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龙凤论坛

★★★

中国十大狮舞非遗项目 中国哪里的狮舞最有名 狮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榜单研究员35号 上传提供 2023-07-27 评论 0
狮舞,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舞狮子”,是中国最广为流传的民间舞蹈之一,舞狮有南北之分,分为南狮和北狮,那么,中国舞狮子哪里最出名?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狮舞,包括广东醒狮、徐水舞狮、小相狮舞、天塔狮舞、青狮、沧县狮舞、藤县狮舞、松岗七星狮舞、布依族高台狮灯舞、黄沙狮子,其中,广东醒狮是南派狮舞代表,而徐水舞狮素有“北狮之宗”美誉,一起来看看狮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十大狮舞非遗项目
  • 广东醒狮,是一种流行于广东省佛山市、遂溪县、广州市及其周边地区的传统舞蹈,以其独特的造型、雄壮的鼓乐、南派武功等特色,在国内外都获得很高的声誉,影响深远,是中国南派狮舞的代表。醒狮起源于南海县,后流传到广州和遂溪,广泛流传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广东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文化活动,舞狮人动作多以南拳马步为主,狮子动作有“睁眼”“洗须”“舔身”“抖毛”等。主要套路有“采青”“高台饮水”“狮子吐球”“踩梅花桩”等。广东醒狮已成为广东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尤以沙坑醒狮、佛山醒狮、遂溪醒狮最为著名,由广州、佛山、湛江遂溪联合申报的“广东醒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徐水舞狮 北狮之宗
    徐水舞狮,发源于徐水县北里村,是河北省徐水县的传统舞蹈,属于北狮,以威武雄劲、文武兼长著称,蜚声海内外,素有“北狮之宗”“无狮不北里”美誉,是中国北派狮舞的代表。徐水狮舞文武兼备,通过威武的外形、逼真的表演,展现了中国北方人民勇敢、粗犷、豪放的个性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徐水舞狮按动作特点分为文狮和武狮,两种角色交替表演,小狮子穿插其间。文狮重在表现狮子的神态习性,如睡狮眼睛的睁与闭、嘴巴的张与合等,动作细腻逼真,神态风趣可爱。武狮重在刻画狮子的威猛,表演诸如“高桌技巧”“梅花桩”等高难度技巧动作。徐水舞狮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北里村被命名为“杂技舞狮之乡”
  • 小相狮舞 中原第一狮
    小相狮舞是出自河南著名的文化艺术村小相村的一种传统舞蹈,属于北狮,先后获得“中原第一狮”“中华第一狮”等称号,在中原一带,可谓远近闻名,是河南乃至中国最古老最传统的汉族民俗舞蹈,是中原狮舞的代表。小相狮舞于明代后期开始演出,至清代嘉庆年间达于鼎盛,声誉鹊起。小相狮舞有文狮(地台、桌子)、武狮(高台)和群狮(顶天柱)之分,其表演洒脱大方,稳重细腻,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既能以顽皮诙谐的动作表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至善境界,又能以雄放粗犷、刚劲有力的舞姿表现狮子威武勇猛的气质和矫健灵活的神态。小相狮舞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天塔狮舞
    天塔狮舞,又称“狮子上板凳”“舞狮子”,集传统文化、民间艺术与现代杂技于一体,熔音乐、服装、武术和舞蹈于一炉,以惊、险、奇、绝、美的艺术特点广受赞誉,被称为“华夏一绝”,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精粹,属于北狮,有“北方狮王”的美誉。天塔狮舞起源于隋朝,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经久不衰。天塔狮舞集杂技、武术、舞蹈、音乐为一体,塔天相连,场面惊险,动作利落,表演神奇,风格独特。舞狮人在高高耸立的塔台上表演,动作大起大落,狮子眼、舌、尾活动自如,能做出口吐条幅之类的表演。天塔狮舞具有独特的表演形式和高超的绝技,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青狮
    南方狮舞以广东最具特色,而潮汕狮舞则在广东狮舞中占有重要的一席,潮汕狮舞又以揭阳榕城的青狮最具特色。青狮作为传统潮汕狮,俗称“青狮白目眉”,也称“开口狮”,是潮汕地区独有的深具地方特色的传统狮舞,是广东乃至全国独具特色的拟兽舞蹈,属于南狮,也是中国南方最具特色的狮舞。青狮无论在外形上,还是在制作和舞狮技法上,都和流传于北方的北狮和广东的醒狮有着明显的差别。青狮的“狮头”前额突出,鼻孔高大,眼似铜铃,长须鬈发,狰狞威猛。青狮表演动作有打狮节、狮咬脚、狮咬虱、睡狮、狮翻身、踏七星、踩八卦、狮过桥等十八节套路。青狮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沧县狮舞
