急后重,频频登厕,便后重坠依然,十分痛苦。

4、肛门肿物脱出:它指直肠或肛管内的突起物或赘生物,经肛门脱出,轻者仅在排便时脱出肛外.重者在腹压增加时,如咳嗽、下蹲,用力抬担等即可脱出。

5、肛门流出分泌物:它既可由瘘口溢出.又可由肛门内排出,或由肛周皮肤溢出。

6、肛门瘙痒:多是由于肛门及周围皮肤受刺激而产生的瘙痒不适。

7、腹痛:肛肠病的腹痛多集中于小腹部和少腹部,主要是因为腹腔和盆腔内组织和器管病变或功能失调而引起。

8、腹胀:结肠、直肠和肛管的病变常可引起腹部胀满不适。

9、腹泻:患者往往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呈水样,亦可见脓血。

常用体位

肛肠外科检查常用的体位有以下几种:

(1)侧卧位:通常采用左侧卧位,有时因患者身体的原因或诊治的需要,亦可采用右侧卧位。正确的侧卧位姿式是臀部靠近床边,上侧的髋膝各屈曲90度,下侧髋膝屈曲成45度。此体位适用肛门直肠小手术或病重、年老体弱患者的检查;

(2)膝胸位:患者双膝屈起,跪伏床上,肘关节紧贴床铺,胸部尽可能下压,臀部抬高。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体位,但不能持久,病重或老年体弱者不宜采用;

(3)蹲位:患者下蹲作深呼吸,用力增加腹压,作排便状,适用检查直肠脱垂、直肠息肉、痔脱出和直肠肿瘤位置稍高的患者。

治疗原则

消、托、补三种方法,是治疗肛肠外科疾病的三个总的治疗原则。

1、补法:

这是用补益的药物,恢复正气,助养患处新生,使疮口、瘘口早日愈合。此法适用于老年体虚,气血虚弱,溃疡后期,或肛肠疾病术后,热毒已去,病灶巳除,而精神衰疲,元气虚弱,脓水清稀,疮口难敛者,以及便血和脱垂等病人。凡气血虚弱者,宜补养气血,凡脾胃虚弱者,宜理脾和胃,凡肝肾不足者,宜补养肝肾等。但在毒邪未尽的时候,切勿早用补法,以免病邪内蕴,久而为患。

2、消法:

这是用消散的药物,使初起的肛周痈疽和炎性外痔等得到消散,免受溃脓和切开之苦。此法适用于没有成脓的肛周痈疽、炎性外痔、血栓外痔和肛裂等病。但具体用法是极其灵活的,因为各种疾病的病因不同,病的性质也各不相同,所以,治疗方法也必须因病而异。如有表邪者宜解表,里实者宜通里,热毒蕴结者应清热解毒,寒邪凝结者应温通,气滞者要行气,血瘀者要活血化瘀等。同时,还需根据病人体质的强弱,痈疽所属的不同经络,灵活施治。凡未成脓者,可以内消,即使不能内消,也可移深出浅,转重为轻;如脓已成,则不可用内消之法,以免养脓为患,毒散不收,血气受损,脓毒内蕴,反会侵蚀好肉,溃烂后难于收敛。

3、托法:

这是用补益气血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泄,以免毒邪内陷。此法适用于肛周脓肿中期,正气虚弱,毒邪偏盛,不能托毒外透,肛周痈疽外形平塌,根脚散漫,难溃难腐的虚证。如毒气盛而正气未衰者,可用透脓的药物,促其早日泄出脓毒,肿消痛减,以免脓毒旁窜,造成后患。

术前护理

1、调节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多饮水,少吃辛辣食物避免饮酒;

2、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大便习惯。有便秘者可用缓泻剂,如蓖麻油,液体石蜡等;

3、热水坐浴:可用1:5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温度43-46℃,每日2-3次,包括便后坐浴,每次20-30分钟,坐便盆应大而深,能放3000毫升溶液;

4、纠正贫轿:因痔而长期反复便血,会导致贫血,严重贫血,需输血,病人排便时或坐浴时应有人陪伴,以免发生跌倒;

5、肠道准备:术前三日进少量饮食,并口服缓泻剂或肠道杀菌剂,以防感染,术前一日进流食,术前清洁灌肠。

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术后由于创面容易渗血或用结扎线脱落造成出血,需定时观察血压,脉博,呼吸及伤口渗血情况,警惕内出血的发生;   

2、疼痛护理:手术后常因肛管的肌痉挛或肛管内填塞药料等而引起剧烈疼痛,可适当用止痛剂,必要时放填塞物,并注意防止伤口受压;

3、尿潴留处理,肛管手术后,局部因手术、麻醉刺激,疼痛和肛管内填塞敷料的原因,可造成尿潴留,可通过诱导排尿、针刺或导尿等处理;

4、饮食管理:术后2-3日内进流质饮食,然后放无渣或少渣饮食;

5、控制排便:术后48小时内服用阿片酊可减少肠蠕动,控制排便;昼避免术后3天内排便,有利于作品愈合,若有便秘,可用缓泻剂,但禁灌肠;

6、温水坐浴:术后每天或便后可温水坐浴(术后48小时后);

7、预防并发症:术后5-10日内可用示指扩肛,每日1次,手术后3日可做提肛运动。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肠胃感冒有哪些症状 如何治疗 肠胃感冒怎么预防
胃肠型感冒是感冒的一种,主要是由病毒引起,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胃肠型感冒发病症状主要是:胃胀、腹痛、呕吐、腹泻,一天排便多次,身体感觉乏...
吃什么对肠道有好处 保护肠道助消化食谱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掌管着70%以上的免疫细胞,同时又是人体最繁忙的器官,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工作,为人体提供养分。那么平时吃什么对肠道有...
肠痉挛症状及治疗方法 肠痉挛最快缓解方法有哪些
肠痉挛又可以称之为痉挛性肠绞痛,是常见的一种机能性腹痛。那当患上肠痉挛的时候有什么症状呢?肠痉挛是怎么引起的呢?又有哪些治疗肠痉挛的方法呢?...
肛管炎的症状有哪些?是怎么回事?肛管炎怎么治疗?
肛管炎主要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肛管炎症,是长期的粪便刺激和不良的排便习惯引起的。治疗肛管炎要注意肛门的卫生与消毒,多吃润肠通便的食物,注意大...
得了肠癌有什么症状 能治好吗 从饮食下手预防肠癌
大肠癌是发生在大肠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有结肠癌、直肠癌之分。得了肠癌有什么症状?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癌肿的增大而表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