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龙凤论坛

李爱珍-科学院外籍院士

本文章由 CN107939 上传提供 0
相关品牌:
摘要:李爱珍,福建石狮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李爱珍-科学院外籍院士


李爱珍-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著名院士介绍

人物小结: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一位获得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荣誉的中国女科学家,2004年获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工程科学奖,成为中国科学家第一次获此奖项的人,同年12月被授予“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个人”称号。

李爱珍简介:

福建省石狮永宁港边村人,1958年复旦大学毕业。20世纪60年代,她主要研究单晶材料,70年代她主要研究薄膜材料,80年代,她到美国工作两年,师从国际半导体权威米尔纳斯教授,转入用分子束外延高新技术生长超晶格、量子阱、异质结人工合成超薄层纳米材料。

1958-2006年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原上海冶金所)任职,1988年晋升研究员,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先后到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德国马普学会作访问教授。

1985-1993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所半导体材料研究室室主任,1993年信息功能材料研究室室主任兼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1997-2004年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97年,任磷化锢及有关化合物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第一届欧亚等离子物理和工程国际会议国际学术委员会委员。

1988-2000年863新材料领域电子、光电子材料专题负责人。

2003年当选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

2004年获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工程科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获此奖项,同年12月被授予“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个人”称号。

2007年5月1日,李爱珍成为第一位获得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荣誉的中国女科学家。

1985年至今先后获国家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获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20项;发表论文230余篇, 三个专著篇章;国家发明专利21个,其中授权6个,受理15个,获国际发明展银奖1个。

李爱珍这个名字不为公众所熟悉,可能与她的研究领域有关。她研究的主要领域是信息科学领域的“半导体量子纳米结构和器件”方向。她所研究的分子束外延设备在国防、环保、医疗、经济等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上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一直对中国禁运这种设备。李爱珍和她的伙伴硬是搞了一套中国自己的设备。这一行动让西方不得不取消了对中国的禁运。

量子级联激光器这一世界前沿领域,美国人早在1971年就提出了物理思想,而中国人比他们晚了20多年。尽管如此,李爱珍及其团队进行了革命性的开拓,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1998年,这一领域的翘楚——美国贝尔实验室给中科院路甬祥院长写来了贺信,称这是当时“国际上极少数实验室才能做出来的工作”。

在李爱珍所研究的领域中,有一个国际会议是国际顶尖级的——“中红外光电材料和器件国际会议”,哪个国家能举办这一会议,就表明这个国家的研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重视和认可。到目前为止,会址还一直在欧洲、美国“转悠”。

标签: 科学院院士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相关推荐
吴孟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介绍
吴孟超,毕业于原同济大学医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庄同济医院终身名誉院长,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先后获国家、军队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24项,出版《腹部外科手术学图谱》、《肝脏外科学》等医学专著19部,发表论文220余篇。
2022年美国科学院院士六大华人学者 美国科学院院士华人名单
为了表彰科学家们在原创研究中持续、杰出的成就,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2022年新当选的院士(120人)和外籍院士(30人)名单,其中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生态学家欧阳志云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崔屹等5位华裔教授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除此之外2022美国科学院院士华人名单还有谁?MAIGOO名人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美国科学院华人院士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陈国强-中国科学院院士介绍
陈国强,中国科学院院士,医学病理生理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细胞分化与凋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致力于肿瘤,尤其是白血病的分子发病学和化学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大学 科学家
4637 75
陈可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专家
陈可冀,1930年10月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毕业于福建医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的奠基者及开拓者。其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及老年医学研究,在2014年被评为中国国医大师,并在国内率先建立了“血瘀证诊断标准”和“冠心病血瘀证诊断与疗效评价标准”,成为国家行业标准,并获国际认可,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
科学院院士 医生
8.2万+ 482
徐国良-中国科学院院士介绍
徐国良,博士毕业于德国马普分子遗传学研究所,分子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以来主要从事动物发育过程中DNA甲基化及组蛋白修饰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理研究,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获“陈嘉庚科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