    沧县狮舞是河北省沧县传统舞蹈,以火爆、热烈、凶顽、技多、逼真、英姿而著称,属于北狮,也是中国有名的北派狮舞。沧县狮舞分为“文狮”和“武狮”两类,“文狮”以逗为主,鼓点威武豪壮、有动有静、有紧有慢,动作多以狮子的动作模拟,如喜、怒、动、静等。“武狮”由文狮发展而来,后在表演中糅进叠立、走钢丝、上高凳、爬杆、高台翻滚、水中望月、巧走立绳、荷花怒放等武术、杂技类动作,鼓点火爆。沧州有“狮城”之誉,而沧县狮舞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藤县狮舞是广西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一种民间传统民间舞蹈,属于“南狮”,以高桩舞狮的高难度动作、独桩挟腰转体450°等精湛的技艺闻名全国,名扬世界,享有“世界狮王”之美誉,也是中国南派狮舞的代表之一。藤县狮舞历史悠久,形成于唐朝年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创造出的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体育竞技艺术。藤县狮舞分为两种:一种是侧重于地面技艺表演的“采青狮”;一种是侧重于桩上技艺表演的“高桩狮”。无论是采青狮还是高桩狮,在表现形式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为当地百姓所喜爱。藤县狮舞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松岗七星狮舞
    松岗七星狮舞,因采用“七星”鼓法伴奏而得名,是富有岭南地域特色的民间舞蹈,属南派醒狮,堪称“南狮活化石”,也是中国南派狮舞中的代表。南派醒狮的鼓法主要分为“三星”“五星”“七星”三种,舞法也按这三种鼓法节拍进行表演,而松岗七星狮舞保留了传统七星狮舞的完整套路舞法,分为文狮和武狮,“文狮”舞步轻柔,“武狮”舞步刚劲。松岗七星狮舞主要表演套路有“逗蛇”“逗蜈蚣”“逗螃蟹”“踩砂锅”“狮子书法”等,极具岭南地域特色。其中“逗蛇”最有特点,也最为惊险。据买购网小编了解,松岗七星狮舞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东著名的狮舞还有上川黄连胜醒狮舞、连州瑶族布袋木狮舞、东莞狮舞、梅州席狮舞等。
  • 布依族高台狮灯舞
    狮子舞一般是“玩平地”,而布依族的高台狮灯舞却以“上高台”而著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著名的狮舞之一,也是中国最具少数民族特色的狮舞。布依族高台狮灯舞是布依族世代相传,在高台上表演的民间舞狮艺术。布依族高台狮灯舞表演时,用六张或八张八仙桌叠成高台,最上的一张翻转过来四脚朝天,狮子自下盘旋而上,时而转动,时而跳跃,在此过程中完成翻、滚、叠等惊险动作。上到顶部以后,狮子在四只桌脚上凌空起舞。遇到这种凌空表演,瓦嘎的狮灯艺人会用高难度的“跳脚”技巧迅速准确地跳过去,表现出高超的功夫。高台狮灯的打击乐器称为“响器”,由马锣、钵、堂锣、鼓等组成,打法有上百种,新颖别致,变化极大。
  • 黄沙狮子
    黄沙狮子,又称上桌狮子,是台州临海市的传统舞蹈,以舞、武结合和高超演技名扬四方,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域民俗特色,属于南狮,也是中国著名的狮舞之一。狮舞(黄沙狮子),始创于北宋年间,是汉族民间精湛武艺和传统舞狮表演的完美结合。黄沙狮子的表演由舞狮、武艺、锣鼓三个部分综合穿插组成,主要是以高难度的表演闻名各地,而且舞武一体,惟妙惟肖。舞狮表演分上半坦、下半坦二套30多个动作,不但能在地上翻滚嬉戏,又能在堆叠的四至七重八仙桌上的高台上表演各种风趣的动作。黄沙狮子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MAIgoo小编推荐中国其他著名狮舞:白纸坊太狮、槐店文狮子、丰城岳家狮等。
中国狮舞国家级非遗产项目名录
名称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 申报地区或单位
狮舞(白纸坊太狮) 传统舞蹈 2008(第二批) 北京市
狮舞(徐水舞狮) 传统舞蹈 2006(第一批) 河北省徐水县
狮舞(沧县狮舞) 传统舞蹈 2008(第二批) 河北省沧县
狮舞(天塔狮舞) 传统舞蹈 2006(第一批) 山西省襄汾县
狮舞(马桥手狮舞) 传统舞蹈 2011(第三批) 上海市闵行区
狮舞(黄沙狮子) 传统舞蹈 2006(第一批) 浙江省临海市
狮舞(丰城岳家狮) 传统舞蹈 2008(第二批) 江西省丰城市
狮舞(古陂蓆狮、犁狮) 传统舞蹈 2011(第三批) 江西省信丰县
狮舞(黎川舞白狮) 传统舞蹈 2014(第四批) 江西省黎川县
狮舞(小相狮舞) 传统舞蹈 2008(第二批) 河南省巩义市
狮舞(槐店文狮子) 传统舞蹈 2008(第二批) 河南省沈丘县
狮舞(广东醒狮) 传统舞蹈 2006(第一批) 广东省佛山市
狮舞(广东醒狮) 传统舞蹈 2006(第一批) 广东省遂溪县
狮舞(广东醒狮) 传统舞蹈 2006(第一批) 广东省广州市
狮舞(席狮舞) 传统舞蹈 2008(第二批) 广东省梅州市
狮舞(青狮) 传统舞蹈 2011(第三批) 广东省揭阳市
狮舞(松岗七星狮舞) 传统舞蹈 2011(第三批) 广东省深圳市
狮舞(藤县狮舞) 传统舞蹈 2011(第三批) 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
狮舞(田阳壮族狮舞) 传统舞蹈 2011(第三批)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
