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龙凤论坛

★★★

宁夏十大著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宁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榜单研究员314号 上传提供 评论 0
导语
宁夏境内拥有丰富的非遗项目,非遗资源近3000多项,其中,“花儿”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那么,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宁夏十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名录,有宁夏山花儿、宁夏回族剪纸、贺兰砚制作技艺、宁夏小曲、固原砖雕、宁夏手抓羊肉制作技艺、北武当庙寺庙音乐、隆德杨氏家族泥塑等宁夏著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来看看宁夏非遗项目吧。
宁夏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 排排榜
  • 关注榜
  • 点赞榜

宁夏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榜单是Maigoo小编主要依据宁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传承情况以及在宁夏地区的影响力等因素进行选择,并综合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榜单进行推荐,名单仅供参考,帮助您了解宁夏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有疑问,欢迎在末尾评论/交流指正。 为我喜欢的投票>>

本榜单仅供参考使用,如果对于该榜单您有更好的建议,请

宁夏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花儿”是一种民歌,广泛流传在青海、甘肃、宁夏的广大地区,被誉为大西北之魂。而宁夏花儿主要指宁夏回族山花儿,俗称干花儿、山曲子、野花儿,是广泛传唱于宁夏回族聚居区的一种代表性民歌体裁,继承了陇山地区古代山歌(徒歌、相和歌、立唱歌)的某些特征。宁夏回族山花儿带有浓厚的回族民俗文化特征,在继承古陇山民歌“三句一叠”的基础上多以单套短歌的形式即兴填词演唱,多用五声音阶式迂回进行。宁夏回族花儿的代表曲目有《黄河岸上牛喝水》、《看一趟心上的尕花》、《花儿本是心上的话》等。宁夏山花儿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青海花儿、甘肃莲花山花儿会、新疆花儿等一道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宁夏回族剪纸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著名的传统手工艺,主要集中在南部山区,海原、同心和隆德等地,属于中国剪纸“北方派”,也是宁夏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剪纸受到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影响,其作品明显表现出宗教性特征,伊斯兰风格的装饰纹样特色突出,多用几何纹样、植物纹样和文字装饰纹样。传统回族剪纸主要是通过纹样表现单一形象,如汤瓶、拜毡、清真寺等十分常见的反映回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的造型。宁夏回族剪纸于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蔚县剪纸、扬州剪纸、乐清细纹刻纸等一道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贺兰石与宁夏枸杞、甘草、滩羊皮、发菜并称为“宁夏五宝”,贺兰石名满天下,被誉为宁夏的“蓝宝”,而用贺兰石制作的贺兰砚,素有“存墨过三天”之誉,与天下第一的端砚齐名,是中国十大名砚之一。贺兰石结构均匀,质地细腻,刚柔相宜,色泽清雅莹润,形态美妙多姿,是一种难得的雕刻石料,用其刻制的贺兰砚,具有发墨、存墨、护毫、耐用的优点。贺兰砚制作技艺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宁夏小曲,民间称小曲子,一种传统说唱艺术。流行于宁夏银川、永宁、贺兰、中宁、同心、平罗、惠农等地。现已濒临失传。宁夏小曲子形成年代不详,方志上无文字记载。据老艺人的回忆,清朝中后期宁夏境内已有民间小曲艺人活动。清光绪年间,宁夏小曲的演唱广为流行。此时期,宁夏小曲的卖唱艺人也渐多起来,银川、永宁、吴忠、石嘴山等地已有卖唱班社,这些班社对宁夏小曲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宁夏小曲是宁夏坐唱这种艺术形式的前身。2014年11月11日,宁夏小曲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手抓羊肉是我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喜爱的传统美食小吃,有近千年的历史,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广泛流传于宁夏、甘肃等地。手抓羊肉在宁夏简称“手抓”,由于宁夏羊肉味鲜、肉嫩、不膻,因此宁夏的手抓羊肉选用散养滩羊,连肉带骨一起啃,非常过瘾。宁夏手抓羊肉在宁夏区内各地均有制作,尤以吴忠手抓羊肉和银川手抓羊肉最为出名,尤其是吴忠特色小吃手抓羊肉曾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六集《秘境》亮相,闻名全国。宁夏手抓羊肉制作技艺于2021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固原砖雕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传统美术,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培植的一种艺术,主要流行于隆德和西吉民间,也是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固原砖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宋年间,其作品具有立意新颖、构图严谨、造型生动、雕工精细的特点,大多作为建筑物上某一部分的装饰品,镶嵌在砖木结构房屋的厅堂,正房外的正墙、侧墙以及庭院的影壁、门楼和券门之上。固原砖雕于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隆德民间雕塑艺术起源于唐宋时期,成熟于明清两代,早在宋代绍兴年间,已誉满四方,其中隆德杨氏家族的泥塑艺术最为著名。杨氏家庭泥塑起源于清代道光十二年(1832),创始人经多方拜师求教,吸收借鉴各种民间艺术之长,融会贯通,集泥塑、绘画、木刻、章雕、剪纸、烫花于一体,初步形成杨氏泥塑的基本艺术风格。杨氏家庭泥塑制作过程较为复杂,有配料、酿泥、造像、敷彩等二十多道工序,其间需使用圆雕、浮雕、透雕等多种方法。成品以精美取胜,色泽鲜艳,造型夸张,成为隆德地区民间艺术的首要代表。杨氏家族泥塑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 详细>>】
