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龙凤论坛

★★★

青海省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青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榜单研究员314号 上传提供 评论 0
导语
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有悠扬的民歌“花儿”,奔放的藏族歌舞,抒情优美的土族民间舞蹈《安昭》、《纳顿》,还有民间佛教绘塑“热贡艺术”、藏族卷轴画“唐卡艺术”、酥油花艺术等。那么,青海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整理了青海十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青海花儿、格萨(斯)尔、热贡艺术、青海黄南藏戏、藏族唐卡·热贡唐卡、河湟皮影戏、藏医药浴法、青海藏毯、塔尔寺酥油花等青海著名非遗项目,一起来看看吧。
青海省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 排排榜
  • 关注榜
  • 点赞榜

青海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榜单是Maigoo小编主要依据青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传承情况以及在青海地区的影响力等因素进行选择,并综合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榜单进行推荐,名单仅供参考,帮助您了解青海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有疑问,欢迎在末尾评论/交流指正。 为我喜欢的投票>>

本榜单仅供参考使用,如果对于该榜单您有更好的建议,请

青海省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花儿”是一种民歌,流传在青海、甘肃、宁夏的广大地区,被誉为大西北之魂。而青海是“河湟花儿”的发祥地之一,海东市则享有“花儿之都”的美誉,几百年来,聚居在青海东部地区的汉、回、撒拉、土等民族,各自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花儿”歌曲。“花儿”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全国8个花儿会中青海省上榜的有互助县丹麻的土族花儿会、大通县老爷山花儿会、乐都县瞿坛寺花儿会、民和县七里寺花儿会。青海花儿与甘肃莲花山花儿会、岷县二郎山花儿会、宁夏回族山花儿、新疆花儿等一道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格萨(斯)尔是一部源于青藏高原的跨民族、国界传播的篇幅最长的活态史诗,青海省是格萨尔史诗的重要发源传承地之一,格萨(斯)尔也是青海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格萨(斯)尔是关于藏族古代英雄格萨尔神圣业绩的宏大叙事,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讲述了格萨尔王降临下界后降妖除魔、抑强扶弱、统一各部,最后回归天国的英雄业绩。格萨(斯)尔史诗熔铸了神话、传统民歌、格言俚语,具有雄浑壮丽、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2006年格萨(斯)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热贡艺术产生于13世纪的青海黄南藏族地区,并随着隆务寺的兴盛而发展。热贡艺术主要指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等绘画造型艺术。热贡艺术以藏传佛教中的佛本生故事,藏族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史诗等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包括一些世俗化的内容。热贡艺术凭借其独特的审美观念、独有的原材料和独有的传承习惯在藏传佛教、民间美术、建筑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热贡艺术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热贡艺术尤以热贡唐卡最为知名,还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详细>>】
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总称,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使藏戏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青海藏戏主要是黄南藏戏、青海马背藏戏,都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黄南藏戏是青海黄南地区藏族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黄南地区,黄南藏戏的手势指法、身段步法和人物造型,吸收黄南寺院壁画人物形态,融入寺院宗教舞蹈、民间舞蹈及藏族生活素材动作等,形成黄南藏戏独有的艺术风格。青海黄南藏戏、马背藏戏与西藏藏戏、甘肃甘南藏戏、四川色达藏戏等一道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唐卡也称“唐嘎”、“唐喀”,是一种刺绣或绘制在布、绸或纸上的彩色卷轴画,具有浓郁的藏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宗教色彩及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青海藏族唐卡尤以热贡唐卡、化隆唐卡、藏娘唐卡、班玛马尾钉线绣唐卡等最为著名,都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青海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中,热贡唐卡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既吸收了汉地文化,又继承了藏传佛教及西藏唐卡艺术风格,经过不断地传承及变迁,形成了鲜明的时代...及地域风格特征,构图饱满、色彩艳丽、线条优美、图案繁密。 【展开全部】 【 详细>>】
河湟皮影戏,又称“青海皮影戏”,在当地称为“影子”或“皮影儿”,主要流传于青海省东部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汉族聚居地也有少量皮影戏班,是青海省传统戏剧,也是青海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河湟皮影戏源于陕西西路皮影戏,在青海东部农业区已经流传三百多年。河湟皮影戏的人物脸谱和服饰造型生动形象,在几百年的传承中树立了双手过膝、丹凤眼和6字鼻等人物特点。它们或纯朴粗犷,或细腻浪漫,再加上流畅的雕镂,艳丽的着色,达到了通体剔透、四肢灵活的艺术效果。河湟皮影戏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与...唐山皮影戏、环县道情皮影戏、陕西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皮影戏等一道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藏医药浴法以中国青藏高原的雅砻河谷和宗喀山脉的藏族农牧区为集中传承区域,广泛流布于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地的藏区,其中,海东的藏医药(尤阙疗法)、藏医药(藏医放血疗法)、藏医药(七十味珍珠丸赛太炮制技艺)、藏医药(藏药阿如拉炮制技艺)、藏医药(藏医药浴疗法)等都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世界四大古医药之一的中国藏医药,藏医药浴疗法是传统藏医药的一项代表性技艺,于2018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我国第40个入选《非遗公约》名录的遗产项目。 【展开全部】 【 详细>>】
