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龙凤论坛

★★

2024年中国十大高危诈骗类型盘点 2024年新型诈骗手段有哪些

本原创文章由 MAIGOO榜单研究员855号 上传提供 2023-12-26 评论 0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愈加严峻,新的诈骗形式层出不穷,除了利用人们的心理之外,应用科技手段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本文就为大家整理了2024年中国十大高危诈骗类型盘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4年十大高发诈骗类型
  • 电商客服来电
    2024年网络诈骗类型中电商客服来电的案例最为普遍,比如:市民吴女士接到了一通自称是某电商平台客服人员的致电,对方称:吴女士小额贷利率过高,需要关闭某某服务,否则将会影响征信。随后,吴女士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了某屏幕共享软件,并按照对方引导,将多张银行卡内的98万余额分批转入对方提供5个验证账户中,直到对方要求吴女士开通另一网贷平台申请贷款时,吴女士才意识到被骗报警。

    防范提示:大多官方客服从未有电话外呼影响征信、注销账户的相关业务。以这类借口的“**客服”电话就是诈骗电话,一定要马上挂断。此外,冒充花呗、微粒贷等其他平台客服的,也是一样的道理。

  • 免费约P
    招嫖本身为违法行为,而网络招嫖则经常有各种“掩饰”,也让更多骗子有了可乘之机,比如:张先生看到车辆后视镜上贴了一张“同城约P”的小广告,便扫描了上面的二维码,在添加平台客服聊天方式后,客服给冯先生发送了一个APP软件的链接,称需要下载激活完成三次充值任务后才会返还充值金额,同时还会有附带奖励。前面两个任务都顺利完成且收到了返利,第三个任务充值后张先生却发现无法提现,客服称该任务为连续任务,需要继续充值,后又以张先生操作失误账户被冻结为由要求其转账解冻账户。张先生先后转账6笔,共计被骗20余万元。

    防范提示:网络招嫖本身是违法行为,也容易变异成做任务返利的刷单诈骗、缴纳各种服务费的招嫖诈骗和裸聊敲诈勒索,一不小心就人财两空。

  • AI诈骗
    2024年新型诈骗手段中最让人防不胜防的要数AI的应用,比如:某公司法人郑先生接到一好友的微信视频电话,称自己正在外地竞标,需要提供200万保证金。但是对方需要对公账户支付,好友想借郑先生公司的账户走账。基于对好友的信任,郑先生很快就将200万转入至好友提供的银行卡中。但郑先生却迟迟没有收到好友打来的保证金,直到郑先生拨打好友电话,才发现被骗。“他说会先把钱给我打过来,再让我给他朋友账户转过去,而且当时是打了视频的,我在视频中也确认了面孔和声音,所以才放松了戒备”,郭先生说。

    防范提示:骗子通过智能换脸和拟声技术,佯装领导、亲人、好友打电话或者开启视频聊天,获取信任后以各种理由借钱、过账,要过账时骗子会发来转账截图,但是说要延迟到账,催促受害人先转钱。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视频聊天已经不能作为确认真人的单一证据了,涉及到转账时,要同时通过电话、视频、方言、暗号等多方核实。

  • 留学生家长两头骗
    2024年十大高发诈骗类型中留学生家长两头骗的案例非常多,比如:在海外留学的小魏接到国内“公安局”打来的电话,称其在半年之前参与过一起洗钱案,现在面临被起诉的局面,如果不想被起诉导致中断学业,需要立刻将300万的保证金存入至3个指定账户以证清白。同时,“警官”还给她出主意,如果手上的钱不够,可以以学校要求出具财产证明用作保留学位为由,向家人要钱。家人也没起疑,立刻就把钱转了过去。骗子并没有罢休,又说其中一个留学生的父亲涉嫌犯罪,需要女儿假装被绑架,从而引出犯罪集团首脑。“警官”指示两人飞到香港,自导自演拍摄了“被绑架”视频。“警官”把视频发给留学生的父母,勒索赎金1400万元。

    防范提示:留学生们有钱又好骗,一边冒充公检法骗学生,一边虚假绑架骗父母。这就是最近流行的冒充公检法诈骗变种。如果警方发现你涉嫌犯罪,一定会找到你当面调查。公安机关没有安全账户,也不会让你转账汇款自证清白。

