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龙凤论坛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介绍【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党党 上传提供 评论 0
摘要: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0年10月奠基,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高新区,是合肥市“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西部组团的核心区域,2003年和2008年,合肥高新区两度荣获全国“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称号;2007年,合肥高新区被认定为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2008年,合肥高新区被认定为国家软件及服务外包基地;2016年,合肥高新区在全国54个高新开发区发展综合排名第7位。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0年10月奠基,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高新区,是合肥市“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西部组团的核心区域,2003年和2008年,合肥高新区两度荣获全国“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称号;2007年,合肥高新区被认定为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2008年,合肥高新区被认定为国家软件及服务外包基地;2016年,合肥高新区在全国54个高新开发区发展综合排名第7位。 合肥高新区是安徽省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已形成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以及新材料等四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全区坐落于合肥市蜀山区境内,合肥市政府赋予合肥高新区市级管理权限。

2016年5月,被国务院确立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开发区官网:

产业集群

合肥高新区

是安徽省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已形成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以及新材料等四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园区高新技术企业迅速聚集,培育了科大讯飞、四创电子、安科生物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引进了格力电器、美的电器、合肥三洋、大陆轮胎等著名企业,一大批企业的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高新区现有入区企业30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400多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10余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投资企业50余家,其中园区自主孵化上市公司10家。

科技主导

在区内企业中,高科技项目占主导地位,科技型企业占总数的80%以上,其中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172家,占全省的35%。江淮汽车、荣事达、三洋、国祯环保、合力叉车被安徽省科技厅列为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3个,国家级工艺装备实验基地1家,国家级检测中心8家。安科a-2b干扰素等3个项目被科技部列为重点火炬计划项目;网迅公司“网络会议系统”等3个项目被科技部、外经贸部列入国家科技兴贸行动计划项目;中科大讯飞、荣事达科源、英科智控等公司被批准为国家863计划产业基地;创业中心、软件园、留学生园、大学科技园、民营科技园分别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创业中心、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民营科技园。

科教资源

高新区科教资源丰富,周边聚集了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代表的50多所高等院校和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为代表的300多个国家级和省部属科研机构,现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科技创新创业型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企业家群体。区内已建成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软件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大学科技园、民营科技园、科园创业服务中心等12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总面积近50万平方米,累计孵化企业500多家。孵化器通过提供种子基金、孵化资金、创新基金、风险基金等投融资服务,营造适于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在高新区开展风险投资业务的公司达20余家,有各类技术咨询、产权交易、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近30家,为区内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创业平台。

发展目标

合肥高新区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宗旨,按照国家高新区“四位一体”的战略定位和实现“五个转变”的总要求,抢抓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高新区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创新引领发展的优势,深入推进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到2012年(集中新建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年均增长36%,努力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能力强劲,高端产业发达,国际化水平较高,创新人才集聚,人居环境优美的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

领导分工

李兵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领导高新区全面工作,主持工委、管委会日常工作。主管组织、纪检、规划、财政工作。

夏向东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负责高新区常务工作,负责组织、纪检、宣传、统战、群团、人民武装、精神文明创建等党务工作;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制、信访、保密、档案、信息化建设、地方志、人口与计划生育、农村、社区、文教卫体、司法、民政、老龄、残疾人等工作。

分管工委办、管办、人事劳动局、农村工作局(社区管理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社会事业局、工会(企业党委)、工委督察组、发展研究中心;联系市公安局高新分局、高新区检察院、高新区法院、交警高新大队、高新区消防大队。

张自道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负责财政、国有资产管理、信用担保、财务管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管委会直属企业管理等工作。

分管财政局、城市管理局、高新集团公司、高新股份公司、城创公司、高创公司、高新担保公司。

联系高新区国税局、高新区地税局、各金融机构。

宋道军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负责招商、计划、统计、科技、环境保护、经济运行、经济贸易、市场、物价、科技企业孵化等工作。

分管招商局、经贸局、科技局(创业服务中心)、环保分局;联系市工商局高新分局、市质监局高新分局。

金刚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负责城乡规划、建设、国土资源、园林、旅游、房地产、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建筑业管理等工作;负责合作园区工作。

分管建设发展局(规划分局)、房产办证中心、柏堰科技园管委会、南岗科技园合作发展办公室;联系市国土资源局高新分局。

吕小梅管委会副主任

协助宋道军同志分管招商引资工作。

高新区历程

1990年10月,合肥科技工业园奠基

1991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视察合肥科技工业园,并题写“合肥科技工业园”园名

1991年3月,国务院批准合肥科技工业园等27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1992年7月,国家科委同意将“合肥科技工业园”更名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3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视察合肥高新区

1995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视察合肥高新区

199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视察合肥高新区

1996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视察合肥高新区

1996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视察合肥高新区

1997年9月,被国务院批准成为首批 “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科技工业园区”

1998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视察合肥高新区,并题写了“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名

1999年6月,被科技部批准成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区域试点高新区

2000年3月,被国家科技部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认定为国家第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