狮舞(高台狮舞) 传统舞蹈 2011(第三批) 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狮舞(布依族高台狮灯舞) 传统舞蹈 2008(第二批) 贵州省兴义市
狮舞(上川黄连胜醒狮舞) 传统舞蹈 2021(第五批)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狮舞(瑶族布袋木狮舞) 传统舞蹈 2021(第五批)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
注:数据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研究声明:中国十大狮舞非遗项目排行榜,是Maigoo小编主要依据国内著名的狮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传承情况以及在国内地区的影响力等因素进行选择,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国务院批准并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综合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榜单进行推荐,名单仅供参考,排名不分先后,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补充。
本榜单仅供参考使用,如果对于该榜单您有更好的建议,请
更多相关榜单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中国十大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 太极拳主要流派有哪些
太极拳,中国传统武术之一,是一种集武术养身为一体精妙的传统拳法,由张三丰所创,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符号象征。那么,中国太极拳有几大门派?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太极拳十大流派,包括武当太极拳、陈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和氏太极拳、李氏太极拳、八卦太极拳,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十大藏医药非遗项目 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医学、古印度医学和古阿拉伯医学并称为世界四大传统医学,堪称中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么,中国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藏医药非遗项目,包括甘孜州南派藏医药、拉萨北派藏医药、藏医外治法、甘南藏医药、藏医药浴疗法、藏医生命健康及疾病的认知与实践、藏医骨伤疗法、藏药炮制技艺、藏医放血疗法、藏医尿诊法,一起来看看藏医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九大多声部民歌非遗有哪些 我国多声部非遗民歌项目名录
多声部民歌非遗有哪些?多声部民间歌曲,指一对或一组歌手同时唱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民歌,有人称其为“二声部民歌”“复音民歌”。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声部民歌的有哈尼族多声部民歌、潮尔道-蒙古族合声演唱、壮族三声部民歌、瑶族蝴蝶歌、羌族多声部民歌、硗碛多声部民歌等。具体了解,请看下面MAIGOO小编带来的中国多声部民歌非遗项目介绍吧。
中国十大中药炮制技艺 中药炮制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中药炮制技术,即将中药材加工成中药饮片的传统方法和技术,是中国所特有的中医制药方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么,中国中药炮制技艺哪里最出名?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中药炮制技艺,包括成都中药炮制技艺、樟树中药炮制技艺、“建昌帮”中药炮制技艺、京帮中药炮制技艺、汉派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武义寿仙谷中药炮制技艺、新会陈皮炮制技艺、岷县当归加工技艺等著名的中医炮制技术,其中,成都中药炮制技艺、樟树中药炮制技艺、建昌帮中药炮制技艺、京帮中药炮制技艺合称中国四大中药炮制流派,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十大藏戏非遗名录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戏有哪些
国内藏戏非遗有哪些?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而著名的藏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拉萨觉木隆、日喀则仁布江嘎尔、日喀则迥巴、日喀则南木林湘巴、山南雅隆扎西雪巴等。下面MAIGOO小编就为大家介绍这些我国有名的传统藏戏,一起来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