北武当庙寺庙音乐是流传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的佛教音乐,与天宁寺梵呗唱诵、鱼山梵呗、大相国寺梵乐、直孔噶举派音乐、拉卜楞寺佛殿音乐“道得尔”、青海藏族唱经调一起作为佛教音乐,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宁夏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北武当庙寺庙音乐一方面具有南国音乐的委婉之风,一方面又不失北国党项、蒙、藏等民族音乐的高亢。其唱词以多种语言文字构成,其中既有梵文、巴利文、藏文,又有汉语。北武当庙寺庙音乐有文乐和武乐之分,其中文乐即唱谱,用工尺谱加以记录;武乐又名“渣渣子”,用竖...行式的记谱方法记录。两者结合,形成管乐与打击乐并奏的寺庙音乐。 【展开全部】 【 详细>>】
回族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与阿拉伯-伊斯兰医学“东西合璧”的产物。当欧洲其他各国尚未脱离神学统治之回族医药时,阿拉伯人开始发展科学文化。他们开办大学、建立图书馆,培养了大批人才,阿拉伯文化达到较高水平,在所有科目中,医学是最主要的,也取得了巨大成就。2008年6月7日,回族医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吴忠老醋在宁夏经过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一套与现代科学相匹配的、以手工技艺为基础的传统老醋酿造技艺,风味独特,别具特色,这套酿制技艺在中国酿醋史上独树一帜。吴忠老醋是饮食中必备的调味品,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甘甜的黄河水孕育的多种优质杂粮,盛产的水稻、小麦及副产品麸皮、稻壳都是酿醋的最佳主原料。吴忠老醋酿制技艺于2021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详细>>】
宁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序号 名称 所属类别 遗产项目编号
花儿 传统音乐 世界非遗,Ⅱ-20(国家级)
剪纸 传统美术 世界非遗,Ⅶ-16(国家级)
砚台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Ⅷ-133
宁夏小曲 传统曲艺 Ⅴ-126
牛羊肉烹制技艺 传统技艺 Ⅷ-168
砖雕 传统美术 Ⅶ-38
泥塑 传统美术 Ⅶ-47
佛教音乐 传统音乐 Ⅱ-138
回族医药 传统医药 Ⅸ-17
醋酿制技艺 传统技艺 Ⅷ-61
民间绣活 传统美术 Ⅶ-77
抬阁 传统民俗 Ⅹ-87
秦腔 传统戏剧 Ⅳ-16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 传统医药 Ⅸ-4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Ⅷ-160
民间信俗 传统民俗 Ⅹ-85
婚俗 传统民俗 Ⅹ-139
建筑彩绘 传统美术 Ⅶ-96
回族民间器乐 传统音乐 Ⅱ-63
黄羊钱鞭 传统舞蹈 Ⅲ-143
更多相关榜单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推荐入榜>> 纠错>> 投诉侵权>>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宁夏宗教文化概述 宁夏著名庙宇 宁夏著名庙会主要有哪些
宁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回族、维吾尔族、东乡族、哈萨克族、撒拉族和保安族等信奉伊斯兰教,汉族中的部分群众信仰佛教、基督教、道教、天主教。全区现有清真寺3300多处,阿訇4000多人,满拉6000多人,伊斯兰教协会13个。还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寺观教堂200处,各类宗教职业人员5000余人。那么宁夏有哪些著名的寺庙呢?宁夏著名的庙会又有哪些呢?下面本文就为大家介绍宁夏的著名庙会以及庙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传统文化 宁夏
7197 131
山花儿有哪些艺术特点 宁夏回族山花儿文化特征及传承概述
“山花儿”俗称干花儿、山曲子、野花儿,是主要流传在六盘山地区回族聚居区的代表性民歌体裁,在旋律形态上,它是“花儿” 由中心地带向四周传播过程中,因地域差别形成的自然变异现象。山花儿作为回族群众愉悦自我、怡情解闷、吐纳情感的一种自娱性山野歌曲,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浑厚的民俗文化内涵。下面就随本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山花儿的艺术特点吧!
杨氏家族泥塑有什么艺术特征 杨氏家族泥塑传承情况概述
隆德杨氏家族的泥塑艺术是一种汉族民俗工艺品。可溯源到清光绪年间,一直以家族口、耳、手代代相传的方式传承,目前健在的彩塑老艺人杨栖鹤是第四代传人。杨氏泥塑在选料、酿泥、造像程序及色彩处理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工艺。杨氏家族泥塑艺术是珍贵的民间传统雕塑艺术的延续。它起源于清道光十二年,至今已有170多年历史,几经兴衰,但仍以顽强的生命力存在于六盘山地区,而且他们的艺术足迹漫延到了西北几省区,它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下面本文将详细的介绍杨氏家族泥塑的传承情况,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宁夏十大城市名片 感受“塞上江南”各城市的独特风光
宁夏城市名片有哪些呢?宁夏融江南秀色与塞外壮景于一体的“塞上明珠”,既有大漠戈壁之雄浑,又有江南水乡之秀美,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MAIGOO小编为你分享了宁夏十大城市名片,一张张各具特色的“城市名片”,带你感受“塞上江南”的独特风光,如“塞上湖城之银川”、“塞上煤城之石嘴山”、“黄河金岸 水韵吴忠之吴忠”、“中国枸杞之乡之中卫”、“丝绸古镇之固原”等等,一起随我们来了解宁夏各地的城市好风光。
城市名片 宁夏 ★★★
5658 152
宁夏国家级非遗传统美术名录查询 宁夏传统美术非遗有哪些
宁夏回族自治区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多民族聚居地。宁夏,自古便有“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美誉,黄河流域在宁夏境内所勾连出的社会生态、历史文化、民风民俗与丰富的流域资源,延展出了多样的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种类十分齐全。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宁夏传统美术非遗项目就有剪纸(回族剪纸)、砖雕(固原砖雕)、泥塑(杨氏家庭泥塑)、民间绣活(宁夏刺绣)、建筑彩绘(中卫建筑彩绘)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宁夏传统美术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