2003年9月,在国家火炬计划实施15周年总结表彰大会上,荣获“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称号

2004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视察合肥高新区

2004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视察合肥高新区

2004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视察合肥高新区

2004年11月,合肥国家科技创新试点市示范区起步建设

2005年4月22日,合肥高新区管委会与荣事达中美合资公司举行签约仪式,荣事达中美合资公司冰洗产业工业园正式落户合肥高新区

2005年10月,合肥高新区与肥西县签署协议,合作开发柏堰科技园

2005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06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视察合肥高新区

2006年2月,美的荣事达合资公司冰洗三期工程奠基

2006年9月,蜀山区南岗镇部分区域委托高新区代管移交仪式在南岗镇举行

2006年10月,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项目在柏堰科技园开工

2006年12月,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莫尼来我区参观科大讯飞公司

2007年8月,高新区与蜀山区签署协议,合作开发南岗科技园

2007年10月,高新区管委会和德国大陆集团签定协议,大陆集团在华第一家工厂落户合肥高新区,项目拟投资1.5亿欧元

2007年11月,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为“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

2008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视察高新区中电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鼓励科研人员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争取更大成绩

2008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亲临我区,亲切慰问和看望了奋战在抗击雪灾一线的干部群众

2008年8月,被科技部、中国保监会批准成为“国家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园区”

2008年12月,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火炬计划实施20周年先进管理单位”

2008年12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2009年1月,省政府正式批复设立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并原则同意示范区总体规划

2009年 1月,高新区再次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09年5月,高新区与肥西县在市政务中心隆重举行扩大合作开发柏堰科技园协议签字仪式

2009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视察高新区

2010年6月,被科技部批准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

2010年8月,一期投资25亿元的赛维LDK太阳能电池项目开工建设

2010年9月,合肥高新区在全省首家获批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2010年9月,科技部火炬中心以2008年54个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开展了国家高新区评价(试行)工作,我区综合评价跃升至13位,其中知识创造与孕育出新能力居第11位

2010年10月,长安汽车合肥基地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年产30万~40万辆整车

2010年12月,高新区与蜀山区举行南岗科技园(二期)合作签字仪式。二期合作面积约7.8平方公里,东至合淮阜高速,南至响洪甸路、西至小庙镇、北至方兴大道和侯桥路

2010年12月,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项目26个,总投资106.9亿元,重点项目有美的中央空调生产基地项目、格力中央空调项目等

2010年12月,合肥高新区跻身全国首批13个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

2011年1月,合肥国家智能语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揭牌仪式在合肥高新区科大讯飞公司举行

2011年4月,合肥创新平台(一期)落成典礼暨5个研究院揭牌仪式举行

2011年6月,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综合评价中连续跃升至第12位

2011年8月,荣获“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称号

2011年10月,首个日资重大项目——日本精工合肥恩斯克有限公司项目开建

2011年12月,高新区提前一年实现千亿目标,全口径工业总产值达1015亿元,成为全省首个产值超千亿元的高新区

2012年2月, 获批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

2012年5月, 跻身首批16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2012年7月,被授予“国家高新区建设20年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2年10月,合肥市与中科大在我区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研究院揭牌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提交资讯帮助>> 注册登录>>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国家级工业园】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名单 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名录
工业园,是建立在一块固定地域上的由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形成的企业社区。在该社区内,各成员单位通过共同管理环境事宜和经济事宜来获取更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各个地区省份分布着许多生态工业园、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特殊区域,本文将罗列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名单和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名录供您参考。
高新技术企业 开发区 ★★★
6.2万+ 160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介绍【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于1993年4月,1997年被列为全国首批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试点单位,2000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挂合肥出口加工区牌子,辖省级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目前管辖面积258.57平方公里, 其中产业聚集区面积42.34平方公里、城市建设面积62.88平方公里、农业用地面积153.35平方公里。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哪些 国家高新区有哪些 国家产业园区完整名单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指经政府批准,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的区域。这些区域能够发挥重要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如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聚集了以联想、百度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形成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等优势产业群,带动了区域的经济发展。
开发区 产业园区 ★★★★
1万+ 93
【杭州产业园】杭州国家级开发区有哪些 杭州高新技术企业名单
改革开放后,杭州工业得到快速发展,1991年和2004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分别突破百亿、千亿,纺织、服装、化纤等轻纺行业优势凸显的同时,工业门类不断完善,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十八大以后,杭州大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智能制造、高端制造,进一步提升产业能级。你知道杭州的产业园有哪些吗?下面MAIGOO编辑就从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物流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类型为大家介绍杭州产业园区的概况。
杭州产业 杭州市 ★★★★
8311 73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完整名单 全国国家高新区排行榜
国家高新区从1988年起步,历经30多年的发展历程,总数达到169家,集聚了近2万家各类创新载体,全国一半的孵化器、众创空间,并开始从产业园区向科技生态社区转变,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新兴业态的培育,发展质量明显提高。2019年,全国169家高新区共实现生产总值12.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3%。下面本文整理了中国高新区前十名以及高新区名单,一起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