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龙凤论坛

品牌分类   知识分类          
移动端
  • 买购网APP
  • 手机版Maigoo
  

中国古建筑修缮的意义 对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有哪些问题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家居装修小助手 上传提供 评论 0
摘要:古建筑文物形象地、直观地反映了人们在过去的生活,体现了当时的科技文化水平。从一些古建筑中,更好地认识过去的生活环境,掌握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历经千百年的风雨,古建筑文物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和毁坏,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是非常重要且急迫的,但是古建保护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保护意识淡薄、保护方法有待提高、整体性遭到破坏等,下面一起详细了解一下吧。

一、中国古建筑修缮的意义

我们保护古建筑,主要是保护它的文物价值,即保护它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这些价值是通过现存的古建筑实体体现出来的。因此,保护古建筑的根本就是要保护现存的古建筑实体,具体地说,就是要保护该建筑的形制、结构法式、构件质地以及制作工艺。任何一个古建筑一经破坏就不可能重建,它的文物价值也就随之消失。

目前,在古建筑维修中往往对其所具有的文物价值认识不足,常有任意更换构件,彩绘一新、甚至改变建筑物原有的形制、结构等现象发生,从而造成对文物的破坏,这种破坏称之为保护性破坏。

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种:

1、把文物建筑与现代建筑等同看待,认为既然修就应该彻底地修,以求焕然一新和一劳永逸,从而大动干戈,大换构件。这种现象在宗教、旅游、园林等非文物部门使用的古建筑修缮时最容易发生;有时候是地方行政领导缺乏文物意识而进行的不合理的干预而造成的。

2、认为古建筑的修建年代越早戛有价值,因此在修缮时往往把建筑的形制、结构、材料和制作工艺人为地统一到始建年代的状况,从而造成对其后重修的古建筑的破坏。其实,这种“越早越有价值”的认识完全是对古建筑价值的误解。一座经多个时代重修的部分都具有文物价值,只是重要程度有所区别而已。

3、对新材料、新技术的迷信,滥用新材料、新技术。

4、修缮设计时用现代人的审美观来看古建筑,对原有建筑的式样和不合理的结构加以改动。以上这几点归结起来,就是缺乏对古建筑文物价值的全面的认识。还有一种是由于有关人员知识贫乏、保护不当造成的,例台建一些保护性的建筑物,从而改变了古建筑原有的环境,造成文物的风化、腐蚀等破坏现象;在古建筑周围植树、种草等环境绿化也有可能造成类似的现象。

我们进行古建筑修缮、保护时,应牢牢记住:我们保护的不仅仅是古建筑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实体体现出来的文物价值。一旦这一实体遭到破坏,其所具有的文物价值也就随之消失,而且不可能再生产。

二、对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有哪些问题

1、保护意识淡薄

民众保护意识淡薄是古建筑文物保护中遇到的突出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民众对古建筑文物保护举措显得较为冷漠。另一方面,民众对古建筑文物的人为破坏现象越来越多。近些年,旅游业和房地产业异军突起,吸引了广大投资者和消费者的眼球。在无限商机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有些开发商、经营者、普通民众,甚至是政府工作人员肆意地破坏或翻新古建筑,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破坏甚至摧毁了古建筑文物。

2、保护方法有待提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老城区内的街道、建筑、景观迫切需要改造,这是在所难免的。就目前而言,通常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这些街道、建筑、景观进行修缮。但是,很多方法有悖于“整旧如旧”的方法。在修缮和保护的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保留前人的一些痕迹,而不仅是保留外貌。保证古建筑文物的完整性,这样城市历史文化才能得到有效地延续和发展。

3、整体性遭到破坏

历经数百年,有些城市形成了较为复杂的社会人文环境。这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但是伴随着大规模的老城区改造,因为人为原因使得社会人文环境遭到了破坏,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在这漫长的进程当中,古建筑文物与周围的环境逐渐融合,呈现出别有意味的“场所”。而这些,都在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中消失殆尽。

4、修复技术方法不科学

在修复技术方面过多地依赖现代科学技术产品,使得古建筑文物的历史原貌难以得到充分地展示。甚至有些修复活动只是做表面工程,重外观修复而轻内部修复。在这种修复环境下,古建筑文物的历史信息还容易被人为地删除,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发表评论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