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龙凤论坛

IGBT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IGBT发展到第几代了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知无涯 上传提供 2023-05-16 评论 0
摘要:IGBT作为一种半导体器件,现如今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应用广泛,它是20世纪80年代由B•贾扬•巴利加发明的,发展至今已经经过了7代的更新,从第一代的平面栅+穿通(PT)到第七代的微沟槽栅+场截止(MicroPatternTrench),性能不断得到提升。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IGBT是什么时候发明的以及IGBT发展到第几代了吧。

一、IGBT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IGBT全称叫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一种复合型结构器件,它是20世纪80年代发明的,发明者是B•贾扬•巴利加。

在20世纪5、60年代发展起来的双极性器件,通态电阻很小,电流控制、控制电路等复杂且功耗大。随后发展起来的单极性器件,通态电阻很大,电压控制、控制电路简单且功耗小。例如功率双极晶体管技术的问题是厚P-基区减小电流增益,小于10;驱动电路贵而复杂;保护的吸收电路增加了额外成本。而功率MOSFET技术的问题是厚的N-漂移区增加了导通电阻。这两类器件都不能令人满意,这时业界就向往着有一种新的功率器件,能同时具有简单的开关控制电路,以降低控制电路功能与制造成本,以及很低的通态电压,以减少器件自身的功耗。这就是IGBT诞生的背景。

1980年前后,IGBT被B•贾扬•巴利加提出,到了1985年前后,第一款高品质器件成功试制了样品,并很快在照明、家电控制、医疗等产品中使用,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应用和不断改进,IGBT现在已成为电子电力领域中最重要的功率开关器件之一。

二、IGBT发展到第几代了

自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IGBT 芯片经历了7代技术及工艺的升级,但现在市场上应用比较广泛的还是第4代的IGBT。

1、第一代:平面栅+穿通(PT)

出现时间:1988年。PT是最初代的IGBT,使用重掺杂的P+衬底作为起始层,在此之上依次生长N+buffer,N-base外延,最后在外延层表面形成元胞结构。工艺复杂,成本高,饱和压降呈负温度系数,不利于并联,在80年代后期逐渐被NPT取代,目前IGBT产品已不使用PT技术。

2、第二代平面栅+非穿通(NPT)

出现时间:1997年。NPT与PT不同在于,它使用低掺杂的N-衬底作为起始层,先在N-漂移区的正面做成MOS结构,然后用研磨减薄工艺从背面减薄到IGBT电压规格需要的厚度,再从背面用离子注入工艺形成P+collector。在截止时电场没有贯穿N-漂移区,NPT不需要载流子寿命控制,但它的缺点在于,如果需要更高的电压阻断能力,势必需要电阻率更高且更厚的N-漂移层,这意味着饱和导通电压Vce(sat)也会随之上升,从而大幅增加器件的损耗与温升。

3、第三代:沟槽栅+场截止(Trench+FS)

出现时间:2001年。沟槽型IGBT中,电子沟道垂直于硅片表面,消除了JFET结构,增加了表面沟道密度,提高近表面载流子浓度,从而使性能更加优化。得益于场截止以及沟槽型元胞,IGBT3的通态压降更低,工作结温125℃较2代没有太大提升,开关性能优化。

4、第四代:沟槽栅+场截止(Trench+FS)

出现时间:2007年。IGBT4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IGBT 芯片技术,电压包含600V,1200V,1700V,电流从10A到3600A。4代较3代优化了背面结构,漂移区厚度更薄,背面P发射极及Nbuffer的掺杂浓度及发射效率都有优化。同时,最高允许工作结温从第3代的125℃提高到了150℃增加了器件的输出电流能力。

5、第五代:沟槽栅+场截止+表面覆铜(Trench+FS)

出现时间:2013年。第五代IGBT使用厚铜代替了铝,铜的通流能力及热容都远远优于铝,因此IGBT5允许更高的工作结温及输出电流。同时芯片结构经过优化,芯片厚度进一步减小。

6、第六代:沟槽栅+场截止(Trench+FS)

出现时间:2017年。6代是4代的优化,器件结构和IGBT4类似,但是优化了背面P+注入,从而得到了新的折衷曲线。IGBT6目前只在单管中有应用。

7、第七代:微沟槽栅+场截止(MicroPatternTrench)

出现时间:2018年。IGBT7沟道密度更高,元胞间距也经过精心设计,并且优化了寄生电容参数,从而实现5kv/us下的最佳开关性能。IGBT7Vce(sat)相比IGBT4降低20%,可实现最高175℃的暂态工作结温。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推荐
igbt的保护分哪三个保护 IGBT的保护模式有哪些
igbt作为半导体器件,需要做好保护工作,一般来说,考虑到IGBT的耐过流能力与耐过压能力较差,需要做好过流保护和过压保护,此外,过热保护也是有必要的。IGBT的保护模式有传统保护模式和新型保护模式两种。下面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igbt的保护分哪三个保护以及IGBT的保护模式有哪些吧。
IGBT 芯片
324 1
igbt驱动电路的特点有哪些 IGBT驱动电路设计有哪些要求
igbt驱动电路,顾名思义就是驱动igbt模块的电路,同时可以起到保护igbt模块的作用,它具有较高的输入输出电气隔离性能、灵敏的过流保护能力、尽可能小的输入输出延迟时间、足够大的瞬时电流或瞬态功率,可以使IGBT可靠的开通和关断。IGBT驱动电路的设计要满足IGBT模块工作的要求,那么IGBT驱动电路设计有哪些要求?igbt驱动电路的特点有哪些?下面一起来文中了解一下吧。
IGBT 芯片
296 1
集成电路和软件企业 集成电路和软件上市公司一览 国内上市软件公司有哪些?
长期以来,集成电路领域和基础软件领域研发是国内制造核心技术的稀缺资源;放眼全球,集成电路设计和基础软件开发仍以美国为主导,中国大陆是重要参与者,尤其是在核心芯片设计领域,全球对美国的依赖程度较高;为支持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产业发展,国内相关部门出台了多项激励措施,同时受益于国内下游终端需求巨大,国内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不止在智能手机领域上表现突出,且其它细分领域市场也有出色公司的涌现。
IGBT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IGBT发展到第几代了
IGBT作为一种半导体器件,现如今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应用广泛,它是20世纪80年代由B•贾扬•巴利加发明的,发展至今已经经过了7代的更新,从第一代的平面栅+穿通(PT)到第七代的微沟槽栅+场截止(MicroPatternTrench),性能不断得到提升。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IGBT是什么时候发明的以及IGBT发展到第几代了吧。
IGBT 芯片
741 1
笔记本cpu温度多少正常 笔记本电脑cpu温度过高怎么办
每到夏天,笔记本使用时间一长就容易出现CPU温度过高的现象。我们知道CPU温度过高不仅会严重影响笔记本电脑的性能,还会影响其它硬件的寿命。那么除了环境温度过高外,还有什么原因导致呢?一般来说,这还和cpu风扇质量与主机环境、运行大型游戏或高清电影以及CPU超频有关。如果CPU温度没超过50度,那么说明还可以接受,但是一旦温度过高,笔记本就面临十分严重的风险,这时候就需要我们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降温。下面就一起来看下相关知识吧。
芯片 cpu
5216 101