青海藏毯,即藏毯(青海产区),为青藏高原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与波斯地毯、东方艺术毯并称为世界三大名毯,以形式独特、色彩艳丽、民族风格浓厚、地域特色鲜明而闻名遐迩,以工艺精湛、美观大方而享誉世界,也是青海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原因,安多藏区和康巴藏区在藏毯的编织技艺、图案设计上存在着差异。康巴藏区(玉树地区)较多地保留了传统藏毯的编织技艺,而安多藏区则在图案设计上将藏汉文化融为一体,构思巧妙,色调和谐,风格独特。其中,加牙藏毯属于安多藏毯,是青海著名的...藏毯,而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酥油花是一种用酥油(黄油)塑形象物的特殊技艺,是青海省湟中县民间传统美术,为“塔尔寺三绝”(酥油花、壁画、堆绣)之一。酥油花最早产生于西藏苯教,是施食供品上的小小贴花。酥油花的制作分扎骨架、制胎、敷塑、描金束形、上盘、开光六道工序,一架酥油花,从整体来看,亭台楼阁数十座,人物、走兽动辄以百计,大致一两米的菩萨金刚、小至十数毫米的花鸟鱼虫无所不备,浮雕与圆雕结合,人物与景物结合,佛界与凡间结合,动态与静态结合,时空分而不断,物象繁而不乱,色彩缤纷,浑然一体,令人叹为观止。塔尔寺酥油花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凝聚了中国造纸术、制墨术、雕刻术、摹拓术等几种优秀的传统工艺。而中国现存的印刷术技艺尤以杭州雕版印刷技艺、同仁刻版印刷技艺等比较有名,其中,同仁刻版印刷技艺是青海省同仁县地方传统技艺,是藏族农耕文化、宗教文化与生活实践结合产生的一项传统手工技艺,在千百年的藏文化传承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同仁刻版印刷技艺主要用于印刷经书、书籍、绘画图案(龙达、人兽和睦图、八卦图、各种佛像)等等,题材主要为祭祀山神、祭天、祭地、农事耕作、节令习俗,反映了当地农耕社会生活和民俗生活以及藏...传佛教文化的诸多内容。包含同仁刻版印刷技艺在内的雕版印刷技艺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青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序号 名称 所属类别 遗产项目编号
花儿 传统音乐 世界非遗,Ⅱ-20(国家级)
格萨(斯)尔 民间文学 世界非遗,Ⅰ-27(国家级)
热贡艺术 传统美术 世界非遗,Ⅶ-49(国家级)
藏戏 传统戏剧 世界非遗,Ⅳ-80(国家级)
藏族唐卡 传统美术 Ⅶ-14
皮影戏 传统戏剧 世界非遗,Ⅳ-91(国家级)
藏医药浴法 世界非遗
加牙藏族织毯技艺 传统技艺 Ⅷ-22
酥油花 传统美术 Ⅶ-48
雕版印刷技艺 传统技艺 世界非遗,Ⅷ-78(国家级)
湟中堆绣 传统美术 Ⅶ-72
陶器烧制技艺 传统技艺 Ⅷ-98
灯彩 传统美术 Ⅶ-50
中医诊法 传统医药 Ⅸ-2
蒙古族服饰 传统民俗 Ⅹ-108
藏族服饰 传统民俗 Ⅹ-113
藏医药 传统医药 Ⅸ-9
赛马会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Ⅵ-43
那达慕 传统民俗 Ⅹ-48
抬阁 传统民俗 Ⅹ-87
更多相关榜单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推荐入榜>> 纠错>> 投诉侵权>>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贵州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生活着不同的民族,也传承着各种奇风异俗。那么贵州非遗文化有哪些呢?本文盘点了贵州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侗族大歌、苗族古歌、水族马尾绣、苗族芦笙舞、苗族跳花节、侗族琵琶歌、布依族服饰、侗戏、苗族蜡染技艺、侗族萨玛节等,下面MAIgoo网小编还整理了贵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州省 ★★★
2.6万+ 13
吉林省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吉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丰富,类别齐全,涵盖汉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和回族等。本文整理了吉林省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朝鲜族洞箫音乐、黄龙戏、朝鲜族服饰、朝鲜族长鼓舞、朝鲜族三老人、朝鲜族花甲礼、朝鲜族鹤舞、森林号子、满族说部、朝鲜族传统婚礼等,这些具有鲜明地域、民族特色的非遗项目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吉林的色彩与温度,凝聚着吉林的魅力与精彩,一起来了解下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吉林省 ★★★
1.1万+ 9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类】音乐_戏剧_曲艺_舞蹈_游艺杂技
表演艺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常见的有隐约、戏剧、曲艺、舞蹈和游艺杂技等,这些文化底蕴与深度在传承与发展中,可以通过美妙的舞姿、动听的声音与动人的故事、充满魅力的表演等形式将这些优秀文化传达和讲述给后人。今天MAIGOO小编就来为您盘点一次常见的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国非遗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曲艺项目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中国有几百种传统曲艺,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曲艺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曲艺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曲艺名单,包括苏州评弹、山东大鼓、陕北说书、扬州清曲、凤阳花鼓、四川评书等。
【中国非遗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民俗项目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中国有很多的传统民俗,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民俗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民俗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民俗名单,包括春节等传统节日、泼水节等少数民族节日、黄帝陵祭典、祭孔大典、壮族歌圩、秦淮灯会、回族服饰、蚕桑习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