  • 利用追星粉丝诈骗
    近年来追星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利用涉世未深的小孩子追星心态的诈骗也愈加频繁,比如:14岁的初中生小杨周末刷短视频时收到了一条私信:扫码进群,给某明星助力。在进群后不久,群里突然出现一位孙警官,说该群涉嫌泄露艺人隐私,所有人都需要配合调查,否则最高将处以2万元罚款。在孙警官的安排下,小杨添加了沈律师的QQ。随后,沈律师打来视频电话,要求小杨将家人的手机拿来,将余额里的10万元都转给了对方。同时还要求小李将花呗余额全部套现,支付至指定账号,直到被家长发现。

    防范提示:近期,针对未成年学生的骗局越来越多,老师、家长要给孩子们上好防骗课,提高防骗意识。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扫描二维码,如遇恐吓、威胁或发现被骗,要第一时间告诉父母。家长不要将手机支付密码告诉孩子,不要开通免密支付。

  • 刷单返利类诈骗
    刷单返利类诈骗依然是2024年高发电信诈骗类型,而且变种越来越多,比如邵某在微信群内看到“免费送礼品、点赞评论返佣金”的信息及二维码,扫码联系上客服并按要求下载了一款APP,随后在APP内“接待员”指导下做刷单任务。完成5单小额任务后收到了对应的佣金,并可全部提现到银行卡中。邵某遂开始认购金额更大的组合任务单,投入总本金11万元。但按要求完成任务后却发现已无法提现,APP“接待员”称因邵某操作失误造成“卡单”,要再做一次复合任务才能提现,邵某此时才发现被骗。

    防范提示:除了刮刮卡,骗子还经常寄送水杯、毛巾、手机支架等小礼品,要扫描二维码领奖或反馈。收到陌生快递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不是自己购买的,就很可能是骗子的诱饵。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贪小便宜,不要相信先转账返利,任何一笔钱不返就会损失惨重。

  • 杀猪盘盯上房东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一直活跃,近年也产生了新的变种,案例:张女士有一套房子挂在网上招租,某日张女士接到一男子的寻租电话。男子详细询问了房子的情况及配套设施,对房子很满意,表示很快就要过来工作,要长租三年,并爽快地交了定金。张女士非常高兴,加了男子的微信聊天。聊了几天后,男子说自己在银行工作,发现某投资公司的数据库存在漏洞,在漏洞出现时投资可以稳赚不赔。男子以工作繁忙为由,让张女士帮忙操作账户。张女士操作男子账户投资,发现果然稳赚不赔,于是自己也开了个账户,先后投入1700万元,最后无法提现。

    防范提示:“杀猪盘”骗局分为“找猪”-“养猪”-“杀猪”三个阶段,房东通常比较有钱,因此成了骗子心目中的“肥猪”。天下不会掉馅饼,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带你赚钱,如果你身边出现了这样的人,那他的目标一定是你钱包里的钱。

  • 利用木马病毒实施诈骗
    2024年江苏扬州某企业负责人石总微信上通知公司财务刘某当天要向R公司转一笔工程款保证金,让其提前做好准备。中午13时左右,刘某微信收到一个好友申请,备注为“R公司李总”,便通过了对方申请。“李总”将刘某拉到一个微信群,“石总”也在群里。“石总”将一个银行账户发到群里,要刘某将450万元保证金转到该账户上。由于上午提前收到过通知,刘某没多想便直接转账了。真正的石总收到转账短信打来电话才知道被骗了。原来,前一天刘某收到了一封邮件,内容是“您在我公司开具的发票已完成,请查收并核对。”刘某点开邮件后,电脑中了病毒木马,诈骗分子偷窥到刘某的微信聊天记录,得知保证金一事,定制了这个骗局。

    防范提示:利用木马病毒实施诈骗会使得诈骗成功率大大提高,诈骗分子利用木马软件的窥屏功能,观察公司财务和负责人沟通习性,伺机作案。诈骗分子还会趁机操作被控制的电脑端微信,删除公司老板微信,添加假冒的老板微信进行诈骗。财务人员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要定期升级杀毒软件、对电脑杀毒,更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转账前先核实。

  • 虚假征信类诈骗
    如今大家对征信状态都很敏感,骗子也利用了这一心态,案例:王某接到一名自称银保监会处理高息贷款的工作人员电话,对方说王某有贷款逾期造成的不良记录,将影响个人征信。经过一番交流,王某相信了对方的身份,并按指引先后3次向所谓的“中国银保监会认证对接账户”的3个不同账号转账,共计25万元,其中23万元为王某从3个金融平台借贷的款项。“你还用过哪些银行卡和贷款APP?”当对方一再问及该问题时,王某方才醒悟过来,意识到上当受骗。

