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龙凤论坛

品牌分类   知识分类          
移动端
  • 买购网APP
  • 手机版Maigoo
  

高血压急症诊断标准 高血压急症的急救处理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healthy达人在线 上传提供 评论 0
摘要:高血压急症包括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脑梗死、急性心力衰竭等。高血压急症发生时会伴有一些重要靶器官功能急性损害并严重危及生命,那么高血压急症的急救处理有哪些呢?临床上的高血压急症诊断标准是什么?下面就来一起了解下。

高血压急症名词解释

高血压急症是指在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一般超过180/120mmHg),同时伴有进行性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功能急性损害的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急症包括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子痫等。以往所谓的恶性高血压、高血压危象等均属于此范畴。

高血压急症的特征表现

突然起病,病情凶险。通常表现为剧烈头痛,伴有恶心呕吐,视力障碍和精神及神经方面异常改变。

1、血压显著增高

收缩压升高达180mmHg以上和/或舒张压显著增高,可达120mmHg以上。

2、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征象

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多汗,心悸,心率增快(>100次/分),手足震颤,尿频等。

3、靶器官急性损害的表现

(1)眼底改变:视力模糊,视力丧失,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出血,渗出,视乳头水肿。

(2)充血性心力衰竭:胸闷,心绞痛,心悸,气急,咳嗽,甚至咯泡沫痰。

(3)进行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无尿、蛋白尿,血浆肌酐和尿素氮增高。

(4)脑血管意外:一过性感觉障碍,偏瘫,失语,严重者烦躁不安或嗜睡。

(5)高血压脑病:剧烈头痛、恶心和呕吐,有些患者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高血压急症检查诊断

1、当怀疑高血压急症时,应进行详尽的病史收集、体检和实验室检查,评价靶器官功能受累情况,以尽快明确是否为高血压急症。

2、诊断高血压急症的血压标准是短时间内(数小时至数日)血压急剧升高,一般收缩压>180mmH和/或舒张压>120mmHg。

3、血压测量应选择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柱血压计或经过验证的电子血压计,并使用大小合适的气囊袖带,气囊至少应包裹80%上臂,肥胖者或臂围大者应使用大规格气囊袖带,儿童应使用小规格气囊袖带。测量血压前应至少坐位安静休息5分钟,30分钟内禁止吸烟或饮咖啡,排空膀胱。测量时上臂应置于心脏水平。

4、在血压急剧升高基础上伴有以下任何一种疾病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急症:①高血压脑病;②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③急性左心功能不全;④急性主动脉夹层;⑤急性肾功能衰竭;⑥急性颅内血管意外:出血性脑血管意外、血栓性脑血管意外、蛛网膜下腔出血;⑦高儿茶酚胺状态:嗜铬细胞瘤危象,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与酪胺的相互作用,骤停抗高血压药物。

5、应注意血压水平的高低与急性靶器官损害的程度并非成正比。一部分高血压急症并不伴有特别高的血压值,并发急性急性肺水肿、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心肌梗死者,即使血压仅为中度升高,也应视为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急症的急救处理

1、病人突然心悸气短,呈端坐呼吸状态,口唇发绀,肢体活动失灵,伴咯粉红泡沫样痰时,要考虑有急性左心衰竭,应吩咐病人双腿下垂,采取坐位,如备有氧气袋,及时吸入氧气,并迅速通知急救中心120。

2、血压突然升高,伴有恶心、呕吐、剧烈头痛、心慌、尿频、甚至视线模糊,即已出现高血压脑病。家人要安慰病人别紧张,卧床休息,并及时服用降压药,还可另服利尿剂、镇静剂等。

3、病人在劳累或兴奋后,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或急性心力衰竭,心前区疼痛、胸闷,并延伸至颈部、左肩背或上肢,面色苍白、出冷汗,此时应叫病人安静休息,服一片硝酸甘油或一支亚硝酸戊酯,并吸入氧气。

4、高血压病人发病时,会伴有脑血管意外,除头痛、呕吐外,甚至意识障碍或肢体瘫痪,此时要让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意识障碍,或剧烈呕吐时将呕吐物吸入气道,然后通知急救中心。

高血压急症的处理原则

高血压急症需立即进行降压治疗,阻止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在临床中要严密监测血压、尿量和生命体征,选择短效的静脉降压药,酌情可使用有效的镇静药物。初始阶段血压的降压幅度不要超过治疗前水平的25%,随后可将血压降至安全的水平160/100毫米汞柱左右,1~2天之内将血压降至正常的水平。

高血压急症治疗

高血压急症需立即进行降压治疗以阻止靶器官进一步损害。在严密监测血压、尿量和生命体征的情况下,应视临床情况的不同使用短效静脉降压药物。降压过程中要严密观察靶器官功能状况,如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变化,胸痛是否加重等。由于已存在靶器官的损害,过快或过度降压容易导致组织灌注压降低,诱发缺血事件。所以起始的降压目标并非使血压正常,而是渐进地将血压降至安全水平,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轻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

一般情况下,初始阶段(数分钟到1h内)血压控制的目标为平均动脉压的降低幅度不超过治疗前水平的25%。在随后的2~6h内将血压降至较安全水平,一般为160/100mmHg左右,如果可耐受这样的血压水平,临床情况稳定,在以后24~48h逐步降低血压达到正常水平。降压时需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年龄、病程、血压升高的程度、靶器官损害和合并的临床状况,因人而异地制定具体的方案。如果患者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或以前没有高血压病史的高血压脑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子痫所致等),初始目标血压水平可适当降低。若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在患者可以耐受的情况下,降压的目标应该低至收缩压100~110mmHg,一般需要联合使用降压药,并要重视足量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降压的目标还要考虑靶器官特殊治疗的要求,如溶栓治疗等。

一旦达到初始靶目标血压,可以开始口服药物,静脉用药逐渐减量至停用。度过危险期后,仍需继续进行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对于血压在短期内降至安全水平的患者,应在3~6月内将血压逐渐降至正常水平,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高血压急症和高压危象的区别

高血压急症与高血压危象区别,是高血压急症包含了高血压危象,但它也是高血压危象中的一部分。

高血压危象包括高血压急症和次要紧急情况,换句话说,高血压急症包括在高血压危象中,并且是高血压危象的一部分。由于这是一个概念问题,患者发生疾病后,两者都需要在诊所进行紧急治疗。在此提醒医生,遇到高血压危象时,患者需要积极应对病情,以免进一步恶化和加重病情。而高血压急症,除了高血压的标准外,在紧急情况下发生的疾病需要尽快确诊,通过合理的方法来解决病症的危害。

高血压急症预防

高血压急症,是一种有高度危险性的心血管急危重症。须立即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凡高血压患者一旦出现血压急骤升高且伴有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应即刻到医院就诊,接受专科治疗,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系统降压治疗、避免过度劳累及精神刺激等预防措施有助于大大减少高血压急症的发生。病情稳定后应逐步过度至常规抗高血压治疗并长期坚持之。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发表评论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