    防范提示:诈骗分子冒充银行、银保监会工作人员或网络贷款平台工作人员与受害人建立联系,谎称受害人之前开通过校园贷、助学贷等账号未及时注销,需要注销相关账号;或谎称受害人信用卡、花呗、借呗等信用支付类工具存在不良记录,需要消除相关记录,否则会严重影响个人征信。随后,诈骗分子以消除不良征信记录、验证流水等为由,诱导受害人在网络贷款平台或互联网金融APP进行贷款,并将钱款转到其指定账户,从而实施诈骗。

  • 退费回款诈骗
    2024年,浙江宁波的陈先生收到一个快递,里面是一张盖着公章的退费公告,针对陈先生之前报的培训清退学费。陈先生扫描文件上的二维码添加清退QQ,对方称以购买基金的方式进行清退。陈先生便在对方的指导下下载了一款指定APP,并在APP内购买基金。开始能正常提现,待陈先生转账多笔再次提现时,对方以各种名义让其缴费。陈先生先后转账11笔,被骗100万元。

    防范提示:当收到退费、回款等通知时,不要轻易操作,应通过官方渠道联系客服进行核实。正规退费流程都是原路返回本人缴费账户,绝不可能通过购买基金、国债等方式退费。

2024年中国十大高危诈骗类型榜中榜,文中内容来自公安部发布信息,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
本榜单仅供参考使用,如果对于该榜单您有更好的建议,请
爱上海龙凤论坛相关的文章推荐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注明“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所有作品,均为MAIGOO网原创、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MAIGOO网”。违反上述声明者,网站会追责到底。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公安部公布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案 诈骗组织名单汇总
公安部侦破了一批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案件,摧毁了一批犯罪网络,公布了多个实施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的虚假项目和组织,这些诈骗组织编造“民族大业”“精准扶贫”“养老帮扶”“慈善富民”等诈骗项目,然后物色代理人并通过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发展人员。下面来了解详细情况。
【电信诈骗】电信诈骗事件频发 电信诈骗怎么防范?
随着中国金融、通信业的快速发展,虚假信息诈骗犯罪迅速在中国发展蔓延,山东临沂的准大学生徐玉玉被电信骗分子骗取学费9900元,之后因心脏骤停离世;临沂另一名大学生宋振宁也在被骗1996元生活费后,心脏骤停猝死;不久后清华大学一名教授被电信诈骗骗取了1760万元。电信诈骗事件频发,你知道你的信息是怎么被卖掉的吗?你的个人信息“值”多少钱?电信诈骗该如何防范?
通信设备 诈骗 ★★★
1万+ 180
中国骚扰电话最多的十大城市 受骚扰电话最多的城市有哪些
相比垃圾短信,骚扰电话更让人厌烦,各种广告推销、房产中介、保险理财、招聘猎头等等严重干扰了正常人的生活。360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识别和拦截各类骚扰电话约233.9亿次,平均每天识别和拦截骚扰电话约0.6亿次。受骚扰电话最多的城市分别是北京、广州、上海、深圳、成都、重庆、杭州、西安、郑州、武汉,下面跟随MAIGOO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城市的具体情况吧。
诈骗 中国 ★★★
199
电信诈骗是什么意思 电信诈骗包括哪些类型
电信诈骗行为是指通过电话、网络、短信等手段,编造虚假信息,设置诈骗手段,诱使受害人充值或者转账的犯罪行为。电信诈骗主要通过冒充国家公检法工作人员,淘宝商家,银行的工作人员,各种机构的人员来骗取受害人金钱。那么,如何防电线诈骗呢?下面,来看详细介绍!
通信设备 生活百科 ★★★
2678 5
诈骗犯坐牢了钱还用还吗 诈骗犯坐牢了款由谁还
国家现在在严打诈骗犯罪行为,已经有不少诈骗犯被抓捕定罪。这些诈骗犯一旦被抓后,等待他们的就是严厉的处罚。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是,诈骗犯坐牢了钱还用还吗?诈骗犯坐牢了款由谁还?诈骗犯就算坐牢了也需要还钱的,详细信息可